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内涵

(一)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提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均是前所未有的。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改革发展稳定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都迫切要求我们党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需要我们在总结历史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努力提高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十七届四中全会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一条基本经验,揭示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才会正确有效,6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正是由于在60多年的执政党建设实践中,我们党努力坚持做到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研究解决执政党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永葆勃勃的生机和引领发展的活力。60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和总结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是我们党提高领导力、保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从而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决定性因素。

党的十八大首次以党代会报告的形式,向全党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十八大报告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题来统领整个党的建设部分,标志着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飞跃。十八大报告指出:“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二)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内涵

科学,指的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化”作为后缀词,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它是表示要转变成为某种性质或状态。党建科学化,就是使党的建设符合科学的性质或状态。根据以上定义,党的建设科学化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1.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过程是认识规律的过程

任何事物、活动,都有其特有的客观运行规律,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不仅都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向前发展,而且规律贯穿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要使党的建设遵循其本身固有的规律,就要正确认识这些规律,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地运用规律来指导实践,改进、规范党的建设,不断提升党的建设水平、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与领导地位。

2.党的建设科学化是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它是随着党的建设伟大实践的不断发展,逐渐深化。

3.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对规律的把握与运用的过程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的过程,同时也是自觉运用规律的过程,是用规律指导实践的过程。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形式,这就需要我们自觉地运用和把握马列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并在深刻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规律,并以之指导实践,形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良性循环。

二、高校党建科学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高校党建所处环境的特点

高校本质上是教育教学、学术研究机构,是讲科学的地方。高等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引领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作用。大学要把教书育人放在突出位置,要深入开展学术研究,致力于传播科学思想、教授科学内容、创新科学办法、弘扬科学精神,推进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使高校成为认识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和引领科学发展的殿堂。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大学是讲政治的地方。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和社会前进的最活跃力量。大学是人才培养机构,学生是主体,培养高质量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高质量的人才首要的就是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即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高校要把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信念、严格的政治纪律、高水平的政治素质的人才作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突出任务,让高校成为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阵地。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是党对领导高校工作历史经验教训成果的总结,是《高等教育法》确定的领导体制。要正确、合理、科学、规范地处理好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关系,加强高校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在高校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保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新的形势下发展得更加完善成熟,更好地实现加强高校党的领导和提高民主治校工作水平的有机统一。

高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与学生是影响和决定高校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二者的关系也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核心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学术知识水平相对较高,思想活跃,社会批判意识强,追求独立和自由,这就需要加强高校文化建设,用文化整合、引导、凝聚师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创造师生和谐共进的文化生态,形成引领、影响社会的文化高地,充分发挥大学的文化育人功能和文化辐射功能。

高校作为传播知识、发展文化、研究学问、探求真理、孕育思想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开展符合时代特征的,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任的高等院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文化价值观念,坚持学术自由和讲台纪律的和谐统一,把大道理讲清讲透,把小道理讲深讲细。

(二)正确认识高校党建科学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高校党建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建科学化内涵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这是由高校所承担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重任所决定的。高校党的建设要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必须根据党的建设及其科学化的总体要求,结合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规律办事。高校党建科学化是以科学的精神和态度,遵循一定规范程序、采用多元的研究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开展高校党建工作的动态过程,其内涵可以概括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准确把握、自觉遵循党的建设与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规律,不断适应世情、国情、党情、校情的新变化新要求,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使党的建设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基本内涵的理解,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必须明确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党建的根本任务。高校需努力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思维方式、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与否直接关系其自身的成长,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维护、传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思想传播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教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力量,与学生沟通互动多,对学生影响很大。要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高校党的建设一个重大问题来抓,深入细致地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引导工作,加大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优化高校党员队伍结构。

2.正确认识、准确把握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党建规律

高校党建规律是高校党建工作必须遵循的内在规定性,是高校办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有机结合体。正确认识和把握高校党建规律要从正确认识和把握高校党建工作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和面临主要矛盾的特殊性上入手。高校党建科学化,要求党建必须贯彻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做到符合高校党建规律和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协调统一。高等教育规律是高等教育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高等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根本依据。高等教育既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时又有着自身固有的内在联系。因此,高等教育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就是揭示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和自身发展这三方面的规律,即外适规律、个适规律和内适规律。外适规律是指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个适规律是指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内适规律是指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自身文化、结构、功能、要素等的发展。

3.要紧密结合高校人员的特点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高校师生员工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具有较强的参政、议政意识,而且具有一定的参政议政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要转变领导方式。在高校党内政治生活中,要充分发扬民主,使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地直接或者间接地决定和管理党内事务。凡是涉及学校的大局和长远发展的事务,如学校的机构改革方案以及重大投资项目都要广泛征求意见,通过教代会、职代会讨论决定。切实落实师生员工对学校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主人翁作用。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使学校师生员工真正按照自己意愿,选举自己信任的公仆。

4.必须紧紧围绕高校的中心工作抓好党的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必须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用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这就要求高校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高校党的中心任务来开展。高校是育人的重要基地和科研的重要场所,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和科研。高校的教学任务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开阔视野,对学生进行方法的培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的科研活动能力。高校的中心任务完成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培养出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科研也是高校的重要任务。针对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既有助于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增强科研的针对性,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有助于教师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可带动教学,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在科研过程中,需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党的建设应紧紧围绕高校的教学与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把高校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使高校党组织出色地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并用高校培养人才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科研任务完成的效果来检验高校党的工作。这就需要高校党建工作应把着眼点放在鼓励和支持广大干部、党员和教职员工上,努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搞好教学和科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