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厉以宁经济史文集(第5卷):二十世纪的英国经济
- 厉以宁
- 3956字
- 2021-03-26 10:29:01
第一章 历史的回顾:帝国在解体中
第一节 极盛时代的尾声,1901—1918
维多利亚女王在1901年去世。她临朝的六十四年(1837—1901年),是英国经济的极盛时代。她作为这个庞大的殖民帝国的象征,受到了像西塞尔·罗德斯这样狂热的殖民主义分子的崇敬。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这六十四年,正是英国在经济上、军事上、版图上急剧膨胀的时期。
在维多利亚去世前的两年,即1899年,英国为了吞并布尔人在南非建立的两个共和国——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而发动了英布战争。支持布尔人的是英国遇到的最有力的、也是当时刚出现的竞争对手——德国容克资产阶级。英国向南非扩张政策的积极推行者罗德斯所说的“帝国就是饭碗问题”或靠“占领新的领土来安置过剩的人口”,只不过是蛊惑人心的一种说法,是英国殖民主义为了独霸世界、奴役各国人民的一个借口。实际上,英布战争是英德斗争的缩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预演。它是帝国主义者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而挑起的一场肮脏的战争。索耳兹伯里的保守党内阁为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坚持要在南非确立英国的统治地位,一再投入重兵,终于在维多利亚去世后一年,迫使布尔人在和约上签字。布尔共和国不再存在,布尔人承认维多利亚的继承人爱德华七世的统治权。
至此,英国殖民帝国权势达到了顶点。从西半球的加拿大、英属圭亚那、西印度群岛上的若干岛屿,到新西兰、澳大利亚、巴布亚,到英属婆罗洲、马来亚、新加坡、缅甸、印度和锡兰、亚丁,再到肯尼亚、乌干达、苏丹、南北罗得西亚、南非,一直到西非的加纳、尼日利亚和欧洲西部的马耳他、直布罗陀,这个庞大的殖民帝国是空前的。如果再把受英帝国控制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包括进去,二十世纪最初几年的英国殖民帝国确实是古往今来无与伦比的。
达到极盛时代顶点的英帝国远非当年的罗马帝国或西班牙帝国所能比拟。英国是以自己经济上的强大实力和显著优势而支撑和经营这一大片殖民地的。英国不仅是殖民地的占领者或勒索者,而且是殖民地的经营者,是以资本主义方式来盘剥殖民地的“精明的”宗主国。源源流入英国本土的投资收益和商业利润,加强了英国的经济实力。不仅如此,到二十世纪初年,英国把自己的殖民地和保护国同本土一起,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生产体系:英国向这些殖民地和保护国输出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品(铁路车辆、钢轨、机器、棉毛织品等),而从后者输进原料(棉花、羊毛、有色金属)和食品。
在这极盛时代的尾声,英国并未因美国和德国在工业生产总值或某些主要工业品产量方面超过自己而受到实际上的威胁。伦敦城仍然是世界金融的大本营,伦敦城的一些著名的家族,像洛特希尔德、巴林、巴克莱、史密斯家族等,势力继续扩大。英国的金融巨头们是当时世界上最权威的人士。1907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也不曾动摇英国在世界金融、贸易、海运,甚至传统出口工业品生产方面的领先地位。这个时期内,来自美国和德国竞争的威胁在当时报刊上是被夸大的,其原因在于:一是军火工业的某些资本家认为有必要渲染这种威胁的存在,以促使政府增加武器的订货;二是比较有眼光的资产阶级政客和经济学家从工业生产增长率的国际比较中发现了问题,认为从长期趋势来看,英国现存的经济优势将会难以维持。当然,这些都不等于说在爱德华七世的年代(1901—1910年),英国作为最大的殖民帝国和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的优势地位已经被美国和德国所取代。
考察1870—1913年的英国经济增长率,并不能得出英国经济已经衰落或趋于停滞的结论,至多只能认为英国增长的速度相对地落后于美国和德国而已。
下面这个统计表可以说明问题:
*1871—1913年数字。
经济增长率是不可能反映全部问题的,还必须从资本输出数额的变化和主要工业部门的状况来进一步考察。英布战争以后,英国对外资本输出不断增加,其绝对数额和增长的幅度都大于当时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英国的资本输出中,借贷资本输出与生产资本输出同样重要,而且资本输出的增长与出口贸易额的增长是一致的。二十世纪初年在英属殖民地和一些经济上受英国或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国家内,掀起了一股铁路建筑热潮。英国作为出口钢轨和铁路车辆的主要国家,捞到的好处最多。当时英国生产的钢轨,有三分之二是供输出的。
