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中国:最后的决战地

通常,宝洁会以下面几个指标来度量像中国这样的市场的商业吸引力:市场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人均收入、电视普及率、政府对自由市场改革的承诺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西方跨国企业之间的真空期持续了数十年,直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正如宝洁(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洁中国)的第二任总裁潘纳友所说,中国是当时(20世纪80年代)最后一块尚未被开发的巨大市场。

20世纪70—80年代的北京街头:中国消费市场空间巨大,消费者的审美观也在发生变化

图片来源:文京燕,《北京城市生活百年》,《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2月5日。

如图1-1、图1-2、图1-3所示,1978—1988年改革开放的十年里,中国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逐年攀升。经济收入的增加使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水平,他们的审美观和消费观也开始慢慢地发生转变。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超过10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以及不断攀升的国内电视机普及率等,都成为促成宝洁进入中国市场的砝码。

图1-1 1978—198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图1-2 1978—198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图1-3 1981—1990年中国每百户城镇居民电视机拥有量资料来源:图1-1、图1-2、图1-3中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0》。在本书中,如无特别说明,图片、资料均来源于宝洁中国。

当然,宝洁也看到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潜在风险。

首先,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政策仍然存在变数——中国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政策还处在摸索阶段,当时宝洁在东亚地区还处在起步、发展时期,直至1985年,日本才成为宝洁在该地区进行全面运营的第一个市场。并且,中国市场与日本市场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用西方的标准来看,中国大量的农村人口仍处在贫困线上,劳动力市场上“铁饭碗”、“跳龙门”的择业观念使得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国有企业。

其次,中国消费者团体尚没有大规模地形成。宝洁全球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雷富礼(A.G.Lafley)在回忆20年前的那次中国考察旅行时说:“今天与20年前相比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当时我认为中国不是一个消费社会。我记得走进工厂后发现,在周末工厂将会在衣帽间和澡堂为男性和女性提供洗澡用品,即香皂和洗发剂。我们在一些大的工作单位达成的业务要远远超出许多中小型单位。因此当时的中国还不是一个消费社会,而仍然是一个生产社会。”

但是,如果不进入中国市场,宝洁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它最主要的国际竞争对手,像联合利华、强生等一旦在中国市场扎根,宝洁将很难在这块市场上占据主动。此外,在进入日本市场过程中所遭遇的日本本土品牌,像花王、狮王等的激烈竞争,也让宝洁认识到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机非常关键。鉴于以上考虑与权衡,在具有丰富海外业务拓展经验的时任全球董事长爱德文·L.阿提兹(Edwin L.Artzt)等人的强烈坚持下,宝洁进入中国的决策最终得以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