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投资及其经济效应:基于我国西北内陆三省两区的实证研究
- 阮青松
- 2537字
- 2021-03-27 19:04:08
第1章 引言
1.1“现代丝绸之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缘由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旨在加强欧亚各国的经济联系和相互合作。同年10月,在出访东盟国家时,习主席进一步提出要发展海洋合作,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其后在2014年的“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古以来,丝绸之路一直在人类经济文化交流中扮演“交通大动脉”的重要角色,是一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
自古代起,我国就积极与海外建立贸易合作关系,从早期的张骞出使西域,到后来的郑和下西洋,借由优质的丝织品,在亚欧大陆上开拓出了一条闻名中外的贸易之路——丝绸之路。早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为了方便与其他国家的丝绸交易,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始于丝绸贸易的道路,渐渐有了新的意义:一方面,不再局限于丝绸的交流,而是拓展为政治、文化、宗教、经济和贸易等多方面交流的重要通道;另一方面,丝绸之路原本是穿越沙漠的,后来逐渐扩展到了跨越绿洲、草原、海洋等多个地区,形成了综合的联通网络。
丝绸之路横跨亚欧大陆,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沿线诸多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纵观丝绸之路发展的历史,丝绸之路先后经历过几番大起大落(见图1-1)。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朝与西域诸国进行了多次贸易往来为其带去了丝绸,西域诸国则回以西域特有的食物,而这也是后人常说的“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的缘由。后来,由于河西走廊自然环境的限制以及中原连年的征战,丝绸之路开始没落甚至断绝,导致贸易受阻、沟通不畅。一直到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才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在其后的魏晋南北朝、隋朝和唐朝,随着中原和游牧民族交流的推进,丝绸之路又重新开始兴旺起来。此时的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文化传播之路,它推动了亚洲多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和交流。然而,这种兴旺并没有维持很久,到了宋朝,由于中国北部、西部地区气候干旱,草原和绿洲逐渐变为荒漠,丝绸之路很难延续,从此不断衰落。元朝建立后,版图和政治上的统一使得贸易又一度兴起。直到今天,丝绸之路依然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图1-1 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进程
然而,随着历史长河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进步,曾经辉煌一时的古丝绸之路,由于交通基础设施长期落后导致沿途地区经济发展停滞,反而成为当代西部地区发展的“瓶颈”,严重困扰着该地区境外贸易的开展、文化交流的推进,在中国—中亚地区之间形成了一个经济凹陷带。面对这一现状,中共中央部署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重要战略,并提出“丝绸之路复兴计划”,欧亚国家决定联手投资192亿美元,复兴这条曾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经济大动脉”。
而“一带一路”正是在此背景下,我国依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为了进一步统筹国内外局面而提出的重大倡议。这一倡议并非是一个新的机制,它以“丝绸之路”经济、文化和商贸的千年传承为依托,同时赋予其新时代的合作发展理念。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也逐步改善,外交也保持着较好的态势,同时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建设越发完善,技术也越发成熟。我国在经济、政治和技术等方面的发展都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提供了较为有利的环境。反过来,“一带一路”建设也将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进一步合作交流。
习主席提出在丝绸之路的建设中,重点要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以及民心相通的“五通”。在这“五通”中,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道路联通,也就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无论是“不联”或是“不通”,都会对“五通”的其他方面产生影响。此外,“一带一路”建设的八大路径是交通、能源、产业、城市、贸易、金融、文化、生态一体化。而一体化的实现必将是一个从较低形式向较高形式逐步发展的渐进过程。其中,优先的实施方向是交通运输一体化,完备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先决条件。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投资是决定地区经济实力和对外贸易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不论是从战略提出的背景、目的、建设重点抑或实施路径,都不难看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最为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任务。
综上,在国家全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基于对该战略的深入剖析,课题组将研究对象聚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其规划、投资及经济效应纳入一个综合框架中进行研究,以获得有效的结论,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进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具体而言,如何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估算,结合目标区域的具体情况进一步优化现有规划方案,以及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影响等都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问题。
“丝绸之路经济带”既与古丝绸之路一脉相承,又赋予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它是在古代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当代经贸合作的升级版,有广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和狭义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分。广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空间范围与古丝绸之路重叠,包含的区域涵盖新亚欧大陆桥交通干线分布的地区,由东到西经过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中亚五国、西亚五国和俄罗斯里海沿岸地区、乌克兰和波兰等,其中土耳其作为地中海沿岸的端点,波兰作为波罗的海的端点,二者均能直通大西洋。而狭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空间范围仅限于中国与中亚五国的部分地域,包含的区域覆盖我国西北五省区和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地,以及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省、塔吉克斯坦北部地区、土库曼斯坦西南部、乌兹别克斯坦东南部地区和吉尔吉斯斯坦中部地区。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集中于狭义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西北内陆三省两区,具体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宇(2010)、袁诚等(2014)都将研究范围界定于此。该区域地域辽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宝贵的旅游资源,被称为21世纪全球重要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在现代交通、资讯飞速发展和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开发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同时,参考相关的研究文献,本课题将交通基础设施主要限定为公路、铁路,温小霓、靳曼(2014)也将范围限定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