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经济走廊的空间格局

“走廊”(Corridor)是“经济要素在一定地理区域内不断聚集和扩散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经济空间形态”。卢光盛、邓涵:《经济走廊的理论溯源及其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启示》,《南亚研究》2015年第2期。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将是一个从产业集群到贸易投资便利化,从贸易投资便利化到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演进过程。基于新经济地理或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理论框架下,新经济地理或空间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本外部性的相对规模(市场作用的范围)、劳动力的可移动性和交通成本将决定经济活动和财富在空间配置上的区域整合度”。参阅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一带一路”经济走廊首先要做到要素的自由流动。在稀缺条件下实现要素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有序配置和自由流动不仅有利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要素资源禀赋的价值实现与增值,任胜钢、孙业利:《流量经济增长模式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9期。还可以通过空间聚集的自我强化作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空间经济结构的产生和变化,Masahisa Fujita and Paul Krugman,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apers Regional Science, Vol.83, No.1,2004, pp.139-164.进而为“一带一路”沿线要素的集聚和扩散,为“一带一路”由走廊向一体化的超越提供稳定的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