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养志法灵龟:意志坚固才能说服人

【阐微】

本篇集中讨论了情欲、心志、思虑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仍归于用心之道。所以文中说:“故心气一,则欲不徨。”(徨,心神不安——笔者注)核心是要人们节欲定志,陶弘景注云:“然则善于养志者,其唯寡欲乎!”

陶弘景注“养志法灵龟”云:“志者察是非,龟者知吉凶,故曰:养志法灵龟。”

这里有必要论述中国文化内圣功夫中常用的概念心、意、志、思、虑、智。《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能处理外来事物的叫作心,心对外来事物有所忆念叫作意,意念积累而形成的认识叫作志,根据认识而研究事物的变化叫作思,由思考而产生推想叫作虑,依靠思虑处理事物得当叫作智。

在孟子看来,志统帅气的。他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上》)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认为:“心之所之为志。”

可见,文中讲的志,与现代人所说的理想、志气有不同之处,它是心念的存继状态。

定志,心志坚固在游说中是极为重要的,是游说成功的重要环节。据西汉刘向《说苑·善说篇》引《鬼谷子》:“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矣。说之不行,言之不从者,其辩之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辩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其言神而珍,白而分,能入于人之心,如此而说不行者,天下未尝闻也。”

在本篇作者看来,养志是内圣外王的关键所在。“故内以养志,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职明矣。”

学人立志、养志、固志,是多么重要啊!

【经文】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1]。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2]。故心气一,则欲不徨;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3]。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4]。故内以养志,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职明矣[5]。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志气,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6]

【译文】

人要培养志气,因为如果不培养志气,心气产生的思虑就不畅达。心里有各种欲望,志就会保有并思考实现它们,志气是欲望的役使。欲望太多了,心神便分散;心神分散了,志气便会衰弱;志气衰弱了,思维就不会畅达。所以,心气专一,欲望就不会放纵无所主,欲望不放纵无所主,志气意愿便不会衰弱;志气意愿不衰弱,思路便会畅达。思路畅达,和气便流通;和气流通,乱气便不会扰乱心胸。所以,对内要培养志气,对外要知人善任。培养志气就会心思畅通,了解别人就会职责明确。若将培养志气之术用之于人,就一定先要考察他培养志气的状况。知晓别人志气的盛衰,就可以培养他的志气。观察别人的志趣所在,就可以知晓他的才能。

【注释】

[1]陶弘景注:“言以心气不达,故须养志以求通也。”古人认为心有思维的功能,这不能简单地归之为错误,因为先贤将理性脑与情绪脑合而称之。现代科学也证明,单纯的理性思维几乎是无法决策的,经验累积的情绪在人类思维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贤不仅讲“思理达”,还讲“不思而得”。

[2]陶弘景注:“此明纵欲者,不能养气志,故所思不达者也。”关于欲的本质,及欲与人之性、情的关系,《刘子·防欲第二》表达得最清楚,这里的情指好恶、喜怒、哀乐等感情。上面说:“人之禀气,必有性情。性之所感者,情也;情之所安者,欲也。情出于性而情违性,欲由于情而欲害情。”

[3]陶弘景注:“此明寡欲者,能养其志,故思理达矣。”前面是从反的方面论情欲、心志、思虑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从正的方向论述。徨,心神不安。

[4]陶弘景注:“和通则莫不调畅,故乱气自消。”烦,扰乱。

[5]陶弘景注:“心通则一身泰,职明则天下平。”治身、理国一也,皆出于心力,此处所言甚明。

[6]陶弘景注:“将欲用之于人,谓之养志之术用人也。养志则气盛,不养则气衰。盛衰既形,则其所安所能可知矣。然则善于养志者,其唯寡欲乎!”此处进一步讲观志以知人的用人之道——此道,古今通用!

【经文】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1]。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2]。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3]

【译文】

不培养志气,心气就不坚固;心气不坚固,思路便不通畅;思路不通畅,意志便不坚实;意志不坚实,因应万变就不会勇敢果断;因应万变不勇敢果断,是丧失志气和心气虚弱的表现。丧失志气和心气虚弱,说明他的精神颓丧了。精神颓丧,便会神志彷徨;神志彷徨不清,志、心、神三者就不会形成合力,做事也易犯错误。所以培养志气,关键是使自己心神安泰。自己心神安泰,志气意愿便会充实坚定;志气意愿充实坚定,自己的威势就不会分散。经常保持精神明朗,就能分散他人的威势。

【注释】

[1]陶弘景注:“此明丧神始于志不养也。”本来,志、气、思虑、志意、应对、心神无二无别,圣人苦口婆心,如此区分,是要我们知修心的下手之处——立志重要!养志重要!固志重要!

[2]陶弘景注:“仿佛,不精明之貌。参会,谓志、心、神三者之交会也。神不精明则多违错,故参会不得其一也。”仿佛,形容神志彷徨。

[3]陶弘景注:“安者,谓寡欲而心安也。威势既不分散,神明常来固守,如此则威积而势震物也。上‘分’,谓散亡也;下‘分’,谓我有其威而能动彼,故曰乃能分之也。”此处言心力真正的强大,志意坚固,根本在于心安,心安的基础又在寡欲,这是本篇的主旨所在。后文陶弘景《分威篇》注云:“精虚动物谓之威,发近震远谓之分。”可参阅。

【谈古论今】

立志、养志、固志

中国先贤不仅讲立志,更讲养志,以及通过养志达到固志的重要性。

“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与兵法中所讲的“敌无固志可取之”有相通之处。

唐代杜佑《通典·卷一百六十二》发挥《孙子兵法》“必生,可虏也”的思想,指出“将怯弱,则有必生之意,可急击而取之”。怯弱,就是“志失而心气虚”的表现,这样的人必定失败。

杜佑举了多个例子谈“固志”的重要性:

西汉大将赵充国(公元前137年~前52年)在讨伐先零羌时,屯聚已久的先零羌心志懈怠,看见汉军来了,吓得弃辎重逃跑,他们想渡过湟水,而这里道路狭窄。赵充国将军此时不紧不慢地追击,有人建议赶快追击,赵充国将军说:“穷途末路的敌人不要紧追,慢些追击他们就会猛跑,太急着追击,他们就会作困兽之斗。”后来敌人果然乱了方寸,在湟水中溺死了数百人。(汉将赵充国讨先零羌,羌久屯聚,解弛〈解,通“懈”,懈怠松弛——笔者注〉,睹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阨狭,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诸将校皆曰:“善。”虏果赴水,溺死者数百,于是破之。)

另外,《刘子·清神第一》从身心的角度论述了精神、志气与身体的交互关系,可与本篇互参。上面说:“七窍者,精神之户牖也;志气者,五脏之使候也。耳目诱于声色,鼻口之于芳味,肌体之于安适,其情一也。七窍徇于好恶,则精神驰鹜而不守;志气縻于趣舍(指志气为进退取舍所束缚——笔者注),则五脏滔荡而不安。嗜欲连绵于外,心腑壅塞于内,蔓衍于荒淫之波,留连于是非之境,而不败德伤生者,盖亦寡矣。”

人能养志,寡情欲、固心神,方能不为外物所累。否则,必然身心两失,败德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