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10辑)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2621字
- 2020-08-29 08:58:57
二 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1.主要内容
这个项目的研究采用创新价值链的基本理念,认为财政的科技投入,除了弥补市场“失灵”,还应该弥补系统“失灵”,并以创新价值链作为贯穿财政科技投入的“红线”,以促进科技进步为目标,对财政科技投入从理论、实证、政策和项目管理四个维度展开研究。
第一,理论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和规范研究的方法,建立这个项目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构建创新价值链(包括创新核心链和国家层面的创新价值链),在此基础上分析财政科技投入的理论依据、方式与方向,说明财政科技投入不仅需要防止市场“失灵”,而且需要防止系统“失灵”;介绍科技财政政策工具的类型;阐明财政政策对科技创新的激励机理,比如财政政策对创新投资、对承担创新风险、对FDI(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引进技术等的激励机理。
第二,实证研究。从财政科技投入的效应和创新价值链的创新绩效两个角度进行实证研究,以便为政策研究提供一些依据。前者的研究目标是考察财政科技投入、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和直接效应模型,采用地方数据(省级)进行研究,是相对宏观的研究,与这个项目的主题相呼应;后者的目标是基于创新价值链的创新绩效研究,构建创新价值链模型,采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数据进行研究,是相对微观一些的研究,与这个项目贯穿到底的理论“红线”——创新价值链相呼应。
第三,政策研究。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创新价值链各环节的财政政策进行分析研究,包括研发活动、FDI与引进技术、科技成果转化、新产品推广等各个环节的财政政策的研究。试图通过与发达国家比较的方法,剖析和探寻我国创新价值链上科技创新的薄弱环节和财政政策的症结,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四,项目管理。即对财政投入科技项目进行协调和评价,主要包括项目管理体制研究,希望通过高层设计,避免重复投资,同时以创新价值链的理念,协调项目与项目之间的联系;项目信息化管理研究,目的是使项目之间的信息运行畅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借鉴美国政府投资项目评价工具(PART)的经验,设计我国政府科技投资项目的连续评价得分体系,希望实现项目之间的横向可比和单个项目的纵向可比;研究财政科技投入项目成果的归属以及收益的分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主要观点
第一,财政科技投入不仅要弥补市场“失灵”,还应该弥补系统“失灵”。传统财政理论认为,由于科技创新的公共品性质、创新成果的效应外溢、创新过程的高风险性以及创新产品可能存在“寡占市场”的状况,使得科技创新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需要财政投入。而这项研究认为,由于在创新系统内各环节的信息交流受阻、各创新主体之间的链接失效、技术锁定效应等情况的存在,导致了系统“失灵”,同样需要通过财政投入的手段,以防止系统“失灵”。
第二,实证研究的主要发现。从财政科技投入的效应来看,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但通过联立方程的分析,同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与科技进步、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会形成良性循环,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的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是通过科技进步一条路径影响的。从创新价值链的创新效应来看,研究发现在创新源的获取方面,引进技术和技术交易显著促进了企业研发,且企业创新源转化为新产品的成效显著,但新产品并不能有效地为企业带来绩效的显著提高,另外发现财政直接的科技投入对企业创新各环节的影响并不显著,既没有明显的“挤入”效应,也没有明显的“挤出”效应。而关于财政直接投入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目前国际国内均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
第三,以创新价值链的系统化理念把脉财政科技投入的薄弱环节,为财政科技政策的改革提供方向指引。主要观点包括:①我国财政过早地退出了研发的主导地位,导致基础研究和中间“死亡谷”的科技投入不足,因此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和促进科研院所与企业在“死亡谷”的深度合作成为财政激励的当务之急。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我国目前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较低,最突出的问题在科技中介方面,我们认为我国目前科技中介的市场化程度不足,财政直接资助过多而税收激励不足,导致民间资金难以进入,因此我们认为财政应该缩小对科技中介直接的支持范围,把技术转移作为支持的“着力点”,加大对科技中介的税收激励,引导民间资金进入。③在新产品推广方面,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是关键,但目前面临GPA(政府采购协议)的挑战,建议借鉴国外经验,以支持“绿色”产品的名义、以支持中小企业产品的名义、以支持少数民族产品的名义等,支持创新产品,并且在评标方法、电子化采购等方面入手改善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
第四,设计了科技项目的综合评分和连续评价体系。课题组借鉴美国PART的方法,设计了一套符合中国实践的财政科技投入的项目评价系统,即一套问卷、分层追问、层层负责、直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该评价系统不仅通过分层评价,实现对创新体系的综合评价,为创新价值链的顺利运转提供帮助,而且实现项目与项目之间的横向对比,以及通过项目的连续评价实现项目的纵向可比,为财政科技投入提供依据。
3.主要创新点
第一,在理论方面。传统财政理论认为财政科技投入的理论依据是弥补市场“失灵”,而课题组基于创新价值链的系统化理念,认为财政的科技投入除了弥补市场“失灵”,还应该弥补系统“失灵”。弥补系统“失灵”的财政政策更注重创新系统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注重薄弱环节的克服、注重创新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注重系统内部信息的传递以及科技中介在创新系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等。
第二,在实证研究方面。目前对于财政科技投入效应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单一方程的,而课题组建立联立方程模型,系统验证了财政科技投入、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科技进步的中介效应。而对于创新效应的研究目前主要是单一环节的,而课题组构建了创新价值链的连续递进模型,对创新价值链各环节的创新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验证。
第三,在政策研究方面。课题组构建了以“创新价值链”为主线的财政政策体系,与以往以财政政策工具为主线的研究不同,这项研究能够深入创新价值链内部各环节进行分析,探寻到科技创新的薄弱环节和财政政策的主要症结,使政策研究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更强。
第四,在科技项目管理方面。这项研究以创新价值链的理念进行高层设计(项目管理体制)、信息管理和项目评价。不仅建立了财政投入科技项目的分层、连续评价体系,而且在项目评价和信息管理方面突出了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评价和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