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侨大学年鉴(2013)
- 《华侨大学年鉴》编辑部
- 61855字
- 2020-08-29 09:05:59
学院、研究院概况
学院
国际学院
国际学院的前身是国际交流学院。为进一步加强海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华侨大学于2010年6月9日正式成立以副校长吴季怀教授为组长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华侨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并正式成立国际交流学院,负责协调学校相关部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承担除华文教育之外的国际合作办学和教育教学交流任务,包括为学生创造出国出境留学的机会、为教师拓展出国进修的渠道、提高华侨大学的国际化办学水平等。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华侨大学于2012年5月29日正式将国际交流学院更名为国际学院,列为教学科研单位。国际学院的工作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开展全英文国际课程和全英文教学专业建设;二是拓展对外交流合作项目。
在全英文国际课程和全英文教学专业建设方面,学院于2011年10月开始深入工商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外国语学院、生物医学学院、建筑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法学院等学院展开全英文教学师资方面的调研,组织师资力量加入华侨大学全英文国际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并多次召开全英文国际课程体系建设项目论证会、座谈会,集思广益,同时做好全英文国际课程设置、全英文国际课程标准制定、全英文国际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分阶段工作方案等前期准备工作。
2012年4月17日,华侨大学教务处发布了《关于公布2012年校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通知》(教务〔2012〕25号),华侨大学全英文国际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得到学校专项经费支持,项目正式启动。
2012年7月2日,国际学院组织首批全英文国际课程建设项目汇报会,有14名教师完成了既定的阶段目标要求。截至2012年12月有8名教师提交了完整的全英文国际课程教学课件,这些课程是:组织行为学、全球营销管理、电子商务、跨文化交际、消费者行为学、休闲社会学、管理学、国际金融。其中部分课程将于2013年3月以全英文公共选修课的形式付诸实施。
在全英文国际课程体系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国际学院积极整合工商管理学院和经济与金融学院的师资、学科等优势资源设立的学校第一个全英文教学专业——国际商务通过学校审批并向教育部备案。该专业将于2013年9月招收第一届学生,计划招生40人。此外,由华侨大学和美方合作大学合作开办的华侨大学“1+2+1中美联合培养国际班”(全英文或双语教学)也将于2013年9月招收第一届学生,计划招生60人。
在对外交流合作项目拓展方面,学院的任务主要是维护好、发展好《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和英国名校硕士预备项目两大核心国际交流项目、台湾高校交换生项目以及日本高校交流合作项目,积极开拓新的多国家校际交流合作项目,包括美国德保罗大学合作项目、关岛大学合作项目、爱纳大学合作项目,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合作项目、埃塞克斯大学合作项目、格拉斯哥大学合作项目,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合作项目,荷兰温德斯海姆应用科学大学合作项目,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合作项目、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合作项目等。
2010年12月9日华侨大学加入《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双学位项目。《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双学位项目的基本模式为:选拔华侨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到参加该项目的美方大学学习第2、3年课程,然后返回华侨大学学习第4年课程,学生可在4年内同时获得中美两所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同时也可以选拔华侨大学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到参加该项目的美方大学学习2~3个学期课程,然后返回华侨大学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可在3年内同时获得中美两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项目框架下还包括以下子项目:本科生交流项目(“1+2+1”本科生项目)、研究生交流项目(“1+1+1”研究生项目)、短期交流项目(YES项目)、美国学生来华留学项目、访问学者项目、高校管理人员培训项目以及美中高等教育领导与创新中心项目等。2012年2月,学校被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授予“2011年度招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截至2012年8月,华侨大学已成功选送两届共14名学生赴8所美方大学留学,同时通过该项目选送1名教师赴美进修1年。2012年12月6日,华侨大学启动了第三届《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至2013年1月14日接受学生报名。2012年12月27日,华侨大学启动了2013年《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赴美进修教师的选拔工作,拟选派2名教师于2013年8月赴美进修1年。
华侨大学自2011年1月4日正式加入英国名校硕士预备项目,英国名校硕士预备项目是由英国教育中心(UKEC)携手世界名校巴斯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埃塞克斯大学等28所英国名校与华侨大学强强联合,为学生量身打造国际硕士预备课程。截至2012年12月,华侨大学共有29名项目学生获得英国名校录取通知书,将赴英攻读硕士学位。
此外,截至2012年10月,华侨大学累计选派200名学生赴辅仁大学、东海大学、艺术大学、中原大学、义守大学、台中教育大学、屏东教育大学、大同大学、金门大学、元培科技大学、明新科技大学、中华大学等12所台湾高校交流学习,选派60余名学生赴日本长崎大学和岐阜大学交流学习。2012年10月25日,华侨大学又确定选派64名学生于2013年3月赴9所台湾高校交流学习,选派2名学生于2013年4月赴日本岐阜大学交流学习。
华侨大学学生赴境外交流项目类型日益多样,包括“1+2+1”“2+2”“3+1”本科双学位项目,本硕连读项目,“0.5+1”硕士直升项目,研究生“1+1+1”双学位项目,半年期、1年期非学位海外交流项目,暑期游学项目等。合作院校分布在英、美、日、澳、荷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包括多所世界名校,这都为华侨大学学生创造了丰富国际交流经验、开阔国际视野的良好机会。2012年来自华侨大学19个学院共计218名学生通过各种交流项目赴境外交流学习。
(国际学院供稿)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成立于2009年9月,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社会科学研究所、2005年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2007年成立的哲学研究所。学院设有哲学系、社会学系以及海外华人宗教研究中心、闽台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社会问题调查研究中心、宗教文化研究所、比较文化研究所等教研机构。现有专业教师27名,其中,有教授6名、副教授13名、讲师8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24名,占89%。
学院目前拥有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社会学、哲学本科专业。哲学一级学科被列为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福建省重点学科和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学院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福建省教学名师1名,福建省优秀教师1名,福建省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1名,福建省“四个一批”(理论人才)1名,福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名,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名。
学院倡导学术研究的生活、实践立场,遵循改造世界的价值观念,以研究当代国人在世界总体性变迁过程中的生存境遇、物质文化困境、基本价值诉求为目标,立足在哲学层面探究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矛盾与根本问题。哲学学科为学院优势、重点发展学科,按照“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研究”“华侨华人宗教与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科技生态哲学研究”“社会发展与价值批判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这5个学科方向展开建设。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各类课题10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8项,省部级重大、重点课题12项,省部级一般课题多项,获得经费支持100多万元。出版学术著作26部,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研究》《世界宗教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国内权威、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70多篇;获得各类奖50多项,其中,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余项;获华侨大学科研优秀特别奖15人(次),获华侨大学教学优秀特别奖3人(次);以杨楹教授为带头人的“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研究团队”被评为2011年度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
学院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博士、硕士、学士都面向港澳台招生,大力吸引海外生源,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力度,扩展与海外名校、社会团体合作办学路径。目前,学院与德国慕尼黑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和加拿大高校等都有合作,建立了定期学术交流机制。已有8位同学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我国台湾东海大学、辅仁大学、台中教育大学等进行为期1年或半年的交流学习。近4年,学院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2次,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学16人(次)。
学院坚定不移地走学术立院、学术强院之路,大力倡导开展高端学术交流活动,坚持和完善“鹭岛哲谭”“哲学沙龙”“博士教授讲坛”“周末原著沙龙”等品牌学术活动项目,积极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2012年,学院新增哲学本科专业1个、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研究团队”)1个;新增“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新增教学人员3名、行政管理人员3名。
2012年,学院招收本科生34人,研究生29人,其中博士生7人,硕士生22人。现有在校本科生100名,其中港澳台学生18人;在校研究生114人,其中博士生24人,硕士生90人,包括港澳台学生1人。
2012年,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1项,发表三类以上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
2012年,学院主办了“中、日、韩宗教学术论坛——道教与中国文化”“鹭岛哲谭——德国哲学:古典与现代”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邀请美国匹兹堡大学汤姆·洛克莫尔教授、美国西北大学杨克勤教授、德国慕尼黑大学赫勒教授等国外著名学者来院讲学6人(次),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段忠桥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魏小萍研究员等国内著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10余人(次)。
2012年,哲学学科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就哲学学科未来3~5年的发展目标、人才队伍建设、成果推出作出了系统规划。社会学学科建设的目标也逐渐清晰,学科建设围绕社会学本科专业评估、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申报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有条不紊地展开。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供稿)
经济与金融学院
2000年6月,学校在工商管理系、旅游系、国际经济系、管理信息科学系基础上组建经济管理学院。2004年10月,经济管理学院分为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和旅游学院。商学院原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学系、经济学系、电子商务系等4个系,拥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4个本科专业,原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数量经济学和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胡日东教授担任商学院院长。2007年9月获批设立经济学本科专业,2007年商学院与工商管理学院联合申报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点和联合筹办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班。
2009年9月,商学院更名为经济与金融学院,现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学系、经济学系、电子商务系和物流管理系等5个系,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5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82人,专职教师68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0人,有博士学位者38人,博士生导师5人。现任院长胡日东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泉州市优秀人才,担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经济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对外经济贸易学会副会长等职务。
学院在2005年3月成功申报数量经济学福建省重点学科,2006年1月获批设立国际贸易学硕士点,2006年8月数量经济研究中心成功申报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07年8月成功申报数量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10月成立数量经济研究院,首任院长为高鸿桢特聘教授,副院长由商学院院长胡日东教授兼任。2008年11月获批成为福建省数量经济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009年9月成功申报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7月数量经济研究院从学院分出成为专职研究机构。2010年9月获批设立金融和物流工程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2011年3月获批设立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现拥有数量经济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数量经济学、金融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金融和物流工程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其中应用经济学是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和省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基地——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台湾经济研究所、电子商务研究中心、WTO研究中心、物流系统工程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学校、学院分别建有实验中心和专业实验室,配备有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为学院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软硬件支持。学校聘请了前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名誉理事长、著名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乌家培教授为学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聘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沈利生教授为特聘教授。
近3年来,学院教师主持了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了1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在《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等一类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二、三类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近10部,出版教材近10部;荣获省、市优秀科研教学成果奖10项。在中国大学经济学学科排行榜中位居百强。
学院现有学生2700余人,其中境外生4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00余人。学院学生工作始终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为起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为中心,以开展专业素质拓展计划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师资整体水平;学院强化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工作,合理规划,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学科方向,努力培育专业优势和特色;以本科教育为主,博士点、硕士点等办学层次协调发展,并尽可能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和层次,努力建设好数量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和应用经济学省特色重点学科,把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金融学等热门专业办出特色,进一步提升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及经济学专业的办学水平。
2012年度,学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引进、党建、学生工作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此期间学院获批设立福建省应用经济学特色重点学科,成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基地,获批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邀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应明教授来院讲学,邀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珠江学者”、金融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王聪教授来院讲学并聘为华侨大学兼职教授,引进的肖曙光教授获福建省“闽江学者”、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称号,引进的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陈建伟教授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同时,院长胡日东教授担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苏梽芳副教授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魏利斌获福建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经济与金融学院供稿)
法学院
1984年9月,华侨大学成立法律系筹备领导小组,筹建国际贸易法专业。1985年7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举办二年制国际贸易法专修班,并于当年9月开始招收学生。1987年11月,国务院侨办批复同意开设四年制法律专业。1988年11月,经国务院侨办人事司批复同意成立法律系,首任系主任为庄善裕教授,开设国际贸易法本科专业。1989年,学校将法律系的国际贸易法改为国际经济法。2003年9月,学校在法律系的基础上成立华侨大学法学院。2012年6月,特聘教授许少波任学院院长。
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诉讼法学、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刑法学和理论法学6个法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经济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于1993年取得,这是我国华南地区获得的第一个经济法学硕士点。法学学科于2012年11月被确定为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理论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和诉讼法学6个教研室,有中美法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和侨务法研究所3个研究机构,并主办有法学专业刊物《华侨大学法学论丛》一本。现已初步形成以诉讼法学、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刑法学和法学理论研究为重点,以侨务法、体育法、知识产权法研究为特色的学术研究团队。
学院现有在职教工53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43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26人、拥有硕士学位者10人,在读博士6人;硕士生导师23人;具有正高职称者2人,具有副高职称者23人,具有中级职称者18人;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教师8人,约占教职工总数的15%;“双师型”(律师、仲裁员)教师37人,“双语型”教师10人,分别占教职工总数的69.8%和18.9%;专职党政管理人员10人,其中副研究员(教育管理)2人,具有中级职称者4人(讲师2人,助理研究员1人,实验师1人),2012年学院工会荣获福建省先进“教工小家”荣誉称号。
2012年,学院招收本科生206人,研究生36人,法律硕士研究生143人。现有在校学生1519人,其中泉州校区本科生881人、法学研究生123人、法律硕士研究生(含在职)361人,澳门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共154人。
2012年,学院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的科研课题5项:许少波教授的“矛盾化解、权利保护与民事诉讼中的调判关系模式研究”获国家社科课题一般项目立项,骆旭旭副教授的“垄断性产业的管制与反垄断法实施平衡机制研究”获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吴永辉等3人的研究课题获省社科规划项目立项。至此,学院共有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36项,厅地级课题15项,其中省级重点项目1项。发表文章26篇,其中4篇论文发表于《法律科学》《法学评论》等高水平学术刊物,钟付和老师撰写的《公司诚信:伦理与法理》,获中国法学会征文二等奖;陈慰星副教授撰写的《法院调解“内卷化”与调解资源外部植入》在第七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中国调解:理论与实践”主题征文活动中获得二等奖,并应邀参加论坛。出版专著5本,至此,近4年来共出版专著17部。获国务院侨办优秀论文三等奖1人次,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7人次(论文、专著、青年佳作等),获得华侨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人次。
学校依据“一校两生、因材施教”的特色,秉承“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倡导“为侨服务、为港澳台服务”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科综合性优势,为澳门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2012年出版了《民法总论》《商法》《特权法》《婚姻家庭法》《法理学导论》《国际经济法》等6本教材,总共已出版了12本“澳门高等教育法学系列教材”,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已经遍布澳门全境。据不完全统计,法学院法学专业的各类毕业生在目前澳门警察中占了29%以上,为澳门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2年,学院被评为福建省“法律进学校”活动先进集体,白晓东、陈慰星两位教师被评为先进个人。陈斌彬入选2012年“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
