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交易费用范式

一、作为一种分析范式的交易费用理论

范式是指一套公认的信念、标准、思想方法、统率知觉的条理化规则等。库恩认为,在历史上那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著作,“都在一定时期里为以后几代的工作者暗暗地规定了在某一领域中应当研究些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方法”。T.S.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8页。据此,库恩把范式看做一种科学成就,这种成就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它“把一批持久的拥护者从与之竞争的科学活动方式中吸引过来”;第二,它“为一批重新组合起来的科学工作者留下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张俊山:《经济学方法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交易费用理论完全具有了这两个特点。交易费用理论这个范式为人们研究制度安排的变化引起的效果提供了一个基础,并且还为人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指出了方向,它说明在这一领域中什么是最为重要的,什么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就为科学研究规定了研究方向。

为什么交易费用迟迟未能引入经济理论?其原因在于大部分经济理论和模型都假设完全信息,而交易费用则在一定程度上与索取有关交易的信息的费用相联系。但信息费用与交易费用这两个概念却不太容易区分。一个生活在荒岛上的个人在进行他的“家庭生产”的时候,要遇到信息费用问题,但他并不进行交易因而不会有交易费用。当信息是有成本的时候,与个体间产权交易有关的各种行为导致了交易费用的产生,这些行为包括:①寻找有关价格的确切信息;②在价格是内生的时候,为弄清买者和卖者的实际地位而必不可少的谈判;③订立合约;④对于合约对方的监督以确定对方是否违约;⑤当对方违约之后强制执行合同和寻求赔偿;⑥保护产权以防第三者侵权,例如,防御海盗或在非法交易时对政府的防范。[冰]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页。

交易成本很重要,其数量也很大,但为什么它长期被忽视了呢?对此,张五常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①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除了科斯以外,经济学家们往往认为交易成本类似于运输成本或类似于关税或佣金。按照传统的理解,运输成本、关税或佣金都只产生与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有关的现象。因此,为了分析的方便,删掉这种价格成分不过是简化假设。②交易成本经济学是现实世界经济学,现实世界经常是学院经济学家害怕涉足的地方。运用交易费用经济学分析现实问题需要许多经验性观察。

(1)交易费用理论提出了一个不同于新古典研究模式的新范式。人的有限理性概念的提出,改变了新古典范式的假定。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使人们对问题的分析深入到最基本的层次。经济学中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中找到本源。

交易费用理论从人的有限理性入手,从人的本性(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分析了交易费用存在根源。这是对新古典经济学最大的偏离。科斯(1988年)指出,如果没有理论使人们明白不同的制度安排能获得什么,就不可能对不同的制度进行明智的选择。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理论体系来分析制度安排的变化引起的效果。这样做并不是要抛弃标准经济理论,而是要求将交易费用引入分析中,因为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很多事情要么是为减少成本而创造出来,要么是使以前受过高交易成本阻碍而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变成可能。用交易费用理论可以研究人类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制度安排。

(2)交易费用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范畴。交易费用理论提出了一个不同于新古典研究模式的新范式。市场和价格竞争能有效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看法。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理想的。干扰价格竞争的效率最为常见的因素是正的交易费用、私有产权的残缺和非货币收入。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世界里,交易费用为零,私有产权是健全的,非货币收入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能够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在交易费用为零的世界里,制度、产权、法律、规范等可有可无。一旦交易费用为正,那么这些变量在经济运行中就至关重要了。交易成本从根本上影响着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它们影响着市场上生产什么和什么样的交换会发生;它们影响着何种组织得以生存以及何种游戏规则能够持续。在经济学中,关于交易成本的各种特定假设构成了大多数模型——无论是古典、凯恩斯、新凯恩斯或者新古典——的基础。那些涉及垄断、垂直一体化、外部效应、战略行为、工资和价格黏性,以及不完美市场的各种模型都要求关于这些费用的特定假设。[美]科斯、诺思等著,[法]克劳德·梅纳尔编:《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6—434页。

张五常认为交易费用的存在至少有三个可预知的效应:第一,它们会减少交易量,因而会损害资产的经济专门化和资源的利用。过高的交易费用使许多潜在的交易难以转化为现实的交易,这会导致社会财富的净损失。第二,它们可能会影响资源使用的边际等式和使用的密集度。第三,它们会影响合约安排的选择。在不同的交易费用下,合约安排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张五常:《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交易成本效应在经济中普遍存在。商人在决定以什么方式开展业务和生产什么时,必须把交易成本考虑在内。交易成本不仅影响契约安排,而且影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因此,如果不将交易成本纳入理论,经济体系运行的许多方面将无法得到解释。科斯:《论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第10页。

