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何谓铜鼓

铜鼓,顾名思义,是用铜铸的鼓。

唐朝杜祐在《通典》中写道:“铜鼓,铸铜为之,虚其一面,覆而击其上。”宋朝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说:“其制如坐墩,而空其下,满鼓皆细花纹,极工致,四角有小蟾蜍。”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其制正圆,而平其面,曲其腰,状若烘篮,又类宣座,面有五蟾,分踞其上。”这与中原地区木腔革鼓显然不同。现代考古学和民族学工作者把许多南方铜鼓搜集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确切地概括为五句话:通体皆铜,平面曲腰,一头有面,中空无底,侧附四耳。

图1-1 南方铜鼓

图1-2 铜鼓结构示意图

南方铜鼓正是全身皆铜,浑然为一个整体。按铜鼓研究者习惯,它的每一个部位都有一个固定的名称。首先,从大的方面来看,铜鼓全身分为面、胸、腰、足、耳五个部分。

鼓面是一块大圆片,平展正圆,相当于革鼓的皮面。但铜鼓和革鼓不同,只有一个鼓面,与它相对应的另—端是空的。鼓面中心被敲击地方略微隆起,叫“光体”,旧志书上称为“脐”;四周有向外辐射的光芒,简称为“芒”。芒数多少不等,一般以十二芒为最普遍,其次是八芒和十芒,也有四芒、五芒、六芒、七芒,十一芒、十四芒,十六芒的,最多的有三十二芒。光体与光芒合起来称为“太阳纹”。太阳纹之外,有由内向外逐渐扩散开来的同心圆组成的宽窄不等的图案圈带,称为“晕圈”。同心圆有一道的、两道的和三道的,分别叫做“单弦”、“双弦”和“三弦”。弦与弦之间的空位称为“晕”,晕中填置各种花纹图案。晕的次序以鼓面中心为起点,由内往外数,分别称为第一晕、第二晕、第三晕……每一个鼓面一般是几晕或十几晕,最多的可达二十多晕。有的铜鼓在最外一晕塑造一些立体装饰物,最常见的是青蛙,个别的是鸟、龟,等距离旋转排列。鼓面边缘一般与鼓身相衔接,有的鼓面小于鼓身,有的鼓面则大于鼓身。大于鼓身的鼓面有伸出鼓身之外的面檐,有的面檐下垂,形成“垂檐”。

鼓身一般分为三节,最上一节和鼓面相连,叫做胸部(或者叫做胴部),一般略为外凸,形成一定球状弧度。鼓胸之下稍内收,称为腰部,大多为直筒形,上下两端有界线与胸和足分隔开来。鼓腰之下叫做足部,一般上小下大,略为外撇,形成倒置的截头锥状。晚期的铜鼓腰和足界线不明,有的鼓身等于截去足部,实际上只有上下两节。鼓身也有类似鼓面的晕圈,晕圈之间层层布满图案花纹。

在鼓胸与鼓腰之间,垂直嵌置鼓耳两对。鼓耳有圆茎和扁茎之分。圆茎耳像粗壮的实心环或半环,表面有一道道轮线纹,与鼓身黏接的两端往往做出歧爪。扁茎耳种类很多,一般为桥钮形,扁平而宽,正中有长条形孔,两侧是辫纹、栉纹或交织人字纹。

铜鼓表面上的纹饰丰富多彩,特别是一些写实图案,有展翅翱翔的飞鹭,有服饰华美的舞人,有奋发争先的龙舟……充满生活气息;另一些则是几何形图案,有层层叠叠的云雷纹,有密密麻麻的金钱纹,神秘莫测,令人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