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充国献身边陲

宣帝的时候,羌族与汉朝的矛盾激化,羌族首领杨玉带领着羌族士兵围攻汉朝使者义渠安国,并且联合匈奴侵扰汉朝边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破坏。

大臣们不断上书请求汉宣帝派兵攻打羌族,以解决边疆纠纷,同时扩大汉朝的国土。汉宣帝思考了几天,最终决定派军队平定羌人的叛乱。汉宣帝询问将军赵充国应该派谁带兵去攻打羌族,这时赵充国已经73岁,他回答说:“去攻打羌族这件事,恐怕朝廷中没人能比我更适合的了。陛下就让我去吧。”

宣帝又问:“那你知道羌族现在的实力吗?你准备这次带多少兵去打仗呢?”

赵充国说:“常言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我现在不了解羌族的具体情况,况且军事上的事是难以预测的,我可以先去察看察看,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作战策略。羌族人虽然擅长骑射,但是他们背叛朝廷,是不符合天理人心的,所以也注定是要失败的。陛下不必为此过于担心。”

宣帝听赵充国说完,即刻答应了他的请求。

赵充国率领一万多骑兵先到了金城(今甘肃省兰州市附近),准备在那里渡过黄河向北进军。为了避免羌族在大军渡河时突然出击,他先派出三个精锐小分队,在晚上的时候偷渡过河,然后在对岸做好防守工作,以便掩护全军过河。第二天全军顺利过河后立即安营扎寨,警惕羌族随时的进犯。过了不久,便有一百多个羌族骑兵到汉营附近来叫阵。有的将领提议去迎战,赵充国却不允许,他说:“我们行军时间太长,人和马都很疲惫,不能再浪费体力去战斗。况且,羌族来的这些人都是轻装上阵的精锐部队,恐怕是想诱惑我们上当的。我们既然来攻打羌族,目的就是想把他们全部歼灭,千万不要贪图小的胜利。”

羌族骑兵见汉军没有动静,很快便走了。赵充国也没理会,带着部队继续前进,到了西部的都尉府。他并不急着打仗,而是每天摆酒宴让士兵们吃喝,就算羌族来叫阵,他也不理睬。

在羌族的几十个部落中,先零羌的实力最大,赵充国研究之后,拟定出全力攻打先零羌的计划。先零羌没有任何防备,主力很快被赵充国部队消灭,其余的人甚至顾不上搬运物资就争先恐后往湟水边跑。由于道路狭窄,先零羌的军队乱作一团。部下建议赵充国说:“大人,我们现在赶紧趁胜追击吧。”

赵充国却并不认为是好时机,他说:“陷于困境的敌人是不能去追击的,我们可以慢慢驱赶他们。”结果,先零羌的士兵被淹死大半,只剩下七八千人渡过了湟水。羌族其他的部落得到消息后,都纷纷投靠了汉朝。

赵充国虽然打败了先零羌,但是并没有将其彻底征服。他们聚集在湟水以西,时刻都有卷土重来的可能。这时赵充国染病在身,需要休养。为了确保边防的安全,他请求汉宣帝在边疆进行“屯田”,即大部队撤退,留一万步兵驻扎,这样既可以从事农业生产,又能守护边疆。汉宣帝和大臣们多次讨论后,同意了赵充国的意见。两年后,赵充国又带兵攻打先零羌,取得了最后胜利。

羌族人的民居多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在村寨住房旁还建有碉楼,是羌族人用来御敌、储存粮食和柴草的建筑,高度在10~30米之间,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建筑材料多为石片和黄泥土。特别的是,碉楼修建时,不绘图、吊线,不用柱架支撑,全靠高超的技艺和经验,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坏。

【博闻馆】

中兴之帝

汉宣帝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他的祖父母、父母都因为巫蛊之祸被杀死,他当时只有几个月大,就被关进了大牢里。后来,汉武帝借口大赦天下,把刘询从大牢里释放出来,忠义之臣邴吉便自己供养这位皇曾孙,后得知皇曾孙外祖母尚在,便将刘询送到其外祖母家里抚养。

刘询十分喜爱读书,也喜欢到长安城的各条大街和郊外游玩,他从市井生活中深切体会了民间的疾苦,也获得了不少诸如辨别百姓当中的奸邪之辈、考察吏治之道的得失一类的社会经验。

正是因为刘询了解百姓的疾苦,所以他即位之后,能躬行节俭,多次下令节省开支,改革吏治,稳定社会局势,最终创造了汉朝历史上又一个辉煌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