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南平机制的具体做法与成效

南平通过以外力激活内力,外力与内力结合,重构农村工作体系,逐步形成一个系统的、综合的解决“三农”问题的以“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为核心的农村工作新机制,探索出一条破解“三农”难题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科技特派员:打造科技推广平台 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截至1998年年底,南平拥有编制内农业科技人员6336人,平均每351个农民拥有1名科技人员。然而,这一庞大的科技人员群体绝大多数常年待在机关,他们的技术和研究成果,与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缺少交集。1998年年底的调研中,南平的领导者们最先深切地感受到的就是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饥渴:橘农因为找不到农技站站长而只能自己摸索种植柑橘,结果柑橘又酸又涩卖不出去;田里的耕作仍是延续了几千年“牛前人后”的落后方式;种植作物单一,缺乏优良品种,一亩水稻扣除成本一年只赚200元;等等。认识到农民对技术的极端渴求和政府农技推广机构的资源浪费两者间的深刻矛盾,南平市决定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直接下派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服务农民。

1999年2月,首批225名科技特派员进驻215个行政村。这些科技特派员主要来自市县两级政府机关、农业科研院所和乡镇农技站、涉农部门技术干部,他们以科技特派员的新身份进入村一级,一般任职时间为1~3年。由此,南平开始走上了“南平机制”的探索之路。

1.主要做法

南平机制首创的“科技特派员”不同于一般的下派科技人员进村服务农民,他们的“特”主要体现在“利益共同体”上,这是一项突破传统体制的重大创新,是科技特派员这一创新机制的核心内容。早在1998年12月南平出台的《南平市科技特派员下村服务实施方案》中就明确规定:“科技特派员可以通过技术入股、资金入股、技术承包或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直接参与所在村集体或农户经济实体产前、产中、产后的一项经营活动,也可以把重点放在抓种养大户上,通过包一片、带一村,建立利益共同体,提高服务效益。”通过建立利益共同体,将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结合起来,实现科技特派员与农民(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回报机制,不仅激发了科技特派员服务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科技特派员的服务责任意识。过去,科技人员为农民提供服务是无偿的,责任不明确,农民也不太信任。建立利益共同体后,就好像给智慧之火浇上利益之油,科技人员不仅积极主动找项目、抓生产,还在加工、流通环节上下功夫做文章,提高了农产品在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他们在付出努力的同时,也从中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农民由于和科技人员的风险捆在了一起,就像吃了“定心丸”,把科技人员看成自己人而不再是客人,科技人员与农民在发展中实现双赢。

在人员选派上,科技特派员实行“双向选择”原则:一方面,对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分类,根据技术专长确定选派方向;另一方面,尊重群众的意愿,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服务,就下派相应的科技特派员,把政府选派和基层需要结合起来。在自愿的基础上,农民与科技人员之间达成服务契约关系,提高了科技与农业结合的效果。

在后台保障上,南平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对下派人员的使用、激励政策;保留编制、工资、福利、奖金、津贴的全额发放政策;保留专业技术和行政职务,下派期间工资上浮一级;对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群众公认,特别是在条件艰苦环境下做出成绩的予以优先提拔使用,以此打消了下派科技人员的顾虑。

在考核机制上,重实绩、重基层评价,采取量化考核、跟踪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用制度保证下派工作的有效性。

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找到了新的切入点,其主要做法是通过打造“四个平台”,实现科技与“三农”的“无缝结合”。

第一平台——科技推广平台。南平市以选派科技特派员到基层服务为契机,着力健全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网络,满足群众对科技的渴求。广大科技特派员常年驻扎基层、服务基层,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推广科技成果、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走致富之路,深受农民的欢迎。针对农村农业发展的多样性,南平市又把乡镇“农五站”整合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把科技人员按专业整合为行业科技服务组,所有科技特派员都加入到相应的行业服务组,实施联动服务,并加强对村级发展服务站的指导,增强服务合力。

科技特派员深受农民的欢迎,据课题组调研,95.17%的农民对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表示满意(如图2-1所示)。

图2-1 农民对科技特派员的满意度

第二平台——成果转化平台。谁是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的行为主体,是政府还是市场?实践证明,完全由政府实施纯公益性服务或完全经市场机制自由调节都难以达到科技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南平突破传统思想束缚,在实践中开辟了第三条道路——科技特派员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等形式,与农户和专业大户、龙头企业或农民合作组织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此举肯定了科技人员对技术的经营收益的合理分配,将科技推广中的政府行为和组织行为逐步转变为个人行为和市场行为,增强了科技人员投身于生产实践的热情,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动力源泉。

