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薪传(修订版)(述而作)
- 张义尚
- 9004字
- 2020-08-29 07:39:39
第二节 生理机转
医之对象是人,故人体之构造组织,不可不知,是谓生理。但中医讲生理,重在脏腑之功能、组织之联系、病变之反映等,是气化,不是形质;是整体,不是局部;是不断变化,不是静止僵死,故曰机转。凡此皆古哲在气功锻炼中返观内照之所得,与西医解剖尸体之专从形体、局部及静止状态着眼者迥别,不可不知。
一 五脏
脏乃藏义,主藏精气而不泻。共有五脏。
(一)心脏(丁、午)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藏神,主生血,故多笑知其神有余,悲哭知其神不足。心之合脉也。其充在脉,其华在面,其主在肾(火须水济)。为君主之官,神明所出,与小肠相表里(即与六腑配合)。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亦开窍于耳),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其液为汗,其荣为色,其臭为焦,其数七(火之成数),其谷黍,其畜马(一作羊),其虫羽,其果杏,其菜薤。心恶热,其病噫,气通于夏,夏气不和则伤心。性喜宣明(忧愁思虑则伤心)。心欲软,宜食咸以软之。心苦缓,宜食酸以收之(咸补甘泻)。
心之外卫为包络,亦称膻中,乃心主之宫城,与三焦相表里,代行心脏功能。
(二)肝脏(乙、丑)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藏魂与血,故易怒知其血有余,恐怯知其血不足。肝之合筋也(其充在筋),其华在爪,其主在肺(木赖金平),为将军之官,谋虑所出,与胆腑相表里。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色为青,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其液为泪,其臭为臊,其数八(木之成数),其谷麦,其畜鸡,其虫毛,其果李,其菜韭。肝恶风,其病语,气通于春,春气不和则伤肝。性喜条达(悲怒气逆则伤肝),肝欲散,宜食辛以散之,肝苦急,宜食甘以缓之(辛补酸泻)。
肝为女子之先天,故调经种子,必须着眼。
(三)脾藏(己、巳)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藏意,统血,主运化,主形,故腹胀溲涩,知其形有余,四肢不用,知其形不足。脾之合肉也(其充在肉),其华在唇(其荣唇也),其主在肝(木能疏土),共胃为仓廪之官,五味所出,亦与胃相表里。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其液为涎,其臭为香,其数五,其谷稷,其畜牛,其虫倮,其果枣,其菜葵。脾恶湿,其病吞,气通长夏,长夏气逆则伤脾。性喜健运(饮食劳倦则伤脾)。脾欲缓,宜食甘以缓之,脾苦湿,宜食苦以燥之(甘补苦泻)。
脾为人身后天之本,故内伤杂证,必须着眼。
(四)肺脏(辛、寅)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藏魄,主气,司清肃,故咳嗽气喘,知其气有余;少气,呼吸不利,知其气不足。肺之合皮也(其充在皮),其华在毛(其荣毛也),其主在心(离照当空,阴霾潜形,心肺阳和,痰饮自销)。为相傅之官,制节所出(心主血,肺主气,血赖气运,如君相相辅,又上布津液,下行糟粕,升降有节,启闭有时,一一如律而无僭越,故曰制节)。与大肠相表里,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欬,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其液为涕,其臭为腥,其数九(金之成数)。其谷稻,其畜狗,其虫介,其果李(按李已属肝,似应以梨或桃补之)。其菜韭(按韭已属肝,上意李韭俱肝肺相同,此正示肝肺相关,大宜着眼)。肺恶寒(形寒饮冷则伤肺),其病欬,气通于秋,秋气不和则伤肺。性喜清肃(心火内灼,则肺叶焦举)。肺欲收,宜食酸以收之。肺苦气上逆,宜食苦以泄之(酸补辛泻)。