在教学上,学院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了首届青年教师“精彩一堂课”竞赛活动,为此成立了竞赛评审委员会,经报名、选拔、评议,并结合学生的“评教值”,最终,骆旭旭副教授代表学院参加学校的复赛;举办学院首届教学大赛活动,经过在全院范围内的公开选拔、初赛、决赛、评议、公示,张照东副教授获一等奖。
学院在法学教育教学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的理念,将法学实践教育作为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法律职业人才”的重要环节。2012年,共举办10场“法学论坛”讲座。学院与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泉州市检察院、福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等共建的“法学教育实践基地”获福建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立项。
(法学院供稿)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的前身是1962年成立的华侨大学政治系。复办后,学校设立马列主义教研室。1984年,马列主义教研室更名为社会科学基础教研室(1986年升格为社会科学基础部)。1992年8月,社会科学基础部更名为社会科学系(1997年更名为国际经济系,合署办公)。2001年6月,学校成立人文社会科学系。2004年10月,人文社会科学系更名为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2009年9月,学校决定撤销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成立公共管理学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与公共管理学院合署办公。2012年7月,学校决定撤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同时,成立通识教育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合署办公。学院秉承“和谐马院,和而不流;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开明清明,开拓进取;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宗旨和发展目标,力争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为华侨大学的整体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院主体设在厦门校区,专门从事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境外生通识教育课的教学研究工作。全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结构合理。现有教师3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2人、讲师10人;博士生导师3人,博士17人(含2名在读博士生)。目前,全院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68%,有博士学位的占55%。其中许斗斗教授入选福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林怀艺、吴苑华、曾文婷3位教授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林怀艺、刘颖2位教授现为福建省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12年许斗斗教授当选为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学院现有2个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现有在读硕士生25人。
学院分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生教学与学科发展”“通识教育教学”等6个教研部,承担学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公共课和境外生通识教育课程等共14门,其中:本科生4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硕士生3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概论;博士生2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境外生5门:当代世界与中国文化、当代世界与中国法制、当代世界与中国经济、当代世界与中国政治、中国文化概论(境外硕士生);学院现有校级精品课程2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校级教学团队1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团队。
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课题5项,省级课题10多项。2010年来,学院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国内权威、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马克思主义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的有10多篇;教师获得各类奖励多项,其中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供稿)
文学院
华侨大学中文系创办于1960年,是学校最早成立的系。1960年9月,根据中侨委要求,学校决定先办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并设立预科班。首批招收中文系学生85名,预科班学生196名;因学校正在筹建中,中文系学生暂寄在福州师范学院上课,预科班学生暂寄在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就读。1961年7月学校决定中文系全体师生从福州师范学院迁到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1961年9月学校正式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为加强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中文系的领导机构也相应建立。1962年6月中文系全体师生从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搬回泉州华侨大学。1965年9月,中文系第一届毕业生共61人。1966年4月中文系一、二、三年级学生实行半农半读模式,结合战备需求,在福建省建宁市黄舟坊办学点上课,“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撤回泉州校本部。
1966年学校停止招生,1978年复办。1980年和1985年,国务院侨办委托华侨大学举办了两届华侨农场中文师资专修班,学制两年。1984年4月,学校成立中国文化系,招收第一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当年有学生40人,教职工18人。2001年12月,中国文化系更名为中国语言文学系。2004年10月20日,在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基础上成立文学院。2005年学校所有专业普及“大学语文”教学,文学院承担学校“大学语文”教学任务。
2006年11月6日,根据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体制创新的需要,文学院下设中国语言文学系、新闻传播系、大学语文部。
历经50多年,文学院已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多专业、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实体。现有中国语言文学系、新闻传播系和大学语文教学部,下设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新闻学等本科专业。设有1个新闻实验中心(福建省示范中心)、6个研究所(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中国语言文字研究所、海峡传播研究中心、文化创意研究中心、暨南大学方言研究中心)。目前在校本科生1080人。文学院资料室有本专业图书10万余册、专业期刊70多种,另有海外学者、作家赠送的2000多册港台出版的华文图书。
文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等二级硕士点。新增媒介文化与传播二级硕士点。在泰国、印度尼西亚开设硕士研究生班。2007年获得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4个二级硕士点以来,共培养425名研究生(其中泰国111人、印度尼西亚111人),在读研究生179人(其中国内90人、泰国41人、印度尼西亚48人)。学院目前正积极培育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文学院现有教职工6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2人、讲师36人。教师中有博士28人、硕士19人。拥有福建省教学名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师德之星、侨务系统优秀教师等。
2008年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被评为福建省重点学科、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大学语文课程先后被评为“福建省精品课程”。近5年来,文学院教师共承担各种课题7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20多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50多部,有7项成果获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文学院注重与海内外开展学术交流,先后聘请金庸、余光中、饶宗颐、邵华泽、陈忠实、郑愁予、洛夫、於梨华、少君等海内外著名学者、作家担任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先后举办“第五届国际闽方言学术研讨会”“北美华文作家作品研讨会”“第十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中国思想史与文学史全国学术研究会”“饶宗颐与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届海外汉语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等大型学术活动。面向学校开设“国学论坛”、文化素质教育讲座百余场。
文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福建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院系”“福建省五四红旗团总支”“福建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学生先后获得第九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第二届中国影视“学院奖”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城市电视新闻节目一等奖、中国新闻奖电视消息类三等奖等荣誉。
(文学院供稿)
华文学院
华文学院的前身是经国务院批准,并委托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于1953年主持创办的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简称集美侨校),专门招华侨学生、华裔青年以及来华学习汉语文化知识的外籍学生的特色学校。1997年,为适应海外华文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决定将集美侨校成建制并入华侨大学,并与华侨大学对外汉语部合并成立华侨大学(集美)华文教育中心。1999年,华侨大学(集美)华文教育中心升格为华侨大学集美华文学院。2000年华侨大学先修部并入华文学院成立预科部,2002年更名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现任院长陈旋波,书记纪秀生。
建院以来,华文学院以传播中华文化、发展海外华文教育、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为己任,是国务院侨办首批华文教育基地之一;2003年被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支持周边国家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学校;2005年,“海外华文教育”被评为福建省重点学科。学院是福建省最早设立的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2005年、2009年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评为“全国侨务系统先进单位”。2008年学院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2012年学院被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授予“全省侨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华文学院下设学院办公室、财务室、教学办公室、招生办公室、后勤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华文教育研究所、工会办公室、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培训部、华文系、预科部等行政和教学科研机构。学院现有教职工121人,专任教师63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者10人,具有副高职称者23人,具有中级职称者29人,具有其他职称者1人,职称结构合理;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3人,具有硕士学位者24人,占教师总数的58.7%。青年教师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35岁以下、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青年教师9人,占青年教师总数的90%;50岁以下教师55人,占教师总数的87.3%。
华文学院积极加强学科建设,现有华语与华文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对外汉语、华文教育、汉语言3个本科专业,同时开设汉语言专科专业、汉语言非学历教育、大学预备教育,举办短期华文师资培训班、海外学生冬(夏)令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2008年1月,华文学院与文学院联合申报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被教育部确认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海外华文教育学科充分整合华文学院、文学院和华侨华人研究所的学术资源,确立了以华文教学与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为优势,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特色,体现华侨大学办学宗旨的学科建设目标。该学科分为“华文教育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华侨华人历史文化”等5个研究方向。2012年9月,学院“华语与华文教育”二级学科硕士点申报成功并开始招生,为海内外培养高层次华文教育人才,实现了学院硕士点零的突破,首批招收的硕士研究生顺利入住厦门校区。12月6日,“华语与华文教育”专业2012级日本研究生班顺利开班。
华文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将保证教学质量视为发展华文教育的生命线。学院按学期制订完整的教学工作计划,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规划安排。同时,经常召开教学工作专题会议,深入课堂听课,深入调查,了解情况,加强和改进教育安排,积极提高教学质量。12月18日,华侨大学首届青年教师“精彩一堂课”竞赛中,华文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刘甜老师获得决赛文科组一等奖。
在科研方面,10余年来,华文学院共承担国家级、省级、校级以上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地市级以上课题20余项(教育部、国家汉办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共发表学术论文480多篇,出版专著、合著20余部;2000年,学院受世界杰出华人基金会委托编写的《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一书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好评。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客座教授蒋寅主持的“乾隆朝诗学的历史展开研究”获得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资助。王爱平教授获2011~2012学年华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优秀奖。学院先后主办了“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国际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研讨会”“华侨大学世界华文教育论坛(香港)”,协办第二届海外汉语方言国际学术讨论会、全球化时代华文写作与海西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第二届两岸华文教师论坛”等。
在招生方面,华文学院汉语言留学生遍布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缅甸、越南、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韩国、日本、蒙古、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波兰、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爱尔兰、法国、德国、加拿大、美国、巴西、古巴、智利、秘鲁、墨西哥、印度、巴基斯坦、加纳、伊朗、伊拉克、尼日利亚、土耳其、也门、叙利亚、乌克兰、乌干达、布隆迪、刚果(布)、土库曼斯坦、阿尔及利亚、黎巴嫩、哈萨克斯坦、玻利维亚等47个国家。其中印度尼西亚学生最多,约占50%;泰国学生次之,约占25%;其他各国学生约占25%。
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2012年11月13日,华文学院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由纪秀生、王坚、陈旋波、胡培安、李晓洁、邹琍琪等6位同志组成的新一届中共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委员会。华文学院党委注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以党建为龙头,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认真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从制度建设入手,抓好党的基层组织自身规范化建设,为学院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组织保证。
华文学院学生工作充分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团结互助的精神、爱国爱乡的情怀、兼容并蓄的胸襟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努力探索为海外华侨华人服务的途径和方法,在学生思想教育、学生活动以及教育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特色。2005~2006学年,学院2002级对外汉语班级被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2005年,学院艺术团编排的节目《鼓韵》和舞蹈《凤求凰,三重门》,在参加教育部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2008年,舞蹈《莎蔓》入选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并荣获一等奖。开展社会实践考察活动是增进海内外华裔青少年对祖国的了解,培养其对祖国的感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学院以此为主线,利用寒暑假及节假日,先后组织“中国茶文化”、“南方剪纸”、“闽南古民居文化”以及“中国寻根系列”之北京古都之旅、东北冰雪之旅、中国巴蜀文化行、江西文化探寻、山西平遥文化、武夷丹峡文化等社会实践考察团。学院坚持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线的同时,吸收异域文化的精华,使校园文化呈现多元化,彰显出独特的魅力。2012年5月18日,华文学院印度尼西亚留学生邱子平同学在第五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福建赛区预赛中表现良好,晋级决赛。12月7日,华文学院2012年度“水灯节暨水灯小姐大赛”在学院南门广场举办,泰国驻厦门总领事馆副领事刘盛国应邀出席大赛,印度尼西亚留学生黄玉仙、中国学生郭宁和菲律宾留学生陈慧玲分获冠、亚、季军。
学院重视实验室建设,现有现代教育实验中心计算机机房4间,可供学生使用的电脑170台;语音教室采用芬兰的SANAKO Lab100(同声传译培训系统)6套共278个座位;多媒体教室16间,共1106座位;校园网络布点数包括学生宿舍和办公教学合计约1085个。
在对外交流方面,2012年9月12~16日华侨大学副校长张禹东率华文学院院长陈旋波、书记纪秀生、胡培安副院长及办公室主任邹琍琪组团参加全国侨办系统五校华文教育工作会。
在校友工作方面,2012年12月20日,学院校友会负责人纪秀生、校友会秘书长宋建英赴香港,参加香港集美校友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暨第十三届理事会就职典礼,向校友们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华文教育及校友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在短期培训方面,2012年,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的海外华文教师汉语言文化研修班在华文学院举行。来自比利时、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美国、瑞典、西班牙、匈牙利、意大利、英国等11个国家的38位学员顺利获得了结业证书。
(华文学院供稿)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前身为成立于1964年的华侨大学外语系,开设过印度尼西亚语、英语、日语等专业。1978年华侨大学复办后成立了外语教研室,开始承担全校的公共外语教学任务。1984年6月恢复外语系,设有大学英语教研室、英语教研室和日语教研室,同年开始招收两年制外语专科学生。1986年9月招收三年制英、日语专科学生。1989年9月外语系开始招收四年制英、日语本科学生。1989年6月国务院侨办、文教宣传司同意外语系分为大学英语教学部和外语系两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2000年6月,在原外语系和大学英语教学部的基础上成立外国语学院。王怀晖副教授任首任院长,陈道明教授任第二任院长,现任院长为黄小萍教授。
学院下设英语系、日语系、大学英语部3个教学单位。学院拥有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和英语、日语两个本科专业,并承担全校公共外语教学任务。现有教职工126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1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在读博士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24人;教授5人、副教授32人、讲师70人、助教7人、行政管理及教辅人员12人;另有15位来自英、美、日等国的外籍教师。外国语学院现有本科学生763人,研究生33人,其中境外学生100余人。学院现拥有12套进口语言实验室设备;设有英语资料室和日语资料室,藏书25000多册;学院建立了学生微机室和教师微机室。外国语学院获准设有英国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考试中心,负责报考和主考BEC工作。
新的领导班子和教学管理团队本着“注重规范,注重细节”和“稳步发展,有所创新”的原则,狠抓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工程两大方面工作,取得了以下成绩。
学院2003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7年10月以良好的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英语专业评估。2008年4月,华侨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通过教育部评估,入选全国65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之一,标志着华侨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入了全国高校先进行列。综合英语、英语泛读、日语精读和大学英语阅读被学校确定为重点及优秀课程进行扶植并多次获奖。日语专业多年来派遣教师到日本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大阪大学、横滨国立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并与日本岐阜大学、长崎县立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面向全校,具有专业特色的“春之声”外语系列活动已连续举办了25届,成为华侨大学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精品校园文化活动,主要包括日本文化展、英日语演讲、英日语模拟应聘、英语辩论、英日语情景剧、英日语影视配音等重要赛事。2010年12月成立“外国语学院外语教育中心”。
2012年杏红老师获得“中国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资助前往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研修,叶惠珍老师获得“中瑞交换项目”资助前往瑞士苏黎世大学研修,王静老师获得“东华财团与华侨大学联合资助项目”资助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学研修。孙飞凤、黄文溥、陈臻渝、叶惠珍老师分别在外语类核心刊物及国外语言类刊物《外语学刊》、《外语研究》、《言语文化研究》(日本)、《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孙飞凤老师出版论著《语用学视域下汉语语码转换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陈恒汉老师出版论著《文化与软实力漫谈:从大中华到地球村》(线装书局)。姚文清、杏红和叶惠珍老师分别获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项目和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课题的立项。陈恒汉副教授的论文《华裔新生代的语言文化教育:实践与新知》获第六届福建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优秀成果奖。
2012年邀请业界专家成功举办7场系列学术讲座。建立起语言方向、文学方向、翻译文化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和日本语言文学5个科研团队。选拔2名英语专业学生于2013年春季到台湾大同大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交换学习。选拔4名学生参加英国名校硕士预备项目(MPP)并被英国国王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拉夫堡大学等英国顶尖大学录取,于2013年暑期前后赴英国攻读硕士研究生。支持1名学生参加英国巴斯大学暑期学术夏令营。
