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思考者的敏感
李雷是一个勤奋的青年学者。博士毕业短短四年,在从事编辑工作的同时,他以对学术的热情,认真探求,不断有新的成果发表。继博士论文《审美现代性与都市唯美风——“海派唯美主义”思想研究》出版不到一年,其新作《日常审美时代》又将奉于读者案头,这足以证明其勤勉之功。
作为一个年轻的学者,李雷是善于思考的。早前做博士论文的时候,他便为自己选择了一个具有相当风险性的课题——唯美主义研究,敢于踏着前人已经走过多遍的路向,通过对问题的重新确立和独特把握,凭借对纷繁材料的悉心梳理,来寻找属于自己的思想定位,并最终成功地将唯美主义研究与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发生以及都市文化现象的讨论很好地联系在一起,在自成格局的独立思考中,出色地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写作。而现在,这种勇于思考的气象,同样鲜明地呈现在这部新作当中。无论是围绕消费主义文化与身体美学问题的讨论,还是从审美现代性视角向唯美主义矛盾品格的切入,或者是对唯美主义内在的“为生活而艺术”价值理想的发掘,很明显,执着于“日常生活美学”可能性问题的不断深入的思考,成为李雷努力推进自己学术工作的明确指向。在这样一种思考的执着中,既使李雷保持了一份学术上的内在连续性,也明显可以使我们见到由思考的逐步深化所带来的新格局,即有关现代中国文化建设理想问题的探讨,已成为李雷个人学术研究的基本主线。这一主线,一方面延续了其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思考,另一方面则随着学术视野的进一步扩大,从“日常生活美学”这一领域走向了对“审美泛化现象的批判性思考”。在我看来,这一“批判性思考”的工作,对于李雷来说,显然不是靠学术“机灵”,而是靠扎实的理论准备而日渐明确起来的学术努力来完成的。
作为年轻学者的李雷,同时有着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敏感。这份敏感引导着他在问题探讨之际,努力将个人思考的触角伸向更为广大、直接具体的现实实践领域,力图在理论应用与现实文化、艺术问题之间形成更加直接的思想碰撞。这一点,在这部新作里有非常具体的体现。如果说,强调以个人化的思考直面全球化/本土化的对抗与对话关系中的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现实处境与发展问题,是李雷个人的一个研究方向,那么,通过他的一些具体尝试,包括个案性研究,我们所看到的,则不但是一种基于“日常生活审美”之上的当代中国艺术与文化的思考成果,更是一种对于当下文化与艺术现实的精神关切。由于一份关切,李雷之于当代中国公共艺术生态的考察、由城市雕塑所引发的当代公共艺术现象思考,以及对于艺术“跨界”问题的多层面理论分析,既出于理论本身的建构性目的,更有着鲜明的现实指向。也因此,它们显得十分的可贵。
置身复杂转型中的当代中国文化,面对当代中国艺术的各种现象,如何能够从“日常生活的美学思考”和“当代艺术的生活转向”两个方面,具体发现其中的新变与方向,进而既在理论的层面,更在现实文化实践层面策略性地谋划当代中国艺术的新的价值建构,这个问题已成为近年来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就像李雷所看到的,“日常审美”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实践的具体征象,也前所未有地直接进入当代中国艺术生产与消费活动。问题在于,面对审美“日常化”的文化与艺术现实,人们又往往对日常生活本身的“审美化”境遇缺乏具体有力的理论自觉。这种理论自觉的缺乏,源于既有理论在各种当代性问题面前的困窘,也因为文化和艺术现实与理论思维之间的陌生性。特别是,缺少对于感性生动的当代艺术现实的具体敏感,常常成为各种理论研究“集体围观”艺术现象却无力真正介入当代艺术领域并展开有效讨论的主要原因。而在李雷新作里,我们欣喜地发现,他正凭着自己对于当代中国艺术现象的特定敏感,努力将“日常生活的美学思考”十分具体地引入对“当代艺术的生活转向”的理解,并以此找寻“艺术重返生活”的价值前景。或许,这一努力还只是刚刚开了一个头,在理论上还需要一种更大的视野,但无论如何,它却已经向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一种在与当代文化、艺术现实的迎面相会中,具体张扬理论的介入性力量的可能性。
这是李雷新作的意义所在。
2014年6月·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