(五)肾脏(癸、酉)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藏志与精,主作强,故腹泻胀满,知其志有余,厥逆知其志不足。肾之合骨也(其充在骨),其华在发(其荣发也),其主在脾(水为土制,则无泛逆)。为作强之官,伎巧所出(精神足则伎巧多),与膀胱相表里。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慄,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其液为唾,其臭为腐,其数六(水之成数),其谷豆,其畜彘(猪),其虫鳞,其果栗,其菜藿。肾恶燥,其病欠与嚏,气通于冬,冬气不和则伤肾(久坐湿地,强力入房,则伤肾),性喜润下。肾欲坚,宜食苦以坚之;肾苦燥,宜食辛以润之(苦补咸泻)。
肾为男子之先天,左水右火,是真阴阳,与人身精力、生殖最有关,故肾虚则脑转耳鸣,目无所见,腰痛胫酸,精滑精寒,阳痿早泄,懈怠思卧等症蜂起。
二 六腑
腑主传化水谷而不藏。共有六腑:
(一)胆(甲、子)
胆为清净之腑,中正之官,又为奇恒之府,主决断,为肝之表,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人身心为君火,胆与命门为相火,胆火偏亢,则有急躁易怒、头胀胸闷、胁痛口苦、呕吐苦水等症发生,如偏虚寒,则又产生胆怯、失眠等症。
(二)胃(戊、辰)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为后天给养之泉源,故《玉版篇》言:“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中医谓肾为先天之根,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为脾表),纳谷者昌,绝谷者亡,如胃气竭绝,则脏腑失后援。凡脉失冲和为无胃气,或真脏脉现,其病多危。
(三)小肠(丙、未)
小肠为受盛之腑,主化物,为心之表,在胃中腐熟之水谷,一至小肠,即分清别浊,使精华归五脏贮藏,糟粕归六腑排泄,并使糟粕中水液归膀胱,渣滓归大肠。凡心中有热,小便每见赤涩,必清必利小便为治。又大便水谷下利,每见小便短闭,甚或溲血,所以治腹泻有“利小便以实大便”一法。
(四)大肠(庚、卯)
大肠为传导之府,主排泄,为肺之表。小肠中之糟粕,经此而输送体外,完成最后消化过程。凡大肠有病,如泄泻、秘结、痢证等,须兼清金理气,疏肝实脾利小便等,酌宜取用。又可知全身各系统,皆息息相关,成一整体,绝不可孤立局部看问题。
(五)膀胱(壬、申)
膀胱为州都之官,主藏津液,为肾之表。因气化始能出,若肾气不足,则气化失常,或癃闭不通,或遗溺不禁,或水津不布,除正治之外,每须兼用温肾之法,不可不知。
(六)三焦(丙、亥)
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所出,有上中下之别。上主纳,指呼吸与食物之摄取。《素问》谓:“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是又能通达卫气。中主化,《灵枢》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指腐熟水谷,吸化精华,以生化气血,滋养全身。下主出,指分别清浊,通行二便。三焦为包络之表,脉络相通,包络为心主之外卫,三焦为脏腑之外卫,均称相火而属阳。
附:奇恒与传化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称奇恒之府,意谓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形似腑而作用似脏之一种内脏组织。此种组织与脏腑皆有联系,如脑与心肝相关,又与髓相关,髓与骨相关,而骨属于肾,故脑肾相关。女子胞即子宫,乃冲任督三脉之所起,属肝。因行经、养胎均须血,故又与心脾相关。
传化之府与奇恒对称,即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五腑之专属消化系统者。
三 经络
