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型制造:基于“互联网+”的模式创新
- 李刚 汪应洛
- 6427字
- 2021-03-29 21:33:32
2.7“互联网+”与制造业变革
2.7.1“互联网+”技术的演进
2015年3月5日,在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ITFIN)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这标志着“互联网+”正式被认可为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工具,将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同期,腾讯公司董事长马化腾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提出“我们需要持续以‘互联网+’为驱动,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马化腾表示,“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L-End} [56]。2015年7月4日,中国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以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快速、深刻地改变着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模式,互联网已经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整合和优化作用。互联网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在驱动着产业的变迁。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通过信息融合实现资源整合,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的提升,形成更广泛的基于互联网的经济发展新形态。这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经济形态,其核心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驱动传统产业和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以优化资源配置,重构生产组织方式,创新商业模式等途径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升级。这种转型和升级,是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2.7.2“互联网+”模式
“互联网+”的基点是互联网,它代表了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之中,互联网是基础性工具,只有通过互联网和其他产业的加和与深度融合,才有可能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与优化,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互联网+”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其深层意义是通过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完成产业升级。“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将互联网作为两化融合的基础性工具,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发挥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共享、互动等网络特性,来降低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程度,实现分散化资源的聚集与整合,调节供需关系,优化生产方式,改善服务过程,从而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要真正依靠“互联网+”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就需要借助互联网开放、共享、平等、去中心化等机制,整合分散力量,网聚群体智慧,才能推动产业创新。
要依托“互联网+”推动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就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六大特征。
1.万物互联
通过互联网与物联网实现普罗大众与世间万物的普遍互联,实时感知世界的变化,实现对动态变化的信息的及时掌控和响应,构建产业互联网,才能使得人们更好地驾驭和控制其所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世界,实现物质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协同。例如,GE通过构建工业互联网,为飞机发动机装上数千个智能传感器,将发动机运行状态实时传递给后台分析设备,才使得 GE能够为航空公司提供更好的发动机管理服务,降低燃油成本。
2.信息透明
借助万物互联获得实时信息,将信息及时推送给有需要的人,通过智能数据分析,帮助决策主体实现智能、自适应决策,才能够实现高效协同。例如,深圳易流科技公司通过为物流运输车辆安装速度、加速度、温度等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车辆和货物运行状态,帮助蒙牛、伊利等牛奶制造商,监控鲜奶质量,提升了运输过程安全程度,保障了食品安全,增加了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可。
3.开放生态
基于“互联网+”,实现产业间的普遍互联,构建产业互联网,本质上是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而,产业互联网就必须保持一个开放的生态结构,不断吸收优质资源融入,适时剔除劣质资源,才能够促进系统结构和机制的不断进化,促进资源配置根据外部环境变化适时调整优化。无论是淘宝、天猫,还是京东、亚马逊,都是在保持开放的结构下,不断吸引优质商家入驻,淘汰劣质卖家,以带动客流的聚集,构建一个生机勃勃的产业生态体系。
4.跨界融合
“+”就是用互联网和其他产业进行加和、耦合和融合的机制,这就需要产业互联网在开放结构下,勇于吸收其他产业的知识、经验与技能,来改造传统产业,打破传统产业习以为常的经验与惯例,重塑产业规则与产业生态,激发产业活力。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额宝,基于云计算的资源虚拟化理念,不设立物理形式上的理财机构,降低运行成本。发挥计算机软件信息处理低成本、速度快的优势,通过互联网聚合传统银行不关注的5万元以下的理财需求,网聚人的力量,为客户提供1元起的理财,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快速聚集了上万亿的资金。基于巨大的资金优势,余额宝代表分散的客户和传统银行对接理财需求,为其提供巨额理财资金,帮助客户用少量资金,获取较高的理财收益,自身也实现了商业成功。
