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劳”的意义

现在的社会,一切都计算得很精确,毫无半点浪费,包括家、街道、河川,甚至道路都会被精确地计算。这些用的被计算,我们的生活、学问甚至人生也都在被计算。

之前我在说“角木”的地方谈到过吧,我们盖寺庙的时候,在建造塔和大殿的时候,椽子的后边会留出百分之二十的富余。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若干年后这些寺庙在解体维修的时候,如果前边的木料腐蚀或者损耗了,还可以把后边的往前拉上来用,用不着更换一整根。这种做法,现在的人会认为是无用或者浪费,什么都用最短的距离解决,因为那样的话既快又不浪费。

如今的教育也是一样。把一切都计算好,然后把孩子放在上边,一声号令让孩子往前冲。如果落后了,就鞭抽棍打地赶着轰着恐怕掉了队伍。在这个队伍旁边摇旗呐喊的父母们,都想让自己孩子在最短的距离内取胜。他们认为这条短距离的道路是人生最好的道路,为了孩子这是最好的道路。老师们在这样的督促下,当然毫不犹豫地只考虑如何迎合家长们的要求就好。从这种教育视角出发的话,像法隆寺、药师寺那些预留在后边的椽子就是很大的浪费。

木匠的学徒是完全不一样的。刚开始入门的时候只有看的分,光看还是好的,你还要给同门的师兄们做饭,还要打扫卫生,顺带着还得磨工具。这个要经过很长的时间,特别是磨工具,真的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要领,就这些至少也要两三年的时间。

这期间,什么书啊、报纸、电视都不用看,什么木匠的书呀、建筑方面的书呀也都用不着看。因为木匠的学徒没有捷径,只能是慢慢地磨出来。当然学会的时间因人而异,有的人很快就掌握了,有的人花费的时间会长一点。跟学校不同的是,先掌握的人可以先往前走一步。但是,慢也没什么不好,只要能记住就是好的。如果记不住的话是不能往前走的。没记住就往前走的话下一步还是不理解,这样的人要安下心来彻底掌握了才行。完全没有“谁先掌握谁就好”这一说,倒相反,慢工磨出来的人掌握得更扎实,磨出来的刃具更好用,时间让很多的东西渗透进了身体中,这些东西一旦记住会永生不忘。这些看似很多余的时间和工序,其实非常重要和必须。

经历了长时间的磨练和不断重复的作业,师父会在这之中了解徒弟的性情和他的擅长与非擅长。弟子也会学着了解真正的自己,而不是快速地学习和接受一个又一个的新知识。学徒的孩子有时可能也会觉得“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太徒劳,太浪费时间”,但是若干年后,跟那些只能使用电刨的工匠相比,这些慢慢磨练出来的工匠,手上的功夫一定比短时间内学成的人强百倍。

人和树木是一样的,每一个人的个性都不同。根据每一个人的个性,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成长方法。这个,在他们磨工具的时候会慢慢地体现出来,自己的秉性,自身的毛病,这些如果不改掉的话是磨不好工具的。

现在的教育不是提倡全体平等吗?每一个人都这么不同,却非要往一块儿看齐,去完成最短距离的竞赛,这怎么行呢?每个人的性格、才能都不同,怎么更好地发现这些孩子不同的个性和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不整齐的因素,让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都能得到发挥,这个过程没有时间,没有所谓的“徒劳”恐怕不行吧。

总有人说,“传统的师徒传承制度太封建太古老,徒劳的地方太多了”。尽管徒劳,但最终的结果是一定能培养出好的工匠来。人总不能太只顾眼前吧,如果只告诉他们结论,不用动手也不用动脚的话,他们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而且一旦遇到什么情况也不可能应付。

被认为是“徒劳的、无用的”而忽略掉的这些内容中,流失掉了多少珍贵的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