脏与脏、腑与腑、及脏腑与体表各器官组织间之联系通路,是为经络。经有“经”义、“直”义,有如主要通路,长江大河然。络有“纲”义、“横”义,有如旁蹊曲径,溪涧沟渎然。乃内根脏腑,运行气血,发为营卫,使脏腑组织之间,阴阳平衡,内外调协,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者。
经络之重要,《灵枢》云:“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又曰:“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喻嘉言亦云:“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五别络,以及若干支络与孙络。
十二经脉,即三阴三阳,各分手足,是为正经。其循行路线简要口诀:“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脏。”即手阴经从胸走手而交于手阳经,再由手阳经从手走头而交于足阳经,再由足阳经从头走足而交于足阴经,再由足阴经从足走内脏,而交于手阴经。亦即在脏腑头面四肢之间逐经相传,构成一整体循环。凡属腑而行及四肢外侧面者为阳经,属脏而行及四肢内侧面者为阴经,行于上肢者为手经,行于下肢者为足经。如此手足阴阳,各有三经,共成十二经。兹列表如下。
前表所示有五:
1.经脉与脏腑之主要关系。即经脉在体内,各与其源出之脏腑发生直属关系外,并与其相为表里之脏腑发生联络之关系。如手太阴经脉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脉属大肠络肺等。
2.经脉在手足与互为表里之经,同样有阴阳传属关系。如手太阴经脉在手交于手阳明经脉,足阳明经脉在足交于足太阴经脉。
3.阳经与阳经,在头面有手足同名之相传关系。如手阳明经脉在鼻旁交于足阳明经脉。
4.阴经与阴经,在内脏有同性异名之相传关系。如足太阴脾传于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传于手厥阴心包等。
5.经脉所运行之气血,由中焦水谷之气所化,经脉于中焦受谷气之精微,上布于肺,自肺开始,逐经相传,即由肺而大肠,而胃,而脾,而心,而小肠,而膀胱,而肾,而心包,而三焦,而胆,而肝,复注于肺,成一循环。
兹再将十二经循行部位,依次扼要叙述如下。
(1)手太阴肺经脉
从中焦起,向下络大肠,回绕胃上口(贲门),上贯膈膜,入属肺脏,再自喉管(气管)横出腋下,沿上臂内侧,从手少阴与手厥阴两经之前方,下达肘中,循前臂内侧,经掌后高骨下缘,入寸口,上手鱼际,沿手鱼际边缘,出拇指尖端。
其支脉从腕后直走食指拇侧之尖端,与手阳明经脉接合。
(2)手阳明大肠经脉
起食指尖端,沿食指近拇指侧之上缘,通过第一二掌骨之间,上入腕上拇指后两筋之间凹陷处,沿前臂前上方,至肘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肩,走肩峰前缘,与诸阳经相会于柱骨大椎之上,再向下入缺盆,联络肺脏,下膈,入属大肠本腑。
其支脉从“缺盆”上走颈部,通过颊部,入下齿龈,回转绕至上唇,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交叉于“人中”,夹行于鼻孔两侧,与足阳明经脉相衔接。
(3)足阳明胃经脉
起鼻梁凹陷部,旁纳足太阳经脉,入上齿龈内,复出环绕口唇,交叉于唇下沟之“承浆穴”处,再退沿腮下后方出“大迎穴”,沿“颊车”上行耳前,过“客主人”穴处,沿发际到额颅。其支脉从“大迎”前下“人迎”部,沿喉咙入“缺盆”,下膈膜,入属胃腑,联络脾脏;其直行脉,从缺盆下行乳内部,再下挟脐而行,直至阴毛两侧之“气街”部。又一支脉,从胃下口“幽门”部走腹内,下至“气街部”,与前脉汇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胫骨前外侧至足面,入足次趾外间。又一支脉,从膝下三寸别走中趾外侧。又一支脉,从足面走入足大趾,出大趾尖端,与足太阴经相接合。
(4)足太阴脾经脉
起足大趾尖端,沿大趾内侧白肉际,过大趾本节后半圆骨,上行足内踝前方,再上腿肚,沿胫骨内侧后方,穿过足厥阴肝经前面,上行股内侧前缘,直抵腹内,入属脾脏,联络胃腑,上过膈膜,挟行咽喉部,连于舌根,散于舌下。有一支脉,从胃腑别行,上过膈膜,注于心中,与手少阴经相接合。