第三平台——产业促进平台。南平市鼓励科技特派员积极参与以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等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建设,拉动政府各相关部门互动联动支持农村建设,与流通助理、金融助理等其他下派干部分工合作、一体运作,形成合力,以项目建设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利用闽北星火产业带建设的契机,认真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加快“一县一业”项目实施。与此相配合,有所侧重地把相关专业技术人才选派到农村,帮助当地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在项目建设、推广过程中,“科特派+龙头+基地+农户”、“科特派+基地+农户”、“科特派+农业合作社+农户”、“科特派+金融+流通+农户”、“科特派团队+农户”等,众多以科特派为中坚骨干的农业技术推广运作模式纷纷涌现(如图2-2所示)。

图2-2 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

调研结果显示,南平市采取“科特派+基地+农户”这一模式的较多,占全市49.75%(如图2-3所示)。当然,不同模式之间没有好坏之分,采取何种模式只是一个因地制宜的选择问题。

图2-3 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选择情况

第四平台——宝塔形引力平台。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协作,借助外部资源,增强科技服务力量,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南平市先后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福建省农科院和福建农林大学等60多个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以科技特派员为主体、以大量乡土人才为基础服务农民的“宝塔形”农业科技传导网络(如图2-4所示)。

图2-4 “宝塔形”农业科技传导网络

在这一宝塔形结构中,实现了通过科技特派员牵引现代科技要素进入农村,搭建农业高校、农业科研院所以及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科技成果进入农村的管道,向农村导入各种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资源,提高农民自身的技术水平,培育农村本土的农业科技力量。通过这一管道,根据农民的需要,将“宝塔”高端的科技资源要素导入农村,更好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由科技特派员直接面对农村先进分子,培养出一批农村本土的科技人才,再带动更多的农民,从而提高农民整体的科技水平,放大农业科技的能量。同时,通过这一管道将农民的需求导入“宝塔”上端的农业科研机构和涉农高校,使农业科研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这样,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其传递、传导和传播作用,疏通了农业科技的研发、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直达农民的管道,接续了原有农村工作体系的断层,以直接、便捷、低成本的方式,实现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

2.成效分析

(1)直接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截至2011年,科技特派员共实施大小科技项目8728项,引进农业新技术5051项、新品种11336个,建立各类农业新科技示范园区27个、科技示范乡镇37个、示范村165个、示范户1.7万户;建立农业典型示范基地32万亩,培育农村乡土人才2万人。福建省南平市农办提供。科技特派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培育农民,指导农民引进、改良农作物品种,防治病虫害,推广新技术、新机械等,促进了科技人员与农民、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有效对接,形成了垂直一体化的成果转化机制,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从40%提高到50%以上,超过了我国现有农业科技贡献率47%的平均水平。

(2)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1998年年底,南平全市共有农业科技人员6336人,其中70%的人员长年待在机关。一方面是机关大量人力资源的闲置;另一方面是农民对科技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科技特派员制度恰恰解决了这一矛盾。科技特派员制度实现了农民的需求和科技人员专长的供需对接,这既满足了农村的科技需求,又打破了原有科技人员管理体制,放活了机关科技人才。近70%的科技特派员认为其下派后并未影响原单位工作(如图2-5所示),并且绝大多数人表示任期结束后愿意继续申请做科技特派员,不愿意的仅占11.56%(如图2-6所示)。与此同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科技特派员制度以科技特派员为载体,把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要的科技资源、土地资源、资金资源、农民的劳动力资源等有效整合到农业生产体系当中,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

图2-5 科技特派员下派后对原单位的影响

图2-6 任期结束后继续申请做科技特派员的意愿

(3)培育了新型农民。科技特派员利用现场培训、技术示范、课堂教学、个别指导等多种形式,向农民、农村技术员传授科技知识和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了农民对科技的认识和理解,加快了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了农村现代科技知识的传播,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和增收致富的能力,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

调研结果显示,科技特派员指导农户100户以上的占41.71%(如图2-7所示),培训农民100人以上的占76.39%(如图2-8所示)。科技特派员制度培育了新型农民,使广大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得到真正发挥。

图2-7 每位科技特派员指导农户情况

图2-8 每位科技特派员培训农民情况

3.启示意义

(1)直面农民的科技需求,将科技人员派往农村第一线,与农民和农业实施“零距离”融合,弥补了基层科技推广服务力量的不足。

(2)把技术咨询服务行为转变为面向市场的经济行为,把单一的生产环节服务转变为加工、销售、管理等集成运作的综合性服务系统。

(3)“利益共同体”这一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的开辟,使科技特派员与农民能够共同分享农业产前、产后的增值收益,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增加了科技特派员的收入,激发了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没有过多增加政府的负担,相对于纯公益性和纯商业性等形式的农业推广方式成本更低、效果更好,为科农携手、传统农业的改造、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所以,这一做法非常迅速地在全国许多省市得到推广。

