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萧家祠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作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一处革命旧址,我在这个县工作时常常会陪同客人到此走访,年复一年,我自己也记不清到过萧家祠多少次了。最近它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又正值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利用春节前到县里走访调研的机会我再次走进了这里。位于铜鼓县城大街的萧家祠又叫萧永翁祠,是一座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建筑,闹中取静,环境清幽。1927年9月,毛泽东在这里部署震惊中外的秋收起义,作为前敌委员会书记的中共中央特派员,当时他就住在这里。
从萧家祠重温那段红色历史回来,除了对这处革命旧址的依样景仰外,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毛泽东当年在萧家祠的卧室,以及存放在卧室里的那盏灯了。那天我们走进低矮普通的卧室,看到伟人用过的书桌十分简陋,桌上搁着一盏小小的油灯,心中当即涌现一种别样情怀。这是一盏可以手提、能防风雨的普通油灯,毛泽东在这里部署秋收起义后夜不能寐,心潮起伏,激情澎湃。书桌旁边陈列着当晚毛泽东在萧家祠油灯下草就的一首词—《西江月·秋收暴动》:“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训练有素的讲解员站在油灯前给我们朗诵这首词,抑扬顿挫。不经意间,我的思绪在讲解员的引领下,随着那盏油灯走进了历史深处。
1927年8月7日,毛泽东在武汉参加“八七会议”,后被派往湖南组织秋收暴动,而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和军事战略上考虑,毛泽东选择了湘赣边界的铜鼓,从一定意义上说,毛泽东的革命军事生涯是从铜鼓开始的。铜鼓扼湘鄂赣要塞,东接南昌,西近长沙,具有相当扎实的群众基础。1925年,这里便成立了共产党的支部组织,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如火如荼,遍及全县。未赶上“八一”南昌起义部队的原浏阳工农义勇队,此时也正滞留在铜鼓。因而当毛泽东来到铜鼓组织秋收起义,立即受到了当地民众和工农武装的热烈欢迎。9月10日,他在萧家祠召开部队排以上干部会议,在传达“八七”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全面分析革命形势,阐述举行秋收起义意义,号召工农武装立即举行武装起义。次日天刚破晓,驻守在铜鼓的第三团起义军官兵个个精神抖擞,全副武装,分别从萧家祠、武曲宫、蓝家祠、奎光书院等驻地汇集到铜鼓定江边的大沙洲上,在“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军旗下接受检阅后,即向浏阳白沙进军,由此拉开了秋收起义的序幕。起义官兵在沿途村镇刷写革命标语,宣传秋收起义以及开展土地革命的意义。几乎同时,分别驻扎在修水、萍乡的第一团和第二团与毛泽东指挥的第三团互为策应,犹如出弦之箭,按照既定目标,分三路进军湖南直指长沙,震惊中外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全面爆发。然而敌强我弱,起义部队先后失利,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命令停止进军长沙,回兵湘赣边界,折返铜鼓排埠万寿宫。在排埠万寿宫休整的几天里,毛泽东以他的睿智反省失利原因,冷静思索中国革命的道路该往哪里走。此时中国革命处于低潮,国民党反动派在力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工农武装只能避开强敌,到敌人最薄弱的地方去发展壮大队伍,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夺取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这是何等的关键之举啊,尽管在排埠万寿宫毛泽东仅仅只是小住了两三天,但它却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此,中国革命选择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前些年国内有些军史专家到此调研时,依据伟人在此萌发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而建议将万寿宫改为智慧宫。
其实,伴随伟人戎马倥偬的革命生涯的,又何止萧家祠的那盏灯呢?铜鼓秋收起义纪念馆的同志们为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以“用兵如神”为主题布置了一个展馆,在这里我们看到气势磅礴的中国革命犹如一部雄伟壮丽的伟大史诗,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一盏盏油灯的陪伴下指导中国革命从漫漫长夜一步一步走向雄鸡高唱,走向北京天安门。
人们不会忘记,1927年毛主席从铜鼓走向井冈山,在中国革命面临胜败存亡的关键时刻,许多满腔热血的人不知道中国革命的希望在哪里。毛泽东坐在八角楼的一张小桌前凝神沉思,如豆的灯光点燃了他思想的火花,他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八角楼那微弱灯光,在茫茫黑夜里放射出万丈光芒,为中国革命拨开迷雾,鲜明地回答了人们的种种疑问,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从而指明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开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写到此,我的耳旁似乎响起了“八角楼的灯光”那令人荡气回肠的优美旋律,眼前似乎闪现出八角楼上那令人神往的熠熠灯光。
人们不会忘记,在中央苏区,毛泽东经常在瑞金沙洲坝等地的一盏盏油灯下,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分析敌我双方的形势,制订作战计划,以出色的领导和指挥艺术,粉碎了敌人的一次次“围剿”。至今我们还在传唱“苏区干部好作风,夜打灯笼去办公”的动听歌谣,就是对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当年和群众促膝谈心,进行调查研究,思考决定中央苏区的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等大事的真实写照。
