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观察对方再开口

中国有句谚语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大多数交际红人都深谙此道,所以才能在交际中左右逢源,大出风头。也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一定需要掌握那么高的说话技巧,但在适当的场合、对适当的人说适当的话的技巧还是非常有用的。

这天一早,黄馨拜访一家电子厂商的总经理,由于对方的订单大,而且是公司的VIP客户,因此她亲自出马。到了电子厂之后,黄馨被带到对方的会议室。不一会儿,总经理走了进来。

双方一阵寒暄之后,总经理开门见山地说:“黄经理,你们之前做的服装不但面料不好,而且价格偏贵,你看这次一定要给我们优惠,否则我们就要找别的公司合作了。”

黄馨一听,就知道总经理在找借口,以不合作来威胁她,想要省钱。于是她笑着说:“那是自然,像总经理这样气度不凡的领导者真是罕见,短短的几年时间,就能让一家电子企业拔地而起,实在是了不起啊。”

总经理笑呵呵地说:“那是,想当初我创办企业的时候,可以说是两手空空,靠的就是我的艰苦努力,那时候,只有三五个人,一两台机器,好不容易在这个瞬息变化的大市场中找到了自己发展的一条路。”

黄馨有同感地说:“是啊,是啊,实在是太不容易了。那总经理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总经理点了点头说:“那是肯定的,当时为了省钱,连一顿5块钱的面都吃不起,为了联系客户,连个车都舍不得打。现如今,企业能有这样的成就,我也算没有白辛苦。”

黄馨接着说:“嗯,那在总经理的带领下,企业一定会迅速成长。”

总经理笑呵呵地说:“那是,我要让我的企业在两年之内,业绩翻两番。”

黄馨一转话题说:“企业要发展,可不能亏待了员工,尤其是员工的服装,直接体现着企业的形象。像总经理现在有这么大的成就,野心勃勃,想必不会在服装这么小的问题上节约成本吧!”

总经理点着头,笑着说:“没问题,就按你说的那样办。”

故事中的总经理在黄馨的恭维下,一步步地顺着黄馨设置的路线,慢慢地走到了合作的道路上。由此可见,不同的人所渴望得到的欣赏和赞美是不同的。每个人,由于生活环境、接受的教育程度、性格、性别、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他们所能接受的说话方式、语言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因此,与人说话,一定要看清对象,因人而异。“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因人而异”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就会犯“对牛弹琴”的错误。

一般情况下,运用“因人而异”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性格。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内心方正,有些人内心圆滑;有些人对外方正,有些人对外圆滑。从这个角度考察,人们呈现四种形态;内方外方,内方外圆,内圆外圆,内圆外方。和不同形态的人交往,要用不同的交际之道。若对方性格直爽,便可以单刀直入;若对方性格迟缓,则要“慢工出细活”;若对方生性多疑,则切忌处处表白,应该不动声色,使其疑惑自消。

(2)年龄。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感兴趣的说话方式也是不同的:对年轻人,应采用热情的语言;对中年人,应该理性地说话;对老年人,应尽量表示自己的尊重。

(3)性别。男性更喜欢干脆的交际语言;而女性,则需要温柔一点的。

(4)职业。不同职业的人,说话习惯也是不同的,我们要尽量运用与对方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关联较紧的语言与之交谈,这样,对方对你的信任感就会大大增强。

(5)兴趣爱好。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不相同,当你谈起有关他的爱好这方面的事情时,对方往往会兴致盎然,同时,无形中也会对你产生好感。

有的人性格直,比较强势,说话不喜欢拐弯抹角,他们这样说话,也喜欢这样说话的人,对于这种人,恭维的时候不妨直接一些,把话说得直白一些,让对方听着舒服。那些个性平和温顺的人,他们更喜欢含蓄一些、委婉一些,恭维他们的时候可以暗示,也可以点到为止,心照不宣。这样说话,他们听着舒服,也乐于接受。如果说得过于直白,反而让他们感觉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