2012年3月12日,2008级日语学生参加全国统考八级考试,通过率达86.59%,高出全国平均线近15个百分点。6月5日,2008级英语专业学生专业八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73.79%,比全国平均通过率41.49%高出32.30个百分点。
2012年5月13日,在学院教师指导下,7位参赛选手参加了201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福建赛区决赛的角逐,取得了4个全国特等奖、3个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
2012年9月15日,确定英语、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按三个方向进行专业培养,英语专业为语言文学、翻译和商务英语,日语专业为语言文学、翻译和社会文化。
2012年9月14日经过严格遴选,确定陈道明、杜志卿、黄小萍、刘镇清、潘锡清、孙飞凤、张燕7位老师为2012年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生导师。
2012年10月中旬,黄娟娟老师荣获第三届“外教社杯”全国商校外语教学大赛(福建省赛区)三等奖。
2012年11月10日,在日语外教指导下日语学生张妍获2012年度福建省高校日语演讲赛三等奖。
2012年11月16日至18日,熊英、马睿哲、周煌凯3名同学荣获第九届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Honorable Mentioned Delegation奖项;王语秋同学获得Outstanding Journalist奖项。2012年11月24日,2009级英语A班丁伟、2009级英语C班周然参加第四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华南赛区)获优胜奖(排名前20)。
2012年11月17日在学院教师指导下,经济与金融学院的选手王坤获得2012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福建赛区总决赛省一等奖,蒋夕霏、施莎莎两位选手分别获得三等奖。
2012年11月24日王冰老师指导英语专业学生丁伟、周然参加第四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分获华南赛区第13、14名(共48人)。
2012年12月20日,为构建学校内部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学校按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成立以培养质量保证为核心任务的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学院为学术型学位授权点,按照一级学科的口径设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成员为黄小萍、杜志卿、潘锡清、陈道明、孙飞凤。
此外,学院党建和工会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2年11月11日成功召开学院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学院新一届党委。支部工作立项有效开展。日语低年级党支部的“党建上网络,微博共交流”荣获福建省高校党支部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教工第一党支部的“师生在身边,外语学习零烦恼”获华侨大学2010~2011学年纪念建党90周年专项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校级优秀成果。顺利通过中共泉州市委组织部2010~2012年发展党员和党费管理工作检查并获得好评。2012年12月11日成功召开了外国语学院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外国语学院第四届工会委员会。
(外国语学院供稿)
美术学院
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学校复办后创办的艺术系。1983年,华侨大学商请浙江美术学院协助开办艺术系中国国画专修班。1984年华侨大学增设艺术系,设立国画专业。1991年,创办艺术设计专业,2006年,在艺术系的基础上成立美术学院。
学院现有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含动画专业方向)、环境设计、产品设计4个本科专业,在读本科生903人,其中境外生206人,境外生与境内生比例约为1∶4。学院艺术设计实验中心下设三创实验室、视觉传达设计实验室、数码动画与数字化产品设计实验室,并于2009年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现有艺术设计(动漫专业)澳门班(与澳门业余进修中心合办)1个,并于2012年进入第二学年教学。
学院现有在职教工59人,其中专业教师50人,专业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9人、具有中级职称者31名,多数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国内各大著名美术院校,多名教师在国内外书法、绘画、设计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
学院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艺术展,并创造条件帮助有能力的师生举办个展或联展。2012年5月25日,美术学院第四届境外生作品展在美术学院玻璃展厅举行。6月4日,美术学院2012届毕业生毕业作品展在美术学院展览馆举行。6月28日,美术学院苏上舟副教授的《至上》个人艺术作品展在厦门美术馆开展。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学院注重开展对外学术交流。2012年5月10日,英国皇家画家、苏格兰格拉斯哥美术学院郑傅安教授莅临美术学院开设了一堂主题为“抽象画?看不懂!”的讲座,引导学生走进“抽象”的世界。同月,邀请戏曲人物画家李文培先生与绘画系师生交流座谈,并与学院教师一起现场创作书画。
学院借助泉州创意产业燎原之势,积极推动学院与企业、学院与政府之间的互动与合作。2012年2月,泉州市市长黄少萍一行在贾益民校长、李冀闽书记等校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美术学院展览馆,并对美院学生的专业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6月,院长孙德明教授应邀参加泉州市首届创意产业节,并于开幕式期间代表美术学院与台湾东海大学工业设计系签订合作协议书。同月,美术学院参与主办的“2012海峡两岸设计创新与产业升级高峰论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教授应邀出席开幕式。
2012年,学院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院的重点工程来抓。一方面,学院积极引进相关专业旗帜性人才,打造成熟的科研梯队,本年度学院接收教学科研人员4人,其中博士1人,皆毕业于八大美院;另一方面,学院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创造条件推动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访学,本年度学院有在职攻读博士教师1人、国内外访学教师2人。此外,学院还组织全院骨干教师赴广州美院参观考察,重点考察广州美院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同时选拔广州美院优秀应届毕业生扩充师资。
美术学院学生工作,秉承“与学生一起快乐成长”的宗旨,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理念,以学生党建、学生团结、日常事务、学生活动、学生竞赛等为有力的抓手,全面提升学生工作的水平,提高学生工作的成效。
学院通过各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广泛参加各类课外作品大赛,鼓励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同时结合专业特色,从2000年开始每年举办美术学院艺术节。2012年,学生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9项。通过班级导师制和企业导师制的推行,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有力支持,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保障;通过打造境外生“1+1”互助式快乐学习工程,全方位地为境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促进境内外学生的和谐共处、共同进步。
(美术学院供稿)
音乐舞蹈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的前身是1962年的北京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歌舞班。1962年12月,教育部同意将北京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歌舞班划归华侨大学,设立华侨大学艺术系,仍在北京上课,设舞蹈、声乐、器乐3个专业和1个舞台专业小组。“文化大革命”后,艺术系停办。2000年9月,经教育部和福建省教育厅批准,福建音乐学院挂靠华侨大学,成立华侨大学福建音乐学院(独立学院)。2009年3月,福建音乐学院直属支部组织关系并入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党总支,2010年福建音乐学院脱离华侨大学,成为闽江学院的二级学院。现在的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成立于2007年7月。音乐舞蹈学院是中国培养海外艺术教育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致力于培养海外艺术教师以及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艺术的人才。
音乐舞蹈学院设有音乐学(海外教育)、舞蹈学(海外教育)2个专业,艺术学研究所1个。首届毕业生于2011年6月毕业,并在中国、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工作。
音乐舞蹈学院以海外艺术教育专业建设为龙头,重视国际化办学与实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2007年、2008年先后在香港新光戏院、曼谷璇宫戏院举行“华侨大学之夜”专场文艺晚会,与菲律宾、泰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学校、同行举行联合演出、交流活动。舞蹈学(海外教育)专业学生在中国参加了上海世博园厦门馆和在厦门举行的第四届“海峡论坛”开幕式综艺晚会等重大演出活动,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录播;学生的演唱组合在海峡两岸联合举办的闽南语歌曲歌手比赛中获奖并入选厦门市春节联欢晚会,由厦门卫视录播。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37人,其中专任教师32人、党政管理人员4人、实验室人员1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19人;绝大多数教师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海外学成归来的教师约占1/3。教师队伍以专家学者为带头人,拥有较多海外归国研究生。
学院重视对外交流与学术创新,6年来与我国港澳台地区及英国、白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日本、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专家学者、高校师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交流。首任院长郑锦扬教授主编出版了“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艺术概论》和中国第一本《舞蹈音乐概论》;檀革胜博士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教师们承担了多项国务院侨办课题。学院还发起并主办了多个重要的学术会议,如首届“李焕之学术讨论会”、首届“中英音乐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和“中国音乐史学会第11次年会”等。
2012年,产生了音乐舞蹈学院第二届领导班子。新班子成员团结勤勉,制定了学院议事规则,设立了院长办公会议制度,执行党政联席会议商议处理重大事项,领导班子有分工、会合作,有交流、会沟通,班子形象得到加强,执行力显著提高。顺利完成党委换届工作,成立了学院党委会;完成工会换届工作,组建了新一届工会。华侨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正式挂牌。
2012年学院理顺、规范了学院各项工作,成立了艺术实践工作组、人才引进考核组,恢复自主招生考试;调整了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实验室建设工作小组;制定了科研秘书、国际交流秘书、党委秘书等岗位的工作职责。学院艺术团的组建工作稳步开展,成立了民乐团、合唱团、舞蹈团,并逐步规范相关的制度建设。顺利完成首次岗位设置和评聘工作,与泉州艺术学校签署共建协议。出台了《关于规范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学院的教风学风正在逐渐规范并不断巩固。学生的迟到、旷课现象大幅改善;教师、学生的请假、调课制度也正逐步规范和完善。青年教师贾怡获华侨大学首届青年教师“精彩一堂课”文科组第二名。
2012年5月20~29日,以音乐舞蹈学院师生为主的华侨大学艺术团首次大规模赴台交流演出,参访台中教育大学、台南大学、昆山科技大学、东海大学、中原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并在其中5所大学进行交流演出。同月,学院还成功承办“第十一期华侨华人社团中青年负责人研习班”联欢晚会。8月代表学校赴菲参加纪念李国箴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文艺晚会。11月承办了“华章异彩”第二届海峡两岸高校文化与创意论坛闭幕式暨颁奖晚会。12月承办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相约鹭岛·携手未来”境外生联谊活动开、闭幕式。应厦门市和泉州市地方政府邀请演出活动6场。举办了“新年音乐会”等旨在活跃、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华侨大学学生艺术欣赏水平的演出8场。
为响应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大方针、大战略,音乐舞蹈学院参与的国际交流活动日渐频繁。与国际学院合作邀请英国与瑞士等国专家举办大师班现场讲座3场,涉及键盘、弦乐、声乐等专业,并与英国九大音乐学院之一伯明翰音乐学院探讨了今后加强国际合作事宜。音乐舞蹈学院首次作为英国著名的皇家威尔士音乐戏剧学院、伯明翰音乐学院、苏格兰皇家音乐学院在华南地区的唯一招生地点,于11月中旬完成了首次招生。通过本次面试,音乐舞蹈学院邱琳同学收到伯明翰音乐学院的入学通知书,并获得了每年5000英镑的奖学金。接待中德研究院主任菲安雅、英国西伦敦大学付长峰教授、台中教育大学校长杨思伟一行以及由美国德保罗大学校长富兰克林·霍尔茨施耐德率领的代表团,观摩了学院的教学活动并探讨了合作事宜。
2012年,音乐舞蹈学院积极筹划、申报“中华大乐园才艺巡演”及“海上丝绸之路——闽南地区乐舞文化传承研究与协同创新”等项目。学院教师完成了11篇论文,承担了国家课题1项、省级课题4项、课题校级1项。檀革胜等4位老师获得校首期“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项目”团队立项,吴燕莉老师获得校首期“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项目”个人立项。
学院倡导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开展奖学金和荣誉称号的推荐评选,共为109人发放各级奖学金31万余元,10人获得学校荣誉称号;关心和帮助落后者增强自信,树立和彰显优秀典型,细致有序地开展学生工作,形成了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2009级舞蹈班张冲被评为2012年“优秀学生标兵”。组织学生参加“一二·九”新生文艺汇演,获得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开展创业立项扶持系列活动,有多个团队提出创业意向,领取了创业孵化基金,2012年度就业率已达到91.23%,打破了音乐舞蹈专业升学难、求职难、就业难的局面。学生王政国通过福建省“创业之星”初评,学院获得2012年“华侨大学学生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结合专业特色,针对学院境外生和少数民族生比例双高的实际,修订《学生安全管理办法》,恢复学生周末晚点名制度,与学生签订安全承诺书,重点防治商演和私自外住现象;立足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回馈社会,倡导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音乐舞蹈学院注册志愿者比例已经达到80%,超过学校平均水平,学生冯君获得2012年“华侨大学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音乐舞蹈学院供稿)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61年的数学系,招收数学本科专业学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止招生。1978年,数学系成为华侨大学第一批复办的系之一,1981年获得全国首批硕士学位的授予权。1989年2月经福建省教育委员会同意将数学系改为应用数学系。同年2月,国务院侨办文教宣传司复函同意将应用数学专业改为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应用数学系开始正式招收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同时停止招收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学生(1998年起,又恢复该本科专业的招生),但仍保持基础数学硕士点。1989年8月,学校成立管理信息科学系。为办好新专业,管理信息科学系的领导迅速组建了一支年富力强、有创新精神和勇于钻研的师资队伍,着重培养学生开发信息系统的能力。短短几年内,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信息系统的研发人才,这些毕业生现在已成为用人单位的重要技术骨干。
在此期间,数学科学学院赖万才教授于1978年被评为福建省先进科技工作者,从事函数论与拟共形映照的研究,并旁及数学规划领域,发表中、德、英文论文20余篇。其证明“Hayman猜想”的论文《兰道定理中的海曼常数的准确性》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984年获福建省高等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证明“Goodman猜想”的论文获1978年福建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2000年6月,学校根据学科优化组合的需要,将管理信息科学系并入原经济管理学院。2001年5月,学校对学科设置进行重新调整,基于对基础学科发展的重视,又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从原经济管理学院中独立出来(管理信息系统专业仍留在原经济管理学院),并恢复了应用数学系,后于2007年6月成立数学科学学院。应用数学系恢复之初,专任教师18人,承担了学校公共数学的繁重教学任务。尽管教学工作压力巨大,但数学科学学院的教师仍然恪守教书育人的职责,尽心尽力、严谨认真。
2012年7月,经学校任命,张金顺任院长,陈铭新、黄建新任副院长;校党委任命黄锦辉为院党委书记、陈天年为院党委副书记,并于当年12月完成了新党委会的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委员会。
五十几年来,数学科学学院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历经了创办、复办、专业转向、学科合并与分拆、重建与发展等阶段,虽然历经波折,但仍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人才,其中不乏优秀的人才,如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信息科学首席专家杨恩辉,杰出人才陈贵强、陈建伟、戴伟忠等。历届校友对学校和学院也满怀感激之情,经常主动关心学院的发展,并为学院献策尽心。
目前,数学科学学院具有基础数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2个本科专业、1个公共数学教学部和1个应用数学研究所。2011年应用数学与金融双学位班开始招生。全院有专职教师7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3人、讲师47人。有21名教师具有理学博士学位,5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4位教师在国内外进行访学研究。教师队伍形成了以函数论、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泛函与拓扑、代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技术与应用、金融数学等学科为主的研究团队。拥有“数学建模”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实验室。近期学院完成了厦门校区数学建模实验室的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同时还为泉州校区的老师们建立了教师工作室。
近年来,数学科学学院在教学科研中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学院在数学建模的指导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获得优良的成绩,其中2011年共获2项国家一等奖和3项国家二等奖。数学科学学院长期开展函数论、偏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拓扑学、代数学、计算方法、概率统计以及信息科学等方向的研究,在《中国科学》《数学学报》《数学年刊》《应用数学学报》《数学物理学报》《计算数学》《非线性分析》《分析及其应用》《日本学士院纪要》等国内外重要数学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文章。2010~2011年,青年教师沈淑君、陈行堤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立项资助;林增强、庄清渠获得了数学天元基金的立项资助,并成功申报了多项省部级课题。
在教学工作方面,学院于2011年招生的应用数学与金融学双学位班开始进入金融学第二学位的课程学习阶段;学生考研成绩突出,荣获华侨大学2012年“考研优秀单位”称号;田朝薇老师参加学校“精彩一堂课”比赛,获得了理科组第一名的佳绩,并获省“精彩一堂课”三等奖;黄心中、陈行堤、沈淑君、李锦成等老师获得2010~2012年先进个人奖。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也取得了建院以来最好的成绩。2012年,青年教师罗正华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立项资助,肖占魁、傅阳耿、皮定衡、施慧华和陈文雄等5名青年教师获得了数学天元基金的立项资助。陈文雄老师的论文发表在《中国科学》上。陈行堤副教授因突出的科研成果而获得校2012年度科研奖。
在学术交流方面,学院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展开交流:与国内外的多所高校建立了联系,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和国外的著名高校进行访学与深造;与暨南大学、宁波大学和汕头大学等侨校就境外生教学问题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提高和扩大了学术交流的质量与范围,加强了与国内、国际学校间的关系。
2012年12月学院工会顺利换届,王志焕任主席,伍锦棠、陶娟任副主席。
2012年12月,学院成立了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原系主任郑永树教授任会长。
(数学科学学院供稿)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79年的机械工程系,曾先后改名为精密机械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系自创办以来,办学规模迅速壮大,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不断强化,逐步形成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1979年秋,开办机械制造本科专业;1981年,机械工程系获批设立第一个硕士学位点——精密机械;1983年,由时任全国高校金属切削研究会理事长、华侨大学副校长刘培德教授牵头成立华侨大学石材加工研究室;1984年11月,机械工程系改名为精密机械工程系;1996年11月,精密机械工程系改名为机电工程系;1998年7月,获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华侨大学获得的首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1年5月,学校在机电工程系基础上成立机电及自动化学院;2003年9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获批国侨办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5年3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获批福建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6年10月,机电及自动化学院2005级学生从泉州校区搬迁到厦门校区;2007年9月,机械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准设立;2010年获得“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作为全国率先成立的第一个石材加工研究基地,华侨大学石材加工研究室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1986年,研究室承担了首个石材加工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92~1995年美国通用电气有限公司超级磨料部将其中国南方技术服务中心设在华侨大学石材加工研究室;1999年12月,石材加工研究室被福建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成为福建省高校第一批重点(开放)实验室,这是当时华侨大学唯一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也是当时全国唯一的石材加工方面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002年,“基于能量耗散机理的花岗石高效锯切技术”项目成果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3年,获福建省政府专项基金资助;2007年,获准建设“脆性材料加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石材的金刚石磨粒加工及工具技术基础研究”项目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实现了华侨大学科研成果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上零的突破;2008年,获准建设“福建省石材加工行业技术开发基地”。2009年徐西鹏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机械工程系第一任系主任为刘培德,第二任系主任为陈希达,以后历任系主任有张伯霖、张奕鑫、洪尚任等。机电及自动化学院首任院长为徐西鹏,第二任院长为江开勇,现任院长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张认成。
