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初级护师资格考试通关宝典
- 徐航 张爱珍 王关英
- 8526字
- 2020-08-26 15:48:06
第十单元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一、常见症状护理(熟练掌握)
(一)头痛
1.病因:颅内的血管、神经和脑膜以及颅外的骨膜、血管、头皮、颈肌、韧带等受挤压、牵拉、移位、炎症、血管的扩张与痉挛、肌肉的紧张性收缩等均可引起头痛。
2.临床表现
(1)偏头痛:偏头痛主要是由颅内外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引起,多为一侧颞部搏动性头痛。典型偏头痛在头痛发作前先有视觉症状,在安静休息、睡眠后或服用止痛药物后头痛可缓解,但常反复发作,患者多有偏头痛家族史。
(2)高颅压性头痛:常为持续性的整个头部胀痛,阵发性加剧,伴有喷射状呕吐及视力障碍。
(3)眼源性头痛:由青光眼、虹膜炎、视神经炎、眶内肿瘤、屈光不正等引起。常位于眼眶周围及前额。
(4)耳源性头痛:由急性中耳炎、外耳道的疖肿、乳突炎等引起。多表现为单侧颞部持续性或搏动性头痛,常伴有乳突的压痛。
(5)鼻源性头痛:由鼻窦炎症引起前额头痛,多伴有发热、鼻腔脓性分泌物等。
(6)紧张性头痛:多表现为持续性闷痛、胀痛,常伴有心悸、失眠、多梦、多虑、紧张等症状。
3.护理措施
(1)避免诱因: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光线柔和。保持身心安静,休息及睡眠可以减轻头痛。告知患者可能诱发或加重头痛的因素。颅内压增高者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禁止灌肠。
(2)病情观察:头痛性质、强度的变化,是否伴有其他症状或体征。
(3)指导患者减轻头痛的方法。
(4)心理疏导:要理解、同情患者的痛苦,耐心解释、适当诱导,解除其思想顾虑,身心放松,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5)用药护理:告知止痛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指导患者遵医嘱、正确服药。
(二)感觉障碍
1.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
(1)末梢型感觉障碍:四肢远端呈手套或袜套型感觉障碍。
(2)分离性感觉障碍:表现为一侧肢体深感觉障碍而痛觉、温度觉正常。
(3)交叉性感觉障碍:一侧面部感觉障碍,对侧肢体痛觉、温度觉障碍。
(4)“三偏征”:一侧偏身感觉障碍,同时伴有对侧偏瘫和对侧同向偏盲。
2.护理措施
(1)日常生活护理:防止感觉障碍的身体部位受压或机械性刺激。避免高温或过冷刺激,慎用热水袋或冰袋,防止烫伤、冻伤。肢体保暖需用热水袋时,应外包毛巾,水温不宜超过50℃,且每30min查看、更换部位1次,对感觉过敏的患者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2)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主动协助日常生活活动;多与患者沟通,解释病情,从而减少患者焦急情绪,使其正确面对,积极配合治疗和训练。
(3)感觉训练:可进行肢体的拍打、按摩、理疗、针灸、被动运动和各种冷、热、电的刺激。
(三)瘫痪
1.临床表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特点为无肌萎缩、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特点为有明显肌萎缩、肌张力减退、腱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不伴肌张力增高者称弛缓性瘫痪(又称软瘫、周围性瘫痪),伴有肌张力增高者称痉挛性瘫痪(又称硬瘫、中枢性瘫痪)。
2.瘫痪的类型
(1)局限性瘫痪:为某一神经根支配区或某些肌群无力。如单神经病变、局限性肌病、肌炎等所致的肌肉无力。
(2)单瘫:单个肢体的运动不能或运动无力。病变部位在大脑半球、脊髓前角细胞、周围神经或肌肉等。
(3)偏瘫:一侧面部和肢体瘫痪。多见于一侧大脑半球病变。
(4)交叉性瘫痪:指病变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瘫痪。常见于脑干肿瘤、炎症和血管性病变。
(5)截瘫:双下肢瘫痪。多见于脊髓横贯性损害。
(6)四肢瘫痪:四肢不能运动或肌力减退。见于高颈段脊髓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
3.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对卧床患者要保持床褥清洁、干燥,患侧肢体应放置功能位置,定时翻身、拍背,按摩关节和骨隆突部位。每天全身温水擦拭1~2次。鼓励患者摄取充足的水分和均衡的饮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口腔清洁;协助患者洗漱、进食、如厕、沐浴和穿脱衣服等。
