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留下好印象

不要以为孩子们进高中就是为了考大学,当然这是个必然的问题,但是刚进高中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首先想的事情,就是要给人留个好印象。他们很想结交一些新朋友,迅速地摆脱一种陌生感,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同学都是如此。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1.高中生建立良好印象的动机

心理学家埃理克森认为,青少年期是个体形成同一性的关键时期,解决同一性对抗同一性混乱这一危机的关键之处,就在于青少年同他人的交往。而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通过感知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还是笨手笨脚的、是受人喜爱的还是令人厌恶的以及自己有哪些事情应不应该去做。

青年初期是最富于集体主义情感的年龄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高中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想要摆脱父母、教师及一般长辈,而将人际交往的注意力转到地位与他们差不多的同龄人方面。事实上,青少年每天用在与朋友聊天的时间,要比其他任何一个单一的活动所用的时间都多。前苏联心理学家谢·佛在《青少年心理学》中写道:“与同龄人交往的要求在四五岁时就已经产生,父母不能代替同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要求一直在持续地增强。”作为高中生,他们更多的是与自己喜欢的同伴接触,在同龄人群体中建立友谊。

青年群体按不同标准有许多划分,然而,在生活中,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更为常见,什么是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呢?通俗一点说,正式群体是指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群体的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非正式群体是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明确的感情色彩以及个人之间的好意、友谊和依恋心。这种青年的非正式群体也有一定的相互关系结构与规范,不过没有明文规定。青年非正式群体也有“领袖”,不过这种领袖是自然形成的,他们的行动也要受“领袖”支配。围棋协会、兴趣小组等都是非正式群体。

在我国,青少年的群体一般是根据政治、文化教育的目的,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与原则,通过正式手段,有计划、有领导地建立起来的,比如班级、共青团组织等正式群体,这样的正式群体一般不是由成员自由选择的,而是被随机划分到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成员之间起初都是陌生的,虽有友谊,但可能并不会产生非常深厚的情谊。但非正式群体则不同,他们恰恰是由于情谊走到一起来的,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作为教师应该很好地把握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

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第一,自愿结合,自发形成。

非正式群体中的成员多数是自由结合,虽有外力作用存在,但不是主要因素。因而,其强制性特点不突出。由于不能像正式群体那样具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因此,虽然群体可制定一些纪律要求或群体规范,但是约束力并不大,主要靠成员的感情共鸣及领袖的威望来维系。当后者出现问题时,其成员就可能自动离去。

第二,心理相融,感情一致。

非正式群体能够形成与发展,关键在于其成员由于兴趣、爱好、价值指向、性格特征有共同点,并在开展群体活动中容易形成情绪共鸣与高度的心理相融。否则,这个非正式群体就不复存在。

第三,年龄相仿,经历相似。

青少年“闭锁性”的心理特征,往往使他们向成年人关闭心灵的大门,但是,他们又期待有人理解自己、安慰自己,他们感到在同龄、经历相似的青少年中寻找“知音”最有“黏着力”。因此,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中,常常对年龄过大或过小、职业性质差异过大的人是排斥的。高中生的非正式群体一般都是学生(可能也会有外校的学生)。

第四,直接联系,相互感染。

在正式群体中,有时候成员之间并不易直接联系,特别是比较大型的正式群体中上下级联系要通过很多渠道。然而,非正式群体规模通常都比较小,成员之间联系比较方便,因此,相互之间容易相互感染,受到启发。当然,非正式群体如果是一些积极向上的孩子,这是很好的,但是也易受到不良影响,比如流氓团伙一起吸毒等。

第五,群体领袖,众推而成。

在青年的非正式群体之中,领袖人物是存在的。没有领袖人物的带领及组织,群体立即就会垮掉,因而每个成员也认识到领袖人物存在的必要性。非正式群体中的领袖人物不是靠别人指定,而是由于威望、能力、知识或某种手段相对高明,才被成员认可的。当然,在不良非正式群体中的某些“头头”,有些是强迫成员承认的,不过这种同学的“手段”、“历史”总有“高”于别人之处,因而,也驱使成员认可。

