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发展与发展观

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在不断深化,发展观也在不断演进,从早期对物质的关注逐渐到人的关注,从片面的经济增长逐渐演变为全面协调的发展,从短期的增长逐渐转为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的内涵

关于发展的定义,《大英百科全书》指出:“虽然该术语有时被当成经济增长的同义词,但一般来说发展被用来描述一个国家的经济,包括数量上与质量上的改善。” 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修订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发展的数量可以用一些经济增长指标衡量,比如经济总量、人均GDP。经济发展的数量和质量可以概括为我国较为流行的术语“又好又快地发展”。此外,发展还关注长期的资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通俗地讲:“我们这一代人的发展不以牺牲下一代人的发展为代价。”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将发展定义为:“发展的基本目的,就是创造一种能够使人长期地享受健康和有创造性的生活。” United Nation Development Programme.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0.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1993年,UNDP进一步明确:“发展是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发展,由人去从事的发展。” United Nation Development Programme.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3.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这与我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是一致的。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则以“自由”定义发展,他认为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发展是促进人们享有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Sen A.Development as Freedo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发展经济学也指出,发展的核心要义在于:①福利的改善;②生活状况和经济水平的改善;③个人能力的发展,减少不自由。Ray D.Development Econom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托达罗(Michael Todaro)在其《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一书中,认为发展是一个多维度过程,体现为社会结构、民众态度、国家制度等领域的重大变革,以及经济增长的加速、不平等的降低、绝对贫困的消除;发展是整个社会系统向着更加美好和更为人道的生活环境持续前进的过程Todaro M P.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 London:Longman,1981.;发展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其基本目标是满足基本需要(Life-sustenance)、提高人类自尊(Self-esteem)、扩大选择自由(Freedom to Choose)。

(1)满足人类基本需要是人类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包括食物、住房、健康和保护。如果这些基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则属于“绝对不发达”。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功能无非就是向尽可能多的人提供满足基本需要的手段。

(2)自尊是一种自己觉得有价值、有尊严的感觉,而不仅仅是实现他人利益的工具。对于不同的民族,社会自尊的性质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物质福利被普遍认为是尊严感的一个必备因素,物质上欠发达的民族通常缺乏尊严感。因此,发展是消除自卑、获得尊严的一个重要途径。

(3)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扩大人类的选择自由。这里的自由并不是政治或意识形态意义上的,而是一种更基本意义上的自由,是指摆脱物质生活条件的束缚,摆脱自然界、愚昧、他人、苦难、风俗习惯和教条主义的奴役。刘易斯(Arthur Lewis)曾指出:“经济增长的好处不在于财富增进幸福,而在于财富扩大了人类选择的范围。”Lewis W A.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Unwin Hyman,1955.财富能增强人对自然环境的控制能力,这在贫困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发展观的变迁

发展观又称发展哲学,是对发展理论所蕴藏的哲学内涵,经过高度的抽象和概括而总结出来的内在和本质的特征,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发展方向和目标的追求以及对发展衡量尺度的理解。发展观作为人类审视发展的价值理念和标准,指导着人们推动发展的实践活动。由于人类认识水平存在历史阶段性和局限性,人类发展观也必然存在一个不断革新、不断完善的历史演进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通过对历史的反思,不断深化了对发展理论的探索和研究,促进了发展观的演进。这种演进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50~60年代,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占据主导地位,发展几乎等同于经济增长;二是20世纪70~90年代,随着人们对增长目的的不断反思,“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念日益受到关注,逐渐形成了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观;三是20世纪90年以来,随着全球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综合发展逐渐成为主流,并得到了广泛认同。

1.第一代发展观(20世纪50~60年代)——“增长优先、以物为主”

“以物为主”的经济发展观是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的产物,其中最主导的思想就是发展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20世纪50年代前后,是发展理论形成和繁荣的时期,也是早期发展观的形成时期。当时,发展经济学家还没把“发展”与“增长”两个概念区别开来。他们普遍坚信,发展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问题,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就在于工业化程度不高,只有加快工业化的步伐,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在这个时代,发展研究的视角主要局限于经济领域,人们热衷于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和增长的高速度。当时的一些代表性增长理论,如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罗宾逊经济增长理论,其基本出发点都是实现经济增长。人们也确信,发展的唯一目标就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其他一切问题都会随着经济增长而自然地得到解决,社会和文化因素完全被排除在发展过程之外。

“以物为主”的经济发展观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致命缺陷。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带来了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畸形发展,资本主义陷入“滞胀”;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张关系引发了社会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化甚至社会动荡。工业化也带来了资源耗竭、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极限论”(The Limits to Growth)Meadows D H, Meadows D L, Randers J, et al.The Limits to Growth.Universe Books,1972.认为,人口和经济的增长不仅在耗尽地球的资源,而且将生态破坏推向自然调节能力之外,唯有遏制和停滞的方法才是实现全球平稳的有效手段。增长极限论警告人类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看待发展,告诫人们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经济发展不能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应考虑环境的最终承载极限对人类发展的制约。

2.第二代发展观(20世纪70~90年代)——“社会发展,以人为本”

第二代发展观是在对第一代发展观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更多地关注社会发展,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认为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还包括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的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贫困、公平分配、满足基本需要、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改善人的素质。

90年代以来,联合国提出“人类发展”的概念,形成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发展观;明确提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经济增长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推出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作为衡量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准。指数根据平均预期寿命、识字率、国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计算,衡量一个国家在人类发展三个方面取得的成就:健康长寿的生活,用出生时预期寿命衡量;知识的获取,用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受教育年限衡量;体面的生活水平,用人均GNI(PPP 美元)衡量(UNDP,2004),在世界范围内可以进行国与国之间的比较。HDI的计算方式参见图1-2。

