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经传十五讲(第二版)
- 廖名春
- 6223字
- 2020-07-09 15:16:03
三 学《易》的方法
《周易》研究的方法论问题,1963年曾经引起过我国学界的热烈讨论。讨论的中心集中于两点:一是研究《周易》是否应当以“传”解“经”;二是在研究中如何划分现代观念与古人思想的界限。但此类讨论仅涉及局部范围,尚未深入展开,所以也未能做出全面的结论。
事实上,《易》学史中的不同流派,往往都采用过各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如《左传》、《国语》所载《易》说重在“本卦”、“之卦”的爻变,汉儒解《易》常用“互体”、“卦变”、“卦气”、“纳甲”、“爻辰”、“升降”、“消息”、“之正”等法,王弼《易注》参以老庄哲理,程颐《易传》贯注着儒家思想,李光(1078—1159)、杨万里(1127—1206)援史证《易》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前人对《易》学研究方法的不同理解及运用。
那么,今天我们应采用怎样的方法学习《周易》呢?黄寿祺(1912—1990)、张善文教授曾提出过八条意见,颇值得重视。下面,笔者在黄、张说的基础上,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先学易学史,从源溯流,对易学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易学著作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据笔者参加编撰《中国古籍总目提要》时的不完全统计,仅现存的1911年以前的《周易》类古籍,就有2000多部。而民国以来,专著、论文又年逾一年,难以确数。吕绍纲编《易学大辞典》收入1911—1991年易学专著140多部,论文1230多篇。至于1991年以后,论著的数量更多了。
易学著作质量的参差不齐、鱼龙混杂也是有目共睹的。总的来说是有见解的少,重复的多;严谨的少,信口开河的多;平允的少,走极端的多;重考据的少,空谈大道理的多。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自学往往难上正道,以致多有“歧路亡羊”之叹。
据笔者的经验,学《易》应当先学易学史,只有对古往今来易学发展的大概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们才能知道哪些书该读,哪些书不该读;哪些书当先读,哪些书当后读;哪些书当精读,哪些书当泛读。如果不了解前人的曲折,只凭血气之勇,势必会南辕北辙,热情也不会持久。
(二)以经传为本,旁及其他
学习《周易》第一要以本经为据,其次则要重视《易传》。今人读《易》,强调经传分离,经是经,传是传。古人读《易》,则强调经传一体,以传解经。这两种方法,都有是有非。忽视经传的区别,以传代经,确实违反历史主义的原则;但忽视经传之间的联系,否定传本于经的事实,也不见得科学。特别是《易传》在发展《易经》的阴阳哲学上,有突出的贡献,代表了正确的解《易》方向,对此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只能埋没《易经》的积极面,流于卜筮而不能自拔。所以,过分地强调经传分离,表面上看来是遵循历史主义的原则,实质上隐伏着理性精神迷失的危险。
经传学好了,再学习其他易著也就有了基础。这样,我们就可根据易学史的知识,进行挑选。一般来说,应先读《左传》、《国语》、《穆天子传》以及出土简帛的记载;再看汉魏古注(主要见于李鼎祚《周易集解》),六朝、隋、唐诸家义疏(以孔颖达《周易正义》为代表);然后是宋、元、明、清各家之经解(宋、元人经说多见《通志堂经解》,清人经说可读《清经解》、《续清经解》);最后才是今人的新注新解。
古人的重要注疏也可到《四库全书》和《续修四库全书》经部易类中去找。这两种丛书过去阅读不容易,但现在有电子版,在超星上就可读到,非常方便。
(三)象辞一体,以象数为义理服务
《周易》的象辞是否有相应之理,是有争议的。读《易》以义理为主,还是以象数为主,也是有争议的。
我们认为《周易》六十四卦的卦画和卦义,也就是说卦爻象和卦爻辞之间既存在着形式上的关联,也存在着实质上的内在的逻辑联系。承认这一前提,就可知道读《易》既不可舍象数而言义理,也不可不顾义理来谈象数。
