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国富论(2014版)
- (英)亚当·斯密原著 《图解经典》编辑部编著
- 1027字
- 2020-08-29 14:53:00
3 分工的起因
人类与生俱来的交换倾向
分工的好处是如此之多,但它并非人类智慧所预见并设计出来的结果,而是人性的需要——以货易货平等交易的倾向。
交换倾向的由来
斯密的开山之作并非《国富论》一书,而是另一本关于人性的书——《道德情操论》。他以非凡的见解深刻地剖析了人性中利己和利他的双面性,而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才导致分工等各种市场机制的产生。
交换倾向正是人性中的一面,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倾向,因为“没有谁见过一只狗用一根骨头和另一只狗公平而又慎重地交换另一根骨头”。当一只动物想要从人或另一只动物那里得到什么东西时,除了向人或动物表示好感之外,没有其他的说服手段。而人类不同,尽管人也可以使用某种卑躬屈膝的姿态来博取同情,但他不会每次都这么做,单凭人们的善意,他是无法得到各种帮助的;如果他能诉诸他们的自利心,向他们表明他要求他们所做的事情对他们自己都是有好处的,那他就更有可能如愿以偿。正如我们所期望的晚餐一样,它们并不是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于他们对于自身利益的关切。
分工的产生
正如通过交易或购买,我们彼此能获得我们所需的绝大部分资助一样,分工最初也是从这种相同的交换倾向中产生的。例如:有人擅长建房,有人擅长制革,有人擅长制造工具等。各种不同的人都有着自己愿意从事的职业,并能够更快更多地生产出产品,并以自己消费不了的部分拿出去进行交换,从而导致了分工的产生。
我们有时会梦想成为医生、教师、科学家等不同职业,很多人会将其归因于天赋的差异,而事实上不同的人在天赋上的差异比我们想象的要小。一个成年人从事不同职业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才能,在许多场合,与其说是分工的起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比如,一个哲学家和一个搬运工之间的差异似乎不是由于天赋,而更多是由于习惯和教育产生的。而正是由于人在不同的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不同才能,他们才能生产不同的产品,通过互通有无和交换,每个人都可能买到他所需要的其他人才能生产的任何产品,而这种交换倾向的产生,同时又加速了分工的形成。
交换是人的天性发展的结果
交换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
人既有自然利益需求,也有社会利益需求,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人们在社会制度的制约下参与社会分工协作,通过媒介分工的货币换取生命利益,满足生存需求,这样做比直接从自然中获取生命利益的成本要低得多。对比而言,其他动物还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
人类社会的3次大分工
人类在社会化的进程中有过3次较大的分工合作,这对人类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