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憨态可掬的陶器杰作
——大汶口文化红陶兽形壶
文物级别:一级
材质:陶
制造年代:大汶口文化(距今4500—6200年)
外形参数:高21.6厘米
出土时间:1959年出土于大汶口文化遗址
收藏情况:陈列于山东博物馆“山东历史文化展·史前”展厅
推荐理由:红陶兽形壶造型独特,色彩艳丽,集实用与远古造型艺术于一身,体现了山东地区大汶口文化独特高超的制陶工艺和水平,为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代表之作
红陶兽形壶,通体呈站立的猪形,圆面耸耳,拱鼻,张口,耳穿小孔,四肢粗壮,短尾上翘,背装弧形提手,尾部一筒形注水口,嘴可往外倒水,腹部鼓起,加大了容积,四足立起可供加热,使用方便,造型美观生动,逗人喜爱,集实用与仿生艺术于一身,是大汶口文化独有的器型。通体磨光,遍施红色陶衣,鲜亮油润,夹砂红陶制成。该器是站立的动物形象,头部和肥壮的身体像猪,而四肢和上翘的尾巴却又像狗,因此统称为兽形。
红陶兽形壶的造型像是胖胖的小猪,拱着鼻子,张着嘴巴,耳穿小孔,短尾上翘,憨态可掬。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红陶兽形壶,人们都会为它朴拙可爱的外形而忍俊不禁,忍不住有上手把玩一番的冲动。我们在喜爱它生动可爱的造型时,更感叹它极具实用性的巧妙构思,充满了创造性的灵感。当时的先民从陶壶尾部圆筒形的注水口注水,用水时通过“小猪”张着的嘴巴倒出,同时背部制作了便于提携的拱形提梁。壶的所有用途巧妙地融入造型中,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先民们生活体验和艺术智慧的结晶,代表了当时陶塑造诣的最高水平,是5000年前难得的一件艺术珍品。
红陶兽形器在新石器时代中发现不多,山东博物馆所藏的这件兽形壶雕塑自然生动,几近天人合一。从造型上可以看出,大汶口文化的先民们已经掌握了动物各部位的比例结构和体形特征,是家畜饲养业在原始造型艺术上的生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