学院现有制造工程系、设计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检测与控制工程系、工业设计系及工程图学基础部共五系一部。拥有5个本科专业,即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测控技术及仪器、工业设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及车辆工程。拥有“机械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覆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含工业设计)、车辆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材料加工工程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拥有国务院侨办及福建省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拥有脆性材料加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石材加工研究福建省高校重点(开放)实验室、高效精密加工及快速制造与装备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数字化视觉测量厦门市重点实验室以及模具技术研究中心、数控技术研究所、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所等研究机构。2012年,机械工程学科的“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平台”成为“福建省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学科入选“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2年10月28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一期)”课题——“石材数控加工技术”启动会召开,标志着华侨大学首个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正式启动。
学院有教职员工119人,其中专任教师90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0人、副教授25人、讲师43人、其他职称2人;获得博士学位者48人,获得硕士学位者31人;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34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创新团队领军人才”1人,“闽江学者”1人,另外还有1个“脆性材料加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创新团队。2012年,徐西鹏教授及其学术团队完成的“石材高效加工用金刚石磨粒工具关键技术及应用”科研成果获2011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一等奖,杨建红副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液压智能控制技术在混凝土机械设备的应用研究及产业化”科研成果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徐西鹏教授被中共福建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福建省“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创新团队领军人才”称号,黄宜坚教授的作品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创新成果银奖、全国总工会和省总工会举办的“6·18”第七届“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发明创新成果金奖,方千山教授被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福建省教育厅授予第十届“6·18”突出贡献奖,黄国钦博士入选由福建省教育厅评选的“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蒋少茵、吴明忠、王霏、高延辉获得“2010~2012学年华侨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数字化视觉测量厦门市重点实验室被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省青年联合会授予“福建青年五四奖章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学院教师的研究课题共入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其中1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青年创新项目)、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11项、地厅级项目5项,科研经费累计达1548万元。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SCI/EI收录70篇,申报专利20项,授权专利19项。
2012年,学院有博士生19人,硕士生192人;本科生2187人,其中境外生21人,来自香港地区4人,来自澳门地区5人,来自台湾地区5人,来自缅甸5人,来自越南1人,来自马来西亚1人。2012年,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学生工作获得一系列荣誉,包括获得华侨大学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及优秀组织单位、华侨大学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以及福建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优秀组织奖、福建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奖等奖项。在第六届福建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学生共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9项;在福建省第二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学生共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在“农行杯”第三届高校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上,机电及自动化学院获银奖1项、铜奖2项以及优秀组织奖;在第二十届“挑战杯”华侨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机电及自动化学院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的优异成绩。
2012年,学院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到校开展学术交流、讲座超过20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秉恒,华中科技大学博导、特聘教授李柱,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吴晓铃,台湾中原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博导章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闽江学者讲座教授黄含,美国通用电气研发中心(中国)制造与材料技术总监魏斌博士,厦门市委副秘书长廖华生博士,等等。机电及自动化学院2012年共派出十几名优秀学生到西安交通大学以及台湾大同大学、辅仁大学、东海大学等著名高校进行短期交流学习。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供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为1961年创办的化学系。1964年,学校创办化学工程系。1965年,化学系与化学工程系合并为化学化工系。1978年,复办化学系。1979年9月,复办化学工程系。1982年,化学系与化学工程系合并为化学化工系。1985年,学校将应用化学专业从化学化工系分出来,成立应用化学系,设应用化学专业;原化学化工系改为化工与生化工程系,同年,成立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前身为1981年成立的系属材料物理化学研究室)。1989年2月,福建省教育委员会正式同意将化学系改为应用化学系,化工系(原化学化工系)改为化工与生化工程系。1998年7月,学校根据学科建设和体制创新的需要,整合应用化学系、化工与生化工程系、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成立了化工学院。2000年9月,化工学院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8年6月,学校根据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分为二,成立了新的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任院长林志勇,党委书记季娜。
学院有教职工69人,其中专任教师50人。在专任教师中,有正高职称教师20人、副高职称教师20人、中级职称教师10人;硕士生导师35人、博士生导师11人。教师队伍中,有博士学位获得者35人。现有本科生915人、硕士生181人、博士生12人。学院现下设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3个系;有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聚合物与纳米新材料研究所、绿色合成化学研究所5个研究所。
学院始终保持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奋力拼搏的精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1年学院党总支被中共福建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2年学院工会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学院工会获福建省“模范职工小家”称号,2010年学院获“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称号。研究成果2004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2005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3项,2006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2007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2010年获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07年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09年获福建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目前,学院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2个福建省重点学科,材料学1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材料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学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工程硕士领域:材料工程。设有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4个本科专业。
学院拥有环境友好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功能材料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厦门市高分子与电子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基础化学化工实验中心”入选为福建省高等学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以培养重基础、宽口径的创新人才。学院重视新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主要涵盖:增设专业概论课,开设应用化学拔尖人才试点班,试行导师制,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内外名校进行交流学习,在本科生的跨学科选修课中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建立挂科学生约谈制度。
学院重视教学质量,教学上屡获表彰。功能材料教学团队为福建省优秀教学团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先后入选省级(2009年)和国家级(2010年)本科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设有福建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无机化学被评为福建省高校精品课程。吴季怀教授获评福建省第四届高等学校名师,陈国华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林碧洲教授、陈国华教授、孙向英教授入选福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学院注重研究生的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在各届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中,学生论文都取得了“良好”以上的成绩。在每年的华侨大学马万祺学术论文奖评选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获奖人数和获奖金额均占学校的1/4以上,培养的博士生多次获得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和国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学院以党建带团建,由党员带领各团支部定期开展党建学习;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活动为抓手,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学院支部立项活动获得省优秀成果奖。为彰显专业特色,使学生科创结合学科基础,学院开展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技能大赛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活动,获得校级、省级等多项荣誉。为打造规范化、项目化、专业化社会实践团队,创新社会实践模式,学院开辟社会实践基地,组建暑期厦门市湖里区挂职社会实践团队,学院多支团队获得省优秀团队称号。学院积极弘扬服务精神,创新志愿服务,建立多个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多项长期的志愿服务项目。
2012年,学院围绕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建设,明确了学院一级博士点建设的4个学科方向:新能源材料和器件、功能高分子材料、环境与生物医用材料、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制备。逐渐形成以学科方向为第一层面、课题组为第二层面、科研兴趣方向为第三层面的学科建设格局,学科经费按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方向进行投入,加强平台建设。
2012年,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平台”入选“福建省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培育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2个学科入选“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应用化学获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课题立项。
2012年,学院获批各类科技项目12项,批准科研经费503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重点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重点1项),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横向开发项目5项。横向课题8项,到款金额190.8万元。授权发明专利5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教师在Adv.Mater.、J.Am.Chem.Soc.、Adv.Fucnt.Mater.、J.Mater.Chem.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被SCI和EI收录70多篇。
2012年,吴季怀教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中国科协授予的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熊兴泉副教授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兰章副教授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
2012年,兰章的博士学位论文获教育部和国务院学委员会授予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唐群委的博士学位论文获福建省教育厅授予的“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2012年,学院被评为校“毕业生考研工作先进单位”。本科生支部获得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奖,一个学生团队被评为福建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2012年,学院邀请专家到校讲学和做讲座8场,学院教师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20多人次,派出国外访问学者3名、国内外交换生6名。
2012年,学院顺利完成了各系列老师首次岗位聘任的推荐和聘任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供稿)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00年6月在泉州成立,其前身是电子工程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和计算机科学(电脑)系。学院成立后得到迅速发展,到2008年学院涵盖了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等7个专业,学生总数达到3000余人。2008年6月学校从学科发展建设布局出发,将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从学院分离出去成立了计算机学院。与此同时,学院也对已有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和优化,形成了现在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6年10月厦门校区投入运行后,信息学院2006级新生和大部分2006级以前的学生搬至厦门校区。2008年学院在泉州和厦门两校区同时招收本科生,泉州只有电子、电气两个传统专业招生,总人数120余人。2010年从学院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学院成建制全部搬迁到厦门校区,从此结束了两地办学的局面,开启了学院全部在厦门校区办学的新时期。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整合,学院得到了较快发展。迄今为止,学院现有教职工141名,其中专任教师109名。在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6名、副教授29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8名,占专职教师的50%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占40%以上。现有福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名,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名。2012年院长蒲继雄当选福建省光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葛悦禾、蒲继雄2位教授入选第二期“桐江学者”特聘教授。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200多名,全日制研究生200多名,工程硕士研究生50多名。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和应用物理学7个本科专业;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3个硕士一级学科,有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光学、光学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10个硕士学位专业;有电子与通信、电气工程2个工程硕士学位专业。其中,物理电子学是福建省和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
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上,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深化招生教学改革。从2011年学院开始实施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并尝试在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中实行“导师制”,制订了《应用物理专业本科导师遴选办法》;2012年,学院制订了《2011级电气信息类学生分专业实施方案》和《信息学院关于转专业的补充说明》;2012年10月首次引入国内外著名高校的管理经验,成立“教授委员会”协助院领导班子管理学院;此外,还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评选“精彩一堂课”、组织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评选“校优秀教师”等活动,大力推进学院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2012年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入选福建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现了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大突破。2012年,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学科,同时光学工程被列为华侨大学特色学科。学院实验室面积近10000平方米,用于本科教学的仪器设备价值3000多万元。近年来,学院与厦门、泉州10多家企业联合建立产学研基地,在厦门软件园建立嵌入式技术实验室,试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实践平台。
“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9项,联合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10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多项;承担厦门、泉州市政府科技项目20多项,横向科技项目3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项;发表学术论文70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300多篇;获授权专利18件。与福建先创电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与中国移动福建分公司共建福建移动通信产业联盟,参与组建福建集成电路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等。为加强学术交流与对外合作,2007年11月承办信号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2008年11月承办全国光学学术年会,2009年承办全国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2012年承办中国过程控制会议。此外,学院于2012年10月举行了电子系成立30周年的系庆活动,来自海内外的200余名校友同聚华园,共叙旧情。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先后派出教师赴美、德、日等国开展合作研究。与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迈阿密大学、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新潟大学,以及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研究生或合作研究的关系。
良好的教育平台,极大提高了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学生多次在全国、福建省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大奖,表现出了良好的创新、创造能力。特别是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福建省“盛群杯”单片机竞赛、“毕昇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学科大赛中均获得了优异成绩。学院学生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再获佳绩,共获得全国一等奖1队、全国二等奖1队,福建赛区一等奖4队、福建赛区二等奖4队、福建赛区三等奖6队。在2012年的福建省电子设计竞赛中,共有3队获得一等奖、4队获得二等奖、5队获得三等奖。
除了专业教育外,学院还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党建和团建为抓手,以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和道德素质为目标,认真做好党建和学生工作。通过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评选优秀共产党员等活动来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2012年共发展师生党员200余人,党员比例逐年提高,共有2个党支部荣获省、市级党组织授予的荣誉称号;学院党总支获得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总支”称号,3人被评为校优秀党员。良好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极大增强了学院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使得学院近年来的就业率年年攀升,2012年达到了90%以上,学院也获得了2012年“就业工作先进学院”荣誉称号。2012届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付理祥在福建省首届大学生“创业之星”评选中获“创业之星提名奖”,其项目获得创业扶持资金2万元。