科技特派员是“五路特使”中派下去的第一支队伍,这支队伍的成功意义重大。这项制度的实施不但培育出了一支促进农村发展的新型科技队伍,探索出了一条以科技为先导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型发展道路,最容易为农民所接受,而且为村支书的下派打好了基础,具有从战略上破解“三农”难题的意义。

无疑,科技特派员制度正在为改变“三农”面貌发挥着巨大作用,但随着环境的变化,也需要应对一些新问题。首先,当前科技进步的速度不断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化肥、新农机具不断涌现,对科技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一些科技特派员专业水准不高,学科面比较窄,不能完全满足基层和群众的需要。因此,需要加强对于科技特派员的教育培训,以便更好地为农村科技服务。其次,科技特派员的待遇和工作经费保障仍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二)下派村支书: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实现农村民主化发展

科技特派员在南平地方名声大噪,农村出现了争抢科技特派员的现象,但是,仅靠这一支队伍,还不足以撬动对农村社会生态系统的改造。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科技特派员在村里的工作能量得不到充分发挥,对这一点,许多科技特派员都有切身的工作体会。最著名的科技特派员之一詹夷生在谈到当时的情况时说:“闽北地大,农民分散,有时想把几个村的农民召集起来统一做个培训,却连个村干部都找不到。”同时,综合考虑到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民主法制薄弱、宗派势力影响大、干群关系紧张、乡村工作脱节等实际情况,南平市开始下派第二支队伍——村支书。

下派村支书后来成为南平市下派的“五支队伍”中的核心力量。市委明确要求他们到农村去是村里的第一责任人,工作内容涉及一个村的方方面面。相对于挂职锻炼,下派第一书记的方式更能够明确他们的责任,也更容易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下派村支书的主要职责是:带好一个班子、找好一条路子、建好一个机制、打好一个基础,其实质是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下派村支书作为政府下派的外来权威,能够通过自己在政府中的强大后援力量将科技、信息、资金、管理、市场等方面的资源大量导入农村,同时将各方面资源整合起来,协调和带动其他各路下派干部分工合作开展工作,形成使各方面力量有机结合、“一体运作”的合力,从而更强有力地支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带领村“两委”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下派村支书通过自己身体力行,言传身教,逐步带动和提高村干部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服务意识、遵纪守法等方面的素养,培养一批有较高素质的农村本土管理人才,培育强有力的农村干部队伍。同时,下派村支书利用自身外来权威的身份,能够客观、公正、公平地处理和调解农村各种矛盾,为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赢得农民的称赞,单位的肯定,社会的关注和党委、政府的认可。

2000年至2012年6月,南平市先后下派村支书五批,共2346人次,进驻1469个村,占全市建制村总数的90%。福建省南平市委组织部提供。

1.主要做法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南平市在下派村支书的选派、管理、激励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

(1)严格选派。选派工作由各级党委一把手亲自抓,由组织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坚持“选优、选强”的原则。下派村支书全部从市、县、乡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优秀党员干部中选派,采取个人自愿报名、单位推荐、组织考核的办法,层层把关,好中选优,确保将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并且熟悉党的农村政策,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农村工作经验的优秀党员干部选派到农村。下派村支书不搞空降,而是选择在村级干部换届时进行,提前两三个月进村,经过村党支部选举合法产生。

(2)加强管理。南平市建立了下派村支书日常管理、培训交流、考评考核、离任审计等近10项制度,规定下派村支书驻村期间由县(市、区)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和派出单位共同管理,统一在乡镇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下派村支书任期3年,与村级组织换届相衔接,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2天,每半年向县(市、区)委组织部、乡镇党委、派出单位作一次思想和工作情况的书面汇报。发现不适应岗位要求的,由组织部门及时召回,重新选派。

(3)完善激励措施。南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从政治、经济、生活上关心激励下派村支书。实行“四保四优”政策,即下派期间保留编制、职务(职称)、工资和津贴(福利、奖金);在机构改革时优先占用所在单位编制;职务(岗位)工资优先上浮一档;年度考核优秀指标按30%优先安排;实绩显著、群众公认者优先提拔重用。此外,南平市还为下派村支书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在其子女就学、配偶下岗再就业等方面也给予特殊照顾。调研发现,90%以上的下派村支书对目前的工资待遇表示满意(如图2-9所示)。

