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疼痛觉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一、痛觉的特点

痛觉作为一种特殊的躯体感觉(主要是皮肤感觉),与其他肤觉,如触觉、压觉、冷觉、温觉等都属于较原始的躯体感觉。但是痛觉本身又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首先,就痛觉感受器来说,没有一定的适宜刺激。它可以由机械、温度、放射能、化学和电等刺激所引起,只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并成为机体的破坏性刺激之时都可以引起痛觉。其次,痛觉的适应性很低,像嗅觉、触觉、压觉、温觉等都很容易适应,唯有痛觉并不因致痛刺激的连续作用而减弱,而且有时反而会加强。第三,痛觉常常难以精确地确定它发生的位置。第四,每当产生痛觉的时候,总是伴随着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二、痛觉的传导通路

痛觉的神经通路,特别是中枢机制,到现在还不十分清楚。据现有的生理学知识认为,痛觉的感受器是一种游离的神经末梢,任何内外环境不良刺激,包括触压、温度、化学以及光、声刺激,只要超过一定的强度,都可以激发神经末梢产生传入神经冲动,冲动沿着痛觉纤维向中枢传导并进而引起疼痛。20世纪初,德国生理学家佛瑞(M.vonfrey)曾提出过所谓按钮理论,即认为在人体组织内有一种特殊的疼痛接受器,它把疼痛信息直接传递到大脑的痛觉中枢里去,就好像电话由末梢和中央交换台直接连接的那样。根据这一理论,似乎在实行外科手术时,切断传导神经纤维以后,疼痛信息就会受阻而达不到痛觉中枢,因而使疼痛消除。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它不能解释即使切断了痛觉传导神经纤维,为什么有时疼痛还会依然存在。例如幻肢痛,就是切除肢体(手、脚)后的患者没有了传导神经而产生的对于不复存在的肢体的一种剧烈的疼痛。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麦捷克(R.Melzack)和生理学家沃尔一起提出了所谓痛觉的闸门学说,他们认为疼痛的产生取决于刺激引发兴奋的传入纤维和中枢机能结构的特征。来自皮肤的痛觉信息都可以传到脊髓的三个系统,即:后角中的胶质细胞(SG),后角中的第一级中枢传递细胞(T)和后索纤维向大脑的传递。这三个系统的相互作用便可控制疼痛的产生。传递痛觉信息的细纤维与粗纤维可直接把信息传至T细胞。粗纤维兴奋时,可使T细胞发放冲动,但粗纤维的侧枝同时使SG细胞兴奋,又反馈抑制粗纤维传到T细胞的冲动,使其放电终止。当细纤维兴奋时,也使T细胞发放冲动,同时又通过侧枝抑制SG细胞,因而消除了对T细胞的抑制,于是T细胞的放电得以增强。这样,T细胞就像一道闸门,粗纤维兴奋使它关闭,细纤维兴奋使它开放。当T细胞的冲动发放达到阈值时就触发了作用系统的活动。作用系统是接受T细胞冲动的较高级的中枢机构,包括痛觉分辨和反应发动两个系统,分别与痛感觉和痛反应的产生有关(参阅原作者模式图,见图3-1)。

图3-1 疼痛的闸门控制系统

除此之外,大脑中枢控制系统向下传递的神经冲动也能以突触前抑制的方式去控制闸门的开关,这样便可以理解心理因素对疼痛影响的作用机制。不过痛觉的闸门学说虽能解释较多的疼痛问题,也为较多的人所接受,但它还不能完满地解释疼痛的许多问题,因此它仍然不过是一种假说。看来,对于疼痛的生理心理学基础的研究还将有一段很长的路程。

根据疼痛的部位,我们把它分为躯体痛和内脏痛。躯体痛:如躯体局部受伤,立即会产生一种快速的针刺样的痛感觉。这时我们就知道该部位受伤了。这种疼痛定位明确,持续时间短,称为快痛。在快痛过后0.5秒至1秒就转变为一种缓慢、持久、定位不鲜明的灼痛,这称为慢痛。快痛一般认为是由As神经纤维向中枢传入冲动引起的。这种神经的直径较粗,有髓鞘,故传导速度也较快。传导路径是经脊髓后脑束上行通过丘脑后腹核,然后投射到皮层痛觉中枢,即第一体感区。慢痛主要由C类神经纤维传入冲动引起的。虽然C类纤维与As纤维一样也起源于受伤的局部,但C类神经纤维直径细,无髓鞘,传导速度慢,在传导过程中要经过多次交换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次数越多,延搁的时间越长,所以C纤维比As纤维的传导慢。C纤维的传递输入主要是到皮层第二体感区和边缘系统,它属于双侧投射,点对点的定位不明显,有较大程度的重叠,故定位不甚明确,较为模糊。C类神经纤维传导痛觉过程中与脑干网状结构、边缘系统及下丘脑有广泛的突触联系,故伴有明显的情绪反应,这是因为与情绪中枢关系密切的缘故。

内脏痛:主要是由C类神经纤维传入的。而且和交感、副交感神经混在一起,所以内脏痛都伴随明显的情绪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