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述

一、信息技术

(一)定义

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一般认为,信息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主要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从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和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如:信息技术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

(二)分类

1.按表现形态分类 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按工作流程的基本环节分类 可将信息技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气象卫星、电子仪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等的技术。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按使用的信息设备分类 信息技术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

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分类 信息技术可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等。

(三)信息技术的特性

首先,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即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和功能的高效性等方面。其次,信息技术又具有区别于其他技术的特征,即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此外,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四)发展趋势

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体现出四大趋势:①一是高速大容量趋势,表现为速度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②二是综合化趋势,包括业务综合以及网络综合的发展趋势;③三是数字化趋势,因数字设备是单元式的,设计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可大大降低成本,且数字电路由二进制电路组成,非常便于综合,故信息技术的数字化是必然趋势;④四是个人化趋势,使信息技术具有可移动性和全球性的发展可能,任何个人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拥有同样的通信手段,可以利用同样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加工处理的手段。

二、信息化

“信息化”用作名词,通常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特别是促成应用对象或领域发生转变的过程。例如,“企业信息化”不仅指在企业中应用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深入应用信息技术所促成或能够达成的业务模式、组织架构乃至经营战略转变。“信息化”用作形容词时,常指对象或领域因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所达成的新形态或状态。例如,“信息化社会”指信息技术应用到一定程度后达成的社会形态,它包含许多只有在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达成的新特征。

(一)信息化定义

1997年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将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信息化作了较为正式的界定,“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不难看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信息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可以说,信息化是一个国家由物质生产向信息生产、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动态的、渐进的过程。与城镇化、工业化相类似,信息化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变换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信息资源越来越成为整个经济活动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越来越成为整个经济结构的基础产业,信息活动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信息化的过程可从四个方面理解其含义。首先,信息化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所对应的是社会整体及各个领域的信息获取、处理、传递、存储、利用的能力和水平。其次,信息化是一个进化的概念,信息化是向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它所描述的是可触摸的有形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向难以触摸的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转变的过程。第三,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是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逐渐演进的动态过程。第四,信息化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最具有活力和高渗透性的科学技术。

(二)信息化内容

信息化构成要素主要有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产业、信息管理、信息政策、信息标准、信息应用、信息人才等。从内容层次看,信息化内容包括核心层、支撑层、应用层与边缘层等几个方面。从产生的角度看,信息化层次包括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产品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等。

信息化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设备装备化 即将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网络设备等应用于作业系统,辅助作业顺利完成。

2.信息技术利用化 如利用信息获取技术(传感技术、遥测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光纤技术、红外技术、激光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以改进作业流程,提高作业质量。

3.信息内容数字化 将设计信息、生产信息、经营信息、管理信息等各类作业系统信息整理出来,并通过信息规范化、标准化或知识化过程,最后实现数字化,以利于查询和管理。

4.信息服务完善化 通过将信息设备、信息技术、信息内容构成一个整体,建立起信息服务体系,使其发挥整体功效。如联机服务、咨询服务、系统集成等。

5.信息人才递增化 加强对各类信息人才的培养与重视,使信息人才的比重日益增加。包括信息工作人员能力的自我提升,投入资金培训新手,普及信息知识使人们能逐渐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6.信息投资倾斜化 对信息化的投资给予倾斜,重点支持信息人才的培养、信息设备的装备、信息技术的利用、信息内容的开发和信息服务体系的完善,有目的、有计划地快速推进信息化建设。

7.信息政策封闭化 尽快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条例,并日益使这些政策相互完善,不留漏洞,为各项信息工作提供指导和规范。这样,既可引导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又可确保信息安全,杜绝虚假、有害信息的传播。

(三)信息化发展特征

我国信息技术应用与自主信息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从单机到网络,从系统到平台,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信息化成果中彰显了智能、高效的技术特色。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程度是不同的,作用效果各异,成败并存。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Richard L·Nolan)在20世纪80年代初对200多个企业、部门信息系统建设的实践和经验进行了调查总结,提出了著名的信息化进程模型——诺兰模型。总结出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六个阶段特征。诺兰模型将信息化进程分为初始、扩展、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总体反映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信息化进程经历了从数字化到标准化的转变过程。信息化发展经历的六个阶段特征如下:

1.起步阶段 计算机刚开始使用时仅作为办公设备,通常用于报表计算,甚至大多数时候被当作打字机使用。人们对计算机基本不了解,更不清楚信息技术或信息产业可以为工作带来哪些好处,解决哪些问题。

