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请客

水中的鱼漂猛的下沉,之后传来一股大力,杨文华毫无防备之下,鱼竿一下子就被拖入了水库里面去。

看着极速远去的鱼竿,杨文华明显的懵了一下,随即大怒。

这都钓半天了,才有鱼上钩,不但没能拉上来,还把鱼竿给赔进去了,这能忍吗?

杨三妹也懵了一下,随即就对杨文华嚷嚷道:“有大鱼,哥哥去抓住它,我要吃大鱼。”

“马上就弄上来。”

杨文华答应了一声,随即就跑下了堤坝,划着竹筏就朝着鱼竿追了过去。

此地在杨文华修建水库之前,本来就有个几亩大的水潭,有大鱼也并不稀奇。

杨文华一直把竹筏划到了原水潭的地方,才抓到了沉沉浮浮的鱼竿,抓着鱼竿一提之下,一股巨力传来,差点没把杨文华给带到水里去。

竹筏被拉着飞快的向前,杨文华赶紧把绕线轮上的挡线器搬下来,放开鱼线后,才让竹筏稳定了下来。

之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拉锯,付出全身湿透的代价,杨文华提上来了一条三十多斤重的大鲤鱼。

不得不感叹一下,野生的东西就是厉害一些。

杨文华划着竹筏回到堤坝,杨三妹看着竹筏上面的大鲤鱼,欢呼了一声,“我要吃大鲤鱼,我要吃火锅鱼头。”

“哈哈,好啊,我们马上就回去弄,反正也快到午饭时间了。”

杨文华大笑着说道。

这辈子第一次弄到这么大的鱼,杨文华此时的心情也是极好,以至于满头大汗的里长杨果跑来,杨文华都是笑着问道:“你又有什么事?”

杨文华的和颜悦色,让杨果有些受宠若惊,要知道平时杨文华可没怎么好脸色给他过,等看到竹筏上的大鲤鱼,才觉得应该是杨文华现在心情极好的缘故。

“老爷,县里面的县令换成了一个叫李少直的,他父亲李纲正带着李少直来拜访老爷,问老爷要不要见他们?”

杨文华沉吟了片刻,点了点头,“李纲啊,去请过来吧。”

对这个太子杀手,杨文华还是了解了一下的,李纲为人还算不错,最主要的是年纪够大,这才是杨文华愿意见他的原因。

虽然我们老是批判儒家这里不好,那里又不对,可儒家的许多传统,我们却很好的继承了下来。

这些传统也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比如尊老爱幼。

人家一个七老八十的人,大老远的跑过来找你,杨文华怎么也做不出,把人家拒之门外的事情来。

看着远处过来的牛车,杨文华迎了过上去,抱拳行了个礼,“老先生能来在下此地,让在下不胜荣幸啊。”

李纲依然坐在牛车上,打量了一下杨文华,打趣道:“三藏大师今日怎么不自称贫僧了?”

“哈哈哈,那些不过是个过场而已,在老先生面前自然用不着,在下姓杨,上文下华,没有表字,老先生随意称呼就行,不知老先生此来为何啊?”

李纲笑了笑,对于杨文华的介绍也不以为意,只是叹道:“老夫远来劳顿,此刻不想说正事,也不知文华门主,可否招待老夫一番?”

“倒是在下失礼了,此小事尔,在下刚刚捕获了一条巨鱼,正好用来招待老先生,老先生稍等片刻便是。”

吩咐杨果去搬来一些柴火、案板、锅碗等东西。

杨文华去水库里面,把竹筏上的大鲤鱼宰了,然后提了一个鱼头和一整块鱼肚子上来,就在堤坝上开始做菜。

杨文华速度极快的把鱼肚片成了鱼片,然后用葛根粉加各种调料腌了起来。

用酸菜煮开后,把酸菜捞出留下酸汤,之后整个鱼头与豆腐放进去大火猛煮,几分钟后就起锅装了起来。

随后将就剩下的鱼汤,放了包火锅底料进去,再把鱼片放下去过熟捞出,又用锅烧了半斤油,抓了两把干辣椒与几十颗花椒放进去炼了一下。

最后把炼过的油倒入鱼片盆子里面,前后不过十多分钟,一个鱼头豆腐,一个水煮鱼片就弄好了。

杨文华把两个菜分成了三份,其中两份分别放在了李纲父子门前。

之后,杨文华又一人给他们分发了三个小碗,除了吃饭用的碗,另外两个碗里面分别填上了两勺,两道菜上面的浮油。

“老先生尝尝,时间赶的急,可能不大入味,吃的时候在汤里面刷一下,味道应该就差不多了。”

“门主真是神乎其技啊,说是片刻,还真是片刻就弄好了。”李纲先是赞叹了一番杨文华的速度,接着有些感叹的道。

“老夫二十年前牙齿就差不多已经脱落光了,别的还吃不了,这鱼肉与豆腐老夫还能吃一下,今天正该老夫试试门主的手艺。”

李纲说着用筷子在面前的汤碗中,夹了一块鱼肉放进嘴里,轻轻的抿了一下嘴唇,眼睛就是一亮。

“不错,此鱼肉不但入口即化,还十分鲜美,其中的辛辣味,与花椒的麻味混合在一起,更是妙不可言。”

站在旁边帮父亲布菜的李少直听见父亲喜欢,连忙又给父亲碗里夹了几块鱼肉。

鱼肚子当然入口即化了,至于鲜美,那是杨文华在腌鱼片的时候放了味精的原因,而辛辣味自然是干辣椒的功劳了。

看李纲吃的香甜,三妹再也顾不得保持淑女模样了,眼睛睁得大大的望着了一会儿李纲,此时可怜兮兮的对杨文华问道:“哥哥,我们可以吃了吗?”

杨文华先是被问的一愣,以前三妹吃饭,只要人到齐了才不管那么多,直接开吃就是。

杨文华随即反应了过来,这是因为有外人在,小姑娘在保持礼貌呢。

“吃啊,傻丫头,以后遇到这样分餐的时候,我们都不用顾及什么,自己高兴就好。”

“文华门主此言有理,人活着许多时候真的不用顾及太多,也只有文华门主这样的脱俗之人,才能在如此年纪就有这样的感悟吧。

可惜老夫身在世俗,一辈子身不由己的时候居多,如今临老了,还得为子孙奔忙,比不得门主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