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三角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 王秀海 魏学文
- 7902字
- 2021-03-26 11:02:1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人口增长、粮食短缺、环境恶化、能源资源短缺等问题的严峻挑战,鉴于陆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日趋极限及陆地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寻找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面临的重大课题。为了摆脱危机,人类又将目光转回到了孕育生命的起点——海洋,探索蓝色波涛之下的丰富资源。从陆地资源的利用转向海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向海洋要财富,变海洋资源为经济产品,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海洋因此将成为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第二疆土”,对于国家发展和人类生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在2000—2005年期间,世界海洋经济产值从15000亿美元增长至19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1%,远超世界GDP增速,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从16%提高到20%,其经济战略地位日益凸显。2015年,全球沿海国家海洋经济产值达到56000亿美元,占GDP的11%。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韩国、印度等沿海国家都纷纷制定专属海洋战略,建立专门研究机构,设定海洋专项研发基金,加快对海洋技术的研发,力争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拥有约36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有海岛6500多个,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巨量的能源。在1991年1月召开的全国首次海洋工作会议上,确定20世纪90年代我国海洋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中心,围绕“权益、资源、减灾”几个方面展开。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领导人从战略的高度强调重视发展海洋事业,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曾先后作出了“振兴海业,繁荣经济”“管好用好海洋,振兴沿海经济”等重要指示。1998年我国政府发表了《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中遵循的基本政策和原则,对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指导作用。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开发海洋是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要加强海洋调查和规划,全面推进海域使用管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促进海洋开发和经济发展。”在2006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又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空天和海洋科技,和平利用太空和海洋资源”。温家宝同志同时指出:“空天和海洋技术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我国海洋科技与国际差距较大,我们要以发展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海底资源勘探和深海技术等为重点,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维护国家利益。”为体现将海洋经济作为长远战略性目标去努力的重视度,国家还从政策法律层面上予以规定。1996年3月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一次在国家长远战略性文件中把海洋提到重要地位,明确提出要“加强海洋资源调查,开发海洋产业,保护海洋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强化海洋意识,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生态,开发海洋资源,实施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则把科学技术列为五大战略重点之一,并从优先主题、前沿技术、基础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海水淡化、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等应用技术成为重点发展领域的优先主题,海洋技术被列为前沿技术,海洋科学成为基础研究中的重要内容。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013年7月30日,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海洋经济、海洋环境、海洋科技和海洋权益四个方面系统阐释了在新时期如何建设海洋强国这一重大战略问题,对下一阶段海洋强国战略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标志着海洋强国战略完成了从认识理念到现实实践的重大转变。
2017年3月,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6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0507亿元,比上年增长6.8%,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43283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27224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356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848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8453亿元,海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1%、40.4%和54.5%。据测算,2016年,我国海洋产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其中,海洋生物医药业较快增长;滨海旅游发展规模持续扩大,新业态旅游成长步伐加快;海水利用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稳步发展,海水利用项目有序推进,多项重大海洋工程顺利完工;海洋电力业发展势头良好,海上风电场建设稳步推进;海洋渔业,海洋盐业稳步增长;海洋矿业、海洋化工业稳步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总体稳定,沿海港口生产总体平稳增长,航运市场逐渐复苏;海洋油气产量和增加值同比小幅下降;海洋船舶工业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但形势依然严峻。公报显示,在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情况方面,2016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24323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5%,比上年回落了0.8个百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9912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2%,比上年回落了0.2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5895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22.5%,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
在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大背景下,沿海各省纷纷出台海洋发展政策,如“海上山东”“海上辽宁”“山海经”等口号的提出,沿海城市大连、青岛、秦皇岛、连云港、上海、厦门、广州、深圳、湛江等都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机遇,加大对海洋经济的投入和研究,力图取得海洋战略产业的制高点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山东是海洋大省,也是经济和人口大省,在我国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新一轮国家海洋开发战略中,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一道,不仅肩负着发展海洋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使命,在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提高综合管理效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也对全国发挥了重要示范带动作用。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为特征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也是山东省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为山东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在建立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我国高效生态经济科学发展探索新经验和新途径。经过努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成,特色园区布局初具规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呈现出投入力度大、增长速度快、质量效益好、发展后劲足的良好态势,对全省科学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引擎、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全国区域经济科学发展上走到了前列,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201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山东海洋强省建设既是对海洋强国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14年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确定的14项主要发展指标中,核心保护区面积、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总供水能力、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6项指标,已经完成并超过《规划》2015年目标。单位GDP能耗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林木覆盖率、城镇化水平4项指标,预计可完成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项指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任务目标需作适当调整。《规划》提出的各项重点工程项目全面铺开,总体进展顺利。四大临港产业区建设加快推进,16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发展势头良好,20家物流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土地资源开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金融创新、开发区升级、综合保税区设立、产业发展等方面的17项重大政策事项,已基本完成或取得重大突破。随着“十三五”的到来,黄河三角洲发展规划的实施仍然要紧紧围绕建设“高效生态”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海洋经济发展全局,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定不移地实施“陆海”联动战略,加强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大海洋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但当前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处于新时期,面临的国际国内新背景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提出了新思路和新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和新机遇。
发展海洋经济是沿海国家和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陆地可开发资源的日趋减少,开发海洋资源成为国家或地区间经济竞争的“法宝”,海洋成为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竞争的必争之地,发展海洋经济已是大势所趋。综观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多是依靠海洋走上发达之路,海洋特别是港口都为其成功发展和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18世纪中期起,英国借助海洋产业经过百年发展成为世界强国。20世纪初,美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了沿海工业化城市带,一条是沿东海岸的波士顿—纽约—巴尔的摩—华盛顿,另一条是沿西海岸的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发展以海外贸易为主体的海洋经济,成功地带动了区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霸主。20世纪50年代,日本以海外贸易和海运事业为纽带,发展临港工业,促进经济腾飞,形成了东京、神户和名古屋等深水港群与大城市群。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号称“亚洲四小龙”的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兴起,也无一不是借助海洋经济发展起来的。
