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发展战略:探寻中国经济崛起之路
- 李稻葵
- 2554字
- 2020-07-09 17:24:52
第一部分 大国发展战略
中国的发展需要大国战略
一个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必须实行大国战略。如果继续推进小国的、传统的比较优势战略,国家可能面临出口额愈高、经济效率愈低的局面。
过分对外依赖挑战中国经济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今天的中国经济却面临着四个方面的巨大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中国经济对外国市场的依存度出奇地高。2004年底,中国进出口总额占GDP总量的比例已达到70%,在世界各大国中名列前茅。这意味着中国的产品市场极度依赖外国。事实上,中国出口的产品不断受到外国市场的抵制。西班牙鞋厂的工人捣毁中国商人的鞋城;美国的国会议员纷纷提出要用立法抵制中国产品;各种反倾销案件此起彼伏。这些都说明中国在出口市场上面临各种各样的阻力。
第二个挑战是中国的核心生产技术依赖外国企业。中国企业的制造能力在世界上日趋领先,但是核心技术却严重依赖先进国家的企业。在电子产品、汽车和化工等行业,中国大部分企业只能组装或生产非关键部件,而核心技术在产品中的价值却有日益提高的趋势。因此,虽然过去二十余年中国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平均每年接近20%,远远超过GDP的增速,但是中国产品创造的出口附加值仍然不高。一旦外国市场在核心技术上对我们加以限制,中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受到严重的阻碍。
第三个挑战是中国经济对外界自然资源严重依赖。到2004年底,中国主要原材料的对外依赖度已经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包括日本和美国)十分接近。如去年我国原油的进口占总消费量的比重达到近40%,与美国已相去不远;铁矿石的进口比重也在35%左右;木材等原材料的依赖度也十分惊人。这不仅使中国企业日益受到世界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困扰,而且一旦这些原材料的运输渠道出现问题,将对中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直接的影响。以原油为例,80%以上的原油须经过马六甲海峡运往中国的港口,一旦马六甲海峡的安全或正常的运输秩序受到威胁,中国经济的命脉将受到严重的挑战。
第四个挑战是中国经济的贸易比价日趋对中国不利。日本一家研究机构最近的研究表明,过去五年中国主要产品的贸易比价下降近30%,即中国的出口产品相对于进口产品而言越来越便宜。难怪有人认为中国经济目前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即中国生产什么产品,什么产品在世界上的价格就下降;中国进口什么产品,什么产品在世界上的价格就飙升。这对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很明显是十分不利的。
大国战略的四项举措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这些挑战背后的经济实质。正如凯恩斯所说,任何一个经济政策或经济中的决策者,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一些当时流行的经济思潮所左右。在中国经济对外关系的问题上,事实上,我们多年来一直受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所左右。
这一理论认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才能最大化地利用国际间劳动分工的效率,使之为国家经济服务。但是严格地讲,这个理论已远远不适应中国今天的现实。因为在世界经济史中,中国这样的发展势头是史无前例的。历史上曾有一些小国,如新加坡和韩国,在短期内高速发展、赶超先进国家的成功案例,也曾有像美国这样的大国从二流发达国家变成一流的领先发达国家的案例,但是绝对没有像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经济体从非常落后的状况直追发达国家的先例。
那么,大国与小国的发展战略有何不同呢?第一点不同即大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其贸易比价对大国本身发展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所以,一个大国一味追求比较优势,势必使它陷入以上所述生产什么什么就不值钱、不生产什么什么就值钱的尴尬局面。如果继续推行简单的比较优势战略,国家可能面临出口比例愈高、经济效率愈低的局面。
第二,一个大国实际上具有非传统的比较优势,即大市场的优势。市场大,则可以容纳一些有规模效益的大企业;市场大,则可以使国内的很多企业在研发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市场大,则可以使一个大国在国家内部就实现劳动分工的原则,而不必进行大规模的进出口贸易。具体来讲,一个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即要实行大国战略。
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经济发展的大国战略应该包括以下几项主要内容:
第一,要在坚持不断开放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大市场,即提高内需。我赞同最近樊纲博士的一个观点,中国农民的就业问题不能继续走老路——依靠发展以出口加工产品为最终目标的加工业。长此以往,世界市场将无法承受中国如此之多的农民需要就业的压力。世界各国肯定会以各种方式抵制中国的出口产品,不是以价格下降的方式,就是以贸易摩擦的形式。所以中国要发展,当务之急是要扩大自己内部的统一的大市场。
大国战略的第二部分是要利用我国的大市场来扶持大企业。企业规模可以随着市场变大,单个企业规模变大后,可以支撑更深入的产品研发,产品研发的深入可以提高我们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大市场可以使我们建立自己的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在当今世界是一个独特的技术优势,可以提高我们企业的竞争力。
大国战略的第三部分,就是要合理地利用国际经济的各种规则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服务。比如在WTO的框架下,中国应当起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桥梁的作用。事实上,中国从国际贸易进一步自由化中得到的收益远远超过损失,所以,中国应当积极帮助发达国家说服一部分经济制度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使之同意在WTO的框架下推动世界贸易进一步自由化。
最后,大国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要谨慎处理国际金融方面的问题,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中国如此之大,一旦我国的资本账户充分开放,非常容易招致国际炒家的攻击。这就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必须保持非常高的水平,比今天的6000亿美元(即一年的进口总额)还要高,显然其成本将是异常巨大的。如果换一种思路考虑这个问题,在维持资本账户不开放、资本流动不完全通畅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适当提高外汇储备投入到流动性资产的比重,把部分外汇储备转投于国际上的资源型企业或资产,以部分地抵消世界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具体说来,我们可以用部分外汇储备投资于其他国家资源型、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的证券上,用证券收益反过来稳定国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
总而言之,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开始探讨大国发展战略,如果依然停留在小国的、传统的比较优势战略上,我们的发展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甚至枉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