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著名篆书碑刻介绍

甲骨文又叫卜辞或殷墟文字等,是指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一八九九年被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迄今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能够认识的甲骨文有约2500个单字。它孕含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笔法、结体、章法无不备至。甲骨文象形、象意的“图画性”比较强,一个字往往有繁有简,异构很多。还有不少的合文(即两个字合为一个字写),偏旁部首的写法及位置也常不固定。甲骨文因是以刀契刻的,故笔画瘦硬挺拔,转折处多方折;结构大小不一,错综变化,章法布局疏朗错落,显露出古朴烂漫的情趣。

甲骨文 拓片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器物。道光末年出于陕西省岐山县。铭文三十二行四百九十九字,乃现存最长的铭文,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大篆《毛公鼎铭文》 拓片

《散氏盘》为西周晚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清乾隆初年出土于陕西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散氏盘铭文用笔粗放豪犷,但并不粗野,而是凝重含蓄,朴茂豪迈。其线质是能将稚拙与老辣、恣肆与稳健、粗犷与内蕴极为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结构上呈蜾扁的风格特征。在方整中含有圆意,就其单字而言无一不打破对称、平正的惯例,不仅呈横向的欹侧之势,而且变通常的右高左低为左高右低,字势向右下倾斜。然姿态自然,变化莫测,字间呼应,随势生发,妙趣横生。

大篆《散氏盘》 拓片

《秦公簋》为春秋时期青铜器,出土于甘肃天水秦州区秦岭乡,作于秦景公时。盖内和器内底共铸铭文123字(其中重文3),蕴藏着极其重要的秦早期历史文化信息密码,是一把开启秦早期历史文化信息库的钥匙,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向来为国内外学术界所重视研究。王国维、冯叙伦、罗振玉、郭沫若、商承祚、吴其昌等人都对秦公簋进行过研究。该簋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秦公簋铭文字体比较均衡,笔画雄浑而端正,笔法整齐而凝重。字体整饬严谨,微曲中求劲健,表现出强悍雄风,是春秋时期秦国篆书的代表作品。

大篆《秦公簋》 拓片

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每石刻有四言诗一首,径约三尺余。内容记述秦国君游猎,故又称“猎碣”。字体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其书风比金文更规范、严整,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征,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结构严谨而又端庄,大小一致,笔画和布白都有了严格的法度,偏旁部首的写法和位置也已经基本固定,多数字从结体到用笔已经与小篆没有差别或者差别较小。因而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对后世书法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大篆《石鼓文》 拓片

秦朝除留下大量的刻石文字外,还有部分“秦诏版”我们今天所说的“秦诏版”是刻有秦二十六年诏铭所有诏版的通称。考古学家考证,流传至今的实物证实,秦诏版诏铭是出自众多工匠之手,铭文大多数纵有行,横无格,字体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生动自然。字迹不完全是当时统一的标准小篆。《秦诏版》的出现是在秦朝刚刚统一东方六国文字的初始过渡时期,它在用笔结构上既有秦代小篆规矩整饬的风范,又保留着大篆文字的某些特点,其与之后的《泰山刻石》、《峄山刻石》那种完全成熟的秦代小篆作品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

秦篆《秦廿六年诏版》拓片

小篆又称秦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的官方标准字体。秦始皇在位时,曾五次出巡全国各地,留下了诸多的记功刻石文字。这些碑刻文字都是后人研习小篆书法的极好范本。其中的《泰山刻石》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庄;字形工整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结构左右对称,外拙内巧,疏密适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饶有情趣地保留着一丝丝古汉字象形表意的特点,每个字的大小一样,方正整齐,横竖成行,给人以整齐的美感,在汉字书法艺术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这种风格的小篆,后人也称为“玉箸篆”。直到现在,它仍然为广大篆书爱好者所喜欢临习的经典范本。