《易》生于筮,筮源于数。“名物为象数所依,象数为义理而设”,象辞一体,这是《周易》有别于其他典籍的特征。如果只谈义理,不谈象数,那《周易》与其他典籍就没有区别了,《周易》就不成其为《周易》了。反过来,只谈象数,不顾义理,即使能靠上科技史,也必然会“行之不远”。因为研究数学,研究物理,研究化学,甚至研究天文历法,就是不学《周易》,也能照样进行;学了《周易》,也不一定比别人研究得好。中国科技的落后,我们不能归诸学《易》;但也不能说中国人学《易》,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由此可知,《周易》的义理是本,象数只是手段,是为义理服务的。帛书易传《要》篇记载孔子学《易》“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虽然强调要“幽赞”、“明数”,但其目的是“求其德义”。孔子开创的这一传统,应是学《易》的正道。几千年来,人们认可并选择了孔子的《易》教,而没有选择“赞而不达于数”、“数而不达于德”的“史巫之筮”,是明智而有理性的,当属历史的必然。
(四)掌握《易》例
朱伯崑教授说,《易传》对《周易》的解释有两套语言,即筮法语言和哲学语言。前者谈筮法问题,后者谈哲学问题,谈哲学问题,往往又不脱离筮法问题。其实,不但《易传》, 《周易》本经也有两套语言,只不过筮法语言“显”,而哲学语言“隐”而已。
《周易》本经的筮法语言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前人称之为“《易》例”。掌握了《易》例,就能了解《周易》的筮法语言;不掌握《易》例,就读不懂《周易》的筮法语言,最终也不能了解其哲学语言。一部《周易》,难字并不多。比如乾坤两卦,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难字。“用九”、“用六”,都是非常容易的字。但不掌握《易》例,不懂《周易》的筮法语言,是根本讲不清楚的。从这一点来看,《周易》之难,就在于其筮法语言的难以掌握,就在于《易》例探索的艰难。
前人在《易》例的探索上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六爻居位特征、承乘比应关系及卦时、卦主、中正等规律,这都是需要掌握的。具体可以参考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之《读易要例》的有关部分。但需要指出的是,对前人归纳的《易》例要重视而不可迷信;对那些经不起实证检验的《易》例要敢于舍弃;同时,应该根据《周易》的新进展,归纳出新的《易》例。
(五)重视出土材料与传世文献的互证
近年来,与《周易》有关的材料不断出土,其中有许多是王弼、孔颖达(574—648)、程颐、朱熹、高邮王氏父子没有见过的文献。这些出土材料,不但给易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源,更重要的是与现有的文献相互印证,能加深我们对现有文献的认识。
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12万多字的帛书,这是继汉代发现孔府壁中书、晋代发现汲冢竹书、清末发现敦煌卷子之后又一次重大的文献发现。这批珍贵的帛书中,有关《周易》方面的共有2万余字,既有经,又有传。帛书《周易》经传涉及《周易》经传的作者问题、易卦的形成问题、卦序问题、卦名和卦爻辞的异文问题、《系辞传》和《彖传》《文言传》的形成问题、《周易》的历史地位问题、传《易》的学派问题、帛书《周易》经传同今本《周易》经传的关系问题等等,无论对研究《周易》经、传本文,还是对研究易学史,帛书《周易》经、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收购的楚简《周易》虽然还没有正式公布,但从上海博物馆书法馆所展出的两支简来看,其阴爻、阳爻与今天通行的“-”、“”符号无别,因此,断定“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上的卦画是中国最早用阴阳爻写成的”,显然与事实不符。其卦名“”、“大”居于卦画之后,下接卦爻辞,与今通行本无异。所以,说“战国中期以前没有卦名”也是不能成立的。楚简《周易》卦有“初六”、“六二”、“六三”、“九四”、“六五”,大卦有“初九”、“九二”、“九三”、“六四”,与帛书《周易》、阜阳汉简本《周易》同。所以,《周易》原无爻题、用题说,显然也是有问题的。关于《周易》本经的作年,从古至今有种种异说。现在,从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周易》来看,应该说“先秦无《易经》”的“大胆设想”,已经被证伪了。从抄写的时间早于墓葬时间,成书时间又早于抄写时间看,“战国中期”说也是不能成立的。
郭店楚简《六德》篇不但《诗》、《书》、《礼》、《乐》、《易》、《春秋》并称,而且说它们都是表达“夫夫、妇妇、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之理的。其《语丛一》也将《诗》、《易》、《春秋》并列,说明《易》之加入六经,最早不会先于秦汉之际说是完全错误的。早在先秦时代,《周易》就已经入经,而且儒家的学者已展开了对它的研究,这应是不争的事实。
