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而构建了社会主义社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系统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对发展实践的一次深刻的总结,是认识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崭新成果,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全民的生态危机意识,妥善解决既要生产发展又要生态良好的现实难题,而且必将有力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建立的基础,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就谈不上人们的生活活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决定文明形态的形成。现代社会,以生态技术、循环利用技术、系统管理科学和复杂系统工程、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等为特色的科学技术进步方兴未艾,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催生和引发了生态文明这种新型文明形态的兴起与实践。对于我国来说,形成新型的生活方式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效益体现,它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态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所以,无论是在宏观的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还是在微观的生活方式转变上,努力的方向要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要变到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上来。

(二)生态文明建设决定着产业结构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要协调可持续发展,重点就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发达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人与自然不协调、生态危机等问题,也在我国集中凸显,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我们国家面临着资源约束收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应当按照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目标,实施国家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鼓励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旅游业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三)生态文明建设将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人类生产的目的是消费,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又影响着生产的形式、内容和数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产品质量、环境质量、生存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呈现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要生态”的新趋势。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中,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采取健康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就是积极发挥经济发展对社会的正向作用的方式。它不仅注重经济数量的扩展,更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不仅注重经济指标的单项增长,更注重经济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采取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以对旧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前提,即要把以往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脱节甚至对立的发展方式转变过来,在经济发展中,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提高发展质量的关系;处理好追求当前利益与谋划长远发展的关系,其中包括经济结构的改进与转变,包括制度结构的改进与转变,包括资源结构、生态结构和环境结构的改进与转变。应该说,这种改进与转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自然过程。一方面,它们所体现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体现了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精神;另一方面,它们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了使经济运行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国家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在具体措施上,就是要把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放在突出位置,把优化产业结构放在突出位置,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来减轻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从源头上遏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它们在手段和措施上也基本是一致的。如果我们能从这个角度来认识建设生态文明,就能够使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明确的立足点,有了可操作性。当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复杂的任务,由于我国经济增长长期受粗放惯性的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受到来自体制、机制、科技进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制约,这种转变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同样也必然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二 生态文明发展的系统论

(一)生态文明理念的系统性: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观的统一

生态文明在理念的层面上,首先需要确立“天人合一”的世界观,生态文明在理念上与工业文明的世界观不同,工业文明的世界观认为,人定胜天,人是万物之灵,人要征服自然,其结果必然导致天灾以人祸的形式呈现。生态价值观是一种互利型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所寻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共同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这种价值观要求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求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期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的互惠互利、共生共荣和协调平衡。生态伦理观不仅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研究和实践。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观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三者相辅相成、协同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类生态文明的理念。这种理念要求人们在“天人合一”世界观的视域中,确立人与自然之间互利型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作用下,关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研究和实践。同时,这种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形而上学的层面,要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产生影响。只有这样,才是在真正意义上确立了生态文明的理念。

(二)生态文明内容的系统性:生态化发展方式、消费方式与生态化人格的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是伟大的系统工程,在生态化核心价值理念构建的基础上,在具体推进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不可或缺的三个方面是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和人格的生态化,这三个方面紧密相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如果说核心价值理念的构建居于灵魂的地位,那么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居于基础的地位,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居于牵引的地位,人格的生态化则是归宿。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实现任重而道远。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内容方面除了发展方式的生态化、消费方式的生态化与人格的生态化外,还包括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以及城乡建设的生态化和区域建设的生态化等,但最为关键的和最为核心的是发展方式的生态化、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和人格的生态化的实现。这些方面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全面实现,才是真正实现生态文明。

(三)生态文明实现的系统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因此,它不只是经济问题和发展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和民生问题。但同时,必须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而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在当下,首先值得关注的事情就是威胁人类生存安全的三大污染问题,即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究其原因,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物的排放、生活垃圾排放和森林植被的破坏。针对这威胁人类生存的三大污染问题,加强水、大气和土壤等污染防治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才能实现。没有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终将成为一句空话。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双型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变革,它要求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建设,协同起作用,才能在现实中真正实现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四位一体。

三 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论

(一)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

生态复杂性是指生态系统内不同层次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自组织性、适应性和有序性。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系统层次繁多,内部机制相互缠绕,各个子系统、组成部分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各种反馈交互影响。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式,以生态系统复杂性这一内在的特征和规律为依据,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指导,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并行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才能有效地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长期需求与生态环境系统供给,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延续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传统理论在进行生态系统分析时,多数基于还原论的观点,忽略了生物的多样化和空间的异质性,难以描述系统中各组成部分自主的应变性和自适应性对系统宏观行为特征的影响,从而无法从根本上解释生态系统的涌现行为。与此不同,强调多样性、异质性及适应性对系统宏观行为特征的影响是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主体内容,这一理论观点为研究非线性动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演变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二)生态复杂性的研究思维

