- 演进与形塑:青年公务员的社会认同
- 孙秀艳
- 5106字
- 2020-08-29 10:01:29
三 社会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中间环节
如果说意识形态的运行离不开社会认同,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亦是为了实现社会认同。由于现代个体的主体性空前觉醒、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主动建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社会认同作为主体性的充分体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联系表现在方方面面,有学者甚至把“认同”看作是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具体层次的实体范畴,是可以用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并直接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许多具体现象的客观内容、实在基础和各个环节的范畴。可见,社会认同可以为我们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稳步发展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新的分析视角、拓展新的研究领域。
1.社会认同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本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一定时期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目前,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多种理解和概括:有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进行政治教育;有的则认为是为了塑造人格、提高人的素质,引导人们产生积极正确的行为,培养健康的心理,等等。不论是从哪一个角度出发,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都必须抓住它的两个重要特征:
第一,它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集合的、具有内在结构的目标系统。其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政治目标,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明确社会发展的政治方向,形成全社会的政治共识和统一的政治行为,协调不同阶级、阶层和集团的政治关系,增强政治合力,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社会制度和政治稳定,巩固国家政权,促进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与进步,促进社会政治任务的完成和共同政治目标的实现。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工具,不同的国家(政体)为了自我维系的需要,有相应的、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不同国家的目的基本一致,“最终在于影响或改变受众的思想,实现受众对一定社会、国家、阶级基本要求的认同,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即保证国家或社会的存续。
第二,它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者制定的,体现的是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和要求,其实质却反映了教育对象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却是客观的,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客观依据就是能否适应与满足教育对象和社会发展的双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不只是研究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要研究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关系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促进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而且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从人的活动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着力探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式也出现了从传统“社会需要论”的研究范式向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的研究范式转向。这在台湾地区的学术研究中也比较多见,比如,台湾学者偏重于研究探讨民主制度之下的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的是公民认同问题及其认同能力的建构,教学目的在于基本的制度认同及相关实践能力的培育。
总之,教育要求与教育对象自身需要的紧密结合,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努力追求的方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保证其社会适应性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教育对象的个体适应性,更多研究和关注教育对象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社会认同不仅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本质要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达成社会认同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所在。
首先,任何理论都有一个借助意识形态的中介来融入、被接受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个人身上会获得不同的反映,并使自己的各个不同方面变成同样多不同的精神性质”。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面对政治认同缺失问题显得力不从心,主要不是我们宣传得不够、灌输得不够,而是没有解决好接受与转化的问题。在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条件下,教育内容被转化到接受主体思想品德结构中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特别是取决于主体接受活动的动力系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正是以自己的内在认知图式为基本依据,决定着自己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具体取向,决定着自己是同化、顺化还是拒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唤起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促进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缺少“接受”和自我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既不是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又难以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显然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个体对教育内容的肯定和接受,也就是个体对教育内容的认同程度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本质要求。
其次,社会认同作为自我概念的组成部分,源于个体的社会群体成员身份,以及与此身份相关的价值观和情感,通常被认为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由于社会认同比一般的思想意识更具稳定性,而且是社会行为更深层的动因,因此,笔者以为可以把塑造某一群体应有的社会认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把形塑青年公务员的社会认同作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这里至少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引导青年公务员对自己的身份、地位、角色、职能等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作为行政组织中的一员,遵守行政伦理、认同组织规则是前提要求,但仅止于此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把自己转变为合理行为的道德主体,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将应有的行政伦理、组织规则等付诸行动。因为行为往往折射着主体的社会认同程度,是衡量主体社会认同的最终尺度。二是规约并促使这个特殊群体获得社会广大民众认同的形象、举止和行为。任何人的生活信念与价值观都离不开社会的滋养,都“深深地与社会基础精神内在地保持着一致性的关系”,会“从心底里期待着社会的认同、肯定和支持”。不难发现,社会对青年公务员的形象、行为价值的认同,会在无形中极大形塑着、强化着青年公务员的社会认同感。积极“营造一个相信行政人、尊重行政人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利于青年公务员形成“我们通常所做的是值得做的”这样一种内在信念。
