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研究:基于“总量—要素—结构”视角
- 李汝资
- 1317字
- 2020-08-29 07:26:48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9.86%的平均年增长率,连续超过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还没有另外一个国家在如此长时间内保持如此之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然而也出现了诸如投资过热、内需不足、粗放经营、区域差距扩大、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与数量扩张的非一致性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当前“三期叠加”背景下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新的挑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经济总量增长是基础,经济要素高效利用是保证,经济结构转换则是过程的本质,其核心是实现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本书从“总量-要素-结构”视角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概念,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理论体系。通过区域经济总量效率、区域经济要素效率、区域经济结构效率等方面,系统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时间演化、空间格局及存在的问题,来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并提出提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路径。最后构建了基于“效率-结构-功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框架。全书共分六章,具体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首先阐述本书的选题背景及依据,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研究的必要性;其次系统阐述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概念与内涵,明确其研究意义;最后提出本书的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是概念辨析与文献述评。本章对经济效率有关概念进行辨析,梳理不同“效率”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进一步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内涵,并对经济效率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进一步明确本书的研究方向。
第三章是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特征及其演变机制。从综合性、社会性、区域性、阶段性等方面系统阐述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基本特征;进而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视角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机制,其中微观作用机制包括技术、资本、劳动力,宏观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结构、城市化、经济开放度、制度环境和产权安排等。
第四章是实证部分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时间演变。首先对1978~2012年中国省际资本存量及省际三次产业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建立效率指标面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区域经济总量效率模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等对中国区域经济总量效率、区域经济要素效率、区域经济结构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时间演变特征。
第五章是实证部分Ⅱ: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空间差异与格局。首先,在运用DEA模型对时间截面效率测度的基础上,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地域差异演变。其次,运用空间关联模型的Moran指数、Moran'I散点图,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及其空间关联格局。最后,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对目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行类型划分,并分析其特征及问题。
第六章是实证部分Ⅲ: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反思及其路径选择。首先,结合对“中国模式”的反思,从要素投入模式、结构发展模式、空间发展模式及制度模式等方面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的成因。其次,提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提升的基本路径。最后,从“效率-结构-功能”视角,提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总量-要素-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机制;空间关联格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