在学院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院将坚持国际化办学的视野,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教授委员会”“导师制”助阵学院治学治教;通过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凝聚人才力量提升科研水平;通过制度设计、科学管理加强学科建设;通过基层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提升学院党建水平;通过以为学风建设中心、以“强团队、抓学风、促科创、提就业、保稳定”为重点的工作定位,创新学生工作体系。当前,学院正在沿着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整体工作思路阔步前行,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实验室、党建和学生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诸多成就。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引领下,学院将继续秉承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推动学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供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华侨大学计算机专业创办于1980年,是福建省最早创办的计算机专业之一。1982年成立计算机科学(电脑)系,2008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994年获得福建省首个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权,同年被确定为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4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1个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硕士点和1个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均被评为福建省重点学科。经过近30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智能数据管理及应用、软件工程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等4个稳定的学科方向。学院现任院长为陈维斌,党委书记为陈卫峰。
在科研平台方面,学院目前拥有“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厦门市重点实验室、“企业互操作与商务智能”厦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部级重点实验室,同时还是福建省“绿色通信及其智能信息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单位。作为科技服务窗口,学院在厦门软件园建立了产学研基地、软件技术研发中心,以及厦门市嵌入式技术开放实验室。
在教学平台方面,学院拥有福建省计算机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建省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拥有3门省级精品课程,分别是编译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教学团队获福建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学院现有教职工86名,其中专任教师68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6名、副教授21名;37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54.4%。实验人员中,有高级实验师3名。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学院目前拥有“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闽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以及数字媒体技术台湾特聘教授1名;在青年教师中,杜吉祥博士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获得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福建青年五四奖章”、第十一届福建省青年科技奖;王靖、缑锦、杜吉祥等3人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王靖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2年,学院招收本科生292名,研究生32名。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1197人(含港澳台学生58人),其中本科生1111人,研究生86人。另有工程硕士近100名。
在学术会议方面,2010年,成功承办了图像分析与信号处理国际会议(IASP)和知识服务国际学术论坛;2012年,学院承办厦门市计算机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厦门市第二届高校科协年会信息分会。
在科学研究与科技研发上,坚持面向地区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凝练科技目标,整合科研力量。近4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6项,地厅级科研项目15项,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获得专利12项,公开出版专著和教材11部。2012年,学院教师承担地厅级以上的项目18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6项(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5项)、省科技创新平台项目1项、省基金项目6项(面上项目4项,青年基金2项)、地厅级项目5项;发表SCI/EI论文31篇,出版论著1部。
学院聘请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指导学生进行扎实的基础理论学习;每年都有部分优秀本科生进入教师科研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为今后继续深造奠定基础;学院还建有本科生科研创新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相关竞赛、世界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数学建模大赛,以及微软、IBM、Intel等公司组织的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至今荣获各级各类奖项超过30项。
学院学生工作紧紧围绕“与学生一起快乐成长”的理念,本着“稳定、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以育人为中心,形成以安全稳定、学风建设、党建工作、素质拓展和就业导向为重点的学生工作格局,在不断推动学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的同时,打造学风浓厚、思想教育得力、党团工作扎实、管理制度健全、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高、师生满意率高的学生工作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院曾先后获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院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支部建设。根据学院系部的设置和学生党员人数的变化,以有利于党的工作促进业务工作、有利于加强支部建设为原则,目前学院党委设2个教师支部、12个学生支部,其中12个学生支部中有9个建在班级,班级党支部比例达75%。2008年以来共发展党员近400人,截止到2012年6月,全院共有党员306人,其中教工党员49人,学生党员257人。学生党员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为23.05%,比2008年学院成立初期的6.5%提高了16.55个百分点。
为了适应计算机技术引领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人才需求,学院致力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广、素质全面、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建设、学生培养、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学院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开展了多层次的广泛合作,每年举办多场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定期邀请海内外著名专家来校开设学术讲座,为广大学生不断开阔视野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供稿)
建筑学院
1983年,华侨大学土木工程系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改为建筑结构和建筑学两个专业。1984年6月学校增设建筑系,当年所设“建筑学”专业为福建省首个建筑学本科专业。1993年,华侨大学获得“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为福建省首个建筑学科硕士授予点。1996年,福建省内首家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本科毕业生可以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2004年10月,学校在建筑系的基础上成立建筑学院。2004年,福建省内首家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硕士教育评估”,硕士毕业生可以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2010年,建筑学专业成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建筑学院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全日制研究生176人;设有建筑学、城市规划和环境艺术设计3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921人。建筑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专任教师75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6名、副教授18名,有博士学位者17人、硕士学位者38人。学院教师中,龙元教授入选“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塨教授入选福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2012年度,建筑学院招收本科生195人、研究生62人。
2012年3月,华侨大学与中国中建设计集团签署了为期5年的《产学研创战略合作框架协议》;7月,双方联合建设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中心因良好的运营情况和前景,12月被评为福建省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2012年4月,建筑学专业入选福建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是福建省高校相同专业中唯一入选此项目的专业。
2012年5月16~18日,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教授为组长的评估视察专家组,对华侨大学建筑学专业进行了详尽的视察评估,形成了《对华侨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与硕士)评估视察报告》。19日,经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全体委员投票表决,华侨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和硕士)以26票全票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有效期4年。
2012年10月,建筑学、城乡规划学2个一级学科成为福建省重点学科。其中,城乡规划学是福建省高校相同专业中的唯一重点学科。
2012年学院通过扎实的教学工作,不但在国内设计竞赛中继续保持优势,而且在国际设计竞赛中创造佳绩。获全国高校建筑设计教案和教学成果评选及观摩活动优秀奖2项,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作业评优三等奖2项、佳作奖2项,第三届“中联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9项,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优秀奖2项,第二届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大赛“艾景奖”金奖1项、铜奖1项,海峡两岸建筑新人奖银奖2项、铜奖1项。
在由德国著名建筑杂志DETAIL和ARCHFUND基金会支持GA网站举办的2012年全球建筑毕业设计大赛(The 2012 Graduate Architecture Award)中,建筑学2007级本科生陈永明、李桢、程彦铭(指导老师龙元)的参赛作品《长屋公舍:都心多元居住设计》取得第3名的优异成绩。大赛于2012年10月1日根据参赛作品的数量评选出入围的25件优秀作品,入选作品来自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瑞士洛桑理工大学,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A)和中国香港大学等世界名校。华侨大学是2012年亚洲唯一获奖学校。11月,此件作品又在“Archiprix International 2012全球建筑毕业设计大奖赛”中,从来自86个国家及地区共1205份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25份优秀作业。
2012年,建筑学院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
2012年12月,学院聘请的教师刘晨入选“闽江学者”讲座教授。
2012年7月,由中国建筑学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华侨大学建筑学院、金门大学人文社会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2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召开,来自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大陆、台湾等地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
2012年,建筑学院实行“海外学者计划”,每学期邀请2名海外学者进行为期2~4周的联合教学。挪威卑尔根建筑大学Svein Hatley教授、西伦敦大学FU Changfeng教授、美籍城乡规划学专家黄铁屿博士、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何志森博士先后来校,联合建筑学院教师,指导研究生、本科生组成workshop,进行相关设计教学活动。
为更好地执行“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探索针对境外生的培养教学改革,建筑学院在2011年、2012年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设计环节中增设了澳门专题。2012年8月在澳门著名塔石文化广场玻璃屋展厅举行了为期5天的“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毕业设计澳门城市活化专题展览”,得到了澳门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肯定。
(建筑学院供稿)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的院史可追溯到1964年创办的华侨大学土木建筑系。1964年2月华侨大学筹建土木建筑系,设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和水利工程专业,学制5年;同年7月,在调入福州大学调整停办的土木建筑系的一批教师后,华侨大学土木建筑系正式成立,罗孝登教授任系主任;当年秋季,数学系1962级、1963级学生84人转入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习。此外,为支援土木建筑系办学,学校还从清华大学商调来杨曾艺教授、李颂琛教授和麦淑良副教授等,以及从全国其他院校、科研设计单位调入部分教师。1964年、1965年土木建筑系招收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和水利工程专业学生共137人,1966年停止招生。1970年华侨大学停办,土木建筑系大部分师资、设备和图书资料调入福州大学。在此期间,土木建筑系共培养毕业生221人。
1978年,华侨大学复办,土木工程系为首批恢复的系之一,王耀华、许天佑、李颂深、刘钦庆、林功和等组成复办筹备小组开展工作;同年,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招生,学生暂寄福州大学学习。1979年秋,土木工程系搬回泉州校部,施玉山教授任系主任,师资主要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名校。此后,麦淑良、施景勋、欧阳金水、王全凤和林建华等先后担任系主任。
2004年10月,华侨大学在土木工程系基础上成立土木工程学院,林建华、张云波等曾先后担任院长,现任院长为郭子雄教授;2005年,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建制迁往厦门校区办学,2006年10月,2005级、2006级本科生在厦门校区入学;2011年2月,土木工程学科实验大楼和抗震减灾实验大楼在厦门校区开工建设。
学院现辖土木工程系、建设管理系和市政工程系3个系,力学与结构工程实验中心、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岩土工程与勘测实验中心、城市水工程实验中心和土木工程虚拟建造实验室5个建制实验中心(实验室),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工程结构诊断与防灾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房地产研究所、钢结构研究所、新型建筑材料研究所、新型结构体系研究所、风工程研究所、计算力学研究所、土木建筑安全分析与评估研究中心和市政与环境工程研究所等11研究所(中心),以及土木工程检测中心(CMA计量认证)、中泰华侨大学研发中心等2个产学中心。在教学实践环节,与27个土建类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习基地,2012年,与厦门特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福建省大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福建省“结构工程与防灾”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结构工程与抗震防灾”科技创新平台、教育部特色专业(土木工程)建设点、福建省特色专业(工程管理)建设点、福建省“土木工程”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福建省土建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福建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福建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福建省“力学与工程结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为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和福建省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结构工程”工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工程力学”等7个二级学科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管理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结构工程”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2个工程领域在职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和给水排水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1997年通过建设部高等学校专业教育评估,学院成为全国第18所通过评估的院校,2012年第四次通过评估;工程管理专业2005年通过建设部高等学校专业教育评估,学院成为全国第13所通过评估的院校,2010年第二次通过评估。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94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有“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校级特聘教授3人、教授17人、副教授25人、讲师2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福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1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福建省教学名师2人。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6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151人,境外学生104人。2012年,有346名学生毕业,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55人、本科生289人,包括境外生11人;入学学生52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54人、本科生461人,包括境外生38人。2012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徐智敏获詹天佑土木工程高校优秀毕业生奖,成为学院第8位该奖项获得者。
学院在工程结构抗震防灾、结构抗火、大跨结构计算理论、结构抗风、软土地基处理、地下结构、新型建筑材料、加固改造技术、结构耐久性、桥梁结构、绿色工程、水污染控制、房地产策划和项目管理等领域开展创新研发。
2012年,有在研的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福建省科技重大项目2项、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3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2012年新获批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福建省科技重大项目1项、福建省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福建省科学基金软科学项目2项,科研经费共计400多万元。
2012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1项,通过省级以上鉴定、验收的项目3项;发表论文145篇,其中有48篇被SCI和EI收录;参编国家规范和标准2部。
2012年,承办3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2012年全体会议、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院长(系主任)会议和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实施研讨会;举办6场专家学术讲座,这些专家分别是:台湾交通大学王彦博教授、林财富教授、深圳大学王家远教授、同济大学罗永峰教授、山东建筑大学张鑫教授、山东科技大学陈士海教授等。
2012年,学生获批承担“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项、“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福建省第五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三等奖1项,华东地区高校结构设计邀请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挑战杯”华侨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土木工程学院供稿)
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的前身是1964年创办的化学工程系,成立当年即将化学系1962级学生82人转入化学工程系学习。1965年,化学工程系与化学系合并为化学化工系。1978年,复办化学系。1979年9月,复办化学工程系。1982年,化学工程系与化学系合并为化学化工系。1985年,学校将应用化学专业从化学化工系分出来,成立应用化学系,设应用化学专业;原化学化工系改为化工与生化工程系。1989年2月,福建省教育委员会正式同意将化学系改为应用化学系,化工系(原化学化工系)改为化工与生化工程系。1998年,由化工与生化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和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合并成立化工学院。2000年,原化工学院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8年,化工学院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出,成立新的化工学院。王士斌为院长,杨进为书记。
化工学院下设化工与制药工程系、生物工程与技术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和观赏园艺与园林系4个系,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所、制药工程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环境工程研究所、环境与资源技术研究所、茶叶科学研究所6个研究所,1个油脂及天然产物研发中心,涵盖工、理、农三大学科。
学院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含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9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3个工程硕士领域: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是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生物化工是福建省重点学科和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设有7个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园艺。在生物工程与技术系开设双语教学或全英语教学。
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工艺”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福建省高校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基础化学化工实验中心”、“省级基础化学化工教学示范中心”和“厦门市工业废水生化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教学实践环节方面,与1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习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实验室管理人员10人、行政管理人员10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21人、讲师27人、其他称职教师2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1人;有硕士生导师40人、博士生导师6人,相关院系另有6人。在实验室管理人员中有高级实验师3人。在校全日制各类学生共计1540人,其中本科生1360人、硕士生172人、博士生8人。
