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圣经》与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圣经》与文学的关系也是一个含义丰富的学术话题。这个话题涉及人类文明史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文学和宗教,也包括道德、政治、法律、历史,以及各种其他艺术的内容和问题。我们决定开设这样一门大学通识课,就是试图通过这个话题引起学生对与之相关的各种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从而扩展视野,在知识学、伦理学和审美等方面受益。

本教材分三编。第一编是绪论,介绍《圣经》与文学的一般知识,是选修这门课需要了解的背景和基础。第二编、第三编分别是《圣经》精读和《圣经》文学精读,是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二编“《圣经》精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精选的《圣经》篇目的研读了解《圣经》的主要精神;第三编“《圣经》文学精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精选的文学作品的研读,了解体现《圣经》精神的文学的特点。为了在有限的课时中容纳这些内容,我们精选了四篇《圣经》篇目,四个《圣经》文学作家的七部体现《圣经》精神的文学作品,作为精读对象;教材围绕对它们的介绍和分析展开。从内容上看,这种以少见多的做法难免挂一漏万,但也只能如此。各类相关问题的大的概况,则在绪论部分加以概述。

这部教材与我们设计的“《圣经》与文学”课程方案相匹配。这门课是面向各专业低年级学生的通识课,开课方法是讲授与阅读讨论并重,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有超过一半的课时用在小班讨论上(两节授课,三节讨论)。课程目的是在问题引导下对经典文本加深理解,这是一门引导学生读书的课程。课程围绕着阅读和专题讨论划分单元,教材根据讨论对象(特选的《圣经》篇目和反映《圣经》精神的文学经典作品)的篇幅和复杂程度分为长短不同的章节。我们选择的文本有十一篇(部)。其中《圣经》四篇,分别是旧约“创世记”,新约“马太福音”“约翰福音”“罗马书”,授课时间约6周(“创世记”2周,其他三篇4周)。《圣经》文学七部,分别是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托尔斯泰的《复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C.S.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其中的《狮子、女巫和魔衣柜》和《最后一战》)。授课时间12周(《失乐园》《复乐园》《狮子、女巫和魔衣柜》和《最后一战》各1周,《复活》2周,《罪与罚》2周,《卡拉马佐夫兄弟》4周)。这个时间表中超过16周的,具体操作时可以拣选或删减其中的部分内容。

讨论题的设计很重要,我们力图在讨论题中体现各相关文本的关键点。学生可以以此为参照进入文本的核心内容。我们也力图将课程前后内容通过讨论题加以贯穿。

本教材第一编由梁慧撰写,第二编和第三编由徐亮撰写。本课程助教文玲、岑星、张琦璋、李俐兴、王冠雷、李启园在组织讨论方面提供的经验,对教材撰写很有帮助。我们特别要感谢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对此门课程及其教材编写提供的各方面支持。

徐亮 梁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