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书舍

武媚亲手给三位长辈倒着茶水,房玄龄说道,“身体没事了就好,小小年纪可要注意身子,陛下与老夫商量让你如国子监任祭酒你可愿意?”

“那学生的中郎将……”顾青犹豫着。

“中郎将还是你,如今大唐正是用人之际,很多人朝中官员与老夫一样都是身兼数职。”房玄龄说着,“像你这样身兼文臣与武官两派的,还是头一个。”

见顾青一脸愁容,秦琼又说道,“怎么,你不愿意?”

“我看这小子是犯懒!”程咬金一拍桌说道,“你看他那德性,在领军卫一天到晚就知道偷懒混日子!一个中郎将就够他喝一壶了,这个国子监怕是难为他。”

“那啥……”顾青悄声问道。

“什么那啥!”程咬金一拍桌子,“照我程某人来说,这小子滑不留手,让他去国子监还不把国子监搞的乌烟瘴气,就让他去军队,老夫手底下的卫府正好缺个人,磨磨他的性子,就这样定了!”

“知节!”秦琼打断程咬金的话,“你让这个小子把话说出来。”

国子监又是大唐最高的学府,是培育大唐精英的地方,可以说是大唐官员的备选库,在那里的人将来基本上都能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可那是国子监呀,一谈到晚都是谈论一些人生哲理,摆弄诗文辞藻的地方,看看春秋,读读诗经,顾青一想就是一身鸡皮疙瘩。

“老师容学生考虑。”顾青又说道。

“也罢。”房玄龄也点头,“陛下知道你的品性,与老夫商量看你愿不愿意,也不会勉强你。”

嗯?李二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不对呀!顾青心想着,按照李二的脾气赶鸭子上架都算客气,不对!事出有反必又要妖。

“既然你身子已经没事了,老夫也放心了,想好了随时找老夫。”房玄龄起身要走。

“学生恭送老师。”顾青连连行礼。

“那老夫也告辞了。”秦琼起身。

程咬金也起身,“留步留步。”

“秦伯伯,程伯伯慢走。”顾青连连行礼。

送三人出门,顾青心中还是很犹豫,有古怪,一定有古怪,有机会去套套胖子的话,一定有猫腻。

“夫君,怎么了?”武媚看出顾青的表情不对。

“可能是我想多了吧。”顾青吸了吸鼻子,见孙思邈正坐在树荫下收拾草药,上前给这老家伙帮着手。

“一边去。”孙思邈嫌弃着顾青的毛手毛脚。

搁下一地草药,顾青坐在他的身边,“老头,我这两天心里总是不踏实。”

“又做亏心事了?”孙思邈专注着收拾草药,“你现在也算是名满天下了,你更是一个县子,如今也是有些钱有些权,顾青有空多照顾照顾乡里,也许那样你那种不踏实的感觉可以少一些,也能舒坦一些。”

“照顾乡里?”顾青想着说道,“师父,我知道了!”

长安城中,顾青的事迹到现在还是百姓们口中们,宣扬着!酒楼的戏台上演绎着顾青独战诸国群雄故事,而像顾青这样的少年才子又成为了众多黄花闺女的憧憬对象,可惜已经有了如夫人。

眼下的孙思邈遇到一件头疼的事情,不论是乡里的还是长安的,都来询问顾青需不需要妾室,顾青来到蒲山村有些年头了一直没有所出,乡里就帮忙想办法找个给顾青介绍一个妾室,好歹是个县子了,可以多娶几个老婆。

孙思邈都一口回绝,在顾青与武媚还没有孩子之前绝不会让找这小子纳妾。

这件事更是让武媚焦虑,才十四岁的她很忧伤,好想快点长大,好多人要来抢自己的夫君,敌人很多。

几天之后顾青和武媚商量着在道观不远处找了一间没人住的破屋子,好好修缮一下,杨胜修补着房顶,“你真的打算教书了吗?”

“对呀。”顾青给墙糊着泥,“总感觉自己坏事做的有些多了,偶尔做做好事。”

把屋顶修缮好,杨胜跳下屋子,“松赞干布还是没有找到,估计回到吐蕃了!他们一路躲藏又是伪装,我们的人大意了!”

“没事。”顾青开始给书舍刻着牌匾:“咱们的人手虽然不少,不过都是一些平日里的闲汉,和地痞!被松赞干布摆了一道也正常,你找几个机灵点的人提拔一下,我们好好培训一下刺探与刺杀的技巧。”

胖和尚把把一堆杂物清出屋子,累的也是一头大汗,“顾头儿,杨头儿,这些日子和尚我也觉得我们手底下的人都太生嫩了。”

“什么是培训?”杨胜咬着草根,帮顾青挂牌匾。

“就是训练,和练兵差不多。”顾青说着看着自己刻下的字虽然丑那么一点,不过还是看的清楚。

“你这写的都是个啥,字也太丑了。”杨胜看着字。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顾青念道,“怎么样,是不是很提气。”

三人站修缮的好的书舍,胖和尚说道,“不咋滴,和尚我觉得应该换一句。”

“说出来,听听。”顾青饶有兴致。

“我觉得应该这样写。”和尚说着,“红太阳,下山坡。哥妹脱衣进被窝,进了被窝。”

“去你的!”杨胜一脚踹在胖和尚的屁股上,“人家好好的书舍,你说什么下山坡,进被窝!”

杨胜一路对胖子又是踢又是踹,“天晴了,雨停了!你是不是又觉得你行了!好好的斯文气被你败的一干二净。”

“杨头,有话好好说!”胖和尚一路跑。

顾青看着这一幕笑呵呵,来到村口对几个孩子说道,“想念书识字吗?”

几个玩泥巴的熊孩子看着顾青又说,“顾青哥,爹妈说了,家里没钱让我们念书。”

“还记得道观外不远处没人住的破房子吗?”顾青接着说道,“从明天开始我会在那里教你们读书识,不收你们的钱。”

对古代的孩子来说,书是一种奢侈品,读书更是对贫穷老百姓是一件不敢想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家里有几口余粮食就很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