学院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子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7项,正式出版专著2部,在《国际氢能杂志》《应用催化,B辑:环境》《生物资源技术》《食品化学》《环境微生物学》《化学工程》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被SCI、EI和CPCI-S收录论文100余篇次,获省科技进步奖和省教学成果奖各1项,中国专利15项,省级精品课程3个。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福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福建省教学名师1人。翁连进教授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肖美添教授获泉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6年承办第五届亚洲生物材料会议暨第十一届全国生物材料学术会议。2012年,举办专家学术讲座7场,具体如下:美国华盛顿大学张建祺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台湾联合大学杨希文的《光纤镭射与模造玻璃材料研究浅谈》,台湾中原大学谢明发的《生物材料基药物载体治疗痤疮的研究》,福建省湄洲湾氯碱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蔡永亮的《循环经济与技术创新》,北京工业大学戴洪兴博士的《多孔过渡金属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对VOC氧化的催化性能》,香港理工大学李翼博士的《纺织生物医学工程》,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熊昕博士的《NMI生物医学材料研发实例》等。
2012年,有在研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福建省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福建省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通过省级以上鉴定、验收的项目5项。
2012年,学院获批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福建省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科研经费共计484万元。
2012年,学院召开第二届二级教代会、党代会、工代会,分别成立了以王士斌为院长、杨进为书记、许绿丝为工会主席的第二届领导班子,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就业工作委员会等机构设置。
化工学院行政党支部获得华侨大学“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赵鹏、洪俊明、王明元、刘源岗、王光亚同志获得华侨大学“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第二党支部“雨蒙蒙、情深深”爱心伞活动获得华侨大学“创先争优优秀支部立项”称号。
2011年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获第十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2012年,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学生获批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项、“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项、“华侨大学学生科技文化创新”项目17项。在华侨大学“挑战杯”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学院《废弃PE制备无卤阻燃外墙保温建材》与《化妆品用茶叶籽油及其护肤品》2件作品获特等奖,《新型复合外来物种引诱装置的制作》获二等奖,《余甘子硒多糖研究与开发》等5件作品获三等奖。
(化工学院供稿)
生物医学学院
生物医学学院成立于2012年4月28日,任命许瑞安教授为首任院长。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戴维·格罗斯(David J.Gross)教授与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罗宾·沃伦(J.Robin Warren)教授专程到场庆贺,参加揭牌庆典仪式,并高度赞扬了华侨大学成立生物医学学院这一重大举措和战略眼光。
华侨大学生物医学学院前身是2006年12月成立的华侨大学分子药物学研究所(于2012年4月28日正式更名华侨大学分子药物研究院)。2005年底,分子医学家、国家科技部科技发展战略专家、北京协和医学院荣誉教授、归国学者许瑞安教授到华侨大学任教,受命组建华侨大学分子药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出任研究所首任所长。
2006年4月正式启动办所,招收首批研究生6人,初步形成一支生物医学研究队伍雏形。同年12月,华侨大学下发文件(华大综〔2006〕63号)正式成立分子药物学研究所,定位为华侨大学直属的生物医药科研与教学机构。华侨大学早在1962年即成立医疗系,同年,华侨大学接收厦门医学院,在厦门招生两年后搬至泉州本部,1964年初正式命名为医学系。先后共招收4届学生百余人。学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停办,医学学科办学中断。
2007年1月,许瑞安教授领军申报分子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在2007年10月正式下函(教技函〔2007〕72号)批准以许瑞安教授为负责人的“分子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正式立项建设,涵盖药学、医学、生物学、化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六大一级学科。工程研究中心定位于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我国生物医药现代化建设,以分子药物、中药制剂、海洋药物三大研究平台为支柱,围绕重大分子生物医药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培养创新性人才,促进学科交叉和学术交流。
2009年7月,研究所申报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获批。研究所的研究生培养从全日制向多样化发展。同月,新疆医科大学张慧副教授申报教育部武汉骨干教师培训中心,被教育部录取到华侨大学深造,指导教师为许瑞安教授。自此华侨大学正式成为教育部培养、培训国家高校骨干教师的高校之一。同年,刁勇教授、许瑞安教授获得学校首个国家“863”肺癌基因治疗专项资金资助;刁勇教授获批承担中国国际科技合作课题。
至2012年,分子药物学研究所已拥有分子医学、基因工程、基因治疗、细胞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分子药理学、中成药、转化医学、中药制剂、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技术、病理与动物模型、药剂学、基因药物学等实验室以及天然药物和海洋药物研发中心,研究方向全面同步展开,为成立学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现设有生物化工二级博士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硕士点,教育部国家高校骨干教师访问学者进修基地;拟设置分子医学(基因药物与基因治疗方向)、医学、药学、医学检测、中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生物信息学7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在校博士生12人,全日制硕士生89人,药学专业本科生29人。2012年,学院招收首届药学专业本科生29人,试行专业课中英双语教学,并与教务处、国际交流学院协作,计划从2014年起,本科所有专业实行专业课全英语教学。2012年,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入选“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2012年,学院有在职教工29人,其中专任教师20人,全部为国内外著名大学博士。专任教师中有教授(研究员)7人、主任医师1人、主任药师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人;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3人。专任教师中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1人,国家科技部科技发展战略专家/国际科技合作管理专家1人,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1人,福建省“百人计划”“许瑞安创新团队”1个,福建省人民政府生物医药创新专家、顾问1人,“闽江学者”1人(崔秀灵),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宋秋玲),“桐江学者”2人(许瑞安、刁勇)。学院还拥有阵容强大的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团队,其中包括: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厄温·内尔(Erwin Neher),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罗伯特·胡贝尔(Robert Huber)等一批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国际级学术大师。2012年7月,学校进一步充实学院领导班子,任命刁勇为学院党委书记,刁勇(兼)、崔秀灵(科研、研究生)、林俊生(本科生教学)为副院长。
学院现设有分子医学、医用化学、药物制剂、基础医学、转化医学、中医药学6个教研室,另有隶属分子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分子医学、药物制剂、海洋药物三大研究平台。在此基础上,建设了福建省生物医药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厦门市海洋与基因工程药物重点实验室、厦门市生物医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省部级、地市级科研机构。
2012年,学院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成绩卓著,分子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及技术委员会主任获批分别由许瑞安教授与林瑞超教授出任(教科〔2012〕2号);“许瑞安创新团队”成为福建省高校中唯一入选的福建省“百人计划”创新创业团队;宋秋玲入选第三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华侨大学在“千人计划”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许瑞安教授任省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聘请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戴维·格罗斯教授与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罗宾·沃伦教授为华侨大学名誉教授。
2012年,全年获得科研经费1045万元,较上年增长67%,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包括崔秀灵教授获得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许瑞安教授获得国家外专局项目1项,宋秋玲副教授获得“青年千人计划”配套项目1项。许瑞安教授获得福建省“百人计划”创新创业项目1项。许瑞安、刁勇、林俊生、程国林、宋秋玲、吕颖慧、杨会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级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50篇,其中SCI收录7篇。
2012年,学院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学科建设合作工作,共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10场,与解放军第180医院、泉州市第三医院、泉州市中医院、晋江市医院、泉州德诚医院、泉州太平洋药业、莆田海源集团、亚泰制药、厦门中药厂等医院与相关企业洽谈合作,初步确定了学科建设、新药研发以及附属医院的合作框架。
(生物医学学院供稿)
工学院
工学院成立于2010年,是学校为服务泉州地方经济建设、优化学科布局成立的学院。工学院首批专业为信息工程(微波通信方向)、光电子技术和物联网工程。工学院的首批专业紧密结合了泉州市的优势产业微波通信技术、新兴产业光伏和半导体照明工程以及正在兴起的物联网产业等,为这些产业培养急需的适用性专业人才。“术业专攻、崇德尚信”为工学院院训。学院成立之初,就承办了由中科院信息技术科学部主办的“半导体与新能源”技术科学论坛高端学术会议。
工学院首任院长为王加贤,总支书记为郑黎鸰。现任院长为郑力新,院党委书记为郑黎鸰(2012年学院成立党委)。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21人,其中专任教师1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1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3人,具有硕士学位者1人;现有硕士生导师5人。教师中有福建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1人、厦门市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1人、福建省电源学会理事1人、国家权威学术期刊《电波科学学报》的特邀审稿专家1人、IEEE会员1人、厦门市通信学会会员1人。
学院2012年招收本科生121人,现共有本科生435人。学院现有专业设置为信息工程(移动通信技术方向)、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物联网工程。信息工程(移动通信技术方向)课程设置为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与编码技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天线与电波传播、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微波技术基础、数字微波通信、微波/射频电路的仿真与设计、移动通信、专业文献资料检索、科技英语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课程设置为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半导体物理、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工程光学、光电检测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纤技术和应用、半导体器件等。物联网工程课程设置为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系列课程、射频识别技术、嵌入式系统系列课程、操作系统、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物联网概论、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无线传感器技术、通信原理。
学院下设华侨大学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所、华侨大学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学院共有高频技术实验室、通用机房、通信原理实验室、光电实验室一、光电实验室二、数据通信实验室、物联网技术应用综合实验室、EDA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室、电子基础实验室等13个实验室。学院“雷克光微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福建省大学生省级示范基地。
2012年学院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稳步推进。学院整体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已经构思完成,着力打造“物联网工程”的学科方向,下设光电信息检测处理与控制、网络信息安全、无线通信技术、工业物联网云计算4个方向,有效地融合3个专业的师资力量,争取在学科建设上取得更大突破,并申报硕士学位点。2012年学院教师获批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4项。柳培忠博士的“微波电容测试仪”科研项目获第十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表彰。王怀谦博士的“贵金属纳米簇合物微观结构与光电子能谱的理论研究”、孙秀晶博士的“介电体/金属核壳微球模型的表面等离激元特性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资助。柳培忠和乐德广博士获泉州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资助。王怀谦博士获校首届青年教师“精彩一堂课”竞赛理工科组三等奖。王佳斌副教授被评为2010~2012学年华侨大学优秀教师。
2012年学院校企合作方面进展重大。在同鲤城区政府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雷克光微公司合作共建华大光微研究院的基础上,学院继续深化产学研基地建设,贯彻“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以切实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先后同企业共建华侨大学-泽仕通通信技术研究院、华大宏泰科技智慧安防研发中心。同企业共同建设高端教学和科研实验室,有力地推进学院3个专业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再上新的台阶。
2012年工学院顺利完成办公实验大楼改造搬迁工作,实验室的整体回迁工作已经完成,改造后工学院办公实验大楼为每个教师提供教师工作室,为各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的办公、科研和实验环境。根据学院物联网专业特色,覆盖整个学院的“智慧工学院”建设方案也已启动。
2012年院党委紧密围绕学院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工学院党委下设2个党支部。教职工中有党员11人。学生中党员有60名。学生中有入党积极分子373人,占学生总数的85.7%。通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两访两创”活动和“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积极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尚,把“两访两创”融入学院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形成学院领导班子定期专题研究师生问题的工作机制,总结和推广“两访两创”的有益经验做法,推动“两访两创”基层化、普遍化、常态化,确保学院的发展后继有力。编制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书,细化学院教职工的岗位目标责任书,通过动态管理、阶段监控确保班子任期目标的实现,努力推动学院各项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双向开放,优势带动,打造校地党建合作新模式”被福建省委组织部评为2010~2012学年福建省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
2012年学院学生工作不断完善和深化“实践、服务、科创”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深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和服务学习活动,工学院团委获得2011~2012学年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与华大街道浔美社区共建志愿服务示范站,被授予“泉州市优秀志愿服务示范站”称号。大力组织开展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及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申报和数学建模等活动,工学院“光微”科技节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一年来,学生科技创新获得各项资助和荣誉共计32项。其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资助3项、省级立项资助3项、校级立项资助17项;获得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福建赛区三等奖3项,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福建赛区三等奖1项;获得华侨大学“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2012年学生工作中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刘倩倩等4人获得国家奖学金,12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8人获校一等奖学金,8人获校二等奖学金,1人获得“匹克”奖学金,1人获得“轩辕种子助学基金”奖学金。一年来,获得福建省“三好学生”1人,华侨大学“三好学生”10人,华侨大学“优秀学生干部”3人。2010级物联网班的胡娇娇同学获得华侨大学“2012年十佳标兵”荣誉称号。2010级信息工程班团支部获得“华侨大学先进团支部”称号,2011级信息工程班获得“华侨大学优秀班级”荣誉称号,工学院团委获得“2012年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奖”。
(工学院供稿)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的前身是工商管理系。1984年9月,经国务院侨办批准,华侨大学正式成立了工商管理系,这是中国大陆高校中最早以“工商管理”命名的新兴科系。工商管理系创始人彭伟朗教授为首任系主任,在郑汝铭、吴承业、龚德恩、黄维礼、叶民强等系主任的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2000年工商管理系的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已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拥有1个博士点、3个硕士点和3个本科专业。2000年6月工商管理系、国际经济系、管理信息科学系、旅游系合并组建了华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4年10月,学校撤销经济管理学院,成立工商管理学院、商学院和旅游学院。叶民强教授为工商管理学院首任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原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乌家培教授担任名誉院长。
工商管理学院现有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5个系;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华侨大学东方企业管理研究中心)1个;省级经管实验示范中心1个。研究机构有东方管理研究中心、闽籍华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华商研究院(华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华侨大学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华侨大学营销管理和行为研究中心、营销竞争力咨询研究中心、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工商管理学院具有博士、硕士、学士等不同专业的办学层次,其中企业管理博士点1个,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MBA、项目管理专业硕士点2个,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本科专业5个。工商管理学院在香港、澳门等境外地区也设有各专业层次的办学点。
学院的工商管理学科创办于1984年,1985年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获得批准,1992年被国务院侨办批准为重点学科,是我国率先在境内外招收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科系,具有外向型和实用型的特色,也是国家教育部优秀成果获奖单位。2006年华侨大学东方企业管理研究中心列入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计划。2008年以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先后被福建省评定为省级本科特色专业。2012年,学院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组织开展各系情况分析和座谈会,积极谋求全院达成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共识,同时以申报博士后流动站和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为目标和驱动力,将学院的科研和学科建设与一级学科学位点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筹备建立华商研究院,启动和跟进“2011计划”,筹建华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启动《华商蓝皮书》的撰写工作。2012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获批为福建省重点学科。
学院在教学改革和教学成果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2004~2011年,学院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优质课程1门,省级教改项目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实验区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出版教材28部。2012年入选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孙锐教授主持的“工商管理综合改革”、曾繁英教授主持的“财务管理综合改革”和张向前教授主持的“人力资源综合改革”。衣长军教授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杨默如副教授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012年,学院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过程与环节,制定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国际化办学规划,鼓励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青年教师“精彩一堂课”比赛。学院与匹克集团开展校企合作,签订“匹克班”人才合作培养协议书,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组织申报“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第五届娃哈哈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并获福建省区复赛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以及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曾繁英、杨树青、胡建兵3位教师获评2010~2012年华侨大学优秀教师。