(5)手少阴心经脉
起于心中,出属心所系附之脉(心系),下过膈膜,联络小肠;分出之支脉,从心系上挟咽喉,连系于眼珠后与脑连系之脉络(目系);直行之脉,从心系上行于肺部,横出腋窝下,沿上臂内侧后缘,从手太阴与厥阴之后方,沿小指内侧至尖端,与手太阳经相接合。
(6)手太阳小肠经脉
起小指外侧尖端,沿手外侧至腕,过锐骨直上,沿前臂下缘,出肘后内侧两筋之间,再沿上臂外侧后缘,出肩后骨缝,绕行肩胛,相交于肩上,入“缺盆”,联络心脏,沿食道下膈膜至胃,下行入属小肠本腑。有一支脉,从“缺盆”沿颈上颊,至眼外角转入耳内;又一支脉,从颊别走眼眶下部,至鼻行于眼内角,斜行而络颧骨部,与足太阳经相衔接。
(7)足太阳膀胱经脉
起眼内眦,上过额部,交会于巅顶。由此分出一支脉,从巅至耳上角;直行之脉,从巅顶入里络脑,回出下行项后,沿肩膊内侧,夹行于脊柱两旁,直达腰中,并沿膂内深入内腔,联络肾脏,入属膀胱本腑;更从腰中分出一支脉,挟脊柱穿过臀部,直入膝腋窝中;又一支脉,从左右肩膊骨,通过肩胛,夹脊柱,由内部下行至“环跳”穴处,沿股外侧后缘,向下汇合前一支脉于膝弯之内,由此向下穿过足跟,出外踝之后方,沿小趾本节后圆骨,至小趾外侧尖端,与足少阴肾经脉相接合。
(8)足少阴肾经脉
起足小趾下,斜走足心,出内踝前大骨下陷中,沿内踝骨后,转走足跟,由此上腿肚内侧,出膝弯内缘,通过脊柱,入属肾脏,联络膀胱。直行之脉,从肾上行至肝,通过膈膜入肺,沿喉咙,挟舌根;另一支脉,从肺出走,联络心脏,再汇注于胸中,与手厥阴经相衔接。
(9)手厥阴心包经脉
起于胸中,属于心胞络,下过膈膜,从胸至腹,挨次联络上中下三焦;有一支脉,从胸走胁,当腋缝下三寸处,上行抵腋窝,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手少阴两筋之间,入肘中,下行前臂掌侧两筋之间,入掌中,沿中指直达指尖;又一支脉,从掌内沿无名指,直达指尖,与手少阳经脉相接合。
(10)手少阳三焦经脉
起无名指尖端,上出两指中间,沿手背至腕部,出前臂外侧两骨中间,上穿过肘,沿上臂外侧上肩,交出足少阳经之后,经过“缺盆”向下,分布于两乳间之“膻中”部,与心包脏相连络,下过膈膜,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有一支脉,从“膻中”出“缺盆”,上走项连耳后直上耳上角,由此屈而下行,绕颊至眼眶下;又一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耳前,过“客主人”穴前,至眼外角,与足少阳经相衔接。
(11)足少阳胆经脉
起眼外角,上行头角,下至耳后,沿颈走手少阳经之前至肩上,又交叉到手少阳经之后,入于“缺盆”;有一支脉,从耳后入耳内,出走耳前,至眼外角后方;又一支脉,从眼外角下走“大迎穴”,与手少阳经会合,至眼眶下“颊车”之上,再下颈与前一脉相合于“缺盆”,然后向下走胸中,通过膈膜联络肝脏,入属胆腑,沿肋里,出少腹两侧“气街”部,绕阴毛之处,横入“髀厌”(股关节)中;直行之脉,从“缺盆”下腋沿胸,过季胁与前一支脉会合于“髀厌”,再下沿髀关节之外侧,出膝外廉,下走外辅骨之前,直下至外踝上部之骨凹陷处,出外踝前,入足小趾侧第四趾内;又一支脉,由足背走大趾,沿大趾次趾侧之骨缝,至大趾尖端,并回转穿过爪甲,至爪甲后之三毛处,与足厥阴经脉相接合。
(12)足厥阴肝经脉
起足大趾丛毛之边缘,沿足背上至内踝前一寸处,再由踝上八寸,交叉到足太阴之后,上膝弯内缘,沿股内侧,入阴毛中,环绕阴器,至少腹上行,与胃经并行,入属肝脏,联络胆腑,上贯膈膜,散布胁肋,沿喉咙后面,过腭骨上窍,连于目系,出额部,与督脉会合于头顶中央;有一支脉,从目系下行颊里,环行唇内;又一支脉,从肝脏过膈膜,注于肺中,与手太阴肺经相衔接。
奇经八脉,即冲、任、督、带、阳跷、阴跷、阳维、阴维,乃调节正经而补不足者。冲脉走腹内,散于胸中;任脉沿腹内行于身前,主一身之阴;督脉沿脊内行于身后,主一身之阳,此三脉皆起会阴,一源而三歧。带脉则环绕季肋下,犹如束带,总约诸经。阳跷行肢体外侧,阴跷行肢体内侧。维系诸阳经者为阳维,维系诸阴经者为阴维。八脉中任督二脉与十二经合,称十四经,最为重要,兹将八脉略为详述如后。
(1)冲脉
冲与任俱起于少腹之胞中,向上循于脊里,为全身经络之海,至其浮行于浅表部之经脉,沿腹向上,会于咽喉,再别行绕络唇口。
