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武侠世界中科举(九)

九天的考试,姜东昱可谓是羡煞了旁人。特别是他对面的那位穿着华贵的学子,看着他端着热腾腾的汤面大口大口的吃着,他自己只能嚼着硬邦邦的糕点。

会试的考题和乡试相比大同小异,几乎所考的类型很是雷同。只不过是增加了一些难度而已,所以姜东昱答题卷来顺心顺手。

九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众学子们仿佛在地狱中滚了一圈。一个个脸色苍白,虚弱如纸,摇摇晃晃的离开了贡院。因为长时间没有梳洗,头发也是乱糟糟的,身上更是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当然这里面最好的便是姜东昱了,虽然这九天也遭了一些罪,但对比他们而言可是幸福多了。再者他也有武功傍身,对寒冷的气候也有一定的抵抗力。

这场会试几乎躺倒了一半,更有甚者没有完成答卷,便被抬出了贡院。

古语有云,十年寒窗苦读,今朝金榜题名时。

会试阅卷的速度当然更迅速,皇上钦派的阅卷官聚集在一起,长达五日的共同批阅,从里面挑选出三百位的优秀学子,推荐参加殿试。

五日后,贡院外便张贴了皇榜,公布此科进士名单。姜东昱当然也榜上有名,而且还是以第三名高中榜单。

这样的结果当然让姜大山欣喜不已,虽然他对自家儿子的才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不敢肆意夸下海口,认为他必定高中。榜单一出,他这颗高悬的心也稳稳地放在了胸腔中。

即便是殿试出现的插错,他也是稳稳的进士科。果不其然,当天报录人吹锣打鼓来到了他们居住的小院,高声的恭贺这名新科进士。

周圈的黎民百姓,这才知道他们这附近,竟然出了一个第三名的新科进士。纷纷奔走相告,同样为姜东昱感到高兴,有些人甚至央求他们送一些他常用的物品,企图占一些文气,让她们家中的学童能更加机灵一点。

三天后便是由皇上亲自选取的殿试,这也是姜东昱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真正接触封建王朝的核心。虽然他早已经对回到二十一世纪,不抱任何希望。但是他对于古代的皇朝仍存有着一分忌惮,他虽没有亲历皇权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但他在将要面对这个人,从心底泛起一股敬畏之心。

到了殿试这一天,所有的生员都会穿戴由礼部送来的统一服装。墨绿色的长袍,赤红色的腰带,这让两百名的进士看起来英气逼人。

面容本就姣好的姜东昱,此刻更是俊秀非凡,在众人间也是最为瞩目的一个。引得周圈的人纷纷驻足观看,一些路过的大姑娘,更是羞红了脸。

一行两百人来到了宫门口,排队进了宫。陪同的礼部官员更是对他们再三的确认宫内的禁忌,以及检查他们叩拜的礼仪。

反正是就如同现代社会,学生们接待国家领导人一般,个个都要表现出他们最好的一面。学子们都忐忑的进了皇宫,在设定的考场内坐了下来。

这座宫殿内虽然容纳了两百多人,但里面却鸦雀无声。每人都小心翼翼,不敢发出任何声响。

即便是自认大心脏的姜东昱,此刻也是端坐在自己的考桌前,丝毫不敢有发出任何响动。

只听这时,外面传出一个高亢的声音:“皇上驾到!”

顿时,所有的官员和所有的新科进士都齐身跪拜,行三跪九叩之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殿内只响起了这一个声音。

姜东昱只觉得一个穿着金黄的龙靴,从他面前经过,但他却不敢仔细的盯着。

“诸位爱卿平身。”威严而苍老的声音响起。

“谢陛下!”大家又同声叩谢皇上。

这场殿试可谓是规格森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御林军的看护之下。更别说用食和入厕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为了减少这些次数,几乎所有人今天都没有进食和喝水。

殿试的考题是有皇上亲自拟定的,几乎都是这些年朝廷所关注的事情。通过殿试,也可以观察当今皇上的执政理念。如果能够在这里获得皇上的青眼,那么这名学子的仕途将会一帆风顺。

大楚王朝虽已成立了近百年,但是仍然危机四伏。不单单说江湖势力是大,而且周圈国家蠢蠢欲动。特别是北方的草原诸部,时常到边境打杀抢掠。

这些年,大楚的主要兵力都放在了北边的御边上。每年有数十万的士兵要他们养活,这也导致了王朝的负担。

所以皇上便出了一道策论题,如何缓解和化解草原诸部的侵略。

这个问题几乎成为了所有王朝的共同命题,当中原势力强大时,草原诸部会纷纷称臣,然后潜伏下来。当中原处于纷乱之时,他们便会发起对中原的侵略,甚至会成立以北方游牧民族为主的皇朝。