此外,王家台秦简《归藏》的出土、商周数字卦的发现,对于易学史的研究都极具挑战性。在我们这个大发现的时代,学习《周易》而不注意出土材料,肯定不行。
利用出土材料治《易》,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要使用一手材料,称引释文一定要核对照片,尽量少用二手材料。以免以讹传讹。出土材料一般是做论据使用,对立论关系重大,一旦称引有误,引发的后果异常严重。
第二,立足于出土材料与传世文献的互证,要以出土材料去激活传世文献的研究,而不要采取打板子的办法,轻易地以出土材料去否定传世文献。通过出土材料发现传世文献的问题固然可喜,能印证传世文献的可信也同样有价值。对于出土材料与传世文献的不同要合理解释,切忌简单化。
第三,要坚持一条龙似的系统研究,从出土材料提供的微观的局部的信息中,发掘其宏观的意义,将个别的易学问题上升到易学观的高度来认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土材料的作用。
最后,谈谈推荐书目。
作为一般大学生,我认为可以读以下几种:
一是黄寿祺、张善文的《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版。此书为大陆第一部全面翻译《周易》经传本文,并对其要理进行系统阐释的易著。该书卷首有“前言”、“读易要例”、“译注简说”,下分十卷译注。其“前言”阐明了著者自己的易学观,概括了《周易》经传的历史和内容特点,回顾了易学发展的历程,介绍了学《易》的方法,确系经验之谈。“读易要例”介绍了易学的一般知识,要而不烦,对初学者尤其有用。该书的译文,基本上做到了“信、雅、达”。其注释本于注疏,又博采众长,能择善而从,间有发明,可称得上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非穿凿附会之流可比。对于缺乏资料的自学者来说,此书汉魏古注、六朝隋唐诸家义疏、重要的宋元经解基本具备,一册在手,一般不必另求。更有意思的是,作者还就《周易》四百多条卦爻辞和《易传》诸多章节,撰成五百则“说明”;就六十四卦及《系辞传》之下五篇文字写下六十九篇“总论”。这些论述性的文字反映了作者的易学理论,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当然,此书较为传统,稳妥有余而创新不足。至于简帛易学的新材料,该书出版时大部分尚未公布。
二是金景芳、吕绍纲的《周易全解》,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该书是当代义理易学的代表作。作者认为《周易》的本质并非卜筮之书,而是一部讲哲学思想的书;《易传》大部分为孔子所作,与孔子思想若合符节;《说卦传》说的“乾,健也”,是说乾的性质是健,具有普遍意义,“乾为马”,是说乾可以取象于马,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这种性质和取象的区别,表现在语言形式上,前者用“也”表示判断,意思同“是”,表明是不变的,后者用“为”表示判断,意思同“化”,表示是可变的;《系辞传》“大衍之数五十”下脱“有五”二字,因为“天数”为二十有五,“地数”为三十,天地之数即大衍之数,故大衍之数应为五十有五。在编写体例上也颇用心思。最突出的是该书在每卦之后都立有“总论”,这些“总论”融会贯通了卦爻辞、《彖传》、《象传》,概括力强,重点阐述了各卦的卦旨及其取象,便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全卦。
三是廖名春、康学伟、梁韦弦的《周易研究史》,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该书是大陆第一部易学通史,从先秦一直写到1989年。分为先秦易学、两汉易学、魏晋隋唐易学、宋元易学(上)、宋元易学(下)、明清易学、现代易学七章。其特点是以经传研究为本,以义理易学的发展为主线,坚持象数为义理服务;同时贯穿了通史原则,逼近了易学研究的最前沿;在对《周易》经传本身的认识上,坚持二重证据法,清理了易学研究上的疑古思潮。但囿于当时的条件,叙述线条粗,对象数易学的发展和台湾易学的情况介绍得不够。要想进一步了解20世纪,特别是其后10年《周易》研究的进展,可阅读杨庆中的《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四是朱伯崑的《易学哲学史》一至四册,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这是第一部研究易学哲学的通史。