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四中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 朱天元 王先海
- 7字
- 2020-08-29 09:04:13
一 跨越三个世纪
1 初创时期(1899~1928)
钟声悠悠,树影婆娑,鸟语花香,优美的环境、恢宏的行政大楼、宽敞的教学大楼、现代化的实验大楼,是武汉四中给人的第一印象。
“美丽的校园、人才的摇篮”,这是人们了解武汉四中后的由衷感慨!
博学书院是武汉四中的前身,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由英国基督教伦敦会牧师杨格非创办,其英文校名为杨格非学院(Griffith John College)。从博学书院(1899~1928)到博学中学(1928~1952),再到武汉四中,学校跨越了3个世纪,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了质朴的人文精神,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增开汉口等10处城市为通商口岸。与此同时,在华开办的教会学校急剧增长。1871年,武汉创设了第一所文华书院(美国圣公会,武昌),随后相继创办了博文中学(英国循道会,武昌)和博学书院(英国基督教伦敦会,汉口)。
张之洞督鄂18年间,大力推行“湖北新政”,把武汉推到了中国近代化的前沿,为博学书院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博学书院的诞生,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是“中体西用”的结果。博学书院自诞生起,就直接同近代文明接轨,深受近代科学、理性和人文思想的洗礼。它的兴衰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国运兴替的一个符号、一种记忆。
博学书院的旧址在汉口后花楼街居巷(今花楼街交通巷),创办人是职业传教士杨格非牧师,第一任院长是马辅仁牧师(英国牛津大学毕业)。1899~1928年,共计六届校长全部由英国人担任,校长们的学位之高、能力之强、管理之善,可圈可点。学校刚创办时,只有小学和中学两部,学生很少,后来学校增设了师范和大学预科,生源增多,校舍渐显狭小。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基督教伦敦会借杨格非牧师来华传教50周年纪念之机,决定募建新校舍。伦敦基督教牧师李家兴先生(湖北孝感人)捐资1800串钱,马辅仁牧师购买了汉口韩家墩处李姓土地200余亩,杨格非牧师协助马辅仁牧师筹建新校舍。
1908年,博学书院由汉口后花楼街迁至当时名为“汉皋”的新址,即武汉四中·博学中学现址。
博学书院新校舍是典型的花园式教会学校建筑风格,气势非凡,在全国首屈一指。古老的校门坐西向东,校内耸立着古朴的钟楼,悠扬的钟声响彻周边郊野田园。学校被半堵围墙环抱,牌楼式的校门,四角飞檐,红墙黄瓦。气势雄伟,巍峨壮观。伫立门首,东郊风光,尽收眼底;黄昏后,郊野校园更显幽深、宁静。大门通向钟楼总堂(教学楼),二者相距200余米,高杨夹道,葱郁茂密,形成一道绿色长廊。长廊两旁,有3个足球场,球场上绿草如茵,置身其间,深感人与自然的融合。博学新园,主次分明,以总堂钟楼为主轴,其右乒乓室、图书室、尖塔耸天的教堂(魏氏纪念堂)及三幢西式住宅洋房一字排开;其左健身房、网球场、过道楼房毗连相依。背后是游泳池、发电房和汲水楼。学校后半部分为教员住宅,建有花圃凉亭,校园后方小桥跨涧,广袤田畴,贯通它们的水渠和池塘,绕校园的东、北、西三面。校园新貌彰显人文主义的格调,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保留下来的博学书院时期的建筑有两个:一是钟楼,二是教堂,即魏氏纪念堂。魏氏即魏廉森牧师,他与杨格非牧师同时到汉口创立基督教伦敦会,但仅过两年,魏氏因病去世,享年34岁。为此,魏氏遗族在博学书院内捐资建立教堂以志纪念。现今,这两座精美的哥特风格建筑,已作为武汉市一级文物、武汉市十大优秀古建筑之一而受到保护。
博学书院大门
博学书院教员宿舍之一
博学书院创始人杨格非牧师
马辅仁牧师
1908年的钟楼
1908年的魏氏纪念堂
博学书院袭用英国学校体制,与香港大学接轨,设有大学、中学、师范、经学四部,学制为普通科和正科两个阶段。普通科为6年中等教育,经过考试,学校每年取第一名免费送往香港的大学就读;正科除中国文史课外,一律用英语教学。师范则培养小学教员,用汉语授课3年;博学书院附设译学馆,教授神学及中外历史等课程。学校自创办始,就提倡严谨的教学理念,用严明的纪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学校在课程设计上,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宗教课,学习圣经,参加宗教仪式,体现了书院的宗教特色和传教士在华办学的初衷;第二类是传统的经学课,学生得以传承弘扬本土文化;第三类是近代的科学文化课,如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地理、历史、音乐、美术、体育等,特别是英语,分量很重,高年级即可达到用英语进行教学。单从这点讲,学校课程设计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同时也为中国新式学校的创办提供了借鉴。