2.社会认同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中间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并不能掩盖它的一般社会价值。社会认同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有着密切联系。由外及内和由内及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两条路线,生动体现了人的思想源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的辩证法。通过这两条路线的双向互动作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才能达到辩证统一。无论这两条路线中的哪一条,都十分强调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诸主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社会认同是主体性作用得以发挥的关键前提,是完成社会化、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提升实效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第一,社会认同以“工具”的形式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使受教育者形成对教育内容稳定的肯定评价和反应,从而正确认知和判断教育内容,指导人们形成正确行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主流价值观念不可能简单地传播给受众,特别是随着引发思想观念变化的影响因素不断增加,随着信息来源与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发展,所谓的主流已不完全决定于传播者,实际上在更多情况下是取决于“受众”的选择。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本阶级、本社会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变成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必须主要依靠受教育者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只有他们主动地将教育者输出的教育信息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时才能实现。
第二,社会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关键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双向交往互动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在于思想道德主体的造就、生成,在于使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性地得到发展、提升。作为一种复杂、特殊的精神生产过程,个体思想品德是在社会要求与自身主体性之间的矛盾运动中渐进地、迂回曲折地形成和发展着的。社会认同之所以成为其中的关键环节,显然是因为思想品德的“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个态度的转变过程,即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教育者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经过考虑设计的教育信息,借以影响和改变受教育者的态度或行为的过程。受教育者对教育信息的认同及在态度或行为方面的改变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受教育者对教育信息的认同及态度或行为改变的程度越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就越高、效果就越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中,受教育者对教育信息不是消极被动、全盘接受,而是主动的、有目的地予以判断和筛选。其原有的态度倾向、知识结构、人格特征等均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效果。特别是青年公务员,他们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和思想文化基础,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和态度体系。原有的立场、观点、态度会构成他们对现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评价、筛选的参照系。
第三,社会认同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多向互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多向互动,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主体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广度和各个主体之间多向交往互动的深度。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包涵但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观念的灌输,而且是共同参与的主体间多向互动的一种自我构建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过程的主体,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他们以社会思想道德文化作为共同的活动客体,结成的是“主体—客体—主体”的主体间关系。这样,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思想品德的建构是在人的交往活动中内化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而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可以理解为:主体在与社会主导思想道德文化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建构其精神世界和价值生活,并通过个体的活动将外在的思想道德文化、将社会的精神财富转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并创造新的思想道德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正是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互动中产生,这个过程最终推进了人与社会双向建构和共同发展的实现。
由主客二分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向,是现代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局限性的客观要求。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要做到有的放矢,促使受教育者从被动向主动、从客体向主体转化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关键。教育者既要善于向受教育者学习,做到“教学相长”,又要善于引导受教育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他教”与“自教”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主体间性的提出与发展有个过程。在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看来,主体性意味着自我,主体间性则意味着自我共同体(我们),他首先提出以交互主体、主体间性来取代个人主体性。海德格尔认为,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共在,是我与他人之间生存上的联系,是我与他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同。哈贝马斯认为,主体间性是人与人在语言交往中形成的精神沟通、道德同情、主体的相互“理解”与“共识”(即达成一致的认同)。这些理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主体间性,而且点出了认同与主体间性的一致所在。总之,哈贝马斯以黑格尔为逻辑起点,反思并重构其承认思想,最终建构起以交往和对话为核心的现代认同理论,从而实现了认同问题研究的主体间性范式转变。在哈贝马斯那里,认同关系意味着交互主体性,这种主体间的相互承认,不但是个体之间的一种主要社会关系,而且也是现代认同建立的关键之处和难题所在。所以哈贝马斯说,“在自我同一性中表现出来的这样一种自相矛盾关系,即自我作为人,同所有其他的人相同,但作为个体,又同所有其他的个体全然不同”。在哈贝马斯的现代认同理论中,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的关系,并不像目的——工具行为那样互为客体,而是互为主体;他人在自我眼中也不是互相竞争的对手,而是相互依赖的平等伙伴。可见,“交互主体”模式能够有力克服传统思维中的主客方式,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新型交往关系的建立。以交往和对话为核心的认同理论,正是追求通过主体间的互动来达成承认和共识,强调的是行动者之间的合作和关系的协调。
综上所述,社会认同作为一个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自觉的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所在,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也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实尺度;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仅强调灌输方式得以转变的迫切需要,也是其切实转变的可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