该书认为研究易学哲学发展的历史,要摆脱旧的经学史的框框,探讨其理论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而易学哲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哲学形态,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显著特点就是通过对《周易》占筮体例的解释,表达其哲学观点,如果看不到这一点,脱离筮法、孤立地总结其理论思维的内容,不去揭示易学哲学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矛盾,就容易流于一般化,将古代的理论现代化;易学哲学中的路线斗争和派别斗争,推动着其理论思维的发展,但如果看不到各流派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影响,将思维路线的斗争简单化、绝对化,同样不能揭示其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易学哲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形式和内容都受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因此,研究易学史必须打破旧的经学史家从卫护周孔之道的立场评论各派易学的陈腐观念,要将各派的易学及其哲学放在其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评判各家的理论。该书将古代易学史分为《易传》即战国时期、两汉经学即汉易时期、晋唐易学时期、宋易时期、清代汉学时期,认为战国时期的《易传》为易学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两汉易学同当时的天文历法相结合,并受到占星术和天人感应论的影响,形成了以卦气说为中心的哲学体系;晋唐易学同老庄相结合,将《周易》玄学化,《周易》成为“三玄”之一;宋易同道学即新儒家的哲学相结合,延续至清初;清代汉学兴起,对《周易》的研究又回到汉易传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周易》哲学的研究开创了新局面。该书对易学哲学的研究,长于理论思辨和考证源流,但对《周易》本身的许多基本认识,则留下了疑古过勇的痕迹。
五是刘大钧的《周易概论》,齐鲁书社1986年版。该书通论易学象数学说,是当代象数学派的代表作。全书由《周易》泛说、关于《周易大传》、关于《易》象、关于卦变、关于占筮、《左传》、《国语》筮例、变占探讨、历代《易》学研究概论(上)、历代《易》学研究概论(下)、疑难卦爻辞辨析(上经)、疑难卦爻辞辨析(下经)、帛易初探十二篇专论组成,涉及《周易》研究的方方面面,但主旨仍是象数学研究。喜欢象数学的同学,可以阅读此书。如想再多一点了解,也可进一步阅读林忠军的《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二卷,齐鲁书社1994、1998年版。
六是董光璧的《易学科学史纲》,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历史上易学与科学的相互关系,由导言和上、下篇及结语组成。导言阐述古今易学科学观;上篇三章分别述及易卦符号学、易数之谜和律历易说;下篇三章论说易学与中国科学范式的形成、易学与中国科学的三次高峰、近代易科学的困境;结语讨论了易学的科学性、易学的现代性和“易科学”的可能性问题。对“科学易”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此书。
如果要进一步研究,可以阅读黄寿祺、张善文编的《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一至四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988、1989、1990年版,共收入易学论文158篇,多是20世纪有代表性的论作。
此外,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出版有刘大钧主编的《周易研究》双月刊,该刊为世界上易学研究的主力刊物;北京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也出版有朱伯崑主编的《国际易学研究》,基本是一年一本,现在已出到第十二辑。关心《周易》研究进展的同学,应该经常阅读。
思考题:
1.简述《周易》经、传、学的区别。
2.你认为《周易》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请简述之。
3.列举一些你觉得好的易学著作,并简述其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