人们不会忘记,1934年中央红军缓步跨过于都桥,离开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创建的中央苏区,开始了漫漫长征。红军长征一开始便面临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的前途,革命的出路交织在一起,中国革命和中央红军处于十分危急的关头。在遵义红楼的油灯下,我们党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开始了他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这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我们党在面临生死存亡时的一次自我修正,党在遵义会议灯光下的这次华丽转身,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的灯光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航向。在此后的长征途中,毛主席在一盏盏小油灯旁摊开军用地图,沉着果敢,用兵如神,率领红军四渡赤水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
人们不会忘记,在陕北延安,毛主席在窑洞里的小油灯前,指挥着一个个著名战役,做出一个个重大决策,书写着一篇篇鸿篇巨著,推动着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在这简朴的窑洞里,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借着小油灯的微弱灯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撰著雄文,扭转乾坤。在这里他们不仅领导全国人民打败了日本法西斯,而且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伟大飞跃。可以说,延安窑洞里那彻夜通明的灯光至今还照亮在我们心头。延安窑洞,成了中国革命的心脏和希望,成了革命理论的发祥地;窑洞灯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路明灯。
人们不会忘记,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西柏坡的小油灯前遥控指挥辽沈、平津和淮海三大战役,最后彻底推翻了蒋家王朝。在解放战争硝烟即将散去的历史时刻,毛泽东又在油灯下开始谋划新中国的建国方略,为怎样在一穷二白的国土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订纲领。毛泽东在油灯下思索着即将面临历史性变化的中国共产党,他深思熟虑,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夺取全国胜利,只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今后的路还很长,要切实防止骄傲自满情绪的滋长,防止蜕化变质现象的产生,防止在糖衣炮弹面前吃败仗。这段话今天读来依然让人醍醐灌顶,振聋发聩,给人以警醒。
大革命时期的岁月是艰苦的,而艰苦的岁月却像是一片沃土,培养精神,培育良材,培育着一个伟大思想的萌生。铜鼓作为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毛泽东在铜鼓萧家祠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由我党独立领导,毛泽东亲自创建指挥的第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在县城武曲宫创办了我军第一个新兵训练处,从武曲宫走出了一大批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在定江桥头大沙洲,也就是今天的阅兵广场公园打出了标有“工农革命军”番号的第一面军旗。起义部队从铜鼓出发失利后,毛泽东在排埠万寿宫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思想,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的起点。作为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的所在地,作为工农革命军的诞生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根据地,铜鼓在白色恐怖的血腥岁月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我看到的资料中,大革命前期,铜鼓全县人口就有十五万多,而到1949年,全县人口已经不足五万了。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有名有姓的英烈达一万八千多人,更多的则是长眠于此的无名英烈。而正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最终铸就了新中国的显赫与辉煌。历史没有忘记他们,如同毛泽东秋收起义期间在铜鼓的伟大实践一样,秋收起义纪念馆的同志们将这一切的一切,悉心整理,成为今天激励后人成长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岁月里,小油灯见证了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从胜利不断走向更大胜利的全过程。没有小油灯,就无法上演一部部中国革命威武雄壮的活报剧;没有小油灯,就无法诞生中国革命胜利的宏伟史诗。我格外赞赏萧家祠那盏已经摇曳于历史深处的小油灯,是因为它见证了一代伟人的成长历程,见证了毛泽东以卓越的远见、渊博的学识、精辟的分析、敏锐的思维创造性地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并亲自将思想成果诉诸文字的艰苦劳动。这是多么令人敬佩、催人奋进的劳动啊!霎时,我的眼前清晰地浮现出伟人身披战衣,手执毛笔,时而举目凝思,时而埋头疾书的情景。那彻夜长明的小油灯,实际上是茫茫大海上指引前进方向的灯塔,使中国革命的航船在一次次的狂风骤雨中绕过险滩暗礁,避过巨浪急流,最终驶达胜利的彼岸,迎来今天灿烂的黎明!我突然觉得,萧家祠的那盏灯,它点的一定不是普通的燃油,而是一种特殊的能源,它采之于红土地,提炼于战火中,是共产党人实践经验的凝聚,是革命先驱集体智慧的结晶。
历史的长河犹如萧家祠外的定江河水缓缓流淌,如今的铜鼓已经随着时代脚步变得现代繁华,那天晚上我们应邀去考察新近落成的影城,途中透过流光溢彩的霓虹街景,那梦幻般的灯饰让我仿佛又回到了萧家祠,眼前仿佛又看到了那盏熠熠生辉、闪闪发光的小油灯,它化作了纵横南北东西的高速公路,县城那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和散落在青山绿水中的座座农舍,就像一道道优美的五线谱飘落在这块洒满了英雄鲜血的红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