博学书院的办学特色除宗教、英语、科学外,还有体育。博学书院校园面积很大,运动场所很多,有能容纳数百人的体育室、游艺室,还有篮球场、网球场、田径场、乒乓球室等。这种环境造就了不少体育人才,尤其是足球人才。1901年,博学书院与文华书院、博文中学三校举行了一场校际足球赛,这是武汉地区的第一场足球赛事,由此拉开了武汉地区足球运动的序幕。1921年前后,博学书院足球队与英国海军足球队比赛数场,胜多负少。湖北省的足球队驰名全国,而代表省队出征全国的足球健儿中,2/3的队员是来自博学书院的学生。
博学书院的创办是荆楚大地开启民智的重要一步,是黑暗中的一束烛光,是中国新文明的一次蹒跚起步,开荆楚早期现代化基础教育之先河。
接受近代文明教育,具备开阔国际视野的博学学子,强烈要求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摆脱列强的欺压、蹂躏,客观上对近代武汉先进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起到了孵化作用。
博学书院时期的足球运动
在举国盛行科举八股的时代,博学书院即以“重理算、授生化、近自然、习英文、强体魄”的办学理念而闻名。
创办之初的博学书院是一所收费高昂的贵族学校,学生最初以150人为定额。在兴盛时期的1925年,学生增至260余人。1916年,博学书院已有英籍教师5名、华人教师6名及助教4名。书院的师资力量很强,很注重教育质量。
博学书院初期,实行的是6年学制,分春、秋两季招生。
1924年,武昌文华大学和博文、博学两所书院的大学部合并组成私立武昌华中大学(现华中师范大学前身)。
民国17年(1928),博学书院改为春季招生。学校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圣经、经学、史学、古文、英文、数学、地理、欧洲史、格致理化等,教材采用英国版本。普通科招收12岁以上的小学毕业生,需要接受6年的中等教育。学生毕业后可报考英国各大学及中国香港大学,前三名免费保送到英国或中国香港大学就读。正科传授3年的专门教育,除中国文史课程外,一律用英文教学。学生除学英文外,还要必修第二外国语。师范旨在培养小学教员,因此用汉语教授3年师范课程。附设的经学馆教授神学及中外历史等课程,毕业后想升学的学生,经学校推荐可插入博学书院三年级学习。
博学书院的教学内容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宗教教育。课程主要以圣经为主,重点在创始论、赎罪论和耶稣生平等教义上。此外,学生还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如祷告、礼拜等。二是中国传统的儒家经书。一般包括《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及四书五经等。三是西方科学知识,开设诸如理化生之类的新式科学课程。在清政府极少重视西方科学的情况下,教会学校开设的科学课程对落后的中国来说,具有重大的科学启蒙作用。此外,从19世纪60年代起,一些教会学校还开设了英语课,这为中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开辟了一条渠道,有助于中国的近代化发展。
书院在成立之初就成立了学生基督教徒团契组织,设灵修股专司。该组织监督学生每日做早祷告,在每周五检查各班是否分组讨论圣经内容。周三和周日大礼拜的祈祷活动,学校更是严格要求全校师生按照宗教秩序执行,并且写出心得体会,及时上报。学校还要求信教的学生外出传教,宗教活动频繁。
由于学校创建于国家多灾多难的时期,博学人具有异乎寻常的爱国热忱,博学学子沉痛地把母校比作“国耻纪念碑”。而与国耻意识相伴的,是强烈的“多难兴邦”责任感。“不幸之中,博学独幸而获受国耻之赐。既享特别权利,自当负特别义务。”强烈的爱国精神与责任意识,形成了博学“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激发一代代博学学子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李赐生攻占蛇山
博学书院1905年的首届毕业生李赐生先生(学籍注册名,后用名李次生)在校时成绩优良,特长全面而突出。他不仅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操得一手精湛的拳术,踢得一脚流畅的足球。他志存高远,胸怀祖国,在目睹了清廷的腐败,列强的骄横、欺压后,萌生了革命的念头。1909年,李赐生结识了湖北共进会首领孙武,不久便加入共进会,致力于辛亥革命。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担任革命团体之间的秘密联络员,使革命的多项准备工作能够顺利开展。1911年10月10日凌晨,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位革命志士因起义计划泄露被清政府逮捕,后惨遭杀害,就在革命危在旦夕之时,革命党人提前发动起义。当晚7时许,以推翻清朝反动统治,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目标的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博学学子李赐生高举十八星旗,带领10位敢死队员冲在队前,引导新军二十九标二营的战士攻占蛇山,将十八星旗首次插在蛇山山顶。此举成为辛亥革命初步取得胜利的标志。李先生为辛亥革命立下了赫赫战功,荣获革命政府颁发的金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