5.重塑结构
全球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权力、议事规则、话语权不断发生变化。基于“互联网+”,整合分散化的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等资源,基于共享、共赢理念,实现产业互联网的自组织,打破传统社会的中心化特质,推动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例如,团购网站通过网聚消费者的力量,形成了对厂商的议价优势,推动了厂商的降价。海尔通过天猫聚集客户需求,开展空调定制服务,颠覆了传统家电行业厂商生产什么,消费者就只能买什么的理念,既提升了消费者福利,也降低了企业产品开发的风险。
6.以人为本
“互联网+”的本质,是通过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实现对人类社会更好的服务。产业互联网运作的一切动因,都是要满足人类社会求新、求异、求变的需求,只有充分、及时地获取人的偏好信息,基于互联网整合分散的资源,发挥人的创造性,满足人类需求,才是“互联网+”最核心的理念。例如,无论是海尔、联想、红领集团等开展的在线个性化定制服务,还是“猪八戒.com”开展的在线众包服务,都是充分尊重普罗大众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其所需的产品或服务,发挥他们所具有的独到的知识与技能,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帮助客户成功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的成功。
2.7.3“互联网+”驱动的制造业变革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互联网+”模式充分发挥其万物互联、信息透明、开放生态、跨界融合、重塑结构和以人为本的六大基本特征,正在重塑着传统的产业结构,打破了传统产业生态体系的疆界,新的产业力量、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正在重新塑造着新的产业模式,推动着产业变革。
1.客户力量的崛起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爆发式发展推动下,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尤其是社交网络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得传统意义上高度分散化的消费者,因为共同的兴趣、诉求等,被连接为一个又一个群体。群体成员在更为聚焦、密切和高频的互动中,通过互相交流信息、分享经验等方式,实现互相学习和自我学习,使得其在消费中变得见多识广,在和厂商的沟通中更为团结一致,最终结果是客户的力量得以崛起。依托于社交网络等聚集起来的消费者,具备了一定的议价能力。他们能够更为主动地向厂商提出自己的诉求,要求厂商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产品与服务。价值链的主导权,正在从传统的卖方主导的模式,向买方主导模式转变。
通过开放网络平台,众多分散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实现广泛、实时、频繁的交流互动,实时参与产品服务系统的设计、生产和消费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知识、技能和资源,从而促进了产品服务系统的生产从厂商为主的模式,向厂商和客户共同创造模式转变。因此,制造企业必须调整其发展战略,变革其商业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向客户开展精准互动和精准营销,推进定制化、柔性生产、快速响应,从而提升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实现专业化分工的同时,为客户提供丰富多彩的产品与服务组合,满足细分市场的“长尾”需求。
2.资源的透明化和云端化
“互联网+”所具备的连接、开放和透明的特征,驱动了参与产品服务系统价值创造的人、财、物、设备、知识等资源的透明化。借助于网络化制造、ASP动态服务器页面平台、物联网和制造网络等资源虚拟化技术,参与产品服务系统生产的各类资源在网络空间中被虚拟化、服务化,形成了各类资源云。资源云具有分布性、多样性、异构性、独立性、异步协作性和共享性等特点,在市场化交易机制下,每一个市场主体都可以借助信息设备,向市场传递自己资源、能力,以及自己需求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上被快速、广泛地传播。每一个有需求的交易主体,其需求都会在越来越公开、越来越透明化的市场信息下,快速地找到自己的供给。传统的因为信息不完全、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交易摩擦成本被大幅度降低,交易的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市场更容易实现出清。对需求方来说,资源的透明化、云端化带动了供给与需求的快速对接,使得用户可以按需取用,供给方实现了传统的专有资源的分散化利用。
3.制造业商业模式的变革
随着客户力量的崛起,以及制造与服务资源的透明化和云端化,制造企业具备了延伸产业链条,为客户提供更为广泛的产品与服务组合,以一站式方式满足客户需求的可能。在传统的物理产品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覆盖其价值创造过程的全面解决方案,覆盖产品服务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成为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选择。为客户提供覆盖市场调查、产品开发或改进、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产品报废或回收等环节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使得客户价值创造的空间进一步扩张,企业获利的能力得以提升。企业和客户的关系,正在从传统的单次买卖交易关系向多次重复交易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服务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企业,开始延伸自己的产业链条,发展研发、物流、销售等服务,甚至有部分企业开始专注于战略管理、研究开发、市场营销等活动,放弃或者外包制造活动。制造企业正在转变为某种意义上的服务企业,产出服务化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之一,企业的收入来源也从销售产品转向“销售产品+提供服务”,获取持续收入。
