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这样考上北大(2)
- 秦春华
- 1437字
- 2020-07-09 15:58:46
姓名:刘菲
录取院系:经济学院
毕业中学: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
你和我的风淡云轻
每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起,就被父母打上了光荣与梦想的烙印。从开始说第一句话,开始认第一个字,开始唱第一首歌,也许就注定了眼前懵懂的孩子将来成为站在数万人面前慷慨激昂讲演的演说家,或是著作等身的文坛巨擘,亦或是在各大音乐排行榜上笑傲群雄的巨星。
从我踏进学堂,开始在朗朗书声中成长,“北大情结”便已植入我心。屹立在全国无数院校顶端的北京大学无疑是所有家庭的梦想。“好好学习,将来考北大”这样的话语伴随着我从ABC学到圆锥曲线和微积分。也许,儿时这只是一句玩笑,只是一个督促学习的手段,然而,当北京大学这个名字逐渐在脑海中清晰,这个名字,已经化身为一个理想,一片圣地。
2006年暑假,我第一次来到北大,来到承载着沉甸甸的文化积淀的北大校园,未名湖的水也许没有大海那样波澜壮阔,博雅塔也许没有大雁塔那样驰名中外,但北大校园浓郁的学术氛围却让人震撼。那时,我只是一名来到这片圣土朝圣的游客,丝毫不敢幻想自己在有朝一日会与北大沾染上一点关系。
高中三年,是被誉为人间炼狱的三年,所有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相信,当时有不少人就是为了“北京大学”这个提起来就熠熠生辉的名字而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学习的。当时,我并没有一定要考上北大的想法,只是想距离她近一点,多感受一些沉积百年的文化气息。
高一,我热衷于学校各种社团活动。午休、下午自习时间我积极游走于各个体育场馆挥洒汗水,或是在多媒体教室的银幕前看充满花样少男少女的动漫,有时在图书馆翻阅杂志小说,或是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玩“杀人游戏”。同时,担任校刊《交响》的编辑,让我可以欣赏到各色流淌才华的文字;在自治会的工作,让我认识了更多的好朋友。
一颗充满热情的心,一颗风淡云轻的心,一个嬉笑于校园的人。生命没有太多的负担,没有太多的阴霾,也没有太多的奢望。生活平凡而充满活力,每一天都洒满阳光。此时,我和北大没有约定,我依旧只是一名到过北大的朝圣者。
高二,我开始爱上推理小说,开始爱上逻辑、哲学。我开始向往一个可以提供一流学术环境的高等学府。于是,北大的记忆又在我的脑海中慢慢清晰,泛着波光的未名湖水依然那样纯清自然。
高三,我依然对大学没有太多的奢求,只希望找一个平静的美丽土地去耕种一颗梦想的种子,然后,慢慢等待开花结果。生活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此时,我却成了图书馆书库的常客,古人“搜尽奇峰打草稿”,我是“翻遍书架找推理”。在泛黄的书页中,我看到了推理文化在亚洲的萌芽、发展和辉煌。这一年,理想并没有因为逐渐逼近的高考而清晰多少。我并不期待有一个安逸的象牙塔,只是希望有一片可以自由发展的天空让我自由翱翔。
握着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筹码,我平静地进入考场。窗外是熟悉的天空,熟悉的阳光,熟悉的鸡鸣狗吠,熟悉的树影斑驳。那几天,晴朗时风淡云轻,偶尔细雨飘落。
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一种反常的冷静,还是一种习惯性的平静。直到收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我才依稀意识到,我和圣地真正有了一次约定。
对于北大,我依然是个渺小的朝圣者,依然带着平凡的小小的梦想,去那片圣洁的土地耕种。
和从小立志考北大的人不同,我没有太多的奢求,也没有太远大的目标。北大只是个不近不远的梦想,努努力也许可以够得着,但我还是习惯平静地与之保持朝圣者般的“暧昧距离”。
如今,在燕园的岁月即将拉开帷幕,我平静地等待,守着我的那份从容淡定,用我的风淡云轻,轻轻拥抱生命中的光荣与梦想。
个人格言:走自己的路,别人说不说都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