图2-9 下派村支书对工资待遇的满意程度

2.成效分析

南平下派村支书的做法有力地推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为现阶段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

(1)重塑村党组织的权威。下派村支书始终把村党组织建设作为驻村工作的首要任务。他们一方面优化村两委班子配备,注重质量、优化结构,积极引导党员、群众把素质高、年纪轻、能力强的人选进村两委班子,形成班子成员年龄、经历、专长、性格互补的合理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大大地提高了村“两委”为民服务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下派村支书注重协调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普遍建立健全了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村委会请示报告、村干部履职承诺等制度,实现了对村委会及其他村级配套组织的领导。下派村支书注重引导村党组织在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稳定、处理公共事务中积极作为,发挥作用,使村党组织重新赢得党员、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在调研中,95%以上的村民对下派村支书表示满意(如图2-10所示)。

图2-10 村民对下派村支书的满意程度

(2)构建村民自治的机制。南平市下派村支书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健全落实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等制度规范,切实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近几年,南平市在下派村率先实施并在全市推行了“户代表会议”、“五要工程”(村民要知道、要参与、要做主、要监督、要满意)、“三资管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村集体财务一月一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原则,使村民的民主情绪空前高涨,村民自治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下派村支书任职期间,廉洁从政得到有效保障,村支书一人到位,住农民家,吃派饭,村民形容他们生活在玻璃罩下,没有搞腐败的环境和条件,南平十多年下派四批村支书,没有出现一例因不廉洁问题被查处的现象。

调研中,群众除了津津乐道下派书记为他们办了许许多多的实事好事之外,谈论最多的就是,现在他们说话有人听了,村财村务透明了,村干部不敢乱来了。调研结果显示,62.59%的村民经常参加村里重大问题的讨论(如图2-11所示), 98.11%的村民对村务公开表示满意(如图2-12所示)。民主自治之花已深深地根植于闽北大地。

图2-11 村民参与村里重大问题讨论情况

图2-12 村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程度

(3)努力带动发展农村经济。截至2012年6月,全市前4批下派村支书共为下派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1255项,新上加工企业661家,组建各类协会657个,培育科技示范户8244户,建立示范基地14.97万亩,投入10.97亿元新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925项。下派村村财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53.5%和25.9%。“互动联动、挂村服务”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效,全市共有881个单位(部门)与1369个村结成联动帮扶关系。联动单位共为下派村协调解决帮扶资金10537万元,办实事1820件,发展生产性项目1261个。福建省南平市委组织部提供。

3.启示意义

在村民自治的农村社会民主化改革浪潮中,南平市下派村支书的做法,不仅能行得通,而且还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取得显著成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满足了农民对“公正权威”的期盼。下派村支书作为外来的政治权威,与当地的宗族派性势力没有瓜葛,与村里的各种势力没有利害关系,与过去的所有矛盾纠纷没有任何联系,对现实和未来的个人利益没有个人企求。因此,他们更能够按照国家法律、现行制度、党的要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2)与土生土长的村支书相比,下派村支书具有更明显的资源优势,可以组织更多社会资源:一是知识的资源;二是单位的资源;三是社会的资源。下派村支书是“千条线”下的一个“针眼”,各种有效资源都在这里汇集,最显著的就是下派村支书带来各种项目和资金,改善了村庄面貌,促进了经济发展。

(3)下派村支书制度创设了一个人才成长的平台,建立了一种用人选人的机制。多数下派干部认为,这三年是终生难忘的三年,世界观得到了改造,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还有一些非常年轻的干部,之前在机关非常不起眼,下派村里一段时间后,深受干部群众信任,成为村里的主心骨。这套制度还建立了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激活了机关干部基层创业的积极性,实现了搞活基层和用活干部的“双赢”。

(三)流通助理:打造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实现农业组织化发展

随着科技和带头人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发挥,农副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迅速提高。但产品多了,随之加剧的一个问题就是“卖难”。谁来帮助一个个孤立的农户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实现农产品商品化这“惊险的一跳”?谁来组织分散的农户生产,帮助农民走向广阔的大市场?谁来拿起指挥棒,带动农民组织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南平下派了第三支队伍——流通助理。