第六,目标单纯,活动集中。

非正式群体有自身的群体目标,但目标比较单一,这是因为非正式群体成员活动时间有限,加上其他条件限制的结果。他们往往大量利用业余生活的有限时间,集中起来开展活动,因此他们都希望提高活动效率,以便吸收更多的知识,享受更丰富的精神成果。

当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和我们的教育目标相一致时,往往能够通过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从业余音乐小组学习的收获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鉴赏力。但是,如果主次不分,由于热衷非正式群体的活动而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的事例也时常存在。尤其是不良的非正式青少年群体(如少年犯罪团伙)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选择好的非正式群体,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另外,教师也不要因此把非正式群体看得一文不值,否定它存在的价值。要知道多少文学家、画家、音乐家正是因为当年参加了这样一些非正式群体,而获得了生命的真谛!

可以说在青少年组成的正式或非正式群体中所形成的就是一个迷你的世界,青少年在其中交往、学习、生活,组成了一个同龄人社会。教师在青少年群体交往中仅起到一个监督作用,不要参与进去,事实上,学生也不喜欢我们参与进去。

高中生对团结和友谊的需求是异常强烈的。当他们真正融入群体中后,他们就会有很深的集体荣誉感,希望自己所在的集体是最优秀的。希望自己能为集体争光,希望自己能在这个集体中有更多的朋友,当融入群体中后,就会发现生活和学习是那么有趣味。教师,特别是高中一年级的教师,更应该关心孩子们,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集体。

既然孩子们都很关心自己能否快速地融入新集体中,以及在这个群体中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那么怎样给人留个好印象呢?

2.印象的形成

(1)印象形成过程

良好的人际交往不仅能帮助孩子们交流信息,丰富他们的知识,扩大他们的视野;同时它还具有心理保健功能,交往使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理解、关心和友爱,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

心理学家对人际交往进行了大量研究构建了人际心理学的完整体系,也完善了人际交往的艺术。这里,我们描述一下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一些常见现象的心理效应。

当我们第一次与人见面时,从“他(她)”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和容貌等基本信息中提取一些资料,初步判断“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在许多公共场合中,我们虽然没有与别人交往,但往往可以根据别人的外表、行为特征来推测他的身份、性格特征。这种印象是按什么规则形成的?大体上讲,印象的形成有以下三种基本模式:

一是加法模式。心理学家费希本认为,一个人肯定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给人的总的印象也越好,越易为人接纳。相反,一个人的消极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那么他留给人的总的印象就越差,难以为人接受。比如有甲、乙两人,二者特征如下:

按照加法模式,甲的印象分值高于乙,因此甲留给他人的印象要好于乙。加法模式的印象形成,已为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所证实。

二是平均模式。心理学家安德森发现,有些人在印象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将人们各个特征的评分值进行累加,而是通过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依据平均值来形成对一个人的印象。在前一个例子中,按照平均模式,甲的印象分值应为(+5)/4 =+1.25,而乙的印象分值应为(+4)/2 =+2,因而乙的印象要优于甲。

三是加权平均模式。心理学家发现,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不仅应考虑积极特征和消极特征这一维度,而且应考虑每一特征的重要性,因而对人的印象不应是简单的、平均的结果,应先确定每一特征的权数来表示该特征的重要012性,用权数与特征的明显度相乘,最后进行平均计算结果,这样我们获得的信息就更加合理了。表1-1是一个加权平均的例子:

表1-1 加权平均范例

虽然印象形成过程常按以上三种方式进行,但印象形成过程非常复杂,还常受到加工者本身的生理、心理及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受到各种情景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等)的影响,因此我们形成的印象往往与真实情况有所差别。积极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了解印象形成的心理机制,有助于我们帮助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提升印象形成的准确性。

(2)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心理效应

A.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一般指人们初次交往接触时各自对交往对象的直觉观察和归因判断,在这种交往情景下,对他人所形成的印象就称为第一印象或最初印象。首因效应对人的印象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初次见面,我们会根据对方的表情、体态、仪表、服装、谈吐、礼节等等,形成对方给自己的第一印象。老师与学生初次交往时,表现突出的学生常常更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老师倾向于更关注这些同学,往往容易忽视那些“默默无闻”的学生。

