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名春秋:姓名文化古今谈
- 谭汝为
- 1537字
- 2021-03-29 17:44:01
九 人名与避讳
避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历史现象。规定臣子对当代君主以及所尊者不得直称其名,而要用其他方法称呼,叫作避讳。所谓“讳”,指不得直称的名字。避讳大体分两类:一是公讳,即国家强令臣民所做的避讳,如避本朝皇帝名、孔子之名等;二是私讳,即士大夫及文人对其长辈之名所做的避讳。古人写文章或公开谈话时,凡涉及本朝皇帝、自己的长辈或尊崇的人名时,都不得直呼其名,而改用他字代替。
(一) 避公讳(也称国讳或君讳)
避讳起源于周代,但并不完备。到了秦代,随着中央专制集权的建立,避讳制度初步确立。避讳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改字”。例如秦始皇名政,于是下令全国改“正月”为“端月”;秦始皇的父亲名楚,于是“楚”字就改称为“荆”。汉代律法规定,臣民上书言事若触犯帝王名讳属于犯罪。因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蒯彻这个人后来就叫蒯通;因避汉宣帝刘珣之讳,荀卿在汉代被称孙卿。
晋代避讳制度日臻严密,如“授官与本名同宜改、山川与庙讳同应改”等。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硬把生活在二百多年前的王昭君改名“王明君”。今天的嘉兴原名和兴,因避三国吴孙权的儿子孙和的名讳,于是“和兴”改称“嘉兴”。神话传说中的“嫦娥”本名“姮娥”,因避宋真宗赵恒讳,改“姮娥”为“嫦娥”。杨家将中的杨六郎——杨延昭,本名延朗,因避宋太祖赵匡胤的始祖赵玄朗之讳,改名杨延昭。甚至皇后的名字也在避讳之列,东晋简文帝的母亲郑太后名阿春,当时凡带“春”字的地名都用“阳”字代替,如富春改为富阳,宜春改为宜阳等。
中国不少地名就是通过避讳得来的。例如汉文帝名刘恒,时人为避“恒”字,把北岳恒山改成常山。三国赵云自报家门曰:“我乃常山赵子龙是也。”这个常山就指恒山。人们常把京师叫作京都,就是为了避开西晋景帝司马师的“师”字。今天的南京,曾名建业,但西晋最后一任皇帝叫司马邺,于是南京又多了一个别称:建康。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为避焘音,平陶县改称“平遥县”,沿用至今。四川文化名城阆中,原名隆州,因避唐玄宗李隆基的“隆”字,改名“阆州”。唐代宗名李豫,于是豫章(今南昌)改称“钟陵”。
避讳越多,带来的麻烦就越多。后世一些皇帝为皇子取名都选相对生僻的字,就是为了少给百姓带来麻烦。其实这是皇帝们主动避百姓的讳,也不失为尊重传统的一种方式。
(二)避私讳(也称家讳)
晋代人还特别重视家讳,别人言谈中若涉及自己祖父或父亲的名字,就得立即伤心哭泣,以表对祖或父的孝心。《世说新语》载,东晋桓温之子桓玄一日设宴待客,有位宾客嫌酒太凉,要侍者“温一温”,桓玄一听“温”字,立即痛哭流涕直到悲痛失声。
由于在言谈中容易触犯别人的家讳,文人都重视谱学研究,以免言语不慎触怒他人。 南朝刘宋太保王弘,以精通谱学著称,“日对千客,不犯一人之讳”,被时人传为美谈。
到了唐朝,政府颁布避讳法律,不少人因不慎触讳丢官去职,断送了前程。唐朝诗人李贺,自幼才华横溢,颇负盛名,但因其父名“晋肃”,而“晋”与“进”同音,时人扬言如若李贺考进士,就是犯了父亲的名讳。文豪韩愈为之鸣不平,写《讳辩》为之辩白:“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名仁,子不得为人乎?”但李贺终生不得参加进士科考。
唐朝还兴起表示深恶痛绝的避讳,称为“恶讳”。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憎恶安禄山之名,改安化郡为顺化郡,广东宝安县也被改为东莞县。宋代是避讳最严厉的朝代,科举考试中,举子“举场试卷,小涉疑似,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失去中榜机会。宋孝宗时,应避讳的文字达到278个,文人士子遣词造句如履薄冰,举步维艰。人名避讳闹了许多笑话,例如明代湖广巡抚宋一鹤,去拜谒湖广总督杨嗣昌。因杨父名鹤,宋一鹤为避总督父讳,竟在名帖上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宋一鸟”。避讳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三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后才被彻底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