(2)任脉
起“中极”之下“会阴”部,上出毛际深部,沿腹内上过“关元穴”到咽喉,再上至颊下,走面部,深入眼内。
(3)督脉
起于尾闾骨端,“长强穴”后之“会阴”部,上循脊柱,至脑后凹陷中之“风府穴”,进入脑内,再上巅顶,沿额下行至鼻柱。
(4)带脉
起于胁下,环绕身躯腰腹部一周。亦云当肾十四椎,出属带脉,围身一周,前垂至胞中。
(5)阳跷
起于足跟,沿足外踝而上行至脑后“风池穴”处。
(6)阴跷
乃足少阴肾经所别出之一支脉。起于足内踝前大骨下陷中,经内踝上部,直上沿大腿内侧入小腹,上沿胸腹内部,入“缺盆”,再上出“人迎”动脉之前,入“骨”部,至眼内角,与足太阳经相合。
(7)阳维
起于诸阳经交会处。
(8)阴维
起于诸阴经交会处。
陆士谔氏曰:“阳维、阳跷两脉附于太阳经,行身之背,当从太阳论治;阴维、阴跷两脉附于太阴经,行身之前,当从太阴论治。”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所别出,循行于阴阳经之间,离合出入,表里配偶,着重在深部之联系。
十二经筋,则起于肢末,行于体表,终于头身,而有三阴三阳之相合,着重在浅部之分布。
十五络,为经脉传注之纽带。其他支络与孙络,则错综分布于诸经之间。
十四经各有穴位,为脏气输出而聚集于体表之部位,通称俞穴,共有三百六十余穴,为针灸所必遵。
在内科方面,则由所病之部位,可以测知何经何脏之病,于诊断用药,俱有关系,另见“病候”节。
四 津、液、血、气与精、神
津与液,为体内一切水液之总称,乃饮料食物通过胃、大小肠、膀胱等脏器之通力协作,化生而成。又因肾为水脏,三焦为水府,脾主运化,肺主一身气化,故对津液之生成、分布、调节、转化与水分之排出等,皆有密切关系。津属阳,随卫气而敷布于全身,温润肌肉,充养皮肤,溢出体表则为汗。液属阴,性柔濡,循经脉随营血而输注关节,便利屈伸,渗溢骨空、脑腔,补益精髓,流及体表,润泽皮肤。又涕、泪、涎、唾、汗五液,皆津液通过五脏转化而成,肾主五液,尤为重要,故人身内而五脏,外而肌肤七窍关节等,无一处不赖津液以维持其常态。如津液亡脱,在津为腠理开,汗大泄,在液为身体枯萎,毛发憔悴,耳鸣胫痠,骨属屈伸不利。津液通过中焦作用,可以转化为血,《内经》又谓津液气血精脉,名虽有六,实只一气,故保津可以保血,养血亦可生津。凡大汗、大吐、大泻,或温病耗损津液时,必相继出现气短气少、脉微细、心悸怔忡、四肢厥冷等气血亏虚症候。大量失血以后,亦往往出现口燥渴、小便少、大便难等津液不足现象。故《灵枢》云:“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伤寒论》有“诸亡血家不可汗”之禁例,温病家首先注重“存津液”。
血与营往往并称,皆源于水谷中之精气。《灵枢》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又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故具体而言,即中焦吸收饮食之精微,通过气化作用,成为营气,营气所泌之津液,注入脉中,即成为血,而血又与营气相并,循行于血脉之中,内注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全身无不受其营养,故曰:“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营血为精神活动之物质基础,肝藏血,血舍魂;心藏脉,脉舍神;脾藏营,营舍意。凡营血充足,则精神旺盛,意识灵敏,否则虚衰昏乱。又精神刺激过度,亦可影响血液,如盛怒则气逆,血涌或呕,抑郁则气陷,脱营失精。一般治疗血证,皆在心肝脾三脏着眼,若效果不彰,则更进一步,从肾脏立法(以肾为先天)。
