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孤明独发

中国的美学,主要受三派思想的影响,它从儒家的角度看是伦理型的,从道家的角度看是纯审美型的,从佛家的角度看是现象学型的。

佛教所针对的领域,主要是人的精神现象界,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如何才能从尘世俗世中得到解脱。这个解脱是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

佛教将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划分为三界:欲界、色界与无色界。欲界是物质和欲望并行的世界,色界是物质但无欲望的世界,无色界是超越于物质的精神世界。最上的领域是精神世界。这是三个使众生迷执而产生烦恼的界域,人的生命在其中经历生死轮回而不能出离。《华严经》主张三界唯心,那是说,三界都是虚假的,为一心所造。《大乘起信论》也执此观念。事实上,中国的佛教宗派大凡同于此。

佛教又把所有物质的和精神的现象分为色法和心法。色法所对的人的感官,是为眼、耳、鼻、舌、身五根,五根所对的物质现象,是为色、声、香、味、触,称为五尘或五境。佛教以为,人的生命活动,人与外界的交通,分为五种要素即色、受、想、行、识,称为五蕴或五阴。其中除了色指物质方面,属色法,其余四种,受为感受,想为想象,行为意志,识为认识,均指人的心理活动,为心法。色法与心法的集合,构成了人所面对的一切现象。可见,佛教将人的心理现象做了极其细致的分析。而当佛教说一切法均是因缘所生,并处于永恒的流转之中,就已经把人的生命活动视为现象了;又当佛教说“一念三千”、“万法唯心”、“唯识无境”或“心生一切法生,心灭一切法灭”时,就把一切现象归结为精神现象了。这种看世界和看自己的方法,具有宗教现象学的意义。

不过,佛教分析现象的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把现象分为假象与实相(真如),并指示透过假象去把握实相的方法和途径。传为僧肇所作《宝藏论》对假象与实相做过一个生动的譬喻:某人身处金器库中,所见无非金子,并不注意到金器的形相是各各不同的;即便是看到了各各不同的形相,也明白那不过是同样的金子。因此,他不会为不同的形相所迷惑,看到的总是金子。这是说,金子与器物是不可分离的,金就是金器,金器就是金。[1]换言之,本质就是现象,现象就是本质,本质与现象不二。

在禅宗看来,假象与实相的统一,是现象界,而人对实相的觉悟,则仅仅是将蒙在实相之上的灰尘拭去。这些灰尘制造了假象,假象并非真实的存在,它只是人们的不间断的想象即一刹那一刹那连续不断的种种念头而已。拭去灰尘,也不是真的需要什么行动,其实只是刹那间心动了一下,这就是觉悟。因此,禅宗所说“挑水担柴,无非妙道”,其实质是对人的现实生存的一种宗教现象学的改造和提升。“即烦恼而菩提”,是禅宗领袖慧能的著名命题。假象为因缘所造,因缘就是时间之流(生死轮回),而实相(真如)之悟将因缘破解了,导致对时间之流的超越,它是涅槃即清净、寂灭。但是,超越并非断然脱离时间之流,“即烦恼而菩提”的命题,就是要求人在涅槃之际仍然不脱离时间之流,不脱离绵延。因此,“空”并非顽空,并非“无记空”[2],“空”是人对自身的存在现象的谛观和超越,是觉悟。“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是空”(道信语,见《楞伽师资记》)[3],说虚空其实只是运用了一个譬喻,虚空在本质上却是无所不在的圆满(真如),只能通过现象空观[4]去直观它,因此黄檗希运就说“不用求真,唯须息见”(《古尊宿语录》卷三《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息见”是停止各种妄念,最为当务之急,“真”无须苦求,“息见”的问题解决了,“真”则随处可见。“真”是本体,“见”是现象,把现象处理好了,本体不请自来。佛教尤其是禅宗,之所以采取这种宗教现象学的方式,其目的是为了通过自心的觉悟而求得对现象界的慧观。慧观是超越式的直观,它脱离了时空和一切世俗观念,构成宗教解脱和自由的基础。只有具备了绝高的智慧,人才可能对现象进行超越的直观,才得以解脱。解脱就成佛,就有了自由,而自由才是真正的体(本体)。

勘破现象而得本体,又不舍现象(即现象即本体),佛教为中国人对精神生命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案。[5]

佛教尤其是禅宗看世界和看自己的现象学方式,决定了禅宗美学也必然是一种具有某些现象学特点的美学。心法与色法本来不可分,为了讨论的方便,本章及下一章更多地注意禅宗美学的心法方面,至于禅宗美学的色法方面,只在下一章稍有涉及,主要放在第四章展开讨论。

[1] 《五灯会元》卷九《仰山慧寂禅师》:师(仰山)曰:“一月千江,体不分水。”沩曰:“应须与么始得。”师曰:“如金与金,终无异色,岂有异名?”沩曰:“作么生是无异名底道理?”师曰:“瓶、盘、钗、钏、券、盂、盆。”这是以不同的金器其本质就是金的道理来说明映现在万千条江中的月亮是同一个天上的月亮,不管诸器物如何形体相异,诸江河如何远隔千里,金和月亮总是不会变的。

[2] 慧能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若空心坐,即落无记空。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坛经校释》第49页)

[3] 《楞伽师资记》中道信又云:“新学之人,直见空者,此是见空,非真空也。修道得真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无有诸见也。善须解色空义。”

[4] 现象空观,是本书用于描述禅宗感性经验的一个基本术语,关于它的具体论述请参看本书第四章。

[5] 庄子也有相似的见解,但他的方法在本质上不同于佛教。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