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前言

雨果的《笑面人》是很吸引人的一部小说。

它是一本相当典型的浪漫主义小说,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一开始,读者就被带到英国荒凉的海岸,为一个被拐骗犯扔下、受到死亡威胁的儿童担忧,从这里开始展开了主人公传奇的一生。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个赞成共和制的贵族上议员的儿子,在复辟时期,被国王出卖给儿童贩子,遭到毁容手术之后,成为畸形的笑面人。他终于逃离了死亡的阴影,流落民间,靠卖艺为生。他成人后不久,由于极偶然的原因,被证实了作为贵族特权合法继承人的身份,宫廷的矛盾和阴谋又使他恢复了爵位,但他在上议院一席激昂慷慨的演说,马上又使他从权力的高峰重新跌进底层,最后以悲剧告终。

这里,的确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和善于把不平凡的事件编纂得奇异巧妙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才能。但如果这个长篇仅仅以曲折有致的情节和奇特的人物形象来引起读者的兴趣,那只不过是一本通俗小说而已。《笑面人》却大大高于这个水平,而具有相当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雨果十分有意识地在主人公的身上制造了矛盾的两重性,从血统上说,他是贵族的后代,从经历上说,却是苦难的人民的儿子;国王把他推进火坑,他却从民间吸取了新鲜的血液;宫廷把他当做工具推上权力的高峰,与人民的血肉关系却使他必然担负起人民赋予的使命,在巍峨殿堂中痛斥统治阶级,充当了老百姓的代言人。主人公这种传奇色彩十足的经历,实际上是作者设置的一条方便线索,借以揭示尖锐的社会阶级矛盾和表现他民主主义的思想主题。

小说以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为历史背景。这次革命并不彻底,于一六八八年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统治的君主立宪政体,广大人民群众并没有从此得到真正的解放,而是在没有被彻底消灭的封建压迫剥削之上,又加上了资本主义的枷锁。雨果在这部小说里,力图表现出这一社会现实。他以深切的同情描绘了一幅人民群众悲惨生活的画面。在雨果的笔下,人民的不幸甚至达到这样严重的程度:到处都是失业,煤矿工人拿煤块填肚子,哄骗饥饿,渔人只能靠树皮草根充饥,贫穷的妇女冻死在雪地里,怀里还抱着婴儿……可贵的是,雨果通过形象的描写表现了王室、贵族的穷奢极欲的生活是如何“建筑在穷人的痛苦之上”,他让笑面人向统治阶级发出了这样愤怒的指责:“你们投票通过的税收,你们知道是谁负担吗?是那些濒死的人在负担。唉!你们弄错了。你们走错了路。你们加重穷人的贫困来增加富人的财富。你们应该做的事恰恰相反。怎么!你们从劳动者手中拿走了一切去送给游手好闲的人,你们从衣不蔽体的人手中拿走了一切去送给吃饱穿暖的人,你们从穷人的手中拿走了一切去送给亲王!”这一切使得这部奇特的故事具有了一种激愤的揭露和批判力量。

雨果揭露批判的锋芒集中在封建贵族身上。在他看来,产生笑面人的悲剧的那个社会之所以那样黑暗,就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之后仍然保留了国王和贵族阶级。他在小说里,特别从政治权利和财产关系两方面表现了英国贵族阶级在革命后仍拥有的特权地位,并对他们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查理二世是“无赖”,詹姆士二世是“坏蛋”,贩卖儿童、摧残儿童的形体这种伤天害理的活动就是他们所默许和支持的;宫廷里充满了阴谋和诡诈,贵族人物有的是骄奢淫逸、腐化邪恶的典型,有的是脑满肠肥的废物,有的像“比狼更像狼”的野兽。与此同时,雨果又以自己惯用的对照法,描写下层人民善良的品质、纯洁的心地,来衬托贵族人物的丑恶。雨果在序言里说明小说所写的是“贵族政治”,实际上他是把批判贵族阶级及其统治作为自己小说的主要任务,他在小说里明确表示,贵族阶级已经完全过时,应该把它埋葬起来,而他的形象描绘正是为了说明这样一个结论。

雨果写作《笑面人》时,已经是一个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有了丰富经验的老人。他目睹了二十年代反复辟王朝的自由主义思潮的高涨,参加了作为这一思潮一部分的反对伪古典主义的文学运动,当上了这一运动的领袖,以著名的剧本《爱尔那尼》和小说《巴黎圣母院》显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实绩;在一八四八年革命中,他对巴黎无产阶级的六月起义抱同情的态度,很快又成了拿破仑第三的反对派,在国民议会中充当了社会民主左派的主要人物;一八五一年拿破仑第三政变后,他被迫流亡国外,向拿破仑第三的独裁政权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表示了“如果只剩下一个,我就是那最后的一人”的决不妥协、斗争到底的精神,正是在这种战斗的精神状态中,他写出了享有世界声誉的诗集《惩罚集》和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笑面人》于一八六六年开始写作,完成于一八六八年,是雨果十九年流亡生活中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可以理解,它作为雨果战斗生涯晚期的成果,仍然充沛着旺盛的民主主义激情。

正像很多优秀作家常常难以避免的那样,雨果在《笑面人》里只是重复了他自己过去的作品,他未能在过去的基础上不断超越并继续提出现实生活中新的重大问题,并且,他过去在《爱尔那尼》《吕意·布拉斯》《巴黎圣母院》中所表现的那种反封建的激情,他在《悲惨世界》中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到了《笑面人》里,开始具有一种抽象的性质,他借用笑面人之口作的关于社会正义和人类未来的演说,也带有空泛的色彩。在艺术上,他的描述总不免有浪漫主义式的浮夸,往往以对自己某些知识、见解的炫耀和夸夸其谈的议论,来代替对人物的行动和心理作令人信服的描写分析,使小说缺乏《悲惨世界》中那种雄浑的笔力。尽管如此,这部小说动人的故事情节和贯注其中的高昂的民主主义激情、强烈的社会正义感,仍能给读者很大的艺术感染,这就是它很吸引人的原因。

柳鸣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