作为英国当时工业支柱的三个最重要的部门——煤炭、棉纺织和造船工业,在二十世纪的最初十年内都经历过迅速增长的阶段。以煤炭工业而言,尽管机械化程度不如美国,但投资、产量和出口数量都有很大增长。棉纺织工业的情况与此类似。1905—1908年间,英国新建成的棉纺织工厂约一百二十个,它们共拥有纱锭一千万至一千二百万枚。这个数字超过了当时德国棉纺织工业纱锭的总数。在英国棉纺织工业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段时间有这样高的生产能力增长率。在造船工业中,由于军事订货的增加和世界海运业的急速发展,拥有当时最先进造船设备的英国各大造船厂处于兴旺时期。正是在这些造船厂中,造出了当时英国海军实力的标志——无畏舰,以及世界第一流的货轮和客船。1905—1907年是英国造船工业空前活跃的时期,每年都有一百万吨位的船只下水,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造船业的兴旺是这些年英国经济繁荣的有力支柱。此后,英国造船业的兴旺一直保持到1914年。1905—1914年,英国完成的船舶总吨位超过了本国历史上以往任何十年。这十年是英国造船工业的黄金时代。总之,在二十世纪初年,我们不仅看不到英国这三个最重要的工业部门的停滞或衰落;相反地,我们却看到它们的急剧扩大。尽管这种情况被人们称为英国煤炭工业、棉纺织工业和造船工业的最后一次增长热潮,或被称为停滞和衰落前夕的“回光返照”,但这也足以说明,把二十世纪初年的英国经济视为走下坡路的经济的说法,并没有事实依据。
1907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英国经济确有一定的影响。这次经济危机开始爆发于美国。1900年以来,在美国出现的交易所投机狂热和公司合并的浪潮,以及美国银行信用事业的迅速扩张,促成工业品价格不断上升。但这种高涨的基础是不牢固的,钢铁和建筑材料的生产过剩很快就暴露出来。1907年春天,美国发生了人们竞相抛售铁路公司和工业公司股票的现象,接着发生存户向银行提取存款和银行要求工商业企业迅速偿还贷款的情况。金融危机和工业生产过剩危机交织在一起,并通过美国和西欧国家的信贷和贸易关系,使西欧受到了严重的波及。伦敦当时是世界金融中心,英国是美国的主要债权国。英国资本广泛参预了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此外,英国资本也在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和俄国的证券市场上进行投机。因此,1907年经济危机对英国的影响首先是在金融和证券交易领域内,而后通过银根的紧缩、股票价格的下跌、出口量的减少,再影响到英国的工业生产。
由于1907年经济危机是世界性的,英国无论在国际经济的相对地位方面,还是在国内经济增长方面都不是唯一受到影响的国家,因此不能过高地估计这次经济危机对英国经济地位变化的作用,也不能认为通过这次经济危机使英国经济地位或经济政策发生了转折。
二十世纪初年是英国极盛时代的尾声,1907年经济危机只不过是这个尾声中的一段插曲。在经历了1907—1908年波动之后,英国工业很快又继续扩大生产能力和增加产量。英国的资本输出和出口贸易额并未因1907年经济危机而呈现衰落的趋势。1907—1909年间,英国的净资本输出仍然达到3.63亿英镑之多。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资本输出和出口贸易额都是增加的。从1880年到1913年,英国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增加了三分之一。而在国民收入中,归于财产(资本)的比例在1880年是37.5%,在1913年仍是37.5%,但来自国内来源的收入中,归于财产(资本)的比例则由1880年的34%降为1913年的31%。这表明了财产收入增长之中,来自国外来源的财产收入增加得更快。这就是对外投资带来的利益。
就英国国内经济的一般状况来看,二十世纪初年英国的经济基本上是繁荣的。1907年经济危机期间,由于生产的暂时下降,失业人数有所增加。但时间并不久,失业率又降到危机前的水平。工商业企业倒闭的户数和破产时的负债额在二十世纪初年没有显著的变化,甚至比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内还有所减少。
英布战争结束后,英国政府的基本政策目标是维持帝国的现存地位和既得利益。既然英国至今仍然是第一个殖民大国、第一个海军强国、第一个金融和贸易大国,来自美国和德国的对英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实际威胁并不存在。既然英国国内经济仍处于增长、繁荣之中,英国统治阶级中的大多数人对此相当满意,十九世纪后半期以来的政策被认为是无需修改的。1905年,自由党重新当政。虽然自由党在竞选中声称要实行不同于前十年一直执掌政权的保守党的国内措施,但事实是:英国的基本国策未变。自由党上台后所推行的海军扩建计划,以维持英帝国的海军优势,防止对英国海军强大地位的实际威胁的产生作为考虑的出发点。因此,它坚持要以超过德国海军实力一倍的方针来限制德国海军的扩张和提高自己的海军的作战能力。自由党上台后加强与俄国的联系(1907年英俄协约是这一联系的产物),其政策目标与保守党执政时加强与法国联系(1904年英法协约是这一联系的产物)的政策目标是一致的,这就是:力图确保英国作为第一个殖民大国的既得利益,使它们不至于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受到损害。
在这极盛时代尾声的最后几年,尽管英国政府的领导人如劳合·乔治之流,总是把“和平”二字挂在嘴边,尽管在海牙的国际会议上,在两次摩洛哥危机、波斯尼亚危机、两次巴尔干战争期间,英国政府总是呼吁“和平”,但这些都不是英国自认为军事和经济力量已经衰落,不得不以迁就和妥协的方式来购买“和平”的表现。英国的态度实际上是相当强硬的,它不准备让步。它认为自己有力量来保卫从远东到直布罗陀,从开普敦到苏伊士的英帝国“生命线”。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中英国带有摊牌性的强硬态度,就是一个证明。这与二十年后,张伯伦匆匆往返于伦敦、慕尼黑之间,为保持“和平”和维护现状而不惜一再退让的情况截然不同,因为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英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非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可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