(2)安全护理:运动障碍的患者要防止跌倒。床铺要有保护性床栏;走廊、厕所要装扶手;地面要保持平整干燥,防湿、防滑,去除门槛;患者最好穿防滑软橡胶底鞋;上肢肌力下降的患者不要自行打开水或用热水瓶倒水;行走不稳或步态不稳者,选用合适的辅助工具,并有人陪伴。
(3)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支持治疗及功能锻炼。
(4)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吸入性肺炎。
(5)改善肢体功能
① 早期康复干预:重视患侧刺激;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体位变换(翻身),偏瘫、截瘫患者每2~3h翻身1次;床上运动训练包括Bobath握手、桥式运动(选择性伸髋)、关节被动运动、起坐训练。
② 恢复期康复训练:上肢功能训练一般采用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相结合;下肢功能训练主要以改善步态为主。
③ 综合康复治疗:根据病情,指导患者合理选用针灸、理疗、按摩等辅助治疗,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四)昏迷
1.昏迷程度
(1)浅昏迷:随意运动消失,对声、光等刺激无反应,强刺激可引起痛苦表情、呻吟及下肢防御反射等。
(2)深昏迷: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各种反射消失,意识全部丧失。
2.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昏迷程度、瞳孔变化、肢体有无瘫痪、有无脑膜刺激征及抽搐等。
(2)预防呼吸道感染,每日清洁口腔2次。
(3)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的发生。
(4)给予鼻饲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饮食,保证每天热量供应。做好鼻饲护理。
(5)确保呼吸道通畅,病人取平卧位,肩下垫高并使颈部伸展,以免舌根后坠阻塞气道。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被误吸入呼吸道。
(6)准备好吸引器,痰多时应随时吸痰,每次气管吸痰不超过15秒。可在翻身同时拍背吸痰。
(7)应做好气管切开和使用呼吸机的准备。
(8)张口呼吸的病人应将沾有温水的三层纱布盖在口鼻上。
(9)长期尿潴留或尿失禁病人应留置导尿管,记录尿量、尿色。意识清醒后及时撤掉导尿管并诱导病人自行排尿。
(10)保持大便通畅,以防病人排便用力时导致颅内压高。大便失禁时随时做好肛门及会阴部清洁。
二、急性脑血管疾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熟练掌握)
1.脑出血:出血部位以内囊处出血最常见。出血原因中以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的脑出血最为常见。豆纹动脉破裂最为常见。
2.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脑动脉瘤、脑部血管畸形。
3.脑血栓形成:较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硬化、风湿症、红斑狼疮性动脉炎、结节性周围动脉炎。
4.脑栓塞:颅外其他部位病变如风心病、心肌梗死、骨折、人工气胸等形成的栓子堵塞颅内血管。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病因是动脉硬化,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部位纤维素与血小板黏附,脱落后成为微栓子,进入颅内动脉,引起颅内小血管被堵塞缺血而发病。
(二)临床表现(熟练掌握)
1.脑出血
(1)内囊出血:最多见,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呕吐,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偏盲(三偏征),瘫痪肢体肌张力减弱。
(2)脑桥出血:重者表现为出血灶侧周围性面瘫,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称交叉瘫。
(3)小脑出血:表现为眩晕、呕吐、枕部头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
(4)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骤,常在活动中突然发病,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一般无肢体瘫痪。
2.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
(1)短暂脑缺血发作:多为突然起病,持续时间短,在24h内恢复正常。多发生在静止期或活动后,以起病急骤,多无前驱症状为特点。