学院自成立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2108篇,其中一类论文56篇,二类论文73篇,三类论文680篇;共出版专著45部,出版论文集12部。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6项,省部级课题7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5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获地市级奖励近100项。2011~2012年度,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24篇,其中一类刊物9篇,二类刊物2篇,三类刊物47篇,四类刊物6篇,五类刊物52篇,其他8篇。学院获批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7项,教育部留学基金项目1项,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软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教育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他地厅级基金项目11项,华大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3项,横向课题11项;出版专著5部;获泉州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衣长军教授获福建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衣长军、张向前两位教授获华侨大学2011~2012年度优秀科研奖。
2012年,学院邀请乌家培教授、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主任张维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教授、南京大学彭纪生教授、江西财经大学陶长琪教授、厦门大学庄国土教授、台湾静宜大学吴成丰教授、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James Coakes博士来院作学术报告,同时还与韩国东亚大学代表团进行学术交流。此外,学院还举办了7场博士学术论坛。
学院拥有管理学、经济学、综合实训等3个实验室,实验教学场地528平方米,实验教学设备867台,资产价值近500万元。2007年,实验中心被评为福建省首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近5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成为经管类专业重要的实验教学基地。2012年开设ERP沙盘实训、财务综合模拟实验、物流管理沙盘实训、人力资源沙盘实训、市场营销沙盘实训、电子报税模拟、会计仿真模拟实验、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多门专业特色课程,完成实验实践教学884学时,实验课学生达4411人,实验教学总计79951学时。2012年12月,为开展实验教学的特色创新,学院特邀北京方宇博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学而优软件有限公司、杭州贝腾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来学校开展“校企协同,求实创新,多元交融,争创一流”主题活动,对学院“十二五”经管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学院现有教职工82人,专职教师66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6人,博士34人,在读博士12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已超过50%。学院拥有省教学名师3名,省优秀教师1名,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名,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名,省创业良师益友1名,全国课外学术科级作品优秀指导教师1名,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二届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名。学院有各层次全日制在校学生232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4人,硕士研究生140人,本科生2157人。学院有境外生381人,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德国、马来西亚等19个国家和地区。学院自办学以来已培养各类学生1万多人,其中境外生1000多人。
2012年学生工作主要以开展工商管理学院管理文化节活动为主线进行,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思想导航。通过举办党团校与学生干部培训学校,组织主题班会、沙龙与交流会,以及团校学员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我与时代的光影记忆》,引导学生打开反思人生与青春之门。同时还举办“在华园、看世界——境内外生文化交流周”活动,组织境内外学生通过走进宿舍、走进中国家庭及走进中国社会等活动,让境内外学生融合交流,共享中华文化。第二部分是创新起航。学院打造了“工商三赛”框架,①社会实践竞赛。境内外学生社会实践有300多人参与,覆盖大一70%以上的学生;②“管理者”挑战赛。年度总报名人数超过600人,覆盖大二60%以上的学生;③创业计划竞赛。学院在全校报名人数最多、参赛团队最多、获奖最多,并在全国比赛中荣获银奖。第三部分是圆梦远航。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组织7场与职业人物“面对面”活动,完成职业价值观新博客改版。通过启迪与引导,让学生对职业生涯有清醒的认识和规划。2010~2012学年,工商管理学院团委分获福建省、泉州市及华侨大学“五四”红旗团委。
工商管理学院党委现有26个支部,包括6个教工党支部、13个本科党支部和7个研究生党支部。2012年学院共发展党员264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89人,转正党员129人。目前学院有党员496人,其中教工党员52人,学生党员444人。
2012年7月,在学校新一轮的中层干部竞聘中,孙锐教授被聘为学院院长,姚培生副教授为学院党委书记。
(工商管理学院供稿)
旅游学院/高尔夫学院
旅游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旅游名校T 10联盟”成员单位,其前身华侨大学旅游系(创建于1984年)是教育部最早批准成立的全国8所旅游高等院校之一。2011年,华侨大学与汇丰置业(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在旅游学院的基础上创办高尔夫学院,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管理,开创了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拓展了学院的办学领域。
旅游学院拥有博士、硕士、本科、高职完整的学历人才培养体系,有1个博士点(旅游管理)、3个硕士点[旅游管理、人文地理学、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TA)]、3个本科专业(旅游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酒店管理)和1个高职专业(旅游管理)。旅游管理博士点为全国4家独立设置的二级学科博士点之一,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旅游管理(高职专业)为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学院还是首批获得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资格的院校。
学院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正形成和巩固旅游安全与风险管理、区域旅游规划与港澳台地理、旅游服务与饭店管理等优势学科研究方向,设有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海峡旅游发展研究院、旅游科学研究所、闽澳研究所、海洋文化研究所、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酒店管理国际研究中心、旅游规划与景区发展研究中心、旅游与服务管理研究中心等9个研究机构,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40余项,承担社会各界旅游规划、酒店管理和旅游产业发展咨询服务等各类项目100多项,每年横向课题到账经费超过200万元。
学院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专任教师30人。在专任教师中,有正、副教授20人,15人已取得博士学位;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8人。学院多名教师兼任国内重要的社会和学术职务,先后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和秘书长、全国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高职高专餐旅管理与服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福建省旅游协会副会长等重要职务。先后选派多名教师挂职担任武夷山等重要旅游地旅游分管领导,积极为地方旅游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学院现有在校生111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107人、本科生866人、高职生127人。有学生党员151人,占境内学生总人数的15.6%;境外生148人,主要来自新加坡、泰国、菲律宾、朝鲜、印尼、马来西亚、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13个国家和地区。
按照“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将致力于发展成为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狠抓学科建设,努力服务社会,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012年,学院完成了领导班子换届、党委换届与工会换届工作。学院获“2008~2011年福建省旅游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黄远水教授被授予“福建省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2年,“旅游实验教学中心”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是华侨大学第一个国家级示范中心,同时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个旅游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贾益民校长批示,“要出理论、出经验、出成果,不断提高旅游实验教学水平”。目前中心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
学院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教师专题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围绕实验教学与国际化办学,召开旅游学院2012年教学研讨会,启动研究生培养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动专业改革试点及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旅游管理专业项目2012年被确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建设项目,“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中高位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确定为2012年校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2012年获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4项,横向到账经费200多万元。主编出版第一本《旅游安全蓝皮书》(即《中国旅游安全报告(2012)》),出版《旅游安全实务管理培训丛书》,与中国旅游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制订“研究生优奖计划”,承办2013年中国旅游研究院外设研究机构工作年会。邀请多位校外专家莅院讲学,开展“青年学者论坛”系列学术讲座,努力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
学院积极组织参加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2012年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4项。在2012年福建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3位个人、1个团队获省级表彰。学院着力打造以“轻松旅游,快乐成长”为主旨的“我们旅游吧”学生活动品牌,开展了旅游论道、我和旅游有个约会、可浓下午茶、旅游口水战、班班有歌声、新年茶话会、科创新赛季、旅游达人秀、旅游实践技能大赛、旅游文化周等系列活动,形成集学术知识讲授、成长体验分享、实践竞技比拼等多位一体的学生文化活动体系,加强了学生对专业及业界动态的了解与认知,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旅游学院/高尔夫学院供稿)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前身为1962年创办的政治系。1970年华侨大学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停办,1978年华侨大学复办,原政治系不列入复办计划中,重新设立马列主义教研室,担负学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1984年10月,马列主义教研室更名为社会科学基础教研室,1986年1月社会科学基础教研室升格为社会科学基础部。1990年“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硕士研究生点获得批准,并于次年开始招生。1992年8月,社会科学基础部更名为社会科学系,当年“公共行政管理与公共关系”专业大专进修班开始招生。1993年9月“公共关系与管理”专科班(正规学历)开始招生。1993年12月,申报“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学位点获得批准,并于次年开始招生。1997年,社会科学系更名为国际经济系,同时保留社会科学基础部建制(合署办公)。1996年10月,与泉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合作举办“工商行政管理专业证书班”。1996年,申报“国际经济”本科专业获得批准,次年首届“国际经济”专业本科班开始招生,同时“公共行政管理与公共关系”专业成人教育专科脱产班和大专进修班开始招生。1998年9月,首届“国际商务”专业函授专科班招生,同时,在澳门招收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9年9月,原“国际经济”本科专业按新专业设置,改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并招生,同年“经济贸易”专业高职班和“经济管理”专业函授专科班,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研究生课程班招生。2000年9月,开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升本函授班招生,并在宁德地区设立函授站,“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升本函授班和“经济管理”专科函授班开始招生。
2000年6月,学校成立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系并入经济管理学院。2001年6月,学校成立人文社会科学系,先后将华侨华人研究所、校德育教研室并入人文社会科学系。当年申报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获得批准,次年开始招生。2004年10月,人文社会科学系更名为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当年申报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获得批准并于次年开始招生。2006年,获得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哲学2个博士学位授予权,获得政治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哲学、宗教学、伦理学、专门史、行政管理等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并于2007年开始招生。2009年,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从土木学院转入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2009年9月,学校决定对泉州、厦门两校区重新整合布局人文学科,撤销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成立公共管理学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与公共管理学院合署办公。2011年学院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次年开始招生。2012年,申报城市管理本科专业获得批准,并于2013年开始招生。2012年10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2个硕士学位点转入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年政治学一级学科获得“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立项。
公共管理学院的首任院长为曾亚雄,现任院长为王丽霞。公共管理学院现有一支结构合理、务实精干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43人,其中专任教师35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和在读博士31人;有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10多位。教师中有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福建省人大常委各1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1人,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常务理事1人,中国海洋社会学会常务理事1人,福建省和谐社会研究会副会长1人,福建省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1人,福建省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1人,福建省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1人,福建省人口学会副会长1人,福建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1人。
目前,公共管理学院设有行政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土地资源与城市管理系,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政治科学研究中心、海西公共治理研究基地、侨务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公共管理案例与实验中心、公共管理硕士教育中心。学院现有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博士学位点、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行政管理硕士学位点、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其中,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中外政治制度、中共党史、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政治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侨务政策与理论等8个二级硕士学位点。此外,学院还开设有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等4个本科专业。
2012年,公共管理学院有在校博士生9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1人,MPA专业硕士研究生373人,本科生587人,其中境外生57人,少数民族学生44人。2011~2012学年,学院共获课题立项43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15项、地厅级12项、校级13项。公开发表论文71篇。2012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1人。
2012年,学院学生有7个项目获校级以上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项、校级3项。2件作品在省级创业计划大赛中获铜奖。7支团队在第二十届“挑战杯”华侨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4支团队获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荣誉称号,22名学生获评校“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2010级行政管理班本科生胡倩获评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2009级本科生黄浩桢被评为福建省“三好学生”,2010级本科生张文获评华侨大学“十佳优秀学生标兵”,唐润、何彬被评为华侨大学“十佳青年志愿者”。另有5名学生分别在国家和福建省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奖,9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7名学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0名学生获教育部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26名学生获得校级奖学金;4名学生获评华侨大学“优秀学生干部”,12名学生获评华侨大学“三好学生”,6名学生获评华侨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11名学生获评华侨大学“优秀共青团员”。此外,学院在2012年“凯瑞百谷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羽毛球超级赛中获得混合团体第二名;在2012年华侨大学“建党90周年暨香港回归15周年大合唱”比赛中摘得桂冠;在华侨大学第三十五届田径运动会中获得“道德风尚奖”等4个学生团体奖项;选送的节目在校“一二·九”晚会中获曲艺类二等奖和最佳编创奖。学院志愿服务团队获校“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称号。2012年,学院党总支获评华侨大学“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对外交流方面,2012年学院共选派了7名同学分赴西安交通大学、台湾义守大学、台湾东海大学、台中教育大学等高校交流学习。暑假期间还承办了由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主办的为期10天的“探索祖国-福建:国情教育活动”,来自澳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暨南国际大学、滑铁卢大学等高校的学生参加了活动。2012年,学院共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10多人莅校讲学,学院教师参加培训、进修及相关学术会议45人次。2012年11月,学院成功举办了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的全国侨务系统侨务干部研修班,来自全国侨务系统的58名侨务干部参加了培训。2012年12月,美国德保罗大学来访并与学院交流,洽谈合作办学事宜,进一步提高了学院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公共管理学院供稿)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的前身为建校后设立的体育组。复办后又称为体育教研室。1982年12月体育教研室更名为体育部。2008年6月学校在原体育部的基础上成立体育学院,2008年秋季开始招生。学院现有体育产业管理硕士点1个;体育教育本科专业1个,该专业面向海内外招生。学院经过4年的努力,已初步形成以篮球竞技体育项目为龙头,以龙舟、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亮点,以户外运动等休闲体育项目为拓展方向的专业特色。体育学院同时承担学校体育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和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管理等工作。
学院下设理论、公共体育、球类、武术操、田径、户外运动等6个教研室,以及运动科学与健康实验中心。运动科学与健康实验中心含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心理、运动康复、体质健康测试等若干个实验室。此外,国家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才艺(龙舟)培训基地落户华侨大学,体育学院承担着运动技术培训等工作。
学院现有46名教师,分别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著名体育院校。全院有教授3人、副教授14人;教师中有博士3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27人、在读硕士2人。2位教师为国际级裁判员,10多位教师为国家级、国家一级裁判员。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89人,其中境外学生34人,境外生比例为18%,为全校各学院最高。
在学院课程建设方面,“篮球教学”先后获批为省级精品课程及省级教学团队;“健身健美”“户外运动”“足球”3门课程获批为校精品课程,其中“户外运动”还获批为校优秀教学团队。
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成果斐然,群众性体育活动成效显著。正因如此,华侨大学连续三届被教育部授予“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荣誉称号,成为福建省高校唯一三次连获此殊荣的高等学校。学校还被原国家体委授予“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被福建省大学生体育协会评为“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先进单位”。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实验中心”获批为“十二五”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在体育科研方面,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2项;2012年发表论文15篇,其中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的论文8篇。