秦篆 《泰山刻石》 拓片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始皇26年)统一六国后,曾先后多次巡行天下,所到之处立碑刻石。此刻石即为登峄山时所立,世称《峄山碑》,由秦相李斯撰文并书。峄山刻石是第一块颂扬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一统天下功绩的刻石,形式为四言韵文。原石在北魏时即已亡佚,此为宋淳化四年郑文宝根据五代时徐铉摹本复刻于长安者,是为“长安本”。《峄山碑》书法结构横平坚直,在章法布白上行列整齐、规矩和谐。笔画停匀刚健,后世称为“铁线篆”,其风格端庄严谨,一丝不苟,整体统一规范、从容俨然、强健有力的艺术风格与当时秦朝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两千年来一直被视为小篆正宗。

铁线篆 《峄山碑》 拓片

《祀三公山碑》全称《汉党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俗称《大三公山碑》。刻于东汉元初四年(公元117年)。该碑书法介于篆隶之间,以篆为主,后人称此碑书法为“缪篆”代表之作,清杨守敬《平碑记》评此碑:“非篆非隶,盖兼两体而为之。”《祀三公山碑》,意在篆隶之间,与汉印文字有相同之处,在汉印中较常见。结体以笔画之繁简而大小不一,纵逸多姿。在用笔上,横平竖直,体势开张而圆转,气魄雄强而富有情趣,转笔处以方折为主,方圆兼用。在平直中也有少数笔画呈屈曲状,笔力雄健、字势宽博,有的字还呈草篆之意,融合了汉印、瓦当文字的装饰之美,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生涩峭厉的篆书体例。

汉篆《祀三公山碑》拓片

《汉司徒袁安碑》简称《袁安碑》。碑文为小篆,共十行,每行十五字。于一九二九年在河南偃师县城南二十八里辛家村发现,与一九二三年河南洛阳出土的袁敞(袁安第三子)碑如出一人之手。该碑笔画圆润,线条流畅,骨力劲拔,柔中带刚,字体方正,结构严整,端庄雍容,稳重朴素,是汉代小篆书法的杰作,在汉代小篆中堪称第一。现代书家费声骞评《袁安碑》:“此碑笔画瘦劲,纤而能厚,结体宽博,运笔圆匀,碑字清晰,可供学篆取法善本。

汉篆 《汉袁安碑》 拓片

《天发神谶碑》亦称《天玺纪功碑》、《吴孙皓纪功碑》。传为皇象所书。后碑石断为三截,故名《三截碑》。三国东吴天玺元年(公元276年)七月立,原石本在江宁尊经阁下,也有说此碑乃三石垒成,非是断裂。其字为篆书,然皆用方笔,可以说以隶入篆,别为一格。其书起笔方重,有隶书笔意,转折处则外方内圆,下垂处呈悬针状,森森然如武库戈戟,凌然不可侵犯。后世篆刻家对此碑很受启发,多取此碑笔意入印。赵之谦“丁文蔚”一印便有此意味,后世认为赵之谦这方印还启发了齐白石,从而形成了大刀阔斧、斩钉截铁的齐派篆刻风格。

汉篆《天发神谶碑》 拓片

《三坟记》,唐李季卿撰文,李阳冰(李季卿之子)书。唐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立。碑文两面刻,篆书,二十四行,行二十字。原石早佚,宋时重刻,现存陕西省西安碑林。此碑书风承李斯《峄山碑》玉筋笔法,以瘦劲取胜,结体纵势而修长,线条遒劲,笔画从头至尾粗细一致,婉曲翩然,为李阳冰代表作。在唐代篆书中,李阳冰成就最高,谓之“铁线描。”清赵宦光云:“阳冰得大篆之圜而弱于骨,得小篆之柔而缓于筋。”清孙承泽又云:“篆书自秦、汉以后,推李阳冰为第一手。”但以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三坟记》的篆法显得有些板滞,情趣和个性都略嫌不足。

唐 李阳冰 小篆《三坟记》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