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发展历史简况

一、西方医学心理学的发展

现代西方医学心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心理学与医学相互结合、交叉渗透的新兴学科,在捍卫人类心身健康的事业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曾提出著名的气质学说,认为人的不同气质(即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并提出了人的心理特点或气质特征在人体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医生医治的是病人而不仅仅是疾病,他有一句名言:“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为重要。”当然他的论述还只是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心身相关论的范畴。

随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心理学也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现代科学,并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许多学派,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其中就包括医学心理学。世界上第一部以《医学心理学》命名的专著由德国医学家和哲学家洛采所著,于1852年问世。书中着重论述了健康、疾病和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不久以后,德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冯特于1867年出版了《医学物理学书册》一书,阐述了如何运用心理实验方法研究人在医疗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他们可以说是提倡用心理学的理论与实验方法和医学相结合,解决医疗实践中有关健康与疾病的种种心理学问题的先驱。

然而,真正应用心理学于医学临床实际,解决临床问题,推动医学心理学发展的应首推美国的怀特默(L.Witmer)。他于189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了第一个临床心理诊疗所或称心理门诊。他还在美国心理学会讲授“临床方法”,并首创“临床心理学”这一术语。这位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为医学临床实践服务的心理学家被尊称为美国“临床心理学之父”。

进入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奠基人和首任主席赫尔(Hall)于1909年邀请弗洛伊德等精神分析学家到美国讲学,使精神分析学说得以在美国传播,对美国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以后,一批信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内科医生,开始探讨身体疾病的心理因素作用问题。以亚历山大(Alexander)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无意识的心理矛盾冲突与某种躯体疾病有因果联系,并用精神分析疗法给予治疗。他们早在30年代,就开创了心身医学研究的先例。并于1939年在美国创办了《心身医学杂志》,该刊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为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风靡全世界的时候,一些著名的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如巴甫洛夫、凯农、华生、塞里等人,从另外的角度,对情绪的心理生理学问题,行为和学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和应激的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于心理、行为与人的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大量的科学证据,也为临床实践中的治病、防病提供了不少新鲜的方法,这些无疑对科学的医学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在美国兴起了以维护心理健康,防止精神病患,改善精神病人待遇,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为宗旨的心理卫生活动,使得许多心理学工作者投入到了医学临床领域。起初他们只是在精神病和儿童智力缺陷领域从事心理测验工作,以后逐渐深入到医学的其他部门。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学习过心理学的大学生入伍,在部队中从事临床工作,战后又复原到大学或研究机构深造,取得博士学位,继续从事临床心理学工作,并委以“临床心理学家”的称号。到1949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为“临床心理学”正名,并规定了临床心理学家的职责和学术地位。具体表现于1949年在克罗拉多州博尔德(Boulder)所举行的会议。在会上讨论了临床心理学家的定义和结构;制定了临床心理学专业博士学位的培训计划;规定临床心理学家必须同时接受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训练,即必须具备心理学理论知识和从事研究工作的基础,同时又接受实习医师的训练,以具有临床医师必备的工作技能,能够在心理学和医疗卫生领域做出独有的贡献。到50年代以后,美国每年授予的心理学博士学位总数中有一半属于临床心理学专业。他们的工作场所多数在综合性医院、精神病院、心理卫生诊疗所、医学院和大学心理学系,还有一部分在私人诊所。在医院临床工作中,他们不再只限于从事心理测验和心理诊断的工作,还进行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和心理疾病的预防工作。这一时期,许多人都认为医学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及“变态心理学”没有什么不同,即主要是研究与精神障碍或行为异常有关的各种心理问题。在美国是如此,在英联邦更甚。例如,在英国,泽尔布(Zilboorg)和亨利(Henry)合编的《医学心理学史》(1941)就认为医学心理学是与行为异常遵循医学的观点长年斗争的历史。英国《医学心理学杂志》实际上也是论述精神障碍问题的杂志。不过,在这一时期里,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英国或其他的国家,临床心理学的蓬勃发展也就是医学心理学在临床实践领域的重大发展。