华侨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篮球、羽毛球、田径、游泳、足球等5个项目高水平运动队资格的高校。校羽毛球队与八一队和厦门市体育局合作共建,参加全国第八届至第十四届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连连摘金夺银。2008年5月,校羽毛球队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在葡萄牙布拉加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荣获团体冠军;2012年在伦敦第三十届奥运会上,华侨大学学子林丹、李雪芮、谌龙摘取了两金一铜,实现了学校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校男子篮球队勇夺第二、第五、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和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总冠军和第四、第十四届联赛亚军,实现了“四连冠”,成就了“七冠王”;在CBA-CUBA青年篮球对抗赛中夺得一次冠军、两次亚军;校田径选手代表福建省高校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一举夺得4枚金牌。如今的华侨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已经成为华侨大学对外的一张名片,以林丹、李雪芮、谌龙、王鑫、谢荔梅为首的华侨大学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佳绩频传,大大地提高了学校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海外华人文化社团中华才艺(龙舟)培训基地于2010年7月落户华侨大学。海外华人文化社团中华才艺(龙舟)培训班是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弘扬优秀中华文化,提高海外华人的中华才艺水平。该活动自2002年开办第一届以来,已为来自世界60多个多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社团培养了近千名文艺骨干。其培训内容涵盖舞蹈、声乐、舞狮、绘画、书法、武术、剪纸、手工等各方面。2012年5月,中华才艺(龙舟)培训基地承担了第20期海外华人文化社团中华才艺(龙舟)的培训工作,共有来自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南非、缅甸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而以龙舟为主题,并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在国内设立的第一家培训海外华侨华人龙舟竞渡选手的基地进行培训,尚属首次。
(体育学院供稿)
泛华学院
华侨大学与福建泛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4月7日共同签署《华侨大学福建泛华矿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华侨大学泛华学院协议书》。泛华学院成立于2012年4月28日,是学校为探索校企合作、走出国门办学的新型教育模式而设立的二级学院。学院是华侨大学与福建泛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教学科研单位,整合了学校各学院的教学和科研资源,成立的宗旨是为侨服务,不断促进中国、印尼文化交流,为在印尼的中资、侨资企业培养跨文化、懂技术、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学院的院训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学院的建立,开启了华侨大学与跨国企业合作的新型教育模式。
福建泛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业的综合性集团公司。该公司涉及产业包括矿产资源、冶炼工业、物流贸易、文化传媒等,目前已在印尼合作创办ESATV华语电视台,并在此基础上搭建起教育、旅游等文化交流平台,已完成了综合性集团公司架构的搭建。2012年12月1日,福建泛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昌华受聘担任华侨大学第六届董事会副董事长,他是在印尼经商的优秀华侨企业家、爱国侨领。他主张企业在发展主业的同时应秉承“大爱无疆,四海一家”的理念,即企业应积极反哺社会,全面推动矿权国的环保与公益事业的开展。他同时也是一位慈善家,多年来在印尼和中国开展大量慈善事业。
学院采用理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制的管理机制,2012年5月学校聘任林昌华为学院名誉院长,陈庆俊研究员担任院长,武毅任副院长。5月12日,成立学院理事会,由华侨大学副校长吴季怀担任理事长,福建泛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林述钦担任副理事长,陈庆俊、武毅、黄种杰担任理事。泛华学院理事会每年召开1~2次会议,对学院的发展方向和重大事项进行部署、决策与调整。
2012年学院从学校6个专业学院挑选了56名优秀学生参加泛华学院定向印尼学生培养项目。11月18日,泛华学院印尼语学习班正式在泉州、厦门校区同时开课。
学院的师资主要采用外聘的形式,即向地方兄弟院校借聘和从国外引进人才的方式,目前有2位教师担任学院的“基础印尼语”的教学任务。自教学工作正式开展以来,学院举办了重要的教学活动,如营造语言学习环境,与在华文学院学习的印尼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的学员一起,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语言氛围中学习;此外,学院网站开设学习园地,让两国的学生互相了解对方国家的语言和文化。
课外活动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之一。2012年,学院举办系列学生活动:与印尼官员中文学习班学员联欢庆祝元旦;组织他们参观历史名城——泉州的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伊斯兰教灵山圣墓、伊斯兰教清真市和华侨历史博物馆等。通过这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学生对两国文化的了解,而且也加深了两国学子之间的友谊。
学院非常重视网络宣传工作。目前,学院网页的双语(中文、印尼文)版已经建成并在逐步完善,实现了中文与印尼文同步发布信息,让更多的印尼朋友了解学院,也为将来的泛华学院印尼分院建设打下牢固的基础。此外,学院网页还新开辟了学习园地,让学生在网上学习印尼语,极大地拓宽了学习渠道。
学院的发展建设得到各级领导和福建泛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昌华等的重视与关怀。5月21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在京会见林昌华以及参加泛华学院成立暨揭牌仪式的印尼穆斯林文化访问团一行,并在钓鱼台国宾馆宴请了客人;学校领导贾益民、李冀闽、吴季怀、张禹东等多次到学院指导工作;9月21日,华侨大学董事会副董事长林昌华视察学院,对学院的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12月2日,副董事长林昌华专程到厦门与在校学习中文的印尼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学员及学院学生代表座谈,听取他们对教学和生活服务的意见。
(泛华学院供稿)
继续教育学院
(参见“教育教学”条目“继续教育”部分)
美国中文学院
美国中文学院于2005年4月成立。同年8月华侨大学聘任校董、企业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天中先生为美国中文学院首任院长。
成立美国中文学院是华侨大学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开拓海外华文教育市场,积极因应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具体措施。学院成立伊始,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英文名HuaQiao University in America登记注册,同时在厦门设立代表处。之后相继与美国库克大学、托马斯大学、约翰·肯尼迪政府学院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及合作意向书。2007年11月,美国中文学院根据海外办学实际需要,在美国校友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登记注册了华侨大学美国代表处(HuaQiao University America Representative Office),并交由当地律师事务所托管,负责处理代表处在美国的税务及法律事务。学院现任院长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生导师赵新城副教授。
美国中文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海外合作办学机制,为学校海外华文教育、对外交流及国际化办学等事业作出努力。近年来,学院在对美国教育制度、语言教育政策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着力谋划在美国实施华文教育的策略和途径,先后起草了多份工作草案及合作协议书,为进一步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目前学院正根据《华侨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华侨大学华文教育提升和拓展计划》的精神,积极寻求新的合作机遇,以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为依托,力争早日实现落地办学,为华侨大学加快国际化进程作出努力。
(美国中文学院供稿)
厦门工程技术学院
厦门工程技术学院前身为2001年设立的“华侨大学厦门高级技工学校办学点”,是华侨大学与厦门技师学院合作探索“新高职”的实践产物,并于2009年正式升格为华侨大学的二级学院。
厦门工程技术学院所依托的厦门技师学院,地处厦门市翔安文教区,占地617亩,是厦门市唯一一所国家重点公办技工院校。学院设有理事会,目前由中共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重耕任理事长,理事会成员由厦门市发改委、财政局、经发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翔安区政府、华侨大学以及厦门各重点企业领导组成。厦门技师学院自1979年建校以来,已发展成为集职业技术学历教育、技工技师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出国劳务培训、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为一体,福建省内一流且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全日制综合性院校。
学院实习实训条件达到福建省内一流、全国领先地位。投入1亿多元从国内外陆续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习实训设备,与西门子公司共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动化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学院建有数控技术、自动控制及精密电加工等96个工种实训室(车间),实习实训场所面积达40000m2;厦门市政府在学院建设厦门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首期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精密机械加工与模具制造、电子信息制造和工业电气自动控制3个实训平台已投入使用。
学院秉承“诚精勤毅”的校训,遵循“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有特色,创全国一流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的办学理念,以建设一所条件优良、定位准确、行为规范、特色鲜明,教学高质量、管理高水平、办学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一流职业院校为目标,坚持“突出技能”的办学特色。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技能实训时间占60%以上。2007年底启动技师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校企共同合作,将企业需求写入教学计划、大纲,以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导向、工学一体导向开发技师职业功能教学模块,采取工学一体教学模式,培养真正满足企业需求的技师人才。
在学院教师队伍中,40%以上具有中、高级职称,其中有全国技术能手2名,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1名,福建省技术能手5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厦门市技术能手9名。
作为厦门市第一所通过ISO 9000认证的技工院校,学院现已开设涵盖机械、车辆、模具、电气自动化、电子光电、建筑、现代制造、计算机、应用设计等九大类40多个专业。其中,2012年新成立应用设计系,开设计算机动画制作专业;与金鹭首饰有限公司订单式培养的“珠宝首饰班”也顺利开班。学院现有在校生近5000人,高级工以上学生数占在校生总数的65%以上。2012年实际招生1802人,其中招收中级工985人、高级工553人、预备技师264人。
2012年学院申报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已被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审批通过,重点建设模具制造、汽车维修、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建筑施工与预算4个专业和高技能人才职业培训、卓越绩效质量管理两个特色项目。
2012年共派遣4批次师生共60人(教师40人,学生20人)赴台交流,交流的内容涵盖了师生交流、业务学习、项目合作等。学院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数字化创意设计)项目与台湾育达商业科技大学、慈明高级中学、修平科技大学、玄奘大学4所学校签订合作备忘录,将就基地建设、专业建设、师资、教材等一系列教学和培训资源开展广泛的合作。
2012年学院有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设备维修、模具制造、汽车维修、数控加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方向)5个专业被评为福建省第二批精品专业。在原有的数控技术、汽车维修两个中央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外,2012年新增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在2012年厦门市中等职业学校师生职业技能竞赛中,学院共有6个系部(计算机、机械、光电、车辆、电气、建筑)65名选手参赛,其中教师获奖10人,学生获奖35人。省赛有来自车辆工程、建筑工程两个系部的7名选手代表厦门市参加比赛,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获得省赛(团体)一等奖,建筑CAD获得二等奖。省赛获奖选手有6人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竞赛,汽车运用与维修获得全国竞赛(团体)三等奖。
2012届共有毕业生1092人,实现就业1077人,就业率为98.6%。
为贯彻落实省、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会议精神,2012年学院继续为厦门各大中型企业在岗职工、厦门失业再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做培训鉴定工作。2012年院职业技能鉴定站完成鉴定人数4833人,完成培训人数3711人。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被人社部评为首批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站)。
学院高训中心高技能人才训练管理部继续承担厦门市2012年企业优秀青年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和紧缺工种的免费技能培训工作。全年共培训企业优秀青年职工339人、紧缺工种技术人才68人。
(厦门技师学院/厦门工程技术学院供稿)
厦门工学院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简称“厦门工学院”)是由华侨大学与福建金帝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创办的一所全日制本科层次独立学院,2009年4月10日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办学,2009年9月招收首届学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7212人。
厦门工学院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文教区,校园占地702亩,总规划建筑面积62.5万平方米,至2012年底,已投资12亿元,完成了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6.49万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2.87平方米;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公共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有76间,全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78.71万元;建立校外实践基地12家。学院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5002平方米,有各类书库和阅览室11个,阅览座位2418个,其中电子阅览座位60个;馆藏藏书总量达到28万册(纸质藏书)。学院还建成覆盖教室、图书馆、办公室、学生生活区等整个校园的网络,整个校园古朴厚重,庄重典雅,教学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是融现代化、网络化、人文化、生态化、园林化为一体的文化殿堂。
厦门工学院依托华侨大学优势资源,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重点构建机械、材料、电子、信息、土木、建筑、汽车、交通、环境等工科类学科群,同时适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类专业,初步形成了门类多元、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2012年,学院设有“1部8系2中心”(基础科学部,机械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商学系,体育中心、实验中心),15个本科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光电子技术科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生源覆盖北京、上海、广东、黑龙江、内蒙古、海南等全国27个省份。
学院始终坚持专家治校、名师执教的办学方针,大力引进华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优秀教师资源,高薪聘请国内外优秀学者、教授、高级技术人才来校任教任职。其中,华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吴季怀教授担任学院党委书记,西安交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方亮教授担任院长。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60人,外聘兼任教师80人。在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31.11%,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78.06%。
学院始终坚持改革创新、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强在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领域的创新探索。如: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积极探索CDIO工程教育创新改革,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立专家委员会、导师委员会,促进教学创新改革和学生成长进步;建立创新实践中心,并依托校企合作和金帝新技术研究院开展实践教学和拓展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理工学生的“礼乐教育”,与厦门爱乐乐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立了厦门工学院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每年举办交响音乐会,组建大学生艺术团。
学院始终保持承接闽台、前瞻开放办学的态势,充分发挥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毗邻港澳台、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为学生铺设出国留学的“绿色通道”。目前,学院已与加拿大劳里埃大学、台湾地区新竹交通大学和大叶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部分专业与台湾大叶大学达成了“3+1”联合培养意向,已连续选送三批学生入台交流学习。今后一个时期,学院将以深化实施“校-校-企”闽台教育合作为契机,重点加大与西安交通大学、台湾新竹交通大学、台湾大叶大学在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方面深层次的合作,力争在2013年推动西安交通大学(厦门)金帝新技术研究院的正常运行,启动台湾大叶大学“校-校-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本科人才项目,推进与台湾大叶大学交换生培养的常态化,西安交通大学、台湾新竹交通大学及厦门工学院共同开办EMBA班和台湾交通大学光电子专班启动开班。
自建校以来至2012年,在华侨大学和学院董事会的领导下,厦门工学院取得了优异的办学成绩,主要有:
截至2012年末,学院有在校生7212人,比上年增加53.02%;年末固定资产总值10.6556亿元,比上年增加9.1%,全年各类教育经费总收入1.43138亿元。2012年新开工建设校舍建筑面积43705平方米,新增图书资料115478册,新投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经费517.82万元,新增教职工288人。
2009年至今,学院先后获得“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2010年度十佳优秀独立学院”荣誉称号,获得“2010年福建省高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年全国高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年福建省高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等,获批承担省级创新实践中心建设项目1个、省级专业试点改革项目2个,省级B类社科项目计划立项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1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20个。2012年12月,学院顺利通过福建省教育厅组织的学士学位单位授予权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授予权的评审,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学院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采取了较先进的学生管理模式,建成了较丰富的第二课堂,培植了深厚的校园文化土壤,在校学生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学院龙狮队、帆船队在“龙狮公开赛”“两岸大学生帆船赛”“两岸高校中秋帆船赛”等多个专业赛事中斩获桂冠;全院共有100多人次在福建省大学生运动会、福建省大学生艺术节、福建省高校歌咏合唱比赛、福建省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福建省经典诵读大赛等文体赛事中收获大奖;全院共有130多名学子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毕昇杯”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福建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福建省第五届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厦门市大学生实体建构竞赛等科技赛事中喜获佳绩。学院学生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人数也逐年增加,多名学子获得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和“厦门市优秀青年”的荣誉称号,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在校生整体质量大幅提升。
展望新征途,厦门工学院将牢固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以提升育人质量为核心,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方式创新为抓手,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为建设一所高水平、有特色、声誉好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厦门工学院供稿)
华侨大学厦航学院
华侨大学厦航学院成立于2012年12月,是学校在新时期为促进民航事业的整体发展而设立的二级学院,是华侨大学与厦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航)合作举办的教学科研单位,是专门负责与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合作办学的重要组织管理机构,是华侨大学继泛华学院之后第二个校企合作成功的新型学院。学院坚持“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战略发展、协同创新”的办学宗旨,秉持“互惠共赢、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将致力于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建设培育创新型人才。
2012年12月24日,华侨大学与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在厦门共同签订了《华侨大学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深造等领域开展合作,其中包括华侨大学为厦航员工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培训,厦航优先招收华侨大学优秀毕业生等;双方将组建科研团队,联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互建实训、实习、实践基地,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输送渠道。双方将共商创建校企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强化相关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协作等。
成立当天,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马儒沛、文化司司长雷振刚等出席签约仪式,并与华侨大学校长贾益民,厦航董事长、总经理车尚轮共同为华侨大学厦航学院成立揭牌。
(校办、党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