复杂性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态系统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非线性因素,宏观上表现出复杂的演化特征,相干效应、临界效应并存,涌现、多重均衡、弹性、突变、不可逆性等复杂性突出。第二,生态系统的高度非线性、非结构化导致系统演化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如何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确保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核心问题,这就需要破除传统的确定性理论模式和线性思维惯性,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解决生态系统出现的问题。第三,生态系统的演化是时变的、动态的,具有显著时滞作用,不同时空截面的系统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都千差万别。

生态复杂性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目前,不仅在生物复杂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方面研究极为缺乏,而且管理工作者还没有意识到生态方面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当前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对于生态退化的根源所在、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及其和自然界的关系、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等都缺乏了解,因此在实施管理时,手段未免过于简单和武断,意识不到生物系统的复杂性,没有充分尊重生态系统的生存发展原则,忽视生物链群的交互影响,从而致使管理出现真空状态甚至陷入误区,例如,在退耕还林过程中推行极为简单的单一物种(或简单几种)种植方式,并不利于生态的恢复。同时没有意识到结合生物复杂性的管理手段可能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例如运用符合生物复杂性的生态农业技术手段,摒弃过去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有虫就用杀虫剂、缺肥就施用化肥等方法),将有效提高生产水平并减少污染。

生态学的科学研究思维必须从简单性范式向复杂性范式转变。我们要以复杂性科学范式创新思维和研究,一是要把生态系统看成一个复杂系统。一方面,把人类与自然耦合成一个复杂系统,加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研究;另一方面,把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来对待,将思维的重心从“单个要素”聚焦到“系统整体”,关注生态系统的重要部位和关节点。二是确立起复杂性思维,包括整体思维、非线性思维和过程思维等,主要是形成以下观点:生态系统是有机的系统整体,具有整体涌现性;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间存在复杂的因果关系,如一因多果、一果多因;生态系统与生物圈行为不可分离,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生命个体与相同和不同生命群体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等。三是复杂性思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用前景广阔,目前急需从多个学科入手,联手开展生态复杂性方面的研究,并将这些概念引入相关部门的管理之中。

四 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框架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经济、环境、人居、文化、制度等多个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它要求人类在实践过程中既要改变思维方式又要改变行为方式,既要改变生产方式又要改变生活方式,既要改变道德和观念又要改变法律和制度。通过对生态文明理论的系统研究,借鉴其他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结合不老屯镇生态建设实际,将不老屯镇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划分为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制度五个方面。

(一)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引领

生态文化就是指从人类统治自然、征服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这是从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转变。先进的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强调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利用和保护自然,给生态环境以平等态度和人文关怀,生态意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认识社会活动的主体,要想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除了外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人类利用与改造自然的方式外,还要从思想观念上改变人类的价值观,尊重自然规律,树立生态文化、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等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以多种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规范,弘扬生态文化。

(二)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动力

生态经济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生态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集团性产业。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按照降低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量和提高效率的原则,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较大比重;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种植面积;大力倡导生态旅游,繁荣文化产业。逐步形成绿色、低碳和可循环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

(三)生态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支撑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介质,必须保障可靠的生态安全。人类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生态安全支撑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过生态环境的承受底线,一旦生态环境不能提供安全的生态保障,人类的和谐发展也就无从谈起。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优质的环境质量和高效的环境管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应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及时妥善处置突发资源环境事件和自然灾害,维护生态环境状况稳定,避免生态危机。

(四)生态人居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活品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提升人居环境的工作势在必行。绿色生活、和谐人居的理念既是文明发展的趋势,又为生活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保障。城市整体的绿化环境、低碳社区、生态村落建设的配套设施对生态文明的构建起支撑作用。人们只有在和谐、静谧、舒适的生态家园中,才能逐步形成低碳的生活理念,有意识地采取绿色行为,自觉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呵护人类的地球家园。

(五)生态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生态制度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生态文明的可靠保障。从激励与约束机制看,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制度,把环境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到经济社会决策和管理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政策和体制机制。生态制度的建设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的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的政治制度和法规体系,用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确保整个社会步入经济高效发达、人民生活安康富裕、自然生态和谐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制度的建立依赖于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的参与,形成所有成员的共同意识和全社会普遍遵守、长期坚持的行为规范,保障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平正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