即使在医学心理学开始以临床心理学的面貌发展的时候,在美国,也还有人从事医学心理学的论著。例如,怀特(W.White,1931)就出版了《医学心理学》一书,书中着重论述了有关健康与疾病、生命与死亡、身与心的关系等问题。认为医学的对象是人,一切疾病都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因此,主张从整体观点来考察人体的健康与疾病问题。70年代以后,情况有了变化,许多心理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主张扩大临床心理学的范围,并使用医学心理学的名称。例如美国的雷克曼(S.T.Rachman)在其《心理学与医学》(1975)和《医学心理学文集》(1977)等著作中,都主张把临床心理学的范围扩大,把医学的一般心理学问题包括进去,认为研究的对象应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康复过程的所有心理因素问题。美国普鲁科帕(C.K.Prokop)编写的《医学心理学》一书,是关于医学心理学的较新的论著。书中阐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从人类发展史上阐明心理学与医学的关系;从现代医学实践中看心理学的重要作用;考察某些医学心理学的特殊问题,如讨论了某些医学心理学家和行为医学家都感兴趣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的转化;由于人们对健康概念的理解的深化;由于康复医学、社会医学、公共卫生学和预防医学的发展,医疗实践也逐渐由治疗为主的方针转向预防为主。这种变化也反映在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医学心理学领域。表现之一是由行为科学和生物医学科学有关的各学科知识和技术的综合,并把这种知识和技术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中去,从而产生了一门新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行为医学。表现之二是临床心理学家愈来愈多地把注意力从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诊断和治疗转移到针对人群中的身心健康问题,并运用行为医学和心理卫生的手段对人群中的疾病进行预防、治疗和康复。也就是说,着眼于健康人在未病或将要患病时的心理问题,通过某些心理学的新领域——健康心理学、行为医学和健康心理学的出现又进一步扩大了医学心理学的工作范围,标志着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又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总之,西方各国医学心理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发达国家中,心理学工作者在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高。例如,德国人口只有5千多万,但专门从事医学心理学(包括临床心理学)工作的就有2万多人。其他发达国家,甚至在南斯拉夫、捷克和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中,从医院到整个城市,从地方到中央,都设有相应的精神卫生中心及心理咨询机构,以协助解决医疗实践中或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学问题。而临床心理学专家的工作范围也越来越扩大,他们不仅在精神病院、一般医院和其他特殊医院、心理卫生诊所等医疗机构中进行工作,在普通学校和缺陷儿童学校、儿童指导机构、护士学校、职业指导中心、监狱、犯罪学校和工读学校等也有心理学家的工作岗位。在国外,医学院校都设有类似行为学科、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机构,并开设行为科学、心理学或医学心理学等课程,每年都有大量的医学心理学及其有关学科的专著出版。几乎所有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有一半以上属于医学心理学或临床心理学专业。医学心理学或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已经形成一支十分可观的庞大队伍,他们在为人类健康、保健事业辛勤工作。

二、我国的医学心理学

在我国科学发展史上,最早论及医学心理学思想的是我国最古老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其中包括着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心身相关和心身统一的思想,这种有关疾病的整体观对后来中医的发展起着非常有益的作用。在《黄帝内经》中的医学心理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内经》认为,强烈或持久的情绪活动可以扰乱人体内脏功能,甚至造成疾病。如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又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怒甚则呕血及飨泄……悲则肺布叶举,而下焦不通,荣卫不散……恐则上焦闭……下焦胀”等。

(二)疾病诊断中的心理问题

《内经》中提出对病人进行诊断时,需要十分重视病人的生活起居习惯、饮食嗜好、性格特性和思想状况,如果事先不了解病人这些情况,急于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就难免不犯错误。如说:“凡未诊病者,必先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医工诊之,不在脏腑,不变躯形,诊之而疑……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过也。”又说:“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愚医治之,不知外泄,不道病情……此治之二过也。”《内经》中还指出:“诊病不问其治,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也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

(三)重视心理治疗

《内经》认为心理既可成为导致疾病的因素,同时又可成为治疗疾病的因素。无论对什么疾病,都可能有心理因素的作用,都应考虑到心理治疗的问题。《内经》中明确指出了“治病必先治神”的思想。认为“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岂有不听者乎!”也就是告诉我们,在治病时要对病人指出疾病的危害性,以引起对病情与治疗的注意,并告诉病人疾病是可以治好的,使其与医生配合治疗。同时教给病人具体的治疗措施和调养方法,解除其苦恼和消极的心情。就能更有把握地把疾病治好。同时主张对疾病采取综合治疗的方针,把草药、针灸等和心理治疗结合起来。在治疗过程中还要密切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例如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必须注意“新怒勿刺,已刺勿怒……大惊大恐,已刺未怒……大惊大怒,必定其气,乃刺之”。还指出:“用针之要,无忘其神”。

(四)心理卫生与疾病预防

防患于未然是祖国医学一贯强调的观点。注意心理卫生,做到劳逸结合,饮食定时、定量,生活有规律就能增强抗病能力,保持健康。如说道“虚邪赋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说“衣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上述医学心理学思想,只不过反映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但对我国几千年来中医事业的发展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我们今天的医学心理学工作也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由于我国直到20世纪初还处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长期的闭关锁国、社会停滞,科学技术处在极落后状态,致使中国医学中极为丰富但却是朴素的医学心理学思想未能发扬光大,阻碍了其上升到现代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水平,致使其未能早日成为独立的学科;同时也未能即时引进和吸收现代西方的医学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中华民族的医疗保健事业服务,以致整个心理科学在我国,直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还只是处在襁褓之中。至于其他实用心理学分支,包括医学心理学在内,其处境更是可想而知了。