第一印象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就不那么容易,即使原来的印象与最初的印象有差距,很多时候我们会自然地服从于最初的印象。在现实生活中,首因效应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常常影响着我们对他人以后的评价和看法。

B.近因效应

第一印象产生的“首因效应”,一般在交往初期,即双方还彼此生疏的阶段特别重要,而在交往后期,也就是双方已经彼此十分熟悉的情况下,近因效应就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所谓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是人们在深入交往接触中所产生的新的印象。近因效应所形成的印象是对首因效应所形成的第一印象的补充或修正。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常常用近因效应整饰自身的形象。例如,一直未受到老师注意的学生会因为老师近来对自己的关心而改变对老师的看法,认为老师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从而愿意接近老师。

近因效应也有副作用。作为教师,可能会因为某个学生近来不佳的表现而否认这个学生早先的成绩。

C.晕轮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戴恩·伯恩斯坦曾经做过一项实验,给参加实验的人一些人物相片,这些相片被分为有魅力、无魅力和一般魅力三种,让实验者评定几项与外表无关的特征,如婚姻、职业状况、社会和职业上的幸福等等。结果,几乎在所有特征上,有魅力的人都得到最高的评价,仅仅014因为长得漂亮,就被认为具有所有积极、肯定的品质。这就是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我们在对别人做评价的时候,常喜欢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出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就像月晕(或光环)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圆圈,所以有时也称为月晕效应或光环效应。

某位同学成绩好,工作能力强,我们可能会认为他是个极其优秀的学生,而忽略了其他诸如不爱劳动、不喜欢帮助同学、讲话粗鲁等一些不好的方面。倘若是一个顽皮的、成绩不好的学生,我们也可能无法发现他那些乐于助人、性格开朗、诚实等品质。多数情况下,晕轮效应常使人犯“以偏概全”、“爱屋及乌”错误。

D.刻板效应

商人常被认为奸诈,有“无奸不商”之说;教授常常被认为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的老人;江南一代的人往往被认为是聪明伶俐、随机应变的;北方人则被认为是性情豪爽、胆大正直的;成绩好的同学一般是很听家长和老师的话,都是乖乖仔;而调皮学生的成绩总是不好的……我们在认识和判断他人时,并不是把个体作为孤立的对象来认识,而总是把他看成是某一类人中的一员,使得他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很容易认为他具有某一类所有的品质。因而当我们把人笼统地划为固定、概括的类型来加以认识时,刻板印象就形成了。

刻板印象的积极作用在于它简化了我们的认识过程。因为当我们知道他人的一些信息时,常根据该人所属的人群特征来推测他所有的其他典型特征。这样虽然不能形成对他人的正确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认识过程。但刻板效应更多地带来的是负面效应,如种族偏见、民族偏见、性别偏见等等。它常使人以点代面,凝固地看人,容易产生判断上的偏差和认识上的错觉。

E.定势效应

听过中国古代“疑人偷斧”的故事吗?有一个农夫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为邻居的儿子偷盗,于是观察他走路的样子、脸上的表情,感到言行举止没有一点不像偷斧头的贼。后来农夫在深山里找到了丢失的斧头,他再看邻居的儿子,竟觉得言行举止中没有一点偷斧头的模样了。这则故事描述了农夫在心理定式作用下的心理活动过程。所谓心理定式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用“老眼光”——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待当前问题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也叫思维定式或心向。

心理定式效应常常会导致偏见和成见,阻碍我们正确地认知他人。作为教师,常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成绩好的学生各方面都很优秀,而成绩差的学生是“朽木不可雕”,从而放弃对差生的关注,甚至让他们“自生自灭”。我们提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原则,不要一味地用老眼光来看人处事。

F.投射效应

古代一位喜欢吃芹菜的人,总以为别人也像他一样喜欢吃芹菜。于是一到公众场合就向别人热情地推荐芹菜,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笑话。但是生活中每个人都免不了犯类似这样的错误,“以己度人”,心理学上称之为投射效应,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016己心中的想法。

