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史上,英国比较心理学家G.J.罗马尼斯(G.J. Romanes)是动物心理研究的早期倡导者之一。自罗马尼斯之后,动物心理研究一直沿袭两种方法:收集资料的轶事法和解释资料的推论法。到了20世纪初,随着年轻一代心理学家介入动物心理研究,推论法被抛弃,轶事法为实验法所取代。其中,用实验法取代轶事法的信号之一,便是桑代克于1911年出版的《动物的智慧》(Animal Intelligence)一书。该书包括了他的博士论文《动物的智慧:动物联结过程的实验研究》。桑代克在该书引言中界定了动物心理学:“研究心理生活经由低等动物的发展,特别是追溯人类官能的起源。”轶事法难以胜任这样的要求,因为这种方法只关注动物的常见行为,而忽视其有规律性和比较性的典型行为。唯有完全控制动物的情境,观其在特定情况中的特定行为,方能借动物表现来推导人类的行为。至此,动物心理实验法正式提出。

桑代克运用各种技术来体现其动物心理实验法。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个研究是饿猫逃出迷笼的实验。桑代克设计了一个“桑代克迷笼”,将饿猫关入笼中,笼外置鱼一条。饿猫须经三个分离的动作才能打开笼门。第一个动作是提起两个门闩;第二个动作是按压一块带有铰链的台板;第三个动作是把横于门口的板条拨至垂直位置。唯有将这三个动作一气呵成,笼门方能自动开启。桑代克将其观察记录如下:


放入迷笼之后,猫总是表现出明显不安,并想逃出迷笼。它试图从迷笼的栅栏空隙处钻出来;它抓、咬栅栏板条;从空隙处伸出爪子去抓每一件它够得到的东西;它乱抓笼内的东西。它挣扎的耐力是惊人的。它可以连续8分钟或10分钟抓、咬、钻、挤。在冲动式挣扎中抓遍整个笼子。它可能一下子抓到门闩或踩到台板或触及横条,结果使门打开。逐渐地,所有那些不成功的冲动都将被排除,而引导成功动作的特殊冲动由于导致快乐将被牢记。直到多次尝试以后,猫一入迷笼就会立即以一种确定的方式去触发机关。


诸如此类的实验,使桑代克把复杂的问题解决学习(譬如饿猫逃出迷笼的学习)还原为基本的刺激—反应型式,并提出学习的“尝试—错误”理论。试误学习意味着动物必须学会把一种或多种反应与一定的刺激型式联系起来。这里,与传统观点不同的是,动物的学习不在于掌握一种新的反应,而是从反应的储存库中“挑选”出与刺激相匹配的适当反应。选择适当的反应是渐进的,通过逐步排除无效的反应,成功的反应得以保留,它便是适当的反应。

桑代克把一种适当反应与某种刺激型式联系起来的方式称作“联结”。由此推论,多种刺激与多种反应的联结便构成刺激—反应联结层次。每个刺激—反应的联结都可以赋予某种概率,表示刺激引发反应的可能性。例如,食物引起动物唾液分泌的概率将近1.00,而在动物形成条件反射之前,一种音叉发出的声音引起动物唾液分泌的概率几乎是0。所谓学习,就是提高刺激—反应的概率;所谓遗忘,就是降低刺激—反应的概率。

桑代克对动物心理研究的传统做法的抨击引起了许多动物心理学家的不满。当时,美国资深动物心理学家韦斯利·米尔兹(Wesley Mills)在《心理学评论》(Psychological Review)上发表《动物智慧的性质》(The nature of animal intelligence)一文,指责桑代克“拆除了比较心理学的几乎整座大厦”。米尔兹认为,动物只能在其自然环境里被适当地研究,而不能在实验室的人为条件下加以处理。“把猫置于只有20 ×15 ×12英寸的笼子里,然后期望它们去自然地行动。正如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封入棺材,逆其意愿埋于地下,然后从其行为表现来推断正常的心理现象”。

上述诘难非旦未能阻止桑代克的动物心理实验,反而促使他把动物研究中发现的一些现象用于解释人类的学习。理由是,我们可以把人类的学习心理当做行为来研究,最终达到控制这种行为的目的。“就研究一个人的性质而言,不存在合乎道德的正当理由,除非这种研究能使我们控制他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