“气为血帅”,重要更甚于血。古云:“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人在胞胎时,全赖脐带连接冲任二脉,与母体相通,以禀受先天之气。出胎以后,则又赖后天之气(呼吸空气、饮食水谷)为充养。《素问》谓:“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意谓气作用于物质,物质因运动而发生转变,不断运动,不断转变,是为“生化”之道,亦即“气化”作用。凡人体摄取饮食,欲使之变为体内之营卫气血、精气、津液等物质,以营养全体,并产生脏腑器官之活动能力,以至整个机体之内外各器官、各组织、各经络之调协作用,无一不赖气之生化与运转。气之含义最广,然最要者,厥为真气(亦称元气、精气),乃水谷之气与天空之气并合而成,用以充养全身,且为诸气之根本者。在上焦曰宗气(亦称大气),在中焦曰中气,在下焦曰元阴元阳之气。其次卫气,亦由饮食水谷通过脾胃消化吸收而成,与营气同源,而运行道路不同,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素问》谓:“系水谷之悍气”,故其性质流利迅速,分布脉外,达于四肢,循行于皮肤分肉之间,至于肓膜,散布于胸腹之中。其功能专司腠理之开合,抵抗外邪之侵袭,于肌肤知觉,睡眠活动,与人体适应环境之能力,皆有密切关系。
总上卫气营血,虽系同源异流,然时刻相随,周流回旋,如环无端。卫外所以固营,实营亦能充卫,故《素问》谓:“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相互化生,相互协调,犹如天之阴阳,分之则二,合之则一,不可分割者。
精为人体之主要营养物质,有余时,均藏于五脏,故《内经》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凡六淫七情伤害人体,皆有损精气,故《内经》有“失精”之病名。又“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味伤形,气伤精”,此皆泛指全身广义之精而言。至《素问》所谓:“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又《灵枢》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涩,皮肤坚而毛发长”,此又指明狭义之肾脏所藏之精为先天之精,乃人体生命之基础。至“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是为后天之精,则指出生之后,专赖饮食水谷之精为给养矣。
神乃人体生命活动最高之总体现,故《素问》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至《灵枢》谓:“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又谓:“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亦谓:“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此乃明示人在父母媾合成胚之时,神已同时孕育,既生之后,又赖饮食营养。神与五脏关系至密,《素问》谓:“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所谓神、魄、魂、意、志,名虽有别,同为神属。《灵枢》又谓:“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此又说明五脏虽各有神,而心脏之神有统率并代表其他四脏之功能。健康之人,神气必充沛活泼,一有疾病,神气每呈相反情况,如目无光彩,精神疲惫,甚则言语失常,虚空见鬼,或沉迷烦躁,昏不知人,或寻衣摸床,撮空理线等。病情至此,其势已危,此乃临症辨析安危之要法。
精气神三者,古人称为三宝。综上以观,精乃先天肾气结合后天水谷之精气所化生之物质,为人体各种活动之物质基础;气乃精与水谷之精微,以及所吸入之大气所产生之生理功能;神乃指人体一切活动之总机括。气产于精,精生于气,精气充足,神自壮旺,神若不足,精气必竭。精损必耗气,气伤必弱精,而心神过损,亦能影响精气,衰弱形躯,故《灵枢》谓:“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脱肉”。
在气功疗法,饮食入胃,化为津液,液冥化血,营养五藏,脏气英华,入肾化精,精化为气,气转益神,不特疗治疾病,而且保健延年,古称寿高而健者为仙,故云“医道通仙”,即此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