2001年5月南平市开始实施乡镇流通助理工作制度,着力打造现代农村流通体系。流通助理是从市、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或者能够胜任农村流通工作或具有发展农村科技、促进流通工作潜力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中选派的,原则上每乡镇都派,任期3年,实行动态管理。流通助理主要通过引导和协助农民组织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等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抱团”闯市场,同时通过自身在流通方面的资源和工作优势,构建涉农信息网络,引导农产品品牌创建,帮助农民拓展农产品营销市场,培育农民市场意识,增强农民市场竞争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塑造懂市场、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截至2011年年底,南平市共下派乡镇流通助理4批合计354人(其中第一批120人,第二批110人,第三批73人,第四批51人),先后入驻127个乡镇。福建省南平市经贸委提供。

1.主要做法

南平的流通助理制度旨在培育和发展流通中介组织,建设信息网络,提升农产品销售率和流通组织水平,逐步建立按市场原则运作,反应灵敏、城乡互动、资源共享的新型流通服务体系。具体做法为“四个提升”。

(1)培育流通中介组织,提升农村组织化水平。流通助理遵循“民办为主,政府推动”原则,引导和帮助农民建立民办公助的包括专业协会、同业公会、行业协会在内的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将千家万户的农民吸引到协会或合作经济组织中来,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把分散的农户整合成能够驰骋大市场的“联合舰队”。截至2012年6月,南平市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112家,会员达到11.55万人。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局提供。

(2)构建涉农信息网络,提升服务“三农”层次。为解决农民进入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流通助理把提供信息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克服资金、人才等困难,先后建起395个流通信息网站,平均每4个村就有1个。流通助理负责对信息中心的管理,及时更新、充实和丰富网页的内容,链接有关市场信息网站,向各村及农户及时发布相关信息。调研结果显示,67.71%的流通助理已经建立涉农信息网站,32.29%的流通助理由于缺少资金、人员等原因尚未建立涉农信息网站,但也都在积极筹备过程中(如图2-13所示)。截至2011年12月,南平市乡镇信息网络共发布供求信息二十多万条,促成农产品销售突破30亿元,收到了积极的效果。福建省南平市经贸委提供。借助于现代的互联网,闽北的农民与山外的世界实现了“零距离”接触。

图2-13 流通助理建立涉农信息网情况

(3)开拓营销渠道,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提升流通服务水平。南平结合实施“重镇、强村、大户”战略,每县(市)配套建设3~4个区域性农产品集散中心。

在调研中,已有近50%的流通助理帮助农民在省内外建立起了农产品特色市场或专卖店(如图2-14所示)。如今,闽北农民先后在省内以及北京、上海等地建起多家闽北农产品特色市场或专卖店。闽北的农副产品也纷纷打入上海麦德龙,福州沃尔玛、好又多,南平天新、新百姓、好当家等现代商业超市。

图2-14 流通助理帮助农民建立农产品特色市场或专卖店情况

(4)引导农产品品牌创建,提升品牌意识。流通助理积极引导当地企业、广大农户增强品牌意识、绿色食品意识,围绕农产品质量和标准,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农产品的品牌打造,以品牌开发带动产业发展。

2.成效分析

南平农产品的流通已逐步从单家独户的“提篮小卖”走出来,融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

(1)参与农产品流通的主体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民与市场对话的能力增强,集约化的流通链条不断拓展延伸。从2001年到2011年,南平农产品销售率由50%提高到75%以上,农产品““卖难””问题得到比较有效的解决。

(2)信息化的推进,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出现了“农商对接”模式。商业零售企业向上游的延伸,发展基地化的经营,农产品流通形式获得了突破。

(3)把市场和信息送到农民家门口,对增加农民的市场意识,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本课题组2009年9月所做的调研,在南平地区6县(市)中随机抽样的1267个数据中,农产品销售率达到95%左右。南平流通助理机制很好地解决了农民长期“卖难”的问题,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正因为如此,90%以上的农民对流通助理工作表示满意(如图2-15所示)。

图2-15 农民对流通助理的满意程度

3.启示意义

农产品流通的主体是农民。由于自身视野、信息渠道等方面的限制,他们在与市场对话中处于弱势地位,自我组织的能力也明显不足。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的推动力与市场力相结合发挥作用。南平流通助理围绕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这一主线,以创建农产品中介组织为载体,以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为目标,加快流通结构调整,创新流通组织和流通方式,建立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流通新体系,带领农民闯市场,帮助农产品实现“惊险的一跳”。流通助理在“再造农村流通网络、打造新型流通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流通助理制度是打造新型流通网络、主抓市场服务的农村工作新机制;是继科技导入、政治权威树立后的又一项对“三农”问题解决具有重大意义的工程。

