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治理评论(第二卷)
- 黄其松主编
- 791字
- 2021-03-30 20:06:31
五、完善黔东南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的对策
(一)政府政策执行和监管的完善
具体而言,黔东南州政府首先要完善旅游扶贫发展的政策监管机制。州政府部门应该为地区生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进而提高真正贫困的乡镇获取政策与旅游资源的能力。同时,县级政府在转移支付过程中应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农民再就业培训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以及交通、水利等有关农业、农村建设及旅游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拿出一部分进行整合,设立旅游扶贫专项资金,统一部署安排,完善旅游投资的相关政策,加强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另外,还应该按照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税收及财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创建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扩展旅游产业招商引资渠道。
(二)乡村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现代性升级
乡村生态旅游体验的基础是游客充分享受美食与美景,把“民族、生态、现代”的特征有机融合起来。民族与生态的风景并不总是打上原始落后的烙印;凡是吃、住、行的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必保持卫生、舒适,也就是体现“与时俱进”的现代生活特征。
(三)生态旅游产品的多元化
贫困地区通过资源整合只有不断丰富生态旅游产品、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品牌才能形成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才能保证贫困地区脱贫后不再返贫。具体措施是:首先,要不断丰富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的内容。游客进入民族村寨,不仅可以浏览民族村寨的原始风貌,古朴的民族建筑,还可以欣赏村民田间劳作的情景,日落时分男女对唱情歌的景象等,从而增添游客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其次,不断完善生态性的体验项目。民族村寨可以按照民俗民风,在寨子里举办多种多样的民族节庆活动,邀请游客亲自参加这些节庆活动,从而真实地体会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最后,不断开发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商品,如蜡染、刺绣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石刻、木刻艺术品、民间乐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