无论能否准确测度,交易成本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事实上,交易成本概念是任何可被接受的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际运行方式的解释的关键。威廉姆森认为,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制度的主要目标和作用都在于节省交易成本。[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9页。为理解这一论断的合理性,我们只需考虑一个交易成本(包括获得和处理信息的成本)为零的世界。在这样一个“无摩擦”世界中,甚至基本的制度如货币、企业和公共管制等都已无关紧要。抽象的新古典模型可能有它的用途,但是,只要它忽略了交易成本,它也就忽略了一个根本的现实特征。所以说,如果不重视交易成本,无论是经济行为还是制度安排都无法得到正确理解。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2页。

(3)交易费用理论的提出大大地拓展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正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中加入了正的交易费用使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区别并改变了研究的方向:交易费用使所有权的分配成为首要的因素,提出了经济组织的问题,并使政治制度结构成为理解经济增长的关键。[冰]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6页。

(4)交易费用是分析经济社会问题的约束条件。在张五常看来,科斯定理重要的不是给出了外部性的市场解,而是促使我们关注约束条件(张五常,2002)。若忽视了交易费用,我们会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无效的。如张三偷了东西,打80大板就不偷了,李四偷了东西,打了20大板就不偷了。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各打50大板。事后张三还会继续偷,李四明天却干不了活。这是不是无效率了呢?不是的。我们很难知道张三打80大板、李四打20大板就不偷了,我们调查13亿人各打多少大板刚好不偷的信息更是不可能的(成本太高)。考虑了信息费用,各打50大板反而是有效率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交易费用约束下的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一旦考虑了交易费用这个约束条件,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分离的产生是有效率的体现,此时私人间的合约安排就可以解决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一致的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谢作诗,2011)。

任何经济学流派的产生都与概念革命有关。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就是始于科斯进行的概念革命。这里的概念革命并不仅仅是指提出某些新概念,而更主要的是这类概念是否具有一般化的意义。科斯用以解释企业存在的交易费用概念,将前人用以解释同样问题的各种因素,如风险因素、信息因素、垄断因素和政府管制等因素包括了进来,而且还有更宽的含义。以后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将交易费用概念用于许多领域,这样交易费用概念被逐渐地一般化了。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个一般化过程也就是新制度经济学体系形成的过程。

二、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正如科斯那样,先特意假定一个不现实的零交易成本世界作为基准,然后讨论不同的约束对企业行为的影响,理性选择理论也是从完全竞争的世界开始,然后放宽给定时间或地点这种特殊假设,来研究市场导向的方法在政治经济学中的限度。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页。

交易费用经济学常以零交易费用假设为工具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以便更好地揭示核心问题。交易费用经济学的问题是:不同组织模式间的交易费用在何时会出现差异,为何会出现差异。零交易费用假设因此仅被视为一个入门的楔子,在每一种情况下,紧随其后的研究则总是如何坚持对正交易费用的世界进行解释(Coase,1984,1992)。正交易费用假设降低了研究中的超理性成分,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可行的备选组织模式上。奥立弗·E.威廉姆森:《效率、权力、权威与经济组织》,载约翰·克劳奈维根:《交易成本经济学及其超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零交易费用假设对于新古典理论看待制度的方式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们的认识是,制度安排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并不重要。政治、法律、货币和其他制度的存在得到承认,但这些制度对于经济的影响被认为是中性的。换言之,制度被认为是“配置中性的”,也即无关紧要的,如:

(1)产品和服务是不是通过使用货币或者其他方式进行交易的?

(2)生产是如何组织的——是通过市场上的价格机制,还是在一个科层结构的组织企业内部?

(3)生产要素的使用者是自己拥有这些要素,还是租用这些要素?

(4)谁拥有生产要素的产权,个人还是社会?

(5)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是否分离?

(6)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是通过贷款还是股份来融资的?

(7)交易是仅在相互陌生的双方间进行的,还是在相互熟悉的双方间经常进行的?

(8)一种产品是由垄断者还是由大量的独立企业提供的?

(9)法律权利究竟是赋予产生外部性的一方,还是受到外部性损害的一方?

(10)一个经济体到底是基于分散个体的运行,还是依靠命令式的结构?