2.扩展阶段 人们对计算机技术有了一定了解,想利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比如进行一些数据的自动化处理,给管理工作和业务带来便利。随着应用需求增加,对信息技术应用开始产生兴趣,并对系统开发热情高涨,投入开始大幅度增加。但此时很容易出现盲目购机、盲目定制开发软件的现象,缺少计划和规划,因而应用水平不高,信息技术的整体效用无法突显。

3.控制阶段 在前一阶段盲目购机、盲目定制开发信息系统之后,管理者意识到计算机的使用超出控制,技术投资增长快,但效益不理想,于是开始从整体上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在客观上要求组织协调,解决数据共享问题。此时,信息化建设更加务实,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和目标。在这一阶段,一些职能部门实现了网络化,如财务系统、人事系统、库存管理系统等,但信息系统之间还存在“部门壁垒”、“信息孤岛”。信息系统呈现单点、分散的特点,系统和资源利用率不高。

4.集成阶段 在控制阶段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建立基础数据库,统筹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由分散和单线发展到成体系。此时,IT主管开始把不同的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管理,使人、财、物等资源信息能够在部门之间集成共享,更有效地发挥信息资源作用。但集成成本高、时间长,而且系统不够稳定。

5.数据管理阶段 在这个阶段意识到信息战略的重要,信息成为重要资源,信息化建设也真正进入到数据处理阶段。这一阶段中,将开始选定统一的数据库平台、数据管理体系和信息管理平台,统一数据的管理和使用,各部门、各系统基本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IT规划及资源利用更加高效。

6.成熟阶段 到了这一阶段,信息系统已经可以满足各个层次的需求,从简单的事务处理到支持高效管理的决策,真正地把IT同管理过程结合起来,将组织内部、外部的资源充分整合和利用,从而提升了各单位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诺兰模型把信息化进程表述为一种波浪形的发展过程,反映了计算机应用发展规律。前三个阶段具有计算机时代特征,后三个阶段具有信息时代特征,其转折点是进行总体数据规划的时机。我国大多数机构的信息化进程基本处于诺兰模型的第三阶段,尚待抓住时机进行总体数据规划和集成。当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信息化进程也正处于从控制到集成的过渡阶段,是信息化进程中的抉择期和转折点。

三、公共卫生信息化

(一)历程回顾

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化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以下从传染病报告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来了解我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我国的传染病报告都是通过信件邮寄来收集全国各省传染病疫情数据。直到1988年前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组织研发了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PHIS)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实现了传染病报告的电子化和数字化,并具有从地市、到省、到国家的逐级统计汇总功能。同时,在国家与省级疾控机构之间、省与地市之间建立了基于电话通信线路的计算机点对点远程通信,实现了传染病疫情月报表和年报表数据库文档的远程传输。即县区级疾控机构每月收集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疫情纸质报卡,手工汇总成报表后输入系统,再以远程通信方式将数字报表逐级上报到国家。1995年前后,国家建立了专用电子邮箱,各省疫情数据文件可发送到国家专用信箱。其间,PHIS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加以升级优化,但仍然以月为报告周期,传输内容仍以各地的汇总报表为主。2000年,PHIS系统进行了重新开发,纳入了传染病个案录入,但仍然以单机版系统在各报告管理机构使用,即由县区疾控机构录入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卡,系统自动汇总成月报,以月汇总数据逐级上传。2003年SARS暴发,为了及时掌握各地每天的疫情变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于WEB技术开发了网络版传染病报告系统,实行网络直报制度,由各级卫生医疗机构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登录国家传染病报告系统进行传染病个案报告。该系统于200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启动,实现了即时传报个案的目标,并将监测报告源头从原来的县区级疾控机构前移到了各级医院。这是SARS以后对传染病报告的一次改革,是传染病报告史上信息化的重要里程碑。

自20世纪90年代初传染病报告实现计算机报告后,其他卫生、防病业务工作也先后应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如卫生监测、结核病防治等。尤其是2003年SARS以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网络的建设受到中央高度重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更多的疾病预防控制业务工作实现了网络直报,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儿童免疫接种信息管理,结核病、艾滋病、专病/单病监测报告等等,都先后纳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同时,随着政府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目标的提出,以应急指挥为龙头的网络系统建设蓬勃展开。“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VPN建设项目”、视频会商系统建设项目等等,在国家、省、市架构安全信息网络。

2006年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疾控机构先后运用信息资源规划方法,对疾病预防控制信息资源进行规划,旨在通过对疾病预防控制业务分析和梳理,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模型,最终为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迈出了信息化发展的规划之路。

(二)阶段特点

随着我国各行各业信息化热潮风起云涌,全国省、市级公共卫生信息化也在快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内部局域网基本建成,业务信息系统的开发不断。总结我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一是都具有诺兰模型的计算机时期特性;二是信息系统具有报告业务功能的共性;三是基本没有组织总体数据规划,处于单系统封闭运行状态。