(四)金融助理: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自1999年以来,南平市先后下派科技特派员、村支书、流通助理等队伍,帮助农民发展农业,农民种养积极性空前高涨,但由于农民自身缺乏资金,并且政府也没有足够的财政资金投入,所以在农业扩大再生产中无可避免地遭遇到另外一个问题——资金匮乏。因此,如何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成为南平市政府和农村信用社思考的现实问题。2002年7月,南平市依托农村信用社,实行金融助理制度,从基层农村信用社选派了257名优秀信用社主任和信贷员去兼任乡镇长和村主任的金融助理,其中乡镇长金融助理119名,村主任金融助理138名。这破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催生出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新机制。

截至2011年年底,南平市共从基层农村信用社社主任及优秀信贷员中选派了410人次担任金融助理。在金融助理的带领下,南平全市农信社300名信贷员所发放的支农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80%以上。金融助理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农民致富奔小康资金不足以及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1.主要做法

金融助理由当地组织部门考核任命,人员由各所在联社管理,与原岗位工作不脱钩,不占地方行政序列,为非行政领导职务。金融助理的职责和任务是:参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研究、规划和决策,制定支农发展规划和信贷扶持政策;宣传金融政策,普及金融知识,推广金融业务;营造诚信环境,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助理深知农民之难、农民之需、农民之想。下派后,他们积极发挥优势,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解决农村金融问题。

(1)积极推广“两小”贷款。针对农户既无担保又无有效抵押物的“贷款难”问题,金融助理积极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小额联保贷款,即“两小”贷款。具体来讲,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模式,解决了农户生产所需的小额资金;对于生产经营规模较大、所需资金较多的种养户资金需求,则采取“自愿结合,多户联保,分期还款,风险共担”的农户联保贷款模式。截至2011年年底,南平全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13258万元、农户小额联保贷款11914万元,“两小”贷款累计发放12.8亿元,全市有信贷关系农户数达364889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60.38%。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南平办事处提供。

(2)打造诚信农村信用环境。评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是打造农村信用环境最核心的内容。南平市以金融助理为媒介,建立“守信得益、失信受损”的利益机制。对评上信用户的农户,发放信用贷款证,持信用贷款证到信用社贷款,就像到银行取钱一样方便。对被评上的信用村、信用乡镇地方的信用户,在贷款利率和授信额度上还有优惠。截至2011年年底,南平市已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证126451本,授信额近7亿元。2009年南平市推出“金牌信用户”,单户授信额度达到10万元。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南平办事处提供。在南平市,信用成为了农户们的“活期存折”。因此,争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成了闽北农村的一个新时尚。

(3)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与推行“两小”贷款和打造诚信农村相结合,南平以金融助理进村入户服务为抓手,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一是简化贷款程序,合理确定利率浮动幅度,实行差别贷款定价,防止“一浮到顶”,切实减轻农民贷款利率负担;二是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改变过去“一年一贷、还完再贷”的传统做法,依据农业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三是推出“万通卡”和“农民工卡”,使农户一卡在手走遍全国;四是推出了林权抵押贷款、仓储质押贷款、商标专用质押贷款等,增强了农户的融资能力。

2.成效分析

在财政支农资金捉襟见肘、商业银行与“三农”渐行渐远的严峻现实下,南平以选派金融助理为抓手,以农信社为主力军,将金融资金导入农村,为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1)推进了农村诚信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并不仅仅是道德的概念,它已成为经济交往的行为规则。南平以“守信得益,失信受损”的利益机制,强化了人们对诚信行为规范的认同,加强了农民的诚信观念、信用意识。“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这不仅在无形中为广大农民增加了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而且促进了农村信用环境的优化,推进了诚信农村建设。

(2)为农村金融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诚信”被誉为市场经济的第一块基石,是金融健康持续运行的保障。商业银行之所以对“三农”望而却步,主要是因为农业贷款风险过高、效益过低。“诚信共同体”的建立,不管是多户联保的小型“诚信共同体”,还是信用村、信用乡镇这样的大型“诚信共同体”,都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风险,简化了贷款发放的程序,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为金融资金进入农村扫除了最重要的一道障碍。

(3)营造了农村经济与金融多赢共进的新格局。南平通过推行金融助理制度,促使金融资金回流农村,带来了多赢的效应:对乡镇和村两委而言,金融助理制度的推行,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推进了农村信用村镇的建设和农村信用体系的完善,防范化解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对农村信用社而言,不良贷款率大大下降,放贷量上升,效益好转;对农户而言,则获得了购买生产资料、做生意、盖房、医疗等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周转来源。同时,金融助理还通过信贷扶持农副产品流通、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了农产品产业链,帮助农民踏上了致富路。因此,金融助理的工作受到了农民的认可。在调研中,93.81%的农民对金融助理表示满意(如图2-16所示)。

