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古以来,儒家思想都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整个社会所认可和推崇的思想体系,这是因为它来源于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是人类文明自然的产物。笔者坚持这样一种观点:儒家思想虽然冠以“儒家”之称,但它却不是儒家创造出来的,仅仅是儒家在倡导它而已。儒家学派的出现是在战国时期,而儒家思想则是从尧、舜、禹、汤以来就被一直崇尚的。

晚清以后,社会一直混乱扰攘,有人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思想界出现了一股反对儒家思想的潮流。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革”时期,全国发生了全面批判儒家思想的运动,儒家的形象从西施变成了嫫母,孔子的形象也从圣人变成了魔鬼。整个社会经历了三年的大“批孔”,对儒家的每一个观点都予以了否定。1974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署名北京大学哲学系1970级工农兵学员的《〈论语〉批注》,书中对《论语》的每一句话都进行了批判,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重提儒学,社会上也出现了学习儒学的现象,被称为“国学热”。今年3月26日,教育部下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显示出国家层面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初步重视。

儒学要真正回归中国社会,普遍地对社会成员发挥它文明价值观的教育作用,在当前面临的问题还是很多的。

过去一直讲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东西是精华,哪些东西是糟粕,这就需要做权威的鉴别评定工作,而有关的鉴别评定和学术讨论却并未真正开展。

传统的儒学教育其实已经中断了近百年,对儒学的冲击也进行了近百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儒学的面貌已经逐渐失真,许多重要的论述都被人们予以了扭曲的理解。例如“和”被理解为和谐,“忠”被理解为下对上的绝对服从,“中庸”被理解为不讲原则的居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被理解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存天理,灭人欲”被理解为禁锢人们的思想,“礼”被窄化为礼仪等等。本来是精华的东西,却都被诬为糟粕。即使是一些名头很大的专家,对于儒学的许多基本概念的认识也都模糊不清了。许多人心目中的儒学,还是批孔时代留下的印象。在网络上,很多人还在不遗余力地继续着对儒学的批判。

在中国古代,儒学的传承有其自己的模式。当面对现代社会时,这种模式就显得有其缺陷,例如没有产生《儒学概论》之类的著作,使人们不能便捷而全面地把握儒学的思想体系。现代人要做这类集腋成裘的工作,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传承纳入现代教育的模式,还是任重而道远的。

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现代人普遍比较浮躁和急功近利,不肯下细致的功夫,在一些传播讲解儒学的书籍中充斥着许多错误。例如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在学术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然而笔者却发现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于是写了《杨伯峻〈论语译注〉商榷》和《杨伯峻〈孟子译注〉商榷》(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还有一些人对传统文化研究技能的训练不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也不够,却要参与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工作,所出的错误往往匪夷所思。他们搭了“国学热”的便车,借助媒体的传播效应,使人们对某些儒学观点的认识出现了偏差。

在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从宏观方面到微观方面,儒学都蒙受着许多冤枉,需要予以澄清,还其本来面目。笔者不揣浅陋,利用本书提出自己对看到的一些问题的认识和分析,欢迎大家批评。

 

2014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