心理学家罗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来研究投射效应,在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征求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结果,48名大学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园内走动,并且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意背,而拒绝背牌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背。可见,这些学生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其他学生身上。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一种典型的投射效应。喜欢嫉妒的人常常将别人行为的动机归纳为嫉妒,如果别人对他稍不恭敬,他便觉得别人在嫉妒自己。成绩不好的同学可能更容易关注其他差生的成绩,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会认为自己已将教学内容讲述得很清楚了,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而一旦发现学生仍不明白课堂内容,就会发脾气,认为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讲,训斥、指责学生。

为了避免投射效应的副作用,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彼此的想法,而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他们肯定或应该明白自己的心意”。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这些心理效应常常会出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虽然很多时候它们有助于帮助我们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但我们总无法避免这些效应在交往时给我们带来的负效应。作为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时,一方面我们必须尽量避免这些效应阻碍我们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学生;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学生在交往时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效应的积极作用。

活动课程

教学目标:

认知:

1.让学生了解交往过程中“首因效应”的概念。

2.让学生明白交往中存在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对于交往的有利和不利的一面。

3.了解集体的凝聚力量对群体活动的意义。

情感:

1.克服害怕交友不成功的心理。

2.使学生愿意了解交往中的一些心理效应,并乐于利用“首因效应”来增强自己的交往能力。

行为:

1.学会在交往中克服首因效应的不利影响,并利用其有利的一面来增加自身的吸引力。

2.使学生们融入这个群体。

教学说明:

青年初期是最富于集体主义情感的年龄阶段,在这一年龄的少年人主要倾向是摆脱父母、教师及一般长辈,而转到地位与他们差不多的同龄人方面。而刚入学的学生更是渴望与同学交往,通过一些游戏,可以使大家在轻松的环境下更进一步地相互了解。

而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关注于自己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一般指人们初次交往接触时各自对交往对象的直觉观察和归因判断,在这种交往情景下,对他人所形成的印象就称为第一印象或最初印象。首因效应所形成的第一印象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如果最初对某人的印象很好,则对此人以后的一系列行为将做出尽可能好的解释,从而友好地对待他;反之亦然。而且第一印象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就不那么容易,即使后来的印象与最初的印象有差距,很多时候我们会自然地服从于最初的印象。初次见面时,适宜的表情、体态、仪表、服装、谈吐、礼节等等都可以给他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另一方面,由于首因效应的不利影响,即它无法完全正确地反映对象的本质和全貌,因此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对方。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首因效应在交往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在交往中克服首因效应的不利影响,并利用其有利的一面来增加自身的吸引力。

高中生对于交往中的心理效应的现象有所了解,但往往不太清楚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活动课程可以分两大块。前半部分是游戏,目的就是让孩子们熟悉起来;第二部分是讨论关于第一印象的概念。教师可以在讨论后讲解,帮助学生克服他们第一印象的不利影响,以顺利地进行人际沟通和交往。

教学准备:

先在黑板上写:

卡耐基在其著作《怎样赢得朋友,怎样影响别人》一书中总结出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的6种途径:

(1)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

(2)微笑。

(3)多提别人的名字。

(4)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他们自己。

(5)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

(6)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

教学过程:

1.首先给大家提个要求,今天的活动中,我们要使用卡耐基留下好印象的6种途径中的至少1种对待我们小组中的同学。

2.分成几组,每组10个人左右,每人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选择一个最能代表自己的小动物,并用声音或者形态表述这个小动物的特点,让大家来猜这个动物是什么。使每组同学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熟识起来!

3.分给每个小组一张大的报纸,计时,看哪个组的12个成员能够又快又稳地都站在一张报纸上。再把这张报纸分成一半,再看哪个组能够又快又稳地站在半张报纸上。再把半张报纸分成半张,再看哪个组能够又快又稳地站在四分之一的报纸上。通过这样的游戏,增进大家的了解,并且能够群策群力,增进彼此的交流!这样的活动最后会使大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请得胜组谈一下自己得胜的经验,一般得胜组的人心较齐,团体合作能力比较强。

4.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体验一下同学的自我介绍与自己对他第一印象的差距。请小组派一个代表总结一下第一印象与自我介绍的差距。

5.教师归纳、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并对此做出分析,提出“第一印象”和“首因效应”的概念,希望学生通过实践,运用首因效应,顺利地进行人际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