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从黄村走来:辞书编辑培训班十周年纪念文集
- 中国辞书学会秘书处
- 1152字
- 2024-12-21 02:09:53
缘去缘来辞书情
八期学员 郝建国
在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人和事是回避不了的。即使无心错过,也会再度相逢。这就是所谓的缘吧。我和辞书班就有着这样的缘分。
2006年,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和中国辞书学会在第一届辞书班获得好评之后,决定举办第二届。为了顺利申请到辞书出版资质,我们河北教育出版社决定派五个编辑人员参加。当时,我在综合读物编辑室当主任,学的又是中文专业,领导便安排我去参加。我当时也很想去,报上了名,但单位临时有事走不开,最终没有成行。无奈之下,我的时任主管领导副总编辑谭湘女士做了替补,亲自前往。我与辞书班擦肩而过,心里感到十分惋惜。
那一届的学员中,有我一个非常要好的广东朋友。借出差北京之机,我绕道大兴,到校长大厦去看他。在那里,我和辞书班有了近距离接触,并结识了终生难忘的好朋友。
人还真得相信命运的安排。2013年,我社为了优化图书结构,成立了辞书编辑室。这一年,由副社长改任副总编辑的我,按照班子成员分工,主管辞书编辑室。命运再一次让我和辞书有了交集。怀着做个内行领导的强烈愿望,我报名参加了第八期辞书班,成为这一期年龄最大的学员之一。
听前一期参加的学员回来说,辞书班的学习,节奏很快,效率很高,要做好心理准备。我没有太在意,毕竟是一线编辑出身,硬仗也打过。可是一进入学习状态,差点儿被压力撞折了腰。
才见到班主任李志江老师,李老师就笑着说:“我们敬佩你们的学习精神,但确实不太欢迎老总一级的学员参加。你们必须得拿出全部精力,专心学习,否则真考不过,我们也爱莫能助。”
我心里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如果考不过,一世英名真的就此毁掉,还不如不来呢。我像年轻编辑一样,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从将军变成了士兵。晚上认真上自习,早晨早早起床,复习前一天的内容。但是,年龄毕竟大了,理解力很强,讲的时候很明白,一放下就忘,只能像高三参加高考一样,反反复复地背,反反复复地记。由于精神紧张,很少失眠的我,经常睡不踏实,头也开始昏昏沉沉。到临考试前,自信心严重受挫。是年轻的编辑们,不辞辛苦地整理提纲,反复讲解,使我重拾信心,最终顺利通过考试,拿到向往已久的证书。
两年过去了,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我从巢峰、徐庆凯等辞书大家的身上,看到了渊博和专注,从马静、周洪波等后起之秀身上,读到了坚守和敬业,从周明鑑、李志江等老师身上,学到了奉献和热情。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19天的经历,并不算太久,但却铭刻在心。每年的夏天,当新编辑带着使命前往辞书班受教,我都会嘱咐他们,一定要珍视这段学习时间,并带去对老师们发自心底的真诚敬意。
从辞书班学成归来,我把辞书策划当作打造精品图书的重要途径,先后策划了《中国民间故事大辞典》《中国历代名人大辞典》《河北文物大词典》等多种选题,成了自己希望成为的称职的主管领导。
我和辞书的缘分还在火热继续,没有尽头。