图2-16 农民对金融助理的满意程度

3.启示意义

农村信用社在历史上就与农村、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其网点几乎覆盖所有乡镇。但是,过去由于在政府、农户和农村信用社之间缺乏一个有效的沟通桥梁,造成信息不对称,以致农村信用社没有充分发挥支农作用。金融助理制度的推行,使农村信用社找准了服务“三农”和谋求自身成长的最佳结合点,逐步形成了与“三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广大金融助理经常深入农村和农户家中,开展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同农户沟通,了解他们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与建议,密切信用社同农民的鱼水关系,真正彰显了支农的功能。

(五)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助理:建立现代经营理念 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节点。这个关节点通与不通直接关系着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为此,南平1998年提出:“农业要发展,产业化要推进,就必须一脚踩在高位上,抢占发展的制高点,亦步亦趋没有出路,等待观望等于灭亡!”为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集约化生产,南平决定向农业龙头企业派驻特派员,踩在高位上,打通关节点。下派龙头企业助理不仅仅是加强和规范农业龙头企业管理,更重要的是通过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来带动相关农业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户增收。

1.主要做法

2000年以来,南平先后选派3批138名具有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干部,到龙头企业担任特派员(后因政策原因于2004年终止,改为选派重点项目助理,至今共选派2100多名)福建省南平市委组织部提供。,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企业经营管理、项目申请及建设、技术改造、协调企业内外部关系等服务。

(1)参与经营管理,帮助企业练好内功。南平龙头企业多为作坊式加工厂演变发展而来,缺乏先进的管理元素,企业管理水平不高。针对这种状况,企业助理把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帮助企业练内功、强素质上。龙头企业助理陈礼辉即是众多企业助理中的优秀代表。2002年8月中旬,陈礼辉被选派到福建长富集团股份公司任总经理助理。在协助申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他走车间、下牧场,培养企业骨干、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促使企业走上规范管理的轨道,该公司被农业部批准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2)瞄准市场需求,引进新技术改善产品结构。开发创新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是企业发展的活力之源。企业助理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与企业发展实际,帮助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改进工艺,搞活营销。企业助理郭玉琼带着建阳市莒口镇茶布茶厂的技术人员到福建农林科技大学、福建省茶科所等单位联系,引进了水仙、肉桂、迎霜等茶叶优良品种,对落后的制茶工艺和包装工艺进行改进,推出了“沁香”牌小包装茶叶,很快打开了省内外市场,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协调内外关系,架设政府与企业之间联系的桥梁。企业助理联结了龙头企业与政府部门:政府部门的政策资源、信息资源通过企业助理快捷地进入企业;企业发展的动向也在第一时间反馈到政府部门。詹仁光于2000年12月从南平市计委下派到德赛技术装备公司任总经理助理。他一方面以翔实的数据、充分的论证说服了公司领导层尽快上马园区项目,另一方面数十次到南平市高新园区管委会汇报、协商。后来该项目被列为福建省经济结构调整“两九一高”项目。如今,一个年产环保设备20台、产值达6000万元、税利达1100万元的环保科技园区已经建成。

2.成效分析

(1)提升了龙头企业的层次。企业助理促使一批龙头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强化内部管理,调整经营战略,瞄准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企业档次得到提升。南平市已有长富牛奶、大乘牛奶、武夷岩茶、建瓯锥栗、建瓯水煮笋、闽北水仙、圣农冻鸡7个产品获得“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其中,圣农冻鸡2009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认定,圣农公司股票已挂牌上市。

(2)为龙头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企业助理通过引进新技术、瞄准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节能降耗等途径,提高了企业效益。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龙头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提高的占22.2%,有一定提高的占77.8%。

3.启示意义

(1)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助理帮助一大批龙头企业兴起,助推了农村工业化进程。长期以来,南平市的三次产业比例都是头重脚轻,农村更是畸轻畸重,还有相当多的乡村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工业。短短几年时间,各种各样的农业类企业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733家,完成产值287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34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58.2亿元,实现利润14.18亿元,上缴税金3.24亿元,带动从业人员50.96万人。在农村工业化推动下,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从1998年的32.3:30.2:37.5转变为21.4:44.1:34.5。福建省南平市农办提供。

(2)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助理扶持了企业发展,也因此拓展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农民围绕企业的需求扩大种养规模,按照企业的标准提高农产品品质,使农业内部的生产潜力得到挖掘,收入也随之提高。龙头企业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实现了农产品加工增值,使农民在生产、流通、加工各个环节获得了利润。