(2)脑血栓形成:起病先有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无力及一过性失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等前驱症状。常于睡眠中或安静休息时发病。
(3)脑栓塞:颈内动脉系统阻塞,表现为突然失语、偏瘫及局限性抽搐等;椎动脉系统阻塞,表现为眩晕、复视、共济失调、水平对眼及交叉性瘫痪等。
(三)辅助检查(掌握)
1. CT:脑出血呈高密度影,脑缺血呈低密度影。
2.脑脊液检查:脑出血时可为均匀血性,脑缺血脑脊液检查为正常。
3.病理反射:内囊出血Babinski征阳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刺激征阳性。
(四)治疗要点(掌握)
1.脑出血:以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血压为主要措施,同时应用止血药。降颅内压首选20%甘露醇。
2.缺血性脑血管病:以抗凝治疗为主,同时应用血管扩张剂、血液扩充剂以改善微循环。脑血栓发病6h内可做溶栓治疗。
(五)护理措施(熟练掌握)
1.休息:脑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2~4周,发病24~48h内避免搬动病人,患者取侧卧位,头部稍抬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4~6周;脑血栓患者取平卧位,头部禁用冰袋或冷敷,以免脑血管收缩、血流减慢而使脑血流量减少。
2.饮食护理:急性脑出血发病24h内禁食,24h后可流质饮食。进食时患者取坐位或高侧卧位(健侧在下),进食应缓慢,食物应送至口腔健侧近舌根处,以利吞咽。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的变化;观察患者是否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4.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进行关节按摩及被动运动。脑血栓患者在发病1周后应进行瘫痪肢体功能训练。
三、癫痫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
1.病因
(1)特发性癫痫: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多在儿童或青年期首次发病。
(2)症状性癫痫:由脑部器质性病变和代谢疾病所引起,占癫痫的大多数。颅脑产伤是新生儿或婴儿期癫痫的常见病因;颅内肿瘤是成年期开始发作的癫痫的常见原因;脑血管畸形所致癫痫多见于年轻人,而脑动脉硬化所致癫痫则多见于中老年人。
2.发病机制:在发作前,病灶中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这两种递质显著性增加。不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其电生理改变是一致的,即发作时大脑神经元出现异常的、过度的同步性放电。
(二)临床表现(掌握)
1.部分性发作
(1)部分性运动性发作:指肢体局部的抽搐,如从一侧拇指沿手指、腕部、肘部、肩部扩展,称为Jackson癫痫。如果局部抽搐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则称为持续性部分性癫痫。
(2)复杂部分性发作:主要特征为有意识障碍,于发作起始出现各种精神症状或特殊感觉症状,随后出现意识障碍或自动症和遗忘症。大多数为颞叶病变所引起。
2.全身性发作
(1)失神发作:意识短暂丧失,持续约 3~15s,发作和停止均突然。
(2)肌阵挛发作:为突然、短暂、快速的肌肉收缩。
(3)阵挛性发作:为全身重复性阵挛发作。
(4)强直性发作:全身性肌痉挛,肢体伸直,头眼偏向一侧,常伴自主神经症状,躯干的强直性发作造成角弓反张。
(5)强直-阵挛发作:又称为大发作,以意识丧失和全身对称性抽搐为特征。为最常见的发作类型之一。
(6)癫痫持续状态:指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min以上不能自行停止。
(三)辅助检查(掌握)
1.视频脑电图:对癫痫诊断和对痫性灶定位的帮助最大。
2. D-SA检查:可发现颅内血管畸形和动脉瘤、血管狭窄或闭塞,以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3.头部CT、MRI检查:可发现脑部器质性改变、占位性病变和脑萎缩等。
(四)治疗要点(掌握)
1.发作时治疗:预防外伤及其他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氧。
2.药物治疗:特发性大发作首选丙戊酸钠;症状性或原因不明的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典型失神-阵挛发作首选丙戊酸钠;非典型失神发作首选乙琥胺。部分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