以上由(1)至(10)的解释主要与零交易费用假设有关,这种假设意味着,决策者有完美信息和预测能力。然而,个人具有超级理性的假设必然影响其结论。在一个无摩擦世界所得出的结果,即使非常精确和清晰,也并不适用于真实的世界中。正如斯蒂格勒所说,“与没有摩擦力的物理世界一样,零交易费用世界是稀奇古怪的”。[美]埃里克·弗鲁博顿、[德]鲁道夫·芮且特著:《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1—13页。

交易费用这一概念的革命意义还表现在,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将交易费用的概念应用于广泛的领域,如代理关系、寻租活动、企业内部考核、外部性问题、纯粹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各种类型的经济组织形态、经济史甚至政治制度等(盛洪,1990)。交易费用论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有成效的有以下三个领域:纵向一体化理论、技术转让理论和跨国公司理论。

交易费用概念一般化的过程也就是新制度经济学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尽管新制度经济学仍然沿袭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但两者之间存在重大区别。有人把这一区别比之为物理学的牛顿时代和爱因斯坦时代的区别。从绝对时空走向相对时空,是物理学走向现实世界的一步,从零交易费用的世界走向正交易费用的世界,使经济学获得了对现实问题的新的解释力。新古典经济学家们没有考虑市场运行的成本问题(在他们那里,市场是一个零交易费用的世界)。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的成本。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发现,交易费用就是经济制度运行的费用。后来,科斯在其《社会成本问题》(1960年)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若交易费用为零,无论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显然,现实经济生活中交易费用不可能为零,由此人们推出“科斯反定理”或“科斯第二定理”,即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已经将权利安排即制度形式与资源配置效率直接对应了起来,由此,新制度经济学革命揭开了序幕。科斯提出交易费用概念,并率先进行了典范性的应用,从而促进了企业理论的发展,在此之前,新古典经济学将企业定义为一个生产函数。交易费用概念被一般化后,其内涵扩展为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为经济制度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按照科斯的分析,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组织交易是有成本的。现实存在的各种调节交易活动的安排都是有成本的,它们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存在相对成本的差异。交易费用思想把我们的经济描述为建立在一系列组织和调节经济模式的选择的基础上,科斯把这种模式称为“生产的制度结构”。在这一制度结构中,为了在减少成本的同时增加潜在的交易量,将会进行不断的替代活动,这种替代活动的基础是经济计算。然而,这种替代也需要对无法进行计算的要素进行分析,这既包括组织内部科层安排等组织要素,也包括诸如法律体系等制度要素。[美]科斯、诺思等著,[法]克劳德·梅纳尔:《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我们所能见到的各种经济组织形式、市场习惯做法、交易方式,其相对经济优势起源于交易费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就是运用交易费用来分析它们的多样性。

在制度绩效分析中,交易费用是解释经济绩效的关键。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绩效差?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存在高昂的交易费用。诺思指出,事实上,这些国家的社会交往及其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高昂成本是产生低水平绩效和贫困等等问题的根源。交易费用的存在表明,制度框架为生产效率提供了激励机制。同上,第49页。西方世界的兴起得益于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任何制度的绩效都可以在交易费用框架中分析。

交易费用为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世界,而交易费用为正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科斯是从为什么存在企业提出交易费用问题的,也就是运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阿罗分析了制度运行的费用,巴泽尔研究了产权,这些经济学家从不同层面用交易费用解释了为什么存在企业,存在制度,存在产权,存在意识形态,总之,在新古典经济学所忽略的领域大多可以用交易费用去分析与解释。不同制度的比较实际上是交易费用的比较。制度的演进及变迁最终也与成本—收益有关。

三、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构成

交易费用分析方法关注是交易费用对制度的影响。达尔曼认为应该使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来探寻资源分配的不同组织方式的经济后果:“因此,这种分析就将注意力转向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制度的功能是用来减少交易费用的,因此交易费用应该被看做在经济制度内被决定的变量。于是,问题最终变为:经济组织如何通过内生的组织重组得以改善?”[美]埃里克·弗鲁博顿、[德]鲁道夫·芮且特著:《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8页。