图1-2 HDI的计算方式

资料来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可持续性与平等:共享美好未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1,167页

HDI的推出将决策者、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的注意力从传统的经济统计转向人的发展,强调人和人的能力——而不是经济增长——应当成为评价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最终标准。

根据第二代发展观的思想,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之上的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统一,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制、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形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实现社会结构要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

3.第三代发展观(20世纪90年代以后)——“可持续发展、代际平衡”的理念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发布了关于人类未来发展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很快在全球产生巨大影响。报告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围绕人口、粮食、物种和遗传、资源、能源、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在系统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之后,明确提出:①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发展危机不能分割;②地球的资源和能源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③必须为当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改变发展模式。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内涵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development which satisfies the current needs of society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needs of future generations)。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Our Common Fu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发展不以牺牲下一代人的发展为代价。

可持续发展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产生体现国家实力的社会财富,才能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最终打破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因此,承认各国的发展权十分重要。

(2)显示了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也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强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生态环境,使人类的发展始终与自然生态的承载力相适应。

(3)提出了代际公平的概念。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包括资源资本和环境资本。保护和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当代人应尽的责任。

(4)在代际公平的基础上,提出了代内公平的概念。这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必要前提。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全球环境变化影响最大。大量的资源消费使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处于有利地位,因而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环境修复责任。

(5)强调发展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由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发展应该是这个“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长期持续发展。只有三者协调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资源环境为依托,保证人类世代都拥有长期发展的能力。在发展过程中,既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又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生态规律,以维持“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整体利益,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整体效益(图1-3)。

2000年9月,189个国家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一致通过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联合国官方网站.http://www.un.org/millenniumgoals/,2012年7月28日访问。,并承诺在2015年之前将全球贫困水平相比1990年降低一半。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包括消除极端贫困、普及初等教育、促进两性平等、降低儿童死亡、改善产妇保健、与疾病做斗争、环境可持续力、全球伙伴关系八大目标,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可持续等发展理念,体现了三代发展观的传承和融合。

图1-3 可持续发展

资料来源:根据维基百科提供的有关资料整理

专栏1-3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所有192成员国承诺最晚将在2015年实现八大目标:

• 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

➢ 靠每日不到1美元维生的人口比例减半;

➢ 挨饿的人口比例减半。

• 普及小学教育

➢ 确保所有男童和女童都能完成全部小学教育课程。

• 促进两性平等和赋予女性权利

➢ 最好到2005年在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中消除两性差距,至迟于2015年在各级教育中消除此种差距。

• 降低儿童死亡率

➢ 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

• 改善产妇保健

➢ 产妇死亡率降低四分之三。

• 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做斗争

➢ 遏止并开始扭转艾滋病毒/艾滋病的蔓延;

➢ 遏止并开始扭转疟疾和其他主要疾病的发病率增长。

• 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

➢ 将可持续发展原则纳入国家政策和方案;

➢ 扭转环境资源的恶化;

➢ 无法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减半;

➢ 到2020年使至少1亿贫民窟居民的生活有明显改善。

• 全球合作促进发展

➢ 进一步发展开放的、遵循规则的、可预测的、非歧视性的贸易和金融体制。包括在国家和国际两级致力于善政、发展和减轻贫穷;

➢ 满足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需要。包括:对其出口免征关税、不实行配额;加强重债穷国的减债方案,注销官方双边债务;向致力于减贫的国家提供更为慷慨的官方发展援助;

➢ 满足内陆国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要;

➢ 通过国家和国际措施全面处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使债务可以长期持续承受;

➢ 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为青年创造体面的生产性就业机会;

➢ 与制药公司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负担得起的基本药物;

➢ 与私营部门合作,提供新技术,特别是信息和通信技术产生的好处。

资料来源:根据http://www.un.org/millenniumgoals/有关资料整理。

自2004年起,联合国开始发布《千年发展目标进度年度报告》(Reporton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Goals),评估全球成员国在推进千年发展目标方面的进展和成果。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早在2004年就已经在减少贫困人口等几个方面提前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

三、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我国发展中仍然存在大量突出的问题,表现为:

(1)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量投入实现,增长的粗放型特征依然显著,表现为资本产出效率不高、全要素生产效率偏低、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等问题。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24.32亿吨油当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0.3%,仅生产了世界生产总量的9.5%左右。根据世界银行《2011年世界发展报告》的数据计算。

(2)经济结构不合理,不协调问题日益凸显,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偏大,低端化态势没有根本扭转;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增长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严重不足;城乡区域差距日益扩大;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3)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投入不足;优势公共资源日益向城市集中,在城市里又向少数的机构集中,越来越被少数人享用,造成了严重的公共服务不均等;在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社会治安等领域,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

(4)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资源能源高消耗和污染高排放的重工业比重上升;污染物排放总量虽然有所减少,但规模仍然巨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居世界前列,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环境污染的多年积累,也使我国进入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事故的高发期,如血铅污染事件、出生缺陷率持续上升等。

“十二五”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体判断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早在21世纪初,中国决策层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和突出矛盾,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科学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在综合研判世界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内容和表述也越来完整和深刻。2003年4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坚持全面的发展观,通过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创新优势。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努力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交出优异的答卷。”胡锦涛同志在广东视察时的讲话。2003年7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通过抗击‘非典’斗争,我们比过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还不够协调……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重申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由此可见,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体现了当今世界第二代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又衔接了第三代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主旨,反映了我国的发展理念与世界的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