3.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尽快控制发作,首先给予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注射速度不超过2mg/min;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采取维持生命功能的措施,防治并发症。
(五)护理措施(熟练掌握)
1.防止窒息: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应取头低侧卧或平卧头侧位;松开领带、衣扣和裤带;取下活动性义齿,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立即放置压舌板,必要时用舌钳将舌拖出,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不可强行喂水、喂药,可插胃管鼻饲。
2.发作期安全护理:告知患者有前驱症状时立即就地平卧;移走身边危险物体,适度扶住患者的手、脚,以防自伤及碰伤;切勿用力按压抽搐身体,以免发生骨折、脱臼;使用牙垫或厚纱布包裹压舌板垫于患者上、下臼齿之间,防舌咬伤;癫痫持续状态、有躁动的患者,应专人守护,放置保护性床档,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适当约束;关节及骨突出处应垫棉垫,以免皮肤损伤。
3.用药护理: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宜在饭后服用,避免胃肠道反应;从单一药物开始,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坚持长期规律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不能随意停药或换药。当出现胃肠道反应、眩晕、共济失调、嗜睡等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
(六)健康教育(熟悉)
1.活动与休息:癫痫发作时和发作后均应卧床休息,平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充足。减少精神和感觉刺激,禁忌游泳和蒸汽浴等。
2.避免促发因素:癫痫的诱因有疲劳、饥饿、缺乏睡眠、便秘、经期、饮酒、感情冲动、一过性代谢紊乱和过敏反应;癫痫持续状态的诱发因素常为突然停药、减药、漏服药及换药不当。
3.治疗配合:坚持长期有规律服药,切忌突然停药、减药、漏服药及自行换药,定期复查血药浓度、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4.工作指导:禁止从事攀高、游泳、驾驶等职业,以及在炉火旁、高压电机旁或其他在发作时可能危及生命的工种。
四、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一)病因与病理生理
1.病因:该病是由免疫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感染是启动免疫反应的首要因素,最主要的感染因子有空肠弯曲杆菌、多种病毒及支原体等。
2.病理生理:该病主要侵犯脊神经根、脊神经和脑神经,主要病变是周围神经广泛的炎症节段性脱髓鞘。
(二)临床表现
临床特征为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及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在发病前数日或数周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症状。首发症状为四肢对称性无力,从双下肢开始,并逐渐加重和向上发展至四肢,一般是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远端,表现为双侧对称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三)辅助检查
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是本病最重要的特征性检查结果,表现为细胞数正常而蛋白质明显增高。
(四)治疗原则
1.保持呼吸道通畅:肺活量降低至每千克体重20~25ml以下、血氧饱和度降低、动脉血氧分压低于70mmHg时,应及早使用呼吸机。
2.血浆置换:可迅速降低抗周围神经髓鞘抗体滴度及清除炎症化学介质补体等。
3.对症治疗及预防并发症:用好人工呼吸器是防止病人因呼吸麻痹死亡的最有力的措施之一。
(五)护理措施
(1)本病早期死亡多因呼吸肌麻痹所致,因此早期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非常关键。密切观察病人呼吸困难的程度和缺氧症状,以便及早行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
(2)吞咽困难者应及早予以鼻饲流质。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保暖但禁用暖水袋,每2h更换体位1次,按摩局部受压部位,防止压疮的发生。
【考点强化】 答案
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表现应除外