(六)大学生村干部和“六大员”:培养发展本土力量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五路特使”的下派,把城市资源导入农村,解决的更多是外力注入的问题。如何激活农村发展的内在力量,培育农村发展的本土人才队伍,成为破解农村发展难题的关键。南平通过建立“村级发展服务站”,整合“六大员”,解决了激活农村内在活力的问题,提升了基层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培养计划,为农村培养了大批领导和组织人才。

1.主要做法

(1)自2005年开始,南平市持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培养计划,对现任村干部开展大专学历教育,创新干部培训机制,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计划的目标是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农村管理人才和实用科技人才,在若干年内为全市每个建制村培养一名“有知识、懂技术、留得住、用得上”的大学生村干部,成为闽北新农村建设的“领航员”。

(2)2005年,南平市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村“六大员”队伍。将村级农民技术员、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协管员、计划生育管理员、公共卫生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管员及文化协管员这“六大员”整合起来,组建村级发展服务站。服务站设站长一名,由村支部书记担任;副站长一名,从服务站成员中推选担任。南平市以下派干部为载体,坚持互动联动,创新“六大员”制度,将外来力量与本土力量相结合、城乡资源相结合、政府公益性与市场经营性相结合,提供了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的新思维,使农村公共服务以一种新的形态在农村铺开。

依托村级,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一是纵向之间的资源整合。南平通过下派五支特派员队伍,将党政机关人力资源导入农村,到基层一线提供公共服务,增强了基层公共服务力量,构建了城乡统筹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二是横向之间的资源整合。南平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将原有的乡镇农技站、经管站、农机站、水利工作站、畜牧兽医站“农五站”整合成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使原有分散的人力资源整合起来,由工作站调度管理,以保证科技人才资源的最优配置。

切实服务,延伸公共服务触角。“六大员”在农村切实服务,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生产上,农民技术员可对合作组织社员进行定期技术培训、常态性技术咨询;国土资源规划员可协助合作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活上,文化协管员可协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村民文娱生活,宣扬和树立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公共卫生员可为社员提供免费的医疗保健咨询,宣传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六大员”以村级服务站为平台,将公共服务的理念和工作延伸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2.成效分析

南平市的创新举措,有力促进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构,收到了良好成效。

(1)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据统计,2008年至2011年,“六大员”共为1.3万户困难农户提供项目、资金等各类信息2.96万条,发展种养殖、联合小加工厂等项目8247个,促进9100多户困难户脱贫致富,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福建省南平市农办提供。南平经验告诉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对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延伸了政府公共服务的网络。“六大员”在服务站统一调配下,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对于群众的救助请求,自己难以解决的则帮忙协助联系人员、及时转交、负责到底。同时,村级服务站与县、乡两级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及相关部门上下联动,构成了县、乡、村完整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成为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延伸。

(3)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南平“六大员”做了大量争取民心、稳定农村的工作,减少了农村不稳定因素对城市的干扰,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安定和稳定,深受农民的欢迎。据南平市光泽县统计,2008年以来全县由村级调处的矛盾纠纷共有530多起,其中80%是由综治协管员直接调处成功的。

(4)培养造就大批年轻优秀干部,提高了基层干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培养计划是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治本之举。通过2~3年的学习,村官大学生在取得大专文凭的同时,政治更加坚定、知识更加丰富、思路更加敏捷、眼界更加开阔,自觉成为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表率。他们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特别是转化成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农村基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着力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

3.启示意义

南平市在下派干部、引进外部力量的基础上,创设“六大员”制度,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培养计划,培育了一支以村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工作的本土基层团队。“六大员”和“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都是来自农村、服务农村,他们给南平农村留下了一套好的制度,留下了一个“不走”的好班子,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1)以培育农村内生力量为取向,增强农村自我公共服务能力。“六大员”与乡镇“三农”服务中心、农村合作组织等服务平台的融合,有效缓解了政府服务力量的不足,增加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构成县、乡、村三级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自我公共服务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满足了农村日益扩大的公共服务需求。

(2)南平机制拓宽了公共服务资源的来源渠道。以前,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共服务资源匮乏,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不均衡配置,导致了农村的长期落后。南平机制实施以来,以下派干部为载体,通过大量积淀的人才将农业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关键要素导入农村,并积极创新“六大员”制度,拓宽了农村公共服务资源的来源渠道。

(3)南平机制找到了向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可持续道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新农村建设关键要靠农民,充分开发利用农村中的内生性人力资源,着力建设并稳定一支宏大的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实用人才队伍是新农村建设成功实现的可靠保证。“六大员”制度打造了一条为农村提供可持续的公共服务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