世界进入20世纪以后,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临床心理学发展的热潮,不断地高涨起来,但我国直到四五十年代,还不过是寥寥无几的医学(或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在精神病院等机构里从事一些一般性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前他们手中的主要武器是弗洛伊德学说,之后则是巴甫洛夫学说。再拿心理卫生运动来看,1936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尚未正式开展工作,第二年就因为抗日战争爆发而夭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有极少数一些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在医学院、精神病院和儿童福利机构从事心理诊断、心理治疗和心理卫生的工作。

1949年以后,由于学习苏联,批判弗洛伊德和西方资产阶级心理学思想,把整个的西方心理学,其中也包括医学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身医学以及心理测验、心理治疗、心理卫生统统当作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反动货色打入“冷宫”。使我国的心理学,包括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医学心理学工作,唯一可以提及的就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由心理研究所的医学心理学工作者联系一些医疗单位和高等院校搞起来的“综合快速治疗”。当时针对为数不少、久治不愈的神经衰弱患者开展了以心理治疗为主的“慢病快治”。个别人还把这一做法应用到一些心身疾病(如高血压、溃疡病)和精神分裂症,均取得一定的疗效,引起了医学界特别是精神学界的重视,使医学心理学工作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开展。但“十年动乱”则使医学心理学,甚至整个心理学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心理学的所有教学和研究单位被取消,整个心理学事业陷于停顿。

直到1978年,心理学工作才陆续恢复和发展起来。原来的心理学教学和科研单位重新恢复工作,中国心理学会也开始发挥组织功能。1979年6月在北京举行了医学心理学学术座谈会,酝酿成立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同年6月中国心理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上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加之国家实行开放政策,与国外科学技术交流大大增加,国外医学心理学蓬勃发展的信息不断地传来,为中国群众所理解和接受,我国医学界和心理学界也逐渐认识到心理学对于医疗实践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学会领导和组织的推动下,医学心理学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发展起来。进入80年代,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医学心理学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

首先,医学心理学工作者队伍迅速扩大。我国卫生部于1980年向全国医学院校和中等卫生、护士学校发出指示,要求将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课程作为医学教育的一个部分。就在这一年,为了培养医学心理学师资,由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持,首先在北京开办了两届短期的医学心理学师资进修班。随后,全国各省市也陆续举办同样性质的师资培训班,从北京请专家授课,为各省市培养医学心理学教师,只是几年的功夫,很快地在全国100多所医学院校,五六百所卫生、护士学校纷纷成立了医学心理学教研室或教学组,开设了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课程或讲座。此外,在全国各大精神病医院和某些较大的综合性医院也相继建立医学心理学研究室。目前已有大批专职或兼职人员,承担起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但是,应该说,我国医学心理学工作者队伍的素质还是不高的,因为,直到目前,除了心理研究所和几个大学的医学心理学导师,每年培养有数的几个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外,还没有建立一个专门培养医学心理学人才的大学本科专业。这和国外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其次,医学心理学的学术机构纷纷成立,学术交流活动频繁。随着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全国各省市的心理学分会下属的医学心理学专业组,有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起来,很快就把各地分散的力量联系和组织起来。由于队伍的迅速扩大,研究工作的普遍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也积极频繁地开展起来。直到现在,由全国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全国性学术年会就已举办了很多次。与此同时,医学心理学有关的书刊也在大量的出版。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以及一些中小城市医学心理学工作者正在普遍利用各自的条件,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为广大群众在心理上排难解忧、增进心身健康而辛勤工作。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80年代在心理学界和精神病学界有识之士的积极推动下,经过多年的筹备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参加的会员除了心理学界和精神病学界人士以外,还有临床各科医生和护理学、教育学界人士,在各省市还成立了分会,他们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广泛参与心理卫生保健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相关领域的工作。总之,我国的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正在迅速的发展壮大起来。

到了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入,一些在“十年内乱”时曾来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留过学的德国留学生由于了解到中国医学(临床)心理学领域的工作相对落后,相关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他们在德国得到了一些基金会的赞助,于1997—1999年在中国成功地举办了一届为期三年的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班,每年集中培训两次,每次两周,共6次,参加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共有130多人,学员一般具有硕士、博士学历或副教授职称。每次培训德国方面都有十多位知名度和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教授前来授课。经济上无需中国方面承担,还有中方教员配合。经过三年连续的实操性培训以后,每位学员都能较深入和全面地掌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各派理论与技能。经培训后,这些学员在全国各地积极地发挥骨干作用。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与变化,特别是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大大地刺激了人们对心理健康的渴求,从而也就极大地增加了对心理学的需求。如2003年的非典(SARS)大流行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由于心理紧急救援的需求,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心理学,特别是医学(临床)心理学对人们维护心身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当前心理学发展的蓬勃景象可以从心理学培训机构的迅速增长方面略见一斑。例如,高等学校中的心理学系,在20世纪全国只有三十多个,但到目前(主要是最近几年)已增加到一百余所,除了综合大学以外,全国各地的许多医学院校和中医药院校都成立了应用心理学系并设置了临床心理学专业。总之,目前心理学尤其是医学(临床)心理学以开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