A.可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B.四肢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
C.手套袜套状感觉障碍
D.一侧面神经瘫痪
E.脑脊液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2.末梢性感觉障碍的特点是
A.引起病变对侧肢体痛温觉障碍
B.节段性带状分布
C.有三偏征
D.呈手套形、袜套形分布
E.有大小便功能障碍
3.对昏迷病人护理措施欠妥的是
A.配备吸痰器、气管切开等抢救用物
B.密接观察生命体征、瞳孔的变化
C.保持大便通畅以防用力排便导致颅内压增高
D.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止误吸
E.对尿失禁者持续留置导尿
4.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脑脊液检查的特征是
A.细胞数增高,糖降低
B.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
C.蛋白降低,细胞数增高
D.细胞数增高,糖增加
E.细胞数减少,细菌培养阴性
5.脑出血的病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
A.呼吸衰竭
B.脑疝
C.坠积性肺炎
D.压疮感染
E.溃疡大出血
6.内囊病变引起的瘫痪表现为
A.单瘫
B.偏瘫
C.截瘫
D.四肢瘫
E.交叉瘫
7.内囊出血的典型表现是
A.三偏征
B.双瞳孔缩小
C.呼吸深沉有鼾音
D.剧烈头痛
E.频繁呕吐
8.癫痫发作最典型的特点是
A.有大小便失禁
B.口吐白沫
C.意识丧失
D.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
E.牙关紧闭
9.判断癫痫持续状态的关键是
A.全身肌肉张弛交替痉挛
B.意识丧失伴抽搐
C.癫痫持续发作超过24h
D.癫痫发作伴呼吸衰竭
E.发作间歇期仍有意识障碍
10.全面性强直-痉挛发作时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牙垫塞于上、下门齿之间
B.让病人取平卧位
C.切勿喂水
D.不能强力按压肢体
E.松解领扣和腰带
11.关于瘫痪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瘫痪是指自主运动的减弱或消失
B.交叉瘫是一侧上肢与对侧下肢瘫痪
C.偏瘫是一侧肢体的瘫痪
D.截瘫是指对称性双下肢瘫痪
E.单瘫是一侧一个肢体的瘫痪
12.下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中哪项错误
A.液体入量每日不超过1500ml
B.避免搬动
C.取侧卧位
D.头部略低防止脑缺血
E.各项操作要轻柔
13.脑血栓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抽搐
B.肢体偏瘫
C.脑膜刺激征
D.意识障碍
E.脑脊液正常
14.脑血栓患者应何时进行功能锻炼
A.发病2个月后
B.发病4周后
C.发病2周后
D.发病1周后
E.发病3周后
15.下列对脑血栓成急性期的护理措施中哪项错误
A.平卧位
B.注意保暖
C.头部冰袋或冷敷
D.保持安静,避免搬动
E.按危重病期护理
16.癫痫大发作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A.发作性精神异常和自动症
B.神志清,阵发性局部肢体抽搐
C.短暂意识障碍
D.突发性头痛伴颈强直
E.意识丧失,四肢抽搐
17.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出现下列哪一症状提示已发生脑疝
A.潮式呼吸
B.剧烈头痛
C.脉搏缓慢
D.频繁性呕吐
E.一侧瞳孔进行性扩大
18.一侧肢体深感觉障碍,而痛觉、温度觉正常,称为
A.末梢性感觉障碍
B.阶段性感觉障碍
C.交叉性感觉障碍
D.分离性感觉障碍
E.完全性感觉障碍
19.对感觉障碍的病人,下列护理措施中哪项不妥
A.预防压疮
B.避免抓伤患处
C.缓解病人紧张不安情绪
D.用暖水袋保暖
E.衣服柔软
20.瘫痪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肺部感染
B.尿路感染
C.便秘
D.褥疮
E.胃溃疡
21.脑血栓的早期治疗时间是指发病后的
A. 1h内
B. 3h内
C. 6h内
D. 12h内
E. 24h内
22.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常见病因不包括
A.高血压
B.外伤
C.动脉硬化
D.血液病
E.糖尿病
23.关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突然跌倒
B.维持时间短暂
C.恢复后遗留后遗症
D.可眩晕发作
E.突然发病
24.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紧急处理的最重要的环节是
A.立即使用止血药
B.用抗生素
C.降低颅内压
D.立即降压到正常血压
E.用镇静药
25.以意识丧失和全身对称性抽搐为特征的癫痫发作为