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对海洋经济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经济资源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更加开放和相互融合。新技术革命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多重带动效应,带来全球生产、贸易、投资方式和各种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显著变化,“地球村”正日益成为现实。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快,以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内容的新经济已全面渗透和融合到海洋经济中,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环境。例如,远洋捕捞合作,海洋资源共同开发利用,生物医药、海水养殖的国际投资和贸易等,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这就要求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全方位、高层次加速融入国际化,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推进现代化的共同战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及海洋意识的不断深化,沿海地区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瞄准海洋资源,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重大发展战略。近年来,沿海一些省份和城市发挥各自优势,耕海牧渔,依海发展,大唱“海洋经”,相继提出了各有特色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如山东的“海上山东”战略、广东的“海洋经济强省”战略、辽宁的“海上辽宁”战略、河北的“环渤海”战略、江苏的“海上苏东”战略、福建的“海上田园”战略、海南的“海洋大省”战略、广西的“蓝色计划”战略等,各地海洋经济呈现出竞相发展的新局面,区域间和城市间在不同层面上的竞争已经明显形成。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我国在后危机时期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举措。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实施的关键阶段,区域发展要把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作为构筑海洋现代产业的突破口,不断优化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环境。以传统资源密集投入、低附加值、自发布局为特征的海洋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拐点区间,培育和发展以技术创新和新型海洋资源开发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海洋领域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它是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而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正如其他一切新生事物的出现一样,涉及经济、科技、文化、政治等诸多因素,更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金融危机使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增长、资源环境约束和科技等多方面压力,整个世界进入了“后危机时代”。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科学技术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复苏的要求和新一轮经济繁荣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展开了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把科技创新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以抢占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强有力地位。
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机遇期,以高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适逢大好的发展机遇。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变为“后危机时代”各国走向经济复兴的产业发展选择,一些发达国家及地区,如美国、日本、欧盟等,都将注意力转向新兴产业,并给予前所未有的强有力政策支持,寄希望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危机后的本国经济。
为顺应“后危机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国领导人和专家学者逐渐认识到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以抢占科技制高点,归根结底要提高科学技术水平。2010年,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问题更是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共中央先后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使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源储量丰富的海洋日益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新空间,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正日益提升。中国的海洋经济在21世纪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01—2009年海洋生产总值以年均16.3%的速度增长,高出同期国内生产总值1.4个百分点。200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更是达到3196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3%,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5.5%,海洋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亮点。在2009年9月温家宝同志连续主持召开的三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座谈会上,阐述了五个重点领域的产业规划,其中就包括空间与海洋探索。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同志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明确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空间海洋开发。在国务院对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总体部署的同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运而生。2010年年初,孙志辉同志做出了《展望2010,撑起海洋战略新产业》的讲话,讲话中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特征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并着重强调了海洋科技和高新技术发展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继而,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司成立了由局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规划战略研究和规划文本编写组,启动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研究工作。自此,拉开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的序幕。
二、研究意义
面对国际经济格局的新变化与科技革命形势的新发展,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出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是我国着眼于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实现经济赶超和民族复兴而做出的重要战略抉择。作为海洋科技和海洋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既代表着海洋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海洋产业发展的方向,能够从根本上推动海洋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尽快形成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海洋科学技术实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因此,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式方法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学术界的研究要务。随着国家经济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产业政策作为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目标而采用的宏观调控手段,对产业发展的调控和推动作用日趋明显。产业发展政策作为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一定的产业目标而制定的促进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具体政策,与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共同构成产业政策体系。
本书所研究的黄河三角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在分析黄河三角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经验,瞄准国际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结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点和宏观调控要求,研究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的新时期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框架,为积极推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对策建议,同时为我国其他区域制定和实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参考和实践应用指导。
为了更好地实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书从经济学和管理学视角出发,结合黄河三角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运用产业优化理论、产业布局评价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书的理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本书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应用产业优化理论、产业布局评价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涉及各相关研究领域的理论内容,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及有效性的认识有所突破。
第二,在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基础上,从提法、内涵和特征及选择依据的角度界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深化对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认识,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找到了理论基石和行动方略。
本书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在“九五”计划中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于“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及“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强调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国家调整海洋产业结构、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而生的。在陆地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下兴起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其具有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节能环保的优势,必将积极推进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一改我国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粗放扩张型的海洋经济增长方式。因此,本书通过研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能够促进我国和区域海洋产业结构的凋整、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而推动海洋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第二,提出了黄河三角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有利于区域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在外部需求急剧减少、国内低端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是扩内需稳外需、培育新的海洋经济增长点的重大举措。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因而凭借广阔的市场前景及强劲的产业带动力,可以将过剩的社会经济资源从传统产业转移到新兴产业上来,同时带动许多新的海洋产业发展,拓展海洋经济增长空间。本书从产业定位、产业布局、发展创新机制、区域合作、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黄河三角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试图勾画出产业发展的一个清晰思路,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从思路上解决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