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事实上,“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不仅有着当下的现实文化支撑,而且从理论维度上亦存在着本土的理论话语资源,即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可以说,国内学界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持续关注是对90年代以来因美学话语转型而生的“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延续和深入。

审美文化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勃兴是与中国美学在当代社会文化变迁情况之下自身理论话语转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尽管当时众多学者承认其作为一种文化现实或存在形态由来已久而尝试对其历史进行梳理,但就其现实针对性而言,大多数学者还是倾向于将其视为当代美学话语转型的形态之一,强调其当代性,故严格来讲,90年代以来的审美文化研究应是“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当代审美文化”在中国的提出,绝非是本已丰富异常的美学理论体系的一普通新名词而已,而是基于经典美学话语面对当时日趋显著的社会文化变迁和生活观念转变时所表现出的巨大隔阂与失语困境,国内美学界努力转变审美观念、积极寻求美学话语转型的结果。参见王德胜《审美文化的当代性问题》,《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90年代之后,确切地说是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全面以经济建设为重心,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以往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理想主义价值观念逐渐被实用主义和现世观念所取代,商业文化逻辑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日益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扩张开来。具体到文化艺术层面,经济法则在文化艺术领域内的适用性,使得文化日益转变为工业产品中的一种,文学艺术的创作和接受与其他商品几无差异皆同消费市场紧密相关。而且,科学技术的大量运用和大众传媒的广泛介入,使得艺术的形态更加多元化,艺术的创作方式由传统单纯的个人手工操作转向可机械复制的批量化生产,艺术的接受也变得简单易行。由此,本雅明所谓的传统艺术的“灵韵”惨遭消逝,艺术以往的膜拜价值也日渐被展示价值和消费价值所取代,在此情形下,艺术在其概念不断被重塑的同时,也经历着与生活之间藩篱的拆除,而表现出显在的大众化、世俗化和生活化趋向。与此同时,随着经典艺术之神圣光环的消逝,日常生活直接进入艺术的可能性也在与日俱增,尤其是达达、波普、装置、行为、偶发等后现代主义艺术观念被大范围引介至中国以后,日常生活物品、人物、事件等皆有可能直接被视为一种艺术性存在而被予以审美化解读。由此,艺术与大众日常生活之间便成功地构筑了一条彼此对话互渗的文化通道,“艺术、艺术家和大众也获得了共同体验和表达对于当代生活/世界的情感与文化价值态度的新的可能性”。参见王德胜《走向大众对话时代的艺术——当代审美文化理论视野中的艺术话题》,《思想战线》2005年第2期。所以,随着现代化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中国同样经历了与西方发达社会类似的审美文化的世俗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转变,而且这种转变在进入21世纪以来愈加明显。

其次,这种当代社会文化变迁以及艺术与日常生活互融趋同的新型美学现实,无疑为诞生于理性主义与前工业化时代的传统美学话语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传统美学话语格外注重对“美/审美”的本体论研究或对审美体验的心理学探讨,其观照对象往往局限于艺术的象牙塔,而且这种审美判断与功利欲念无涉,与人的现实生活需求无关,并指向人之自由境界与人之终极理想的实现。显然,具有明显乌托邦色彩的传统美学话语与当代注重官能享受和现世价值的世俗化艺术文化现实多少有些格格不入,其合理性也日益被当代文化艺术的商品性和大众化所消解,所以,当代美学研究除了恪守以往的人文理性并继续探究人的生命精神历程,还要实现对人的生活实践及其价值存在方式的具体关怀,从而使美学理论成为直接关涉当代人生活、当代文化价值的批判性话语,而这便是当代美学话语转型的可行性路径所在,亦是“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内核所在。

可见,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力在超越经典美学话语对美之本体、审美心理经验和审美范畴等的纯粹思辨与理论解析,弥补经典美学话语在应对当代艺术的大众化、消费化、技术化等新型特质面前的乏力与不足,将整个社会文化领域和大众日常生活纳入其观察视阈,不仅关涉当代社会的全部文化现实,而且体现当代大众的具体生活,集中反映当代文化进程中日常生活活动与艺术活动各自的崭新形态及二者间的互渗态势。由此,当代审美文化研究表现出比传统美学话语更广阔的现实意识,并彰显出更具体的人文关怀——这种关怀在当下意义上更多指向艺术审美让生活更美好的现实考虑。简言之,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为以往集中于艺术研究的经典美学开辟出了一个新型研究路径,将研究视阈拓展至包括当代日常生活活动与艺术活动在内的整体社会文化现实,并在不断与其保持联系和“对话”的过程中,完成对传统美学话语的突破与对当代文化合理性建构的参与。

结合对“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某种程度上与“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存在理论的延续性,因为二者皆是当代美学应对艺术与大众日常生活界限的抹平而做出的研究重心的适度世俗化转向,旨在延展美学的现实观照品格与人文关怀意味,并最终指向美学对人之感性解放和现实生活的意义重构。伴随着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艺术世俗化与生活艺术化现象的日趋明显和程度的不断加深,与之相伴而生的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也在21世纪从西方找到了新型理论话语支持——“日常生活审美化”,或者说,“日常生活审美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21世纪版本或新式话语言说形态。

综上,“日常生活审美化”并非简单的西方理论话语移植,而是与当代中国整个的社会文化转型现实和审美泛化境况具有内在契合性,其广泛触及生活方式、审美旨趣、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转型中的诸多问题以及现代化进程中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甚至是人之理想存在的终极问题。同时,“日常生活审美化”亦非某种孤立的审美现象,而是构成了当代美学研究的整体现实语境,代表了当代美学的未来发展可行性方向,是当代美学话语必须正视的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