大楚的皇帝虽然已经年迈,但他仍然存有着雄才伟略。希望能听过自己的努力,为后世子孙打下坚实的基础。

姜东昱思考了许久,还是决定在考卷上写下他的言论。

他首先分析了游牧民族形成的原因,以及他们在前几朝的共性。并做出了几条方案。

第一,制定了以经济控制草原中部,在边界建立贸易区域。通过经济引导草原牧民养殖他们所需的牛羊,减少马匹的养植。蒙古诸部善马战,是因为他们善于养马,从根本上解决蒙古诸部的威胁。

第二,在贸易区,实行全民教育。引导牧民定居,学习汉文化的儒学,同化蒙古诸族。

第三,与蒙古战争后,征调中原百姓,补充所占疆域,形成新的贸易区域。一点点蚕食蒙古诸部的生存空间,从根本上消化草原驻地。

第四,对于蒙古诸族,拉一个打一个。分化蒙古诸部,让他们从内部一一瓦解。

第五,开发和派遣百姓,开荒东北驻地,对蒙古部形成两面夹击,更有利于对他们的防守。

姜东昱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篇,恍惚间他感觉身后有一道黄色的身影驻足。低头便看到一个黄色的衣角,手中忍不住顿了一下。不过很快他便稳定了心神,认真的把测论抄到了答题卷上。

殿试的时间很快,时间结束后,他们并不需要立即回去,反而在一座宫殿内等候。

宫内各位大臣共同批阅,把最好的十份统一交到皇帝的面前。

皇上拿着一份考卷,认真的阅读。他身旁的诸位大臣忍不住的偷瞄了一眼,这一份显然就是十份之内的其中之一。

这名学子的官阁体可谓是行云流水,十分漂亮。而且才华横溢,见解与旁人不同。

皇上也对这十名考卷重新排了,定了姜东昱为新科探花。他可记得这位是一位翩翩少年郎,更符合这个称号。

这个喜讯当然很快的便传到了姜家的别院。

之后的跨马游街,更是让姜东昱出尽了风头。新科的状元和榜眼都市三十岁左右中年人,怎能和这个刚满十六岁的探花相比。

姜东昱也真正见识到了古代潘安的待遇,真正的掷果盈车。那些从酒楼二楼飘下来的花朵,又或者是绢花,都向他这个方向抛了过来。有几次,让他连连躲避不过,还被砸了几下。

前面两位看到这副情形,心中不由的泛起了酸气。果然是英俊少年郎,就是比他们惹人喜爱。忍不住傲娇了起来,谁还没有年轻过?想当初自己也是翩翩少年一枚。

跨马游街之后,便是由皇宫举行的宫宴,来款待这届的学子。

姜东昱第一次看到当今皇上,虽然已经年过五十,但是他头发仍然乌黑,精神饱满,丝毫没有半点知天命的迹象。

他旁边的皇子们,个个已长大成才。最为年长的大皇子甚至都已经三十余岁,最小的皇子今年才四岁。可见,当今皇上的精力有多充沛。

这场宫宴持续了两个时辰,他也算对皇家众人看了个眼熟。

宫宴结束后,便是吏部对他们分配职位。大部分的进士与同进士被分到了外地就职,而前几名的进士被留在京中。

姜东昱被安排进了翰林院,所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可见翰林院在文官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这里可谓是皇帝的近臣,也是和皇帝接近最多的职位。

就这样姜东昱便在翰林院任职,父亲姜大山则带领着自家弟弟回到了岭南郡。他可得回家祭祖一番,这可是姜氏族人最大的喜事。

当然,姜东昱成为新科探花,这件事情通过邸报迅速的传到了岭南郡博罗县。当胡县令接到这个消息后,亲自去了一趟和姜家村。给姜澜一家报了喜,这可喜坏了姜家村的父老乡亲。

县令更是剥了一个款项,让他们村建一个牌坊。这可是新科进士的权利,代表着姜家村的荣耀。

胡县令对于姜东昱的成就还是有些估计不够,他本以为姜东昱会在二十岁以后,成为下一科进士。没想到他一举成名,竟然成了当朝探花。

他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兴奋不已,这次他们博罗县出现新科探花,可让他在知府的面前露了一次。想必他的前程,会更加的好。

姜大山一行人乘船回到岭南郡,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