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中国学者的研究概况

中国早在1896年就出版了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史的著作,即沈毅和《西史汇函续编》。192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蒋方震的《欧洲文艺复兴史》(该书最近重版与读者见面)。1930年,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陈衡哲的小册子《欧洲文艺复兴史》。

20世纪下半叶,我国的文艺复兴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文艺复兴史研究学术群体。在中世纪学会的组织下编撰了文艺复兴史研究的特刊,其中第10期是“文艺复兴专刊”,注意该刊第7部分“研究书目、论文索引”中开列的英文学术书目。但如何写一部表现中国学者研究水准的文艺复兴学术史著作,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介绍和研究的同时对诸多有争议的概念提出我国学者的思想学术观点,这尤其显得任务迫切。关于我国的研究状况可参见:李长林《国人对欧洲文艺复兴的早期了解》(《世界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8期);李长林《中国对欧洲文艺复兴的了解与研究(五四时期及二三十年代)》(《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7期);赵立行《建国以来文艺复兴史研究述评》(《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2期),等等。

也有学者向大家介绍了国外的文艺复兴史研究状况,如:王挺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文艺复兴研究(1940—1970)》(《四川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王挺之、徐波《文艺复兴研究五百年》(《世界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2期);王挺之《文艺复兴研究的新趋势》(《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伟冬、英子编译《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美术书目综述》(《艺苑·美术版》1995年第3期);周春生《西方文艺复兴三大研究热点述评》(《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周春生《西方文艺复兴史三大研究热点述评(续)》(《世界历史》2004年第1期),等等。

在翻译方面,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的翻译成绩最为显著,其中以但丁和莎士比亚等人著作的翻译作为领衔,起到了很大的学术和社会反响(具体见本书第三讲)。学术著作的翻译也有长足的进步,本书多有提及。

就学术探讨而言,经历了从教科书式的议论到专题研究的过程,还经历了从局部个人研究到有一定规模团队研究的学者队伍扩大过程。这些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学者在文艺复兴史研究方面的成果。这里特别要感谢:朱龙华教授对文艺复兴史矢志不渝的研究、探索精神;李长林教授所做的点点滴滴的学术梳理和补白工作;四川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教师的团队努力,他们还与川大图书馆协作有计划地购置了大量文艺复兴史的研究书籍,为我国的文艺复兴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刘明翰、庞卓恒等学者在学术探讨之余的出色组织工作,刘明翰教授领衔的多卷本《欧洲文艺复兴史》已逐卷问世;由跟从国外研究路径向创立独特体系和见解转向,特别是比较研究的成果引人注目,其中台湾地区冯作民《西洋全史》系列著作中的第7卷即“文艺复兴卷”是这方面的典型,朱龙华的最新成果《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与模式》也体现了独立、深入的思考精神;周春生还围绕西方文艺复兴史研究领域的诸多论题和人物生平思想进行学术探讨,在《文艺复兴时期人神对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一书中专门就人文主义者对人神关系的认识做了批判总结,等等。

这里想对多卷本《欧洲文艺复兴史》再说上几句。它是中国世界史、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学术成果,也是这方面学有专长的同仁共同向21世纪的国人奉献的一堂思想文化盛宴。早在上世纪的90年代,那时刘明翰教授任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会长,期间他提出集全国之精英编撰多卷本《欧洲文艺复兴史》的设想。随后刘教授倾其全部精力于该项巨大的学术工程之中。从成立编委会、讨论各卷纲目到申请国家社科项目等,无一不倾注了刘教授的智慧、学识和组织能力。目前丛书已出“教育卷”、“艺术卷”、“哲学卷”、“科学技术卷”、“宗教卷”、“城市与社会生活卷”等卷,其他各卷也将陆续面世。丛书有以下鲜明的特点:第一,站在学术前沿,高屋建瓴地评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文化现象和各种社会历史现象;第二,学术积淀深厚,以扎实的知识梳理文艺复兴时期重要史实的来龙去脉;第三,面向广大读者,形象生动地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创造活动。客观地讲,丛书各卷的学术水准参差不齐,对诸多学术问题的探讨还有待深化。这一方面说明文艺复兴史研究的难度,另一方面也提示学人只有做出极艰辛的努力才能在这一领域取得一流的学术成果。

下面择取几个主题,罗列论文一二。

(1)文艺复兴历史背景、人文主义等总体研究。

朱龙华《历史学家谈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探源》(《世界历史》1984年第2期);钱志和《阿拉伯文化的西传和西欧的文艺复兴》(《西亚非洲》1987年第6期);孙锦泉《君士坦丁堡陷落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关系置辩》(《四川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孙锦泉《文艺复兴前南意大利的文化基础及其流向》(《四川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孙锦泉《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文化基础》(《历史研究》1993年第5期);刘建军《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新文化的多重起源》(《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2期);赵立行《宗教与世俗的平衡及其相互制约——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宗教观》(《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肖四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三种主要形态》(《高等函授学报》2004年第2期);冯英《人文主义: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求索》2005年第5期),等等。

文艺复兴与拜占庭文明关系密切,关于拜占庭的研究可参见徐家玲、陈志强等学者的著述,在转型期社会结构的研究方面则有侯建新、刘景华、王晋新、赵立行等人的学术成果,等等。

(2)文艺复兴时期社会史研究。

张椿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财富观念的变化》(《世界历史》1987年第3期);王挺之《佛罗伦萨的公众庆典仪式与文艺复兴》(《历史研究》1987年第5期);王挺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宗教生活》(《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王挺之《社会变动中的群体与个人——新微观史学述评》(《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崔莉《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王权“文化庇护”现象刍议》(《延边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刘耀春《从“出世”到“入世”——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市民生活伦理》(《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刘耀春《文艺复兴时期妇女史研究》(《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注意其中开列的书目),等等。

就中国国内特定的学术环境而言,顺着上述论文中提供的引文出处做进一步的搜索,可以得到更多相关的学术信息。

(3)文艺复兴时期国家、君主研究。

郑如霖《论教皇利奥十世的历史地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赵文洪《论亨利七世的外交政策》(《世界历史》1988年第3期);庞易民《教皇尼古拉五世与文艺复兴运动》(《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沈之兴《论美第奇家族对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的促进作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周桂银《意大利城邦国家体系的特征及其影响》(《世界历史》1999年第1期);孟广林《塞瑟尔的〈法国君主制度〉与“新君主制”学说》(《历史研究》2004年第2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