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伴随着行政体制和职能的改革,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机到网络、从实践探索到信息资源规划的发展阶段。总结其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计算机应用阶段(2004年以前)主要特点是:没有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单机应用为主、局域网应用为辅;应用规模较小、多数为单一功能实现;数据相对独立、基本无数据共享等。

2.网络直报应用阶段(2004—2010年)主要特点是:信息化投入有一定的规模,突出网络系统集中部署和应用主题,应用覆盖面大,但仅停留在数据收集层面,对具有纵横交错特性的公共卫生业务缺乏全面规划和梳理,在全系统范围内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各级公共卫生机构数据共享不足等,出现国家、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数据应用断层。

3.信息资源规划与应用整合阶段(2010年以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信息资源规划项目》于2006年全面启动,标志着我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以信息资源规划为指导的数据整合转折期。2010年,正是我国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医改信息化启动之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了公共卫生数据统一采集平台设计思想,从理念上打破了原公共卫生监测系统条线分割的格局,从技术上整合了公共卫生数据采集方式,从平台的架构上实现了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我国公共卫生信息化正向着诺兰模型的第三阶段迈进。

(三)公共卫生信息化发展趋势

1.卫生信息化形势 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给居民健康带来新的严峻挑战。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我国卫生服务体系中还存在着医疗服务费用增长过快、医疗服务可及性差、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卫生服务效率不高、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发展。当前,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效率,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党中央、国务院将信息化工作提升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信息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更好地解决医疗卫生服务需要与服务供给的平衡问题成为医改信息化的主要目标。

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技术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信息资源收集与利用的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在卫生领域则要求统筹规划电子病历的应用发展,促进医疗、医药和医保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满足医疗体制改革的要求。在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通过建立适用共享的卫生信息系统,使医疗服务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及时获取必要的信息,以支持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使公共卫生工作者能全面掌控人群健康信息,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工作;使居民能掌握和获取自己完整的健康资料,参与健康管理,享受持续、跨地区、跨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使卫生管理者能动态掌握卫生服务资源和利用信息,实现科学管理和决策,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与服务质量的目的。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信息共享平台作为支撑。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将分散在不同机构的健康数据整合为一个逻辑完整的信息整体,满足与其相关的各种机构和人员需要。这是一种全新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模式,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已将这种模式作为卫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2.公共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2003年以来,我国公共卫生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合理利用VPN技术和Internet资源建立了“公网专用”的疾病监测网络和覆盖面最大的疾病在线直报网络系统,在全国范围收集监测病例个案数据,实现了疫情报告与单病种病情监测信息管理的结合,为实现综合监测信息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直报系统彻底改变了传染病报告管理模式,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为及时发现疫情,控制疫情,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提高了疫情监测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了探测传染病早期暴发的能力,为监测系统的质控提供了信息化手段,也进一步提高了疫情分析能力,解决了传统监测手段不能解决的业务难题。通过中央与地方的网络连接,使信息收集、疫情处理标准化,整体上提高了公共卫生系统的工作能力,相当程度上改变了疾病预防与控制部门的工作模式,为公共卫生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随着卫生信息化发展,也暴露出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之间互为信息孤岛的数据共享问题。公共卫生监测系统依赖信息报告制度,无法实时全面收集来自一线的医疗信息、健康保障服务信息。报告信息收集分析迟缓,预警系统低效。公共卫生监测报告系统覆盖的领域还比较狭窄,如对区域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无法实行信息化管理,无法提供有效的科学数据。对医疗信息化也尚未提出统一规范的数据共享要求,因此,公共卫生信息化必须进一步与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相统筹。

探索建立人口健康保障全局规划框架下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是当前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重点。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更广泛地收集、处理各种公共卫生信息,更完整地定义监测范围、统计指标、数据标准,在掌握大量数据的前提下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与方法。在技术上保障公共卫生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包括平台的分级架构、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基于平台的应用架构,以及安全网络的架构和数据中心部署。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是:加速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为社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而又有针对性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卫生主管部门对所辖区域的数据能及时进行收集、统计分析,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与方法。逐步建立健全的区域化卫生信息系统,包括电子政务、医保、农保、社区服务、农民养老保险、转诊、远程医疗、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等系统,是实现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立和完善地区公共卫生资源、健康与疾病、预防保健服务数据库,使区域卫生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通过统筹规划,使区域内相应资源得到整合,达到信息全面共享,使政府部门随时得到全面真实的各项数据,并做到政务公开;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患者的病史信息,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能方便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