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者行为(第3版)
- 林建煌
- 15字
- 2020-07-09 16:07:17
第二部分 消费者的信息处理与决策
第二章 消费者知觉
本章将为您解答下列问题:
·什么是知觉?影响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感官对于知觉有何影响?
·绝对门槛与差异门槛的意义是什么?
·韦伯法则与恰感差量的内涵是什么?
·过度展露与潜意识知觉的内涵是什么?
·注意阶段在消费者知觉过程的意义是什么?
·理解阶段要透过哪三个程序才能完整达成?
·我们会根据哪些原则来进行信息的组织?
·选择性的偏误可分为哪几种?其内涵是什么?
·知觉的结果表现在营销上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部分?
案例2-1
五感造物,感动消费者
最近五年,三十二岁的吴东龙频繁地飞往东京,用田野调查的热情,探索这个充满造物符号的城市。“我住在东京的时候,很热衷‘一天一瓶饮料’的游戏。”他回忆自己考察东京的习惯之一,就是每天到便利商店选一瓶看起来吸引人的饮料。在他眼中,一瓶小小的饮料,从里到外隐含了无数取悦消费者的密码,是一种全新的五感体验。
日本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几乎每周都有新款包装的饮料上市。他从饮料的包装开始研究,注意到瓶罐表面的图案,有的是压纹,有些用和纸,还有一些运用印刷技术,把表面处理成特别的触感。他认为,便利商店的饮料架就像是一个设计舞台,每天都有新的产品轮番上演,处处是唾手可得的美学创意。
日本的商品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的创新动能?日本的企业为什么具有如此高超的造物本领?日本在经历泡沫经济的冲击以及亚洲新兴国家崛起后,迫使日本必须在全球经济分工的版图中寻找新角色,纯粹的制造业已经无法在日本立足,企业竞争的利基已经从生产技术转变到商品开发能力。东京大学知名学者藤本隆宏认为日本已经从“制造”的世纪,迈入兼具设计与制造的“造物”世纪。
但是单单有制造的实力不足以成事,更进一步了解消费者的感受,并提出能引起共鸣的价值主张,才是这一波“感性造物”竞赛中制胜的关键。从近两年出现在东京货架上的畅销商品来分析,五感造物(增进感官体验)便是常见的方向。
精明的企业家们首先观察到,现今消费者其实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基本的需求都已经满足,所以“需要”的物品已经愈来愈少了。但是如果能够进一步取悦消费者的五感,他们“想要”的东西还很多。专家研究发现,五感之中,感官感受最深的,分别是视觉(37%)、嗅觉(23%),其次是听觉(20%)、味觉(15%),最后是触觉,而且人类的五官系统彼此之间还有交互作用,例如视觉对嗅觉、味觉有影响,嗅觉对味觉、触觉有影响。企业专注地解析消费者的五感需求,设法在他们的衣食住行日常需求中增加新的体验,展现专家们“五感造物”的成果。
东京的店铺中,到处可见日常生活寻常对象,以新的颜色、造型出现。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研读感性工学的苍井夏树提到,日本知名的无印良品,曾推出一套“和之器”瓷制餐具,其中的饭碗甚至“男女有别”,因为设计师研究男女手掌大小有别,因此进餐捧饭碗时,男性用碗的口径以10公分最佳,而女性则是9.5公分。0.5公分的微小差距,却使得不同性别的消费者各自拥有更舒适的体验。在提升消费者五感体验的前提下,日本企业竞相展现创意,不但食品、日用品厂商从“五感造物”法则中找到创新的灵感,甚至3C用品都可以运用这个法则大做文章。日本软件银行在2007年一口气推出二十色Pantone手机,轰动市场,成为年度畅销产品,就是着眼于五感中“视觉”的创新。
资料来源:“从‘制造的日本’到‘造物的东京’”,数位时代,第165期,2008/02/07。
消费者的内心是如何想的?他们是怎样来处理所收到的产品信息呢?本书的第二部分是介绍消费者的信息处理与决策,也就是探讨消费者在面对消费问题时,内心所进行的决策过程,以及与该过程相关的心理运作机制。
决策过程是探讨消费者进行决策的相关步骤,包括问题确认、信息搜集、替代方案评估、购买决策,以及购后的决策等。这些决策过程主要是针对特定的消费问题所进行。
消费者内心存在着会影响决策过程的心理运作机制。这些机制可能会受到过去的经验,或是消费者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特性所影响。虽然,这些机制是一直存在,并非因为特定的消费问题而产生,但它们却会影响消费者对该特定消费问题的处理与决策。主要的心理机制包括知觉、学习和态度。在本部分,我们将先探讨这些心理机制(包括本章的消费者知觉、第三章的消费者学习,与第四章的消费者态度)。最后,在第五章我们再探讨消费者的决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