科斯关心的是决定企业存在与否的交易成本,而诺思关心的是决定整个经济绩效的交易成本。乔治·施蒂格勒认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组织的效率可能和技术变迁同等重要。交易成本为我们考察经济组织的成本提供了一种工具。科斯的另一重要成果,即《社会成本问题》把新古典理论和制度分析联系起来。该文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即当交易成本为正时,制度发挥作用并且最终决定市场结构。[美]约翰·N.德勒巴克、约翰·V.C.奈:《新制度经济学前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1)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如下:设想一些预先给定的在技术上可以分开的单位(威廉姆森,1985年),必须对这些单位之间的交换加以组织和管理。这些活动需要实际的资源(交易成本)。我们或多或少可以把它看成有如物质世界中存在着摩擦一样。由此也就引申出:倘若我们要采取节约行为的话,经济机构就将设法使组织资源分配的这些成本为最小,但是制度的安排的演变还要涉及其他一些因素,而不仅仅是使交易成本为最小。[美]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或者说交易费用经济学研究的一般思路是:在指出交易的特性之后,从交易费用最小化的能力方面探讨可能采用的治理结构。在简化形成的假设基础上,建立交易与治理结构的匹配,并通过实证研究予以确认。约翰·克劳奈维根:《交易成本经济学及其超越:原因与途径》,载约翰·克劳奈维根编《交易成本经济学及其超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交易费用最小化是组织和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

(2)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目的在于探讨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企业产生和变化的根本原因,企业和市场作为一种管理机制的局限性和互补性等被新古典经济学所忽略的重大命题。它提出并论证了市场交易费用是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产生与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理解上述问题的关键。

(3)交易费用范式把注意力集中在约束条件的变化上。这个范式虽说简单,但也有困难之处。困难在于需要进行详尽的经验调查,从这种经验调查中,我们有望洞悉现实世界中交易费用的性质和种类(张五常)。张五常认为,交易费用范式中有三个基本的经济命题。第一个是约束条件下极大化的假定。第二个是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由于不必区分消费和投资活动)这也包括边际生产率递减。第三个是机会成本,即成本是所放弃的价值最高的选择(机会成本)。张五常:《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论点有:①市场和企业为相互替代而不是相同的交易机制,因而企业可以取代市场实现交易。②企业取代市场实现交易有可能减少交易的费用。③因此,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④企业在“内化”(internalization)市场交易的同时产生额外管理费用。当管理费用的增加与交易费用节省的数量相等时,企业的边界趋于平衡(不再增长扩大)。⑤现代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交易费用的存在及企业节省交易费用的努力是资本主义企业结构演变的唯一动力。

(5)与研究经济组织的其他方法相比,交易成本经济学有以下特点:①更注重微观分析;②在作出行为假定时更为慎重;③首次提出资产专用性对经济的重要意义并用以解释实际问题;④更加依靠对制度的比较分析;⑤把工商企业看做一种治理结构,而不是一个生产函数;⑥特别强调私下解决(而不是法庭裁决)的作用,重点是研究合同签订以后的制度问题。经济组织问题的比较研究强调的是以下基本观点:根据不同的治理结构(治理能力及有关成本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具有不同属性的)交易方式,可以节省交易成本。[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0—31页。

最后,我们把交易费用范式的总体思路概述如下:①交易是分析的基本单元。把交易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单元是一种能够暴露契约危险的具有启发性的方式。在康芒斯看来,“行为的最后单位本身必须包含冲突、共同利益和秩序三个原则,这个单位是一笔交易”。(法)埃里克·布鲁索等:《契约经济学:理论和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4页②造成各交易存在成本差异的关键是交易的频率、不确定性及资产专用性(量度资产能否被再配置)。③各种一般治理模式(市场、混合型组织、私有机构、公有机构)都是由一系列属性所界定的,每一模式都表现为成本、竞争力上的离散的结构性差异。治理的关键属性包括激励强度;行政规制及适用的契约法律等。治理是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手段,在具有潜在冲突威胁的关系中,一种秩序被建立起来,以消除机会主义,从而实现共同利益。④每一种一般治理模式都适用不同的合同法。⑤预测内容(predictive content)表明,交易(其属性各不相同)与治理结构(其成本与竞争力各不相同)的对应方式各不相同,但都主要是以交易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⑥将制度环境(政治法律制度、法律法规、习俗、规范;North 1991)视为位移轨迹的参数,其变化将导致治理成本(特别是比较成本)的变化,可以提出额外的预测内容。⑦无处不在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是对可行的备选方案所做的比较制度分析,由此看来,假想的理想方案与操作问题无关,对方案的无效率检验则是一种补救和纠正(remediableness)。奥立弗·E.威廉姆森:《效率、权力、权威与经济组织》,载约翰·克劳奈维根编《交易成本经济学及其超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