A.单纯失神发作
B.精神运动性兴奋
C.复杂的部分发作
D.全面性强直-痉挛发作
E.单纯的部分发作
26.对于头痛病人,下列哪项护理措施不妥
A.鼓励病人应用镇痛药
B.鼓励病人进行放松训练
C.鼓励病人卧床休息
D.鼓励病人进行理疗来缓解疼痛
E.鼓励病人避免强光和噪音的刺激,保持环境安静
27.不同部位的脑出血,其临床表现也不同,最为多见的出血部位是
A.脑室出血
B.脑叶出血
C.脑桥出血
D.小脑出血
E.内囊出血
28.对肢体瘫痪的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自己洗漱、移动身体
B.保持床褥整洁干燥
C.向家属说明锻炼肢体的重要性
D.指导病人穿衣服时先穿健侧
E.患肢应放在功能位
29.脑出血的诱发因素不包括
A.血液黏稠度高
B.重体力劳动
C.酗酒
D.用力排便
E.情绪激动
30.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措施错误的是
A.降低颅内压
B.早期应用吗啡等镇静药
C.发病6h内应用溶栓治疗
D.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
E.抗凝治疗
31.癫痫持续状态首选药物疗法是
A.水合氯醛肌注
B.水合氯醛灌肠
C.苯妥英钠注射
D.苯妥英钠静注
E.地西泮注射
32.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脑底动脉瘤
B.脑血管畸形
C.脑动脉硬化
D.脊髓或椎管内动脉瘤
E.先天性颅内动脉瘘
33.对癫痫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计划的内容哪项错误
A.开车要有人陪同
B.适当参加脑力劳动
C.禁用神经性兴奋剂
D.游泳有危险
E.需长期正规用药
34.患者男性,32岁。癫痫病史4年,因自行终止用药导致大发作。其首选控制药物是
A.地西泮
B.苯巴比妥
C.扑痫酮
D.丙戊酸钠
E.苯琥胺
35.患者女,43岁。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史。 患者于户外运动时,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站立不稳,并有口角歪斜。该患者最可能是并发了
A.脑栓塞
B.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C.颅内肿瘤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颅内动静脉瘤破裂
36.患者女,在商场突然倒地,随后出现四肢痉挛性抽搐,牙关紧闭。疑为癫痫发作,
急来诊,以下哪项检查对帮助诊断最有意义
A.头部CT
B.脑血管造影
C.脑电图
D.脑磁共振
E.脑多普勒彩色超声
37.患者男,67岁。突然脑梗死住院治疗10天,病情稳定后,出院返回社区。患者伴有脑梗死后的语言障碍,右侧肢体无力,走路步态不稳。社区护士在进行家庭访视时应特别指出,近期应首要注意的问题是
A.压疮的预防
B.抑郁情绪的观察
C.跌倒的预防
D.肢体功能的康复锻炼
E.非语言性皮肤沟通技巧的使用
(38~40题共用病例)
患者女性,65岁。平时身体状况好, 如厕时不小心突然跌倒,当时意识清醒,自己从地上爬起,后因左侧肢体无力再次跌倒,并出现大小便失禁,随后并人意识模糊呈嗜睡状态,急诊诊断为急性脑出血入院。
38.为确诊此患者脑出血的部位可进行的检查是
A.脑血管造影
B.脑X线检查
C.开颅检查
D.头颅CT或MRI
E.头颅B超
39.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
A.呼吸衰竭
B.肾衰竭
C.心脏衰竭
D.脑疝
E. DIC
40.该患者安静卧床时间应控制在
A.呼吸平稳
B.血压平稳
C. 2~4周
D. 1周以上
E.神志清醒
(41~43题共用病例)
患者男性,27岁。有癫痫病史,昨因睡眠不足,出现疲乏、麻木感,半小时前突发尖叫倒地,全身肌肉强直收缩,牙关咬紧,青紫,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41.该病人首要的护理措施为
A.防止继发感染
B.防止外伤
C.防治脑水肿
D.保持呼吸道通畅
E.氧气吸入保护脑细胞
42.该病人用药护理不当的是
A.联合用药,大剂量开始
B.切勿自行停药和减量
C.坚持长期、规律用药
D.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E.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43.该病人健康指导有误的是
A.随身携带简要病情卡
B.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C.减少外出防止意外
D.饮食易消化富营养
E.勿参加带有危险的活动,如高攀、游泳
(44~45题共用备选答案)
A.脑电图
B. CT和MRI
C. B超
D.脑脊液检查
E.免疫学检查
44.为明确癫痫诊断应做的检查是
45.为明确癫痫病因应做的检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