制造企业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主要有三种途径{L-End} [57]:
(1)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展设备的远程运维、远程监控等服务,增强产品的使用功能。例如,三一重工已经在其遍布全国各地的挖掘机、水泥泵车等设备上安装了物联网传感器和3G通信模块,远程监控设备的运转情况,并基于工业大数据实现设备故障预警和预防性维修服务,实现了“服务型制造”。三一重工通过发展服务型制造,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实现了从产品制造商向工程装备整合性服务提供商的转变。
(2)专业化的信息服务、系统集成、运维服务企业。例如,远景能源公司以智能风机为切入点,从一家传统风力发电机供应商转型为一家能源互联网公司,基于物联网管理着包括北美、欧洲、中国等在内的超过1000万千瓦的全球新能源资产,成为智慧能源资产管理服务公司。
(3)专业化的服务型制造平台企业,专门为制造企业提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销售等服务。例如,陕鼓动力装备协作网是一个面向工业装备系统集成的专业化协作平台,参与平台的企业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供需对接、生产与服务过程追踪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以及工业装备共性技术、标准化、产业示范与推广等服务,为相关制造及服务企业提供一站式系统集成服务。
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向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已经逐渐成为很多制造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武器。这种竞争优势的转变,也提升了制造企业的盈利能力。“大秦铁路公司使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运营优化,在多个机车间实现同步控制,缩短了30%的刹车距离和22%的刹车时间,使得运行更安全。同时,通过将单列列车的最大运量从10千吨提升到近20千吨,帮助大秦线的年运输量由2006年的2.5亿吨提高至2012年的4.26亿吨,提升幅度高达70.4%。利用工业互联网,航空公司可以收集发动机运转的实时信息,对于出现的任何故障信息提供预警,帮助航空公司更高效地运营和维护。如春秋航空部署了 GE智能发动机监控诊断技术,2012年有效预防了计划外发动机拆卸和停飞待用,相当于节省了21万多美元的成本,有力支持了机队保持95%的使用率。三一重工通过网络实现服务型制造,企业利润大幅度提升,3年间的新增利润超过20亿元,而且成本降低了60%”。
4.制造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
制造企业基于“互联网+”,实施商业模式变革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并不意味着企业要自己构建一个完整的价值链,恢复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时代。每一个企业,都聚焦于自己的核心优势,通过自身的资源与能力的云端化,和其他企业实现广泛的互动协作,形成价值创造共同体,协同完成产品服务系统解决方案的创造。
另外,客户开始更为广泛和深入地参加到产品服务系统的价值创造过程中。依托“互联网+”技术,客户不仅具备了和企业互动的技术基础,也具备了和企业积极互动提出其自身诉求的动机。客户通过参与产品服务系统研发、生产、消费的全过程,贡献自己的资源、知识和技能,带动了产品服务系统的创新。一方面使得客户的个性化诉求得以满足;另一方面使得企业在销售前期就锁定了客户,实现了定制化生产,减小了市场风险。同时,企业通过向客户学习,实现和客户的信息共享,也带动了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
5.智能制造和个性化定制成为新型生产方式
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生产设备、原材料、员工和客户被广泛互联,生产过程所需的工艺、技术等信息,也被数字化以后根据客户需求实时传递给生产设备,使得制造企业具备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系统的能力。产品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生产智能化、客户需求定制化,成为新的生产方式。在使用物联网、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动态、实时感知、人机交互、智能分析与决策,自动化制造执行系统,实现设计、制造过程和设施设备的智能化,为市场分析、生产运作、物流、销售、维护到回收再制造的全过程提供全方位支持,形成从人、机器、工艺、管理等信息的全方位集成,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知识流的整合。
通过“互联网+”的全方位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可以有效降低制造企业与用户交互的成本,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响应用户个性需求,减少了规模经济因素对企业成功的关键影响,驱动着工业生产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控制转变,生产方式由大规模制造,向个性化定制,以及大规模定制转变。如青橙手机推出的 C2B 定制手机,能够提供硬件、软件、配件、外观、售后等全方位的定制服务,在外观方面,多达1000多种后壳可选;在硬件方面,可实现对 ROM大小、前后摄像头像素、显示屏分辨率、内存等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在软件方面,除了提供软件预装服务之外,还提供了定制个人专属APP(移动应用程序)的个性化增值服务。
6.营销网络化
电子商务已经从零售领域向制造业全产业链迅速拓展。企业的行销推广从传统的线下推广模式,开始向线上线下(O2O)全渠道营销模式转变。各类面向工业细分市场的应用软件、电商平台、线上线下整合、移动营销、社交营销、搜索比价等互联网服务,已逐步渗入研发、采购、生产、物流、营销、交付、服务等环节。
电子商务促进了市场的公开性与透明性,促进了采购成本的降低,以及交易效率的提升,促进了企业和顾客建立直联关系,提升服务水平。一些传统制造企业,例如服务制造业中的韩都衣舍,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销售渠道体系,实现了“从工厂直达顾客”(F2C)。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减少了渠道环节、降低了销售费用,更可以和顾客建立直接联系,了解顾客具体特征,进而为细分客户群体,精准开发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