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06 18

泉州现象2007年春节,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院士、当代三农问题专家、研究员陆学艺教授之约,我们对从“晋江模式”到“泉州现象”作了回顾。改革开放以后,在晋江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迅速壮大,社会事业同步发展,成了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稳居全国“百强县”前10名以内。全国经济界、理论界、政治界、新闻界,特别是上级各级党委政府,开始注意晋江,研究晋江。 20世纪80年代后期,著名经济学家费孝通老先生走遍了全国各地,探索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生产、发展、壮大自己的路子。总结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耿车模式”“晋江模式”等。其中,“晋江模式”是以联户集资的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以侨资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国产小洋货为特征,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式。由此,“晋江模式”以及因之派生的“晋江速度”“晋江效益”“晋江精神”名噪一时,风靡内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搞百县调查,晋江名列其中。 之后,“中国农村发展道路问题”,进入了社会学、经济学等专家们的视野。适逢邓小平同志1992年视察南方讲话的发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如春风吹拂了大江南北,人们对中国大地发生的一切变革更为理解。而中国农村发展的各种模式,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演进,也各各发生种种变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著名学者陆学艺所长等一批研究员,从北到南着重考察调查了“苏南”“温州”“晋江”“珠江”等模式。认为“晋江模式”更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广大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现状,更富生命力。因此,确定专题研讨会选在晋江召开。1994年12月,“中国农村发展道路(晋江)研讨会”经过充分准备在晋江召开了。来自国务院10个相关部门、福建省周边10个省的相关单位、全国农村经济问题专家,以及全国众多新闻媒体都参加了会议。会议因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讲话”的发表和旗帜鲜明而十分活跃。最后一致再次肯定了苏南、温州、晋江、珠江四种模式为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尤以“晋江模式”为更觉符合实际、充满活力。 2002年,时任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习近平同志视察泉州,到了市区以及晋江、石狮、南安、永春等泉属各地,发现所到之处的经济发展都是“三为主一共同”(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后期对“晋江模式”“泉州模式”的新概括)的乡镇企业成为新的增长点,起到了支撑作用。整个泉州市,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时,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29年间,国内生产总值仅7.8亿元,财政仅0.79亿元;而从1978年到2006年,28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900亿元,增加了243倍,财政已达185亿元,增加了234倍,奇变是突出的。与泉州经济总量占全省1/4一样,晋江经济总量也占泉州全市1/4。言谈中,他敏锐提出“晋江模式”和“泉州模式”,“晋江经验”和“泉州现象”的问题,这又引发了经济、理论、政研、新闻各界对相关问题的探索。 “晋江模式”起源于晋江(含石狮),按经济学的说法,“晋江模式”像“墨迹”一样,很快扩散至整个泉州以至周边地区。为什么?只有,也当然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这种模式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发展的客观需要;适应了落后的中国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适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它才有活力、出成效、被接受、能生存。人们,一些关心晋江、关心泉州的领导、学者、朋友、外宾,时不时会问晋江和“晋江模式”现在怎样?泉州和“泉州现象”现在怎样?我感到这比较难以用三言两语说清楚。时任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当时发表在《人民日报》的《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发表在《福建日报》的署名文章:《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构建三条战略通道--关于晋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中共泉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泉州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相应有一册研究文集:《晋江经验与泉州现象》,都是对上述人们关注问题的探索。我们认为现在晋江乃至整个泉州,其发展路子,仍然是以“三为主一共同的路子”为内核的“晋江模式”在新形势下的延续、拓展、创新和升华。 那么,从1994年,陆学艺教授等全国著名学者共同认知的那场研讨会到现在,已时隔20年,“晋江经验”“晋江模式”乃至“泉州现象”延续、拓展、创新、升华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认为是发展路子在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更高层次、更高平台、更高站位上的科学运作;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五位一体建设;总之,是经济、文化、城市三大建设齐头并进,物质、政治、精神三大文明互动共荣,改革、发展、稳定三大关系协调统一的和谐运作;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五位一体建设;总之,是经济社会向更加规范的、符合基本经济规律的市场化、产业化、知识化、信息化、城市化、现代化、全球化的理性运作。

风雨浯江漾碧波,

刺桐花艳绿阴多。

胸怀天下输赢敢,

足立局中退进和。

摸石催开骐骥梦,

过河谱得